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为何陶谦死后刘备还是不愿意接手徐州?

揭秘:为何陶谦死后刘备还是不愿意接手徐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28 更新时间:2023/12/18 11:10:54

揭秘:为何陶谦死后刘备还是不愿意接手徐州?,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陶谦二让徐州,是不是真心呢?

还不是。陶谦二让徐州,和第一次让徐州,时间间隔不久,当就是一二天的事情。之所以陶谦旧事重提,关键是因为刘备刚刚前来,就立下大功,无论陶谦心中多么怀疑曹操退兵的真实原因,但曹操确实就是在刘备写信之后就退兵了。事实摆在眼前。并且,前来的四路人马中,赵云是明确站在刘备一边的,而孔融是刘备的介绍人,自然倾向于刘备。再次提出让徐州,既可以进一步试探刘备,也可以看看其他三路诸侯对徐州有没有构成威胁。

关键的原因,当然还是陶谦的理由不够充分。陶谦年纪大不假,但是当时的身体还很康健,陶谦的两个儿子才能平庸不假,可是袁绍的三个儿子不也是庸才,刘表的两个儿子不也是毫无作为,可人家还是把家业留给了儿子们。这才符合常理。至于说什么刘备的功劳也是瞎扯,没有那个人会真正从心里看重什么汉室宗亲的血脉,关键还是要有实力,有军马。看曹操收到刘备的信大怒,说: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就可以看出汉室宗亲一文不值。

其实在前来救援的四路人马中,最有资格,最有实力接管徐州的是青州刺史田楷。田楷虽然说是公孙瓒任命的官员,却颇有才干,和袁绍争夺青州的管辖权多有斩获,在正史中刘备就是青州刺史田楷的部下呢。但陶谦偏偏没有说把徐州让给位高权重的田楷,这不就说明陶谦并非真心想要交出徐州控制权?

刘备自然明白。刘备当然想要徐州,刘备虽然嘴里满口仁义道德,但心中还是有雄心壮志。平原太小,不足以施展拳脚。但是徐州虽大,却并非当时的刘备能够吞下。刘备说,自己前来营救徐州,是为了大义,现在“无端”占据徐州,天下人必然认为刘备是个不讲大义的人。刘备这次的口风明显比第一次有些松动。刘备没有明确的拒绝,但是却表示自己不能够无缘无故的得到徐州,这样徐州的官员百姓不服,前来的诸侯比如田楷也同样不服。

糜竺作为陶谦的代言人,发言试探刘备。糜竺摆出徐州的种种好处,引诱刘备。当时天下大乱,各路诸侯都向建功立业,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有自己的地盘。而徐州很有钱,人又多。有钱可以招兵买马,有人可以扩充军队。糜竺的话说得很实在。

但是刘备依然拒绝,并且语气更加强硬,说自己绝对不敢答应。

那么,刘备到底在担心什么呢?

原来,刘备刚刚来到徐州不久,就算是刘备想要接管徐州,徐州的官员百姓也未必能够顺服。当然,作为徐州文官代表的糜竺已经表态支持刘备了,但是武将代表呢?在后文提到的陶谦手下的武将首领来自丹阳的曹豹就对刘备不满,结果导致变故。

并且,就算是刘备在陶谦的支持下勉强安定徐州,那么,天下诸侯会答应吗?当然不会。那个时候,朝廷早就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权,谁有军队,谁就有话语权。徐州三面受敌。除了东面靠海比较安全,北方是公孙瓒和田楷,西方是兖州的曹操,南方是强大的袁术。陶谦和公孙瓒田楷的关系一向不错,可以说是联盟,和曹操关系恶劣,曹操想要安心和北方的袁绍抗衡,就必须彻底消除后方的陶谦,于是曹操才会借口为父报仇,拼死夺取徐州。虽然曹操此时暂时退却,一旦平定吕布,还是会卷土重来。并且,南方的袁术一直是个强大的敌人。袁术开始霸占天下第一大郡南阳郡,一个南阳,就有户口百万,之后更是扩展势力,从南阳到淮河流域都成了袁术的地盘。可以说,陶谦在位,徐州上下一心,袁术对徐州还有三分畏惧。一旦陶谦离开,袁术必然来攻打徐州。

于是,刘备主动提出南方的袁术四世三公,又靠近徐州,就在寿春,不如把徐州交给袁术吧。刘备一方面也在试探陶谦的诚意,一方面也说出自己的担忧。

孔融答话了,说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何足挂齿。孔融是个文人,多从道德层面说话,虽然话没错,但是没有说服力。

