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郭嘉谁厉害?郭嘉根本比不上诸葛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诸葛亮和国家的军事才能分析。
什么叫军事?不是坐在桌边出几个半截子计策就叫军事。军事才能,练兵,治军统兵,战阵,军事理论流传,战略战术诸葛亮历史上在三国时期样样顶尖,三国志为了司马宣帝的面子各种避讳而已,但看得懂的人依然看得出来。
郭嘉的计策我就呵呵了,吹郭嘉的基本上都是没看过史料的。三国志魏书原文完全能把郭嘉黑成渣。只是郭嘉传里各种春秋笔法。懂的人自然懂。贾诩那点小聪明就不用吹了,历史上黑多于吹。要论善终荀攸高光的善终完爆他,连刘晔不受信任也一样高光善终。
曹操赢得本来是可以顺风顺水的,但郭嘉三次大坑给添了不少堵,幸亏有别人给他擦屁股。郭嘉这人,赢没他什么事,灭吕布、袁氏是二荀功最多。坑倒是他郭嘉最多。黄河边坑于禁,袁绍儿子自乱时却说应该先定刘表,征乌丸差点坑死曹军。诸葛亮随便拿一样出来都完爆郭嘉,不在一数量级上。
曹操顺和不顺的转折是赤壁之战前。说郭嘉死是转折的纯属YY。早在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祖宗还在玩泥巴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了。反观郭嘉,如果不是演义和现代一些半吊子砖家吹郭嘉,谁知道有这号人物?
郭嘉大诸葛十来岁,算是白大了。能力上诸葛亮随便拿一样都完爆郭嘉。吹郭嘉的基本都是演义之后一些跟风吹,真要说出郭嘉有什么能力,估计都只能拿出一些早被史料驳成渣的“十胜十败”之流
郭嘉才在曹营11年,已经有三次大坑。再活二十年?你让阿瞒怎么活?
赤壁败后,曹操说了“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十胜十败的郭嘉比不过诸葛亮?
先平吕布,这方略是荀攸在征张绣后最早提出,并且荀攸还解答了张绣刘表方向的威胁如何处置。之后荀也提出先平吕布,且荐钟繇安定关西之事。郭嘉除了跟在俩前辈后面重复一句先平吕布之外还有啥?
破下邳的核心计策是荀攸的决水灌城之计。郭嘉只有个“说急攻”。在“士卒罢,欲还”,又没有水攻那样打破僵局的计策的情况下还“急攻”?是想引起士卒哗变?黄河边上劝攻刘备,说袁绍来不快,结果前脚刚走,三国志于禁传: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坑于禁啊!
攻邺,被袁尚袁谭反爆回许昌时劝佯攻刘表待谭尚自乱,这话看着倒对。结果佯攻刘表到达西平时谭尚自乱了,郭嘉却莫名其妙的“云当先定荆”“更欲先平荆州”“表强,宜先平之”。荀攸站出来秒了先定荆论,独力劝曹操回军北上。这真是自打脸一巴掌再被荀攸打一巴掌。
攻乌丸更悲剧了。战略方面郭嘉力劝进攻。打完后曹操褒赏劝阻的人。战术方面郭嘉弃辎重兵贵神速,结果刚刚到无终就被乌丸军发现并堵死,曹操自打脸,回头重新请教之前因为相信郭嘉而打发去当县令的田畴……郭嘉还真是神指引啊。
曹操赤壁后那句感叹三国志无载,是载在傅子里,有没有还存疑。就算郭嘉生前,劝处置刘备,曹操没听。劝先平刘表,曹操没听。真有这话,也只是曹操给败仗找话而已。
至于十胜十败,那是197年的事,和200年的官渡之战没半毛钱关系。自己好好看看三国志集解去。纯粹是演义把它混淆到官渡里镀了金而已。三国志原文不载,集解本又出得晚,中间的时间关系太祖大概没看过。
诸葛亮是被罗贯中神化的人,诸葛亮打仗不怎么样?军事样样顶尖还被司马懿拖死?
诸葛亮打仗不怎么样?孙策打仗怎样?诸葛亮平南中,面对的对手比孙策的对手更强,地盘大一倍,用时少一半。仅仅一个平南中不比孙策强一大截?唐代的李靖:诸葛亮七擒孟获,无他道也,正兵而已矣《唐李问对》
诸葛亮与曹真司马的交锋,诸葛亮是三四万对十几万的常年以少打多。曹操除了一个官渡外都是多打少,把官渡袁军主帅换成司马懿,曹操能活不?诸葛亮去世是寿数到了。古代人活到五十多算长寿了。
论耗,那也是蜀耗魏。魏国从中原河北千里转运的损耗远比蜀道难更大。因为距离太长,魏国大臣各种叫苦连天,“举天下之赋税而有所不逮”。曹魏国内经济倒退,破坏行为重刑不能止。蜀汉却是“仓廪实、积蓄饶”“粮谷众多”
军事交锋上司马懿知道魏国不能久耗,于是仗着兵力远胜主动进攻。结果被诸葛打出阳溪、卤城、木门几场完胜。推空了陇右。五伐诸葛亮已经推到长安城下的d了。司马懿在渭水再次战败丢了武功水东要地,只能穷耗。演义里却变成司马懿轻轻松松想耗就耗。神话的是诸葛还是司马?
