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号什么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号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51 更新时间:2024/1/17 0:18:48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简介罗贯中号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品就是现在我们统称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父亲是一个商人,当时带着罗贯中从北方到了南方的杭州本来罗贯中的父亲是希望儿子从商的,但是后来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因此在父亲的同意下开始结交文人。罗贯中在1356年的时候到了张士诚的门下做幕客,而施耐庵和张士诚有交情,也就在这个期间罗贯中拜师施耐庵。

罗贯中的铜像

罗贯中在写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时候施耐庵去世,因此将师傅施耐庵的遗作《水浒传》进行加工,完成作品后罗贯中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的,他为了出版书籍从杭州去了福建的建阳,但是罗贯中的作品并没有被出版。罗贯中的作品除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还有编改了施耐庵的《水浒传》之外,罗贯中还写了《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还有《三遂平妖传》。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作品中成就最大的,从黄巾起义开始最后西晋统一,罗贯中以宏观的角度去描绘了一幅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

罗贯中的历史资料中没有明确的显示他究竟是在哪一年去世的,大约估计会是在1385到1388年罗贯中再无消息,而且罗贯中的祖籍当时开始的时候都存在争议,但是后来发现罗贯中的族谱在山西太原,因此学者才肯定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罗贯中在各地留下的足记很多,但是史书上对他的记载却很少因此挖掘罗贯中还是要继续努力了。

罗贯中号什么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其名为本,贯中是他的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剧本中《赵太祖龙虎风云会》还存在着其他的已经失传。元代中期,社会的经济、文化中心渐渐移向南方,南宋的都城杭州成为人口密集、商业发达的城市,许多北方的知识分子,比如关汉卿郑光祖等人都迁居到了杭州一代,这些人被称为南迁作家,罗贯中就是其中一个。

罗贯中的塑像

罗贯中在山西太原7岁进入私塾读书,但是14岁母亲去世,只好跟着父亲来到了苏杭一代做生意。但是罗贯中对商业不感兴趣,所以在父亲的同意下,罗贯中到了慈溪赵宝丰门下学习。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就是寄托着自己漫游天下、浪迹天涯的愿望。公元1356年,元朝末年天下农民起义众多,罗贯中辞别了赵宝丰,去了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门下,打算大显身手,但是张士诚后来因弟弟被元朝俘虏,最后接受招安,但是张士诚后来有再次称王,不接受幕僚们的建议,罗贯中也随着刘亮、鲁渊等人的离开后离开张士诚。

离开张士诚后罗贯中不再从仕,而是专心创作,本想回到山西老家,但是因家父去世多年,后母改嫁,罗贯中折返再次回到了杭州,完成《三国演义》后罗贯中已经50多岁了,创作期间的罗贯中对历史、人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是创作的成熟时期,罗贯中先后创作了多部小说。

罗贯中是哪里人

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之一,罗贯中的家乡自然也成了后世人们探访的对象,在早年以前,对罗贯中是哪里人的回答有5种回答,分别时杭州、庐陵、中原、太原、东原。早期比较瘦关注的就是杭州、太原、东原这三种,后来在1996年的时候人们在山西太原祁县的河湾村发现罗贯中的遗迹,并在此找到了罗贯中的家族图谱,经过5年的考察,考古学者证明河湾村是罗贯中的故里。

罗贯中的塑像

人们之所以认为罗贯中是杭州人,是因为罗贯中的老师赵宝峰的《赵宝峰文集》中所有门人名单中有罗贯中,而且罗贯中晚年几乎都在苏杭一带活动,多地都他的足迹,但是以活动地认定籍贯并不准确,罗贯中是杭州人这个说法并不成立。东原之说是因《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经过蒋大器的四处奔波筹集经费而出版,最后在民间走红,而这《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原始手本,从东原一代获得,因此将作者归为东原,这样的说法也不能肯定。而太原一说是在明朝杂剧作家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贾仲明说他和罗贯中同为杂剧作家,因此志趣相投,但是罗贯中和贾仲明年纪差很大,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在杭州相聚后便从此天南地北终生没有相见。贾仲明称罗贯中是太原人,而贾仲明自己是山东淄博人。

