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揭秘: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28 更新时间:2023/12/23 18:12:55

揭秘:官渡之战袁绍到底输在什么地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东汉末年的三大战役各有各的历史价值:官渡之战成就了曹操,使其有了一统河山的可能;赤壁之战则彻底碾碎了这种可能,初步架构了三国鼎立之格局;随着夷陵之战(或叫V亭之战)刘备的惨败,三方均元气大伤,谁也奈何不了谁,三国博弈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正史上,官渡之战爆发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在这之前的199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势大增;袁绍兼并公孙瓒,得了幽、冀、青、并四州,雄踞河北,意欲南向以争天下。斯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序幕由此拉开。次年正月,双方在官渡一带展开了长达八九个月你死我活的大会战。结果,曹操以区区两万疲惫之师(一说三万)力克袁绍,“乘胜席卷,将清河朔”,将北方之地尽收囊中,完成了地区统一。就《三国演义》的叙述而言,官渡之战这个桥段并不如赤壁之战写得精彩,但其中的胜败原因,特别是双方主要领导人的驭臣之术及其产生的迥异后果,足以让我们不必亲历刀光剑影,也能从中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尽管当时后世学人多有总结,唯其“多有总结”,才更值得我们去重视。那么,袁绍为何会输?他到底输在哪儿?

不懂因时乘势,错失良机在权术设计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诸多环境因素,也只有这样,权术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这个不难理解吧?好比百姓深受洪涝之苦,政府乘机动水利项目,民众自然不会反对。这就叫因时乘势。袁绍的败因,正始于不懂得这一点。官渡之战前,曹操兵发徐州攻刘备,田丰建议袁绍偷袭许昌(“举军而袭其后”),这无疑是个非常正确的策略,但袁绍以儿子生病为由加以拒绝。等曹操回师,奇袭许都的时机已失,袁绍却开始兴师动众讨伐曹操了。田丰通过分析双方兵力部署优劣,认为曹军粮食不足,建议用持久战跟曹操拼消耗,袁绍又不予采纳,还把田丰关了起来。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总感觉袁绍不是个正常人,用现在的时髦词儿来形容,属“自愿精神病”。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曾提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这个评价太客气了。诸葛所谓的“人谋”,当指战略、智慧而言。袁绍手下不缺智囊,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田丰、沮授等,都是有名的智士。可是外脑再多又有何用?领导不懂变通,一意孤行,跟神经病似的,焉能不惨败?回到现实中,如今各地城管几成众矢之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领导该如何因时乘势的运用权术?窃以为不外乎两点:一是切实妥善的改变执法作风,用事实左右舆论,而不是被舆论牵着鼻子走;二是要在扭转形象上多下功夫,许多危机公关的成功案例,都是因时乘势的结果。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地方城管执法部门已经在这么做,希望坚持下去。

轻忽作用目标,输于沟通。权术的作用目标是人,正确的沟通方式是第一位的。当袁绍南下,曹操曾聚集文武商议对策,孔融和荀之间的一段论辩特别引人注目。孔融:“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荀曰:“袁绍无用之人,何必议和?”孔融:“袁绍士广民强。其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皆忠臣也……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荀笑曰:“……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纵有百万,何足道哉!”孔融默然。荀原来就是从袁绍阵营投奔过来的,对袁营的情况最了解。其后袁绍阵营发生的一连串内讧,果然验证了他的判断:田丰在大战前因直言忠谏被下狱,最终受逢纪谗言而死;审配在军情紧急之际,将许攸子侄收捕下狱,逼许攸临阵叛逃曹营;郭图用谗言逼走了袁绍手下大将张合与高览。实际上,战事相持到十月,曹营已经绝粮,必须向后方的许昌紧急求援。但许攸一反叛,向曹操献计火烧乌巢,整个战局随之翻盘,急转直下。这是官渡之战胜败的关键所在。推原论始,袁绍的军事失败,显然是权术的作用目标出错了,人事上出了问题。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格、喜好、弱点、工作作风等都不尽相同,区别是天上地下的。因而从组织运作的观点来看,作为领导人在权术的设计使用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每个作用目标的特征和特点,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加以团结捆绑,才能使团队运作不至于失灵。曹操的头号智囊郭嘉说袁绍“外宽内忌、多谋少决”、“听谗惑乱、是非混淆”。可谓一针见血。拿曹操与袁绍在沟通方式上做个比较。曹操会将一个议题透过众议的方式让大家相互讨论辩解、分享智慧,以便得到最周详的思考。也就是能沉住气、静下心、深藏于心,反复掂量与权衡。此外,曹操颇有容人的雅量,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容纳“刚而犯上”的人才。所以,曹操手下的荀、荀攸、程昱、郭嘉、满宠刘晔吕虔、毛d等人,都能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从无相互谗害。袁绍的沟通模式是随机性的个别征询,而不是众议。在这种模式的暗示下,部属只会个别向他反映意见,类似于打小报告,使得部属之间少有坦诚的横向沟通。而袁绍本人既是个“有选择的倾听者”(只听他喜欢听的),又是个容易混淆是非,用一时结果来加罪于人的冲动型领导。这种权术风格和沟通模式造成的直接后果非常坏。使得部属产生了“我只向老板负责”、“只要老板满意就行,别人无所谓”的意识和心理契约。久而久之,由于资源的排挤效应,大家都要想办法逢迎老板,以便得到赏识和信用的机会。当意见被采纳,就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意见(而非团体的决策)成功,或谎报成功。万一失败,就想法子嫁祸于人。如果老板采纳了别人的意见,便千方百计暗中阻挠,等着看别人出洋相。如此陈陈相因、恶性循环,自然形成了袁氏虚矫不实的政治生态,以至败局无可挽救。激励乏术,输在德行权术中的激励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一句话可以动人心,让人死心塌地效命驱驰。而善于包容,则是领导权术里的德行体现(注意,并非个人德行),舍人小过,图己大业,鼓掌之中,才有南面之尊。所谓厚德者,治道也。在官渡之战桥段里,有几个情节值得提出来说说。

