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一代奸雄”的帽子何人给他戴的?

曹操“一代奸雄”的帽子何人给他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062 更新时间:2024/1/14 4:11:59

曹操“一代奸雄”的帽子何人给他戴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据《资治通鉴》载,曹操奸雄的帽子是自己跑上门去请当时的社会名士许劭给自己戴的,而且还挺高兴。

本文:《读书》2009年第10期,作者:吉炳轩,原题:《曹操奸雄的帽子谁戴的》据《资治通鉴》载,曹操奸雄的帽子是自己跑上门去请当时的社会名士许劭给自己戴的,而且还挺高兴。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中常侍,也就是宦官,而且还是地位比较高的大宦官曹腾的养子,不能详细知道他的生平,有人说他是夏侯姓的后代。曹操的家族从血缘关系上来看,并不姓曹,曹姓是宦官曹腾,他随的是宦官的姓。他的家族只能追溯到他的父亲曹嵩,再往上追就不知道了。有人说是夏侯姓的后代,这也只是有人说,没有确切的证据。总之,曹操是生在一个大宦官家里,而当时的宦官是很了不得的,把持朝政,呼风唤雨,不要说朝臣,就是皇帝小儿,也被摆弄在手掌之中。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可以想象会学到什么东西。玩弄权术肯定是高明的,阴险狡诈肯定是上乘的,在斗争中学会斗争,耳濡目染,近墨必黑。曹操从小很机灵,天赋很好,是个聪明的孩子、高智商的人。说他有权术,放纵不羁,这应当是后天学来的,因为他生在那个尔我诈、争权夺利的环境里。他的生活应该是富足的、无忧无虑的,志向就是政治军事斗争,用当时的话说,就是要干安天下或乱天下的事。对曹操这样的人,当时并不被人重视。也可以想象得到,一个宦官的养子,虽然家庭地位很高,巴结的人很多,但也是被人瞧不起的,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儒士名流,更是看不起他。世人不看好他,但在上层圈子里头,太尉桥玄和南阳人何认为他非同一般。这两个人都非同小可,太尉是朝中高官,而这里单点出南阳人,不单单是个籍贯问题,南阳人在东汉是贵族集团,因东汉政权就是以刘秀为代表的南阳大地主集团而建立的,所以南阳人是当时最牛的人,说出话来,也是如雷贯耳。这两个人除了身份高贵外,也真是慧眼识英雄。正是他们的鼓励、推荐,包括舆论宣传造势,才使曹操的志向越来越大,名气越来越响,势力越来越强。

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就要乱了,不是治世的人是不能拯救的,能安定天下的人,也许就是你了。这句话可不得了,一个手握重权的人向名不经传的小字辈托付这么重大的事情,那该是多么大的精神力量和激励作用。何见到曹操说,汉室将要灭亡,安定天下的人,一定是你了。这比桥玄更肯定。桥玄说的是“也许”,而何用的是“一定”。这两个人都不是简单或随便说说而已,而是从实际行动上来为曹操的成名成才创造条件。舆论的力量也是很大的,而这个舆论就是士大夫的口头传播。特别是一些所谓名士风流人物的口头传播。刘备的重仁义、关羽的忠勇、诸葛亮的大智,都是这些人传播的,包括曹操以后所用的一大批高级谋士,多是根据这些人的传播而扬名后被曹操发现聘请来的。桥玄为了使曹操扬名,就对曹操说,你现在名气还不大,应该赶快结交许子将。许子将是什么样的人物,怎么有这么大的能耐。现在看,不可思议,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就是现实。不是权大真理就多,而是社会名士说谁好,谁就好;说谁坏,谁就坏。许子将名叫许劭。他善于待人接物,能辨别人的品行能力,他和他的堂兄许靖在当时都有很大的名气。他们喜欢共同对当地人物进行深刻的评价,每个月总要变换品评的题目,因此在汝南形成了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风气。他们有一个自发的民间社团:评论社会人物的社团,而且这个社团的影响力很大,可以说是一言九鼎,能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也能让一个人一夜名裂。曹操按照桥玄的指导来拜见这个许劭,请他也给自己品评品评,造点舆论。许劭从心眼里看不起曹操的为人。为什么看不起可能与家庭出身有关,在当时唯身份论,门第观念是相当突出的。所以许劭不回答,就是置之不理,不想评价你这样家庭出身的人。但曹操就是曹操,强逼着许劭,必须得回答。许劭在曹操的逼迫下,给曹操下了一个评语,说:“你呀,是个治国的能臣,又是个乱世的奸雄。”曹操对这评语很高兴。“能臣”、“奸雄”的帽子也就从此戴上了,而且一戴就是千年之久,谁想摘还真摘不掉。