人们虽然对罗贯中的出生地还是存在怀疑,但是从2000年考证宣布罗贯中的祖籍是山西太原后大部分人都认可了。不过现在山西太原和山东东平都称自己是罗贯中故里,宣传上山东东原做得比较成功。

罗贯中的故事

在历史书籍上虽然关于罗贯中的故事很少,但是在民间流传的罗贯中的故事却有好几个,今天就是罗贯中机智讨回亏损银两的故事。罗贯中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所以在自己的镇上开了一家当铺。大家都知道当铺是怎么盈利的吧?就是赚差价,或者到期没有赎回的物件高价卖出。罗贯中家的当铺当时就是副业,店铺是交给另一个人管理的。

罗贯中纪念馆中的罗贯中塑像

有一天有人拿着一个玉手镯来当钱,这个玉手镯做得很精致,所以来人一开口就是一百两,当时店铺老板没看出来,竟然用50两成交,后来经过检查发现上当了,这个镯子根本不值钱,所以这个损失应该由店铺老板负责,但罗贯中的父亲为人忠厚,不忍心让这个为自己打工的老板承担,当两个人都没有办法,在场的罗贯中对父亲说自己有办法让那个人拿着50两回来,结果两个大人听了罗贯中的办法连声称赞。第二天,罗贯中的父亲和老板召集了镇上的人向他们炫耀自己用50两收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许多人听说价值连城都来看这件宝贝的模样。

罗贯中和那些收藏名家都串通好了,每个将玉手镯拿到手里的名人都连连称好,因此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罗贯中拿着手镯在众人面前一一展览,结果在递给掌柜的时候失手将玉手镯掉在了地上。价值连城的宝贝四分五裂,人人惋惜,没过多久镇上就传了开来。第二天哪个人就拿着50两来赎回玉镯子。当时当铺若是拿不出被当的物件时要赔给来典当的人双倍的价钱的。那人得意的时候,老板却原封不动的将手镯拿了出来。50两银子成功被讨回,这都是罗贯中的主意。

罗贯中是哪个朝代的

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大约生活在1330年到1400年。罗贯中是章回体小说的鼻祖,之前在网上有人讨论罗贯中的文化水平,有些人认为他从7岁读书,14岁丧母后跟着父亲去了苏杭一代做商人,一段时间后才去了慈溪跟着当时著名学者赵宝丰学习,1356年就离开去了张士诚门下,后来对张士诚失望后本打算回老家,但是在苏州遇到了施耐庵,从此陪伴施耐庵。

有人推算罗贯中从7岁到14岁在私塾学习按现在来说就是初中生水平,但是后来跟着赵宝丰就算是自学成才,所以真实的文化水平还真的不能估计。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古代人的文化水平和现代人的文化水平是不能比较的,因为在古代14岁甚至12岁就学富五车的人多了去了,他们的阅历和现代人不一样。《三国演义》现在流行的虽然是清朝时期毛宗岗父子编改的版本,但是罗贯中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基于历史材料的,而且他的作品里面反映了民间作家的才学和经验,因此罗贯中的文化水平比我们现在许多人都要高。

罗贯中的历史资料确实太少了,现在许多人还在讨论罗贯中的真实身份,因为历史上有许多人和罗贯中有巧合,比如有人就认为施耐庵就是罗贯中,但也有人说施耐庵就是罗贯中的师傅而已,但二位已故数百年,我们也只能猜测而已。

标签: 罗贯中

更多文章

  • 七星续命灯是什么原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原理

    七星续命灯是什么原理?七星续命灯原理在于“借阳寿”!沿续生命,但绝不是借命!1.七星续命灯要延、续延长的是什么?借的是命的长度,不是命的数量,因为每个人的命只有一条,气断身亡一命呜呼,亡灵去了那边的世界。对于命,民间认为,一命一身,两命一身,那你是附体;无命一身,那就是尸体。借命借的是长度。2.“七