标签: 之战

更多文章

  • 太史慈的故事:素有智算救孔斗 孙贵重然诺赍志而没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贵重

    太史慈(166~206),东汉末、时将领。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人。太史慈智算超人,勇武出众,为人所称;而他笃行信义,注重然诺,更是难能可贵。一、素有智算救孔斗孙太史慈年轻时聪颖善学,志向远大。他在郡府中担任奏曹史时,郡守与州牧闹矛盾,不可开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上章

  • 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资源有限,只得用后备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汉

    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资源有限,只得用后备人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

  • 孙权巧妙分摊压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巧妙

    的领导方式一大特征是很少亲赴前线带兵打仗,这当中突出的有指挥的赤壁之役,吕蒙指挥的荆州之役和陆逊指挥的彝陵之役。这三役都是决定东吴命运的大战,可孙权却完全放心属下在前线御敌作战。表面看起来,孙权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但细细琢磨,他的长处在于善于卸载压力。恩压用恩惠调动属下积极性。这令属下忠心耿耿为上司

  •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智谋

    揭秘:曹魏的两大智谋荀和郭嘉,曹操更看重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对手下的谋略人才,有两个人评价最高:荀和郭嘉。因为荀实际上是遭到贬斥,最后是忧郁而死,而郭嘉因为早亡而让曹操扼腕叹息,所以或有人说曹操更看重的是郭嘉。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荀字文若,本来是袁绍的属下,他觉得袁绍不能够成就大事,

  • 为什么说曹操和刘备谁是值得推崇的真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谁是

    曹操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我讨厌有争议三个字。这是某些所谓的历史学家在政治动机下玩的把戏。戏曲里的曹操总是白脸,奸雄,不是好人。后来就有人为曹操翻案,肯定曹操的历史地位,拿曹操与刘备一比,总是把刘备比下去。理由很明朗:一是曹操的业绩大,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曹操是建安七子之一,是文学家,是诗人。曹操留

  • 赤壁之战曹操实际带了多少兵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兵马

    赤壁之战曹军的兵力,历来说法比较多。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22——23万,其中北方兵15——16万,收编荆州刘琮的部队约7万人。很多历史学家,比如吕思勉等史学大师,都是采纳的这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周瑜等人推测曹操“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其中的“十五

  • 刘禅的儿子为何都死在永嘉之乱中?刘禅有几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永嘉

    刘禅的儿子为何都死在永嘉之乱中?刘禅有几个儿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孙子——刘禅的七个儿子在蜀灭亡后全死于非命刘v,刘禅长子,十五岁被立为太子,蜀亡后,钟会在成都作乱,被乱兵杀害。刘瑶,刘禅二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刘琮,刘禅三子,蜀亡后投降。于永嘉之乱被杀。刘瓒,刘禅四子,蜀亡

  • 战史解析: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对比,不同点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不同点

    战史解析: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对比,不同点在哪?,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史上有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分别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后和晋朝时期的淝水之战。两场战役都是中国北方军队输给南方的战役。那么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相同点在哪?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的不同点在那?下面历史新知网小编将为大家解析赤

  • 曹操和关羽的情敌关系:共同追过“有夫之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情敌

    曹操和关羽的情敌关系:共同追过“有夫之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历史上曹操是个人精,关二哥提多了,他倒是惦记起来,没多久,带着部队进城后,格外地关照杜师奶,一看,美得让他忍不住了,于是擅做主张收编了杜师奶,“乃自纳之”。至于关羽那边,大概批示一句什么要端正态度,理性对待司令部的决定之类的

  • 揭秘:曹操的王牌之师“虎豹骑”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虎豹

    揭秘:曹操的王牌之师“虎豹骑”战斗力究竟有多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没有自封为帝,但是他被后人称为一代枭雄,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曹操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手中的部队,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提到军队就不得不说曹操手下的一支恐怖之极的神秘部队,堪称死亡骑士。正是这支神秘部队的存在,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