标签: 奸雄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何陶谦死后刘备还是不愿意接手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徐州

    揭秘:为何陶谦死后刘备还是不愿意接手徐州?,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陶谦二让徐州,是不是真心呢?还不是。陶谦二让徐州,和第一次让徐州,时间间隔不久,当就是一二天的事情。之所以陶谦旧事重提,关键是因为刘备刚刚前来,就立下大功,无论陶谦心中多么怀疑曹操退兵的真实原因,但曹操确实就是在刘备写信之后就退兵

  • 第七十章 丁斐牛马救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牛马

    第七十章丁斐牛马救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个计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在曹洪被马超战败,丢失潼关之后,曹操率领后续部队赶至潼关关前。在曹操与马超的首次交锋中,曹军溃败。马超统领庞德、马岱等,直入曹军,要亲自捉拿曹操。马超的凌厉攻势,迫使曹操“割须弃袍”

  • 三国历史上刘备的大舅子为何执意叛蜀降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舅子

    三国历史上刘备的大舅子为何执意叛蜀降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麋芳,字子方,东海朐县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大舅子。父祖辈都经商,奴仆、宾客多达万人,钱财产业有一亿钱那么多。他和兄长麋竺都擅长射箭和骑马。徐州牧陶谦死后,兄弟俩就追随刘备。吕布偷袭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就驻扎在广陵海西。麋芳

  • 三顾茅庐的故事真的有在三国时期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茅庐

    三顾茅庐的故事真的有在三国时期发生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

  • 诸葛亮北伐的经过: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过程

    诸葛亮北伐的经过: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计228年春天,蜀军准备好北伐。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据魏略记载: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镇守长安的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怯而

  • 东吴虎臣董袭为何被淹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吴

    东吴虎臣董袭为何被淹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策死后,吴夫人担忧孙权年纪太小不能成事,召见张昭等人询问。此时有一人分析局势,从东吴地势到人才一一分析,言语豪壮,众人都壮其言。此人不是张昭,是个武将,打仗猛地很,曾上阵亲自斩杀敌方两名主帅。此人姓董名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身长八尺,志节慷慨,武

  • 姜维是三国第一悲情英雄 他与诸葛亮情同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父子

    姜维是三国第一悲情英雄他与诸葛亮情同父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姜维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闪亮登场,一开始就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并将计就计击败了老将赵云,可谓先声夺人;姜维战死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一个人占了27回,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后的故事,最精彩的莫过于姜维,姜维一死,

  • 袁绍儿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绍

    袁绍有三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他宠爱后妻刘氏,对刘氏所生的袁尚特别偏爱,有意以袁尚为嗣,因此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沮授劝诫说:“年纪相当应选择贤者为嗣,德行又相当要用占卜来决定,这是自古以来的原则。将军如果不能改变决定,祸乱就要从这件事上发生了。”袁绍则说:“我是准备让几个儿子各据一州,

  • 与孙权妻女偷情的孙辈权臣是谁?孙权知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

    与孙权妻女偷情的孙辈权臣是谁?孙权知情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峻长得十分英俊潇洒,作为皇族近亲,孙权十分信任他。这个家伙虽然长了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却是个斯文败类、衣冠禽兽。他在东吴后宫出出入入,借机勾引孙权的侍妾,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只瞒住了孙权一个。赤乌十二年(公元二四九年)正月,孙权之

  • 魏、吴两国石亭之战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两国

    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