阳溪,魏国二十万大军进攻,诸葛亮以关隘驻军+二万预备队缠住魏军主力,以一支主力千里奔袭南安击溃郭淮的数万关陇军团,威胁魏大军侧翼的略阳、陇道,迫魏退兵。
卤城,诸葛亮三四万平推司马十几万。甲首三千,玄领铠五千。古代甲胄贵重稀少,不像电视里演的人人披盔戴甲。曹操军策令里谈过当时军队的甲胄覆盖率,推算出来约百分之七(十五分之一),自己算算吧。也亏司马统御力强没彻底溃散,败退二百里至略阳后定住了,正赶上李严事件诸葛亮退兵,才熬过去。木门吊打张A部的百战精锐,杀张A。看看张A在吴魏江陵之战面对吴军时来一支吃一支的天神级别表现,再看看蜀汉这边。先在卤城被诸葛亮派一支无当军顶死,再木门被杀……玩弄于股掌。就连张飞也只是赢了张A一阵,大部分时间坎坎坷坷
穷兵黩武,孔明的五次北伐,加速蜀国灭亡?
别扯什么六出祁山,那是演义小说,事实上诸葛亮五次北伐,只有两次走的是祁山。
诸葛亮死了30年蜀汉才灭,和诸葛有啥关系?诸葛的第一代继承人蒋琬治蜀,魏不敢正视。第二代继承人费t王平吊打来犯的魏军。有半点要灭的危险?诸葛亮时代都快把魏国拖垮了。魏国人在叫苦,“举天下之赋税而不逮”,国库亏空关中大饥。司马懿打得粮尽势穷。他倒想三换一,各种被吊打,换得到?只是诸葛亮寿数到了而已。古代人活到五十多已经是高寿了。诸葛亮死了三年,魏国都吃力支撑三万远征军,诸葛亮死了近十年魏国国力才出现复苏。反观蜀汉,“仓廪实积蓄饶”“粮谷众多”!
以诸葛亮的战果,魏国被耗得连四万远征军都撑不起了,拿什么灭“殷盛丰乐”的蜀汉?战术不止高一筹,全面吊打。疲魏之策正是靠巨大的战术优势实现的。
诸葛亮五次北伐证明他比司马懿厉害点,同时耗蜀国国力以外有卵用?
一伐是败在了马谡。二伐实现了帮助东吴分担魏军的目的。三伐达成了取得武都阴平两个战略要地的目的。230年防反大破郭淮的陇右军团。四伐推空了陇右,直接重创了张A司马的主力部队,五伐兵临长安。战略实施得也顺利啊。求耗蜀国国力的史料。把魏国耗成那样没用?魏人说蜀汉仓廪实积蓄饶,晋人说蜀汉五伐退兵时都还粮谷众多。吴人张俨说诸葛亮“管晏不能加”,张溥说“军农并兴若行无事”不知道现代键盘历史帝从哪YY的蜀汉国力被耗空?
败在马谡?没有诸葛亮的认同,马谡能担那么重要的位置?
街亭之战诸葛亮实验了两个人,马谡和王平。失之马谡得之王平。王平惊退张A护诸军撤退挽回了损失。诸葛一生拔63人,失马谡一人。同时期第二名荀荐13人,失韦康严象二人。一对比就知道培养人才的代价。
诸葛亮五次北伐无功而返?
五次北伐,取武都阴平两个要害大郡不是功?大破郭淮部数万击退魏国二十万大军的进攻不是功?大破司马懿主力甲首三千不是功?击破张A部百战精锐杀张A不是功?推空陇右不是功?步步推到长安不是功?耗得魏国五倍己方国力的大国国库亏空经济崩盘不是功?蜀汉仓廪实积蓄饶,军农并兴若行无事。魏国国库亏空经济崩盘,从能发起二十万大军的实力被耗得连四万远征军都吃力的地步。这一通耗谁吃亏谁得利一目了然。诸葛亮死后魏国养了近十年才复苏。再二十年才灭蜀。按你的说法,蜀汉坐着啥都不干,魏国会自己灭亡?
魏国真有那么惨,吴国还隔岸观火?
吴国被魏国几千边防军各种吊打。吴最大规模的一次是二十万大军的第四次合肥之战,被魏将张特几千人顶到散。228年到234年魏国从能支撑二十万大军,倒退到四万都吃力,主要是诸葛的功劳无疑。
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在哪?
蜀汉灭亡时诸葛亮已死了近三十年,他的第二代继承人都死了好久了(吊打了曹魏十万入侵军的费t王平那一代),而且还是掌权了出息了的刘阿斗强行作死给玩没了的。蜀汉末期数一数二的大将霍弋准备统南中劲旅北上支援成都攻击来犯的邓艾,阿斗居然听信巫师之言以为邓艾会自退。而下诏阻止霍弋北上。生生把蜀汉玩没。诸葛太过忠于刘家,没有听刘备的“君可自取”,没有立更出息的刘备其他儿子刘永或者刘理为帝。但也是没有办法,废立毕竟是根本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