  • 千百年来被人误读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斗

    千百年来被人误读的阿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蜀汉后主刘禅(207―271年),自东汉末以来一直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某种弱智或低能儿的象征,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的旷古奇冤之一。其实,刘备和刘禅可以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工于心计的帝王。前者靠他的人格和谋略使其亲手创建的蜀汉帝国在夹缝中生存了四十多

  • 郭李反目,互不相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布,王允,董卓

    虽然跋扈骄横的董卓于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被王允、吕布诛杀了,但是,国家并没有因此安定,动乱仍在持续。这时的东汉皇帝有名无权,成为权臣手中的傀儡,而各地的州牧郡守、豪强大族纷纷拥兵自重,割据称雄,并相互征战,扩大势力范围。关中地区,自董卓死后,王允、吕布把持朝政。最初王允想赦免董卓的部属,吕布屡

  • 马超与赵云谁更厉害?马超和赵云的武力哪个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更厉害

    马超与赵云谁更厉害?马超和赵云的武力哪个更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马超与赵云两人都是三国时期的猛将,两人终其一生未曾交手,所以很难判断谁更胜一筹。不过根据史书记载来看:马超更胜于领兵打仗,而赵云更胜于冲锋陷阵。因为据史书记载,马超的西凉军与中原的军队做战方式迥异,他是采用古罗马的做战方式,持

  • 蜀汉灭亡后,有一位武将突破重重困难逃到西亚,建立起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蜀汉

    蜀汉灭亡后,有一位武将突破重重困难逃到西亚,建立起国家三国时期,讲究主公与贤臣双向选择,只要不卖主求荣,文臣武将转投其它阵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高吟“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曹操,就不止一次挖过刘备的墙角,大战长坂坡的常山赵子龙,于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的关羽,以及让曹操割袍断须的

  • 三国时期诸葛亮各种火计为什么那么喜欢玩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诸葛亮各种火计为什么那么喜欢玩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古人云:玩火者必自焚。火,是上苍的恩赐,也是神灵的象征,只可供奉,不可亵渎。如果用得恰当,它就是文明的使者,反之,则是野蛮的破坏。若是用于战场杀伐,成为逞强斗狠的工具,那就必定是人类的灾难了。从来天命不可违,古人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 唐朝黄豆是怎么进到曹操的墓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是怎么

    唐朝黄豆是怎么进到曹操的墓里?,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论,风波再起。9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作者张国安先生称,他在研究安阳方面公布的西高穴大墓出土石牌证据时,无意中发现,有块石牌上刻着“黄豆二升”的字样,还有块石牌上刻着“竹簪五千枚”。“黄豆这一称

  • 不得不说的历史(长篇连载):谁说诸葛亮谨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谁说

    不得不说的历史(长篇连载):谁说诸葛亮谨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草船借箭――罗贯中设计《草船借箭》的真正意图《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赤壁鏖兵期间非常神奇的一幕:诸葛亮借江上大雾弥漫,用载满草束和青布幔的“草船”,撩拨曹营,骗曹操放箭,从曹兵那里骗了将近十万支箭回来。正史之中,草船借箭有两个原

  • 解密:“布衣”诸葛亮追随刘备前的神秘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布衣

    解密:“布衣”诸葛亮追随刘备前的神秘身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代不少文人学者在他们撰写的有关诸葛亮的传说著作中,依据《三国志》中玄卒,亮躬耕陇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记载,认为他在叔父诸葛玄死后,孤苦无依、生活窘困,又不愿寄人篱下,便隐居隆中,过着自食其力、清贫素苦的生活,并且以此将诸葛亮

  • 三国最无法解释的迷案:刘备和诸葛亮到底想做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想做

    三国最无法解释的迷案:刘备和诸葛亮到底想做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时期的蜀国,是刘备一手创建起来的,刘备蜀汉依靠的就是刘关张三结义及赵云等人的兄弟伙核心集团,再加上所谓仁义布四海策略收买了人心,最终吸引到诸葛亮、庞统、法正等大批天下奇才人物加盟而建立的。该国的建立—–以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