这时候关羽和张飞有些忍耐不住了,既然徐州刺史陶谦一再想让,同来的孔融也支持,还客气什么呢。关羽说的客气一点,让刘备暂且打理徐州,张飞就有些拎不清了,说不是自己强夺,是陶谦好意相让,为什么苦苦推辞?张飞看不懂。但刘备是明白人,不能够解决自己接管徐州之后的内忧外患,轻易答应无异于让自己做到火山口上,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陶谦也是个明白人,知道现在的徐州确实不是什么桃花源。陶谦于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邀请刘备“暂且”留在徐州的小沛,以保护徐州。众人都劝说刘备留下,刘备一看留在小沛也不错,呆在青州的平原,地方狭小,加上公孙瓒和田楷的限制,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发展。而徐州的陶谦年老,自己如果能够在小沛再次立功,等待陶谦去世,总还是有机会取得徐州的。

于是,赵云、孔融等人率军离开,刘备留在了徐州,留在了小沛。

在正史中的记载远比演义要合理。刘备前来营救陶谦并非本意,而是随从自己的领导青州刺史田楷而来。刘备的兵马只有一千人,半路上劫掠了两三千饥民从军,可是到达徐州之后,陶谦给了刘备四千丹阳兵。东汉有句口号,叫做天下精兵出丹阳。陶谦一下子就给了刘备四千人,刘备还不乐开了花,于是刘备才选择留在小沛,帮助陶谦,根本没有一让二让徐州的事情。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陶谦“忽然染病”,就召唤糜竺、陈登议事。商议什么呢?当然是徐州的出路。这时候糜竺说话了,经过几个月的接触,糜竺已经成为刘备的铁杆粉丝――后来把妹妹也嫁给了刘备,即糜夫人――糜竺告诉陶谦,上次刘备拒绝,是因为陶谦身体强健,现在陶谦病重,应该不会再推辞了。陶谦就派人去邀请刘备前来。

刘备不知道陶谦搞什么,特意带了关羽和张飞两员猛将带领几十精锐骑兵来到徐州城,可见刘备对陶谦始终是小心提防。

陶谦第三次表示让徐州。刘备第三次拒绝。

不过刘备的拒绝很有味道,表面上看起来是拒绝,仔细品味却仿佛在提要求,要说法。

刘备说,你不是有两个儿子吗,传给儿子就好了。陶谦说自己是有两个儿子,但是都没什么才干。陶谦还非常诚恳的说,自己把徐州交给刘备不但是希望刘备接管徐州,还希望刘备能够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一定不要让他们管理州中事务。陶谦的话有意思。刘备其实是在担心陶谦死后陶谦的儿子争夺权力。并且,就算是自己接管了刺史的位置,可是只要陶谦的儿子当官,必然会有许多徐州的老部下投靠在他们门下,于是陶谦表态,不但徐州不交给儿子,并且儿子们都不准当官。这下刘备放心了。

刘备又提出第二个要求,“备一身安能当此大任!”自己在徐州还不熟悉,一个人打理不好。刘备不是有关羽张飞吗?刘备当然并非是真的没人,而是看看陶谦在官员任免上有什么交代,有什么要求。陶谦就推荐了两个人,一个人叫孙乾,一个人就是眼前的糜竺。

演义中的陶谦,是一个敦厚长着,有些权谋,但本质还是善良的。他以让徐州来试探刘备,也完全可以理解。他也明白,如果让自己的儿子当徐州刺史,袁术或者曹操一旦来犯,儿子们必然死无葬身之地。只有交托给枭雄刘备,才能够保住家眷性命。

陶谦一再相让,后来指着自己的心,死了。刘备还是推辞。刘备的小心和谨慎,或者说虚伪,实在远过常人。

陶谦死了,糜竺率领官员把徐州的印信交给刘备,刘备还是拒绝。糜竺还是比较了解刘备的。于是在第二天,糜竺发动全城百姓到刘备门前哀求,表示只有刘备接管徐州,徐州的百姓才能够保住性命。既然刘备接管徐州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城的百姓,那么刘备也就勉为其难先干着吧。

然后,刘备把小沛的军马全部接入徐州城,让关羽张飞负责守卫,安全保卫工作当然只有交给自己人才放心。可是,刘备接管徐州时虽然糜竺等徐州官员表态支持刘备,但是徐州的内部并没有安定,而徐州的外患更是远未解除。不久之后,徐州就因为吕布的到来,引发了一场空前的兵变,刘备的徐州牧屁股还没有坐热,就被人赶下来了。(作者:叶之秋)

标签: 徐州

更多文章

  • 第七十章 丁斐牛马救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牛马

    第七十章丁斐牛马救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个计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在曹洪被马超战败,丢失潼关之后,曹操率领后续部队赶至潼关关前。在曹操与马超的首次交锋中,曹军溃败。马超统领庞德、马岱等,直入曹军,要亲自捉拿曹操。马超的凌厉攻势,迫使曹操“割须弃袍”

  • 三国历史上刘备的大舅子为何执意叛蜀降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舅子

    三国历史上刘备的大舅子为何执意叛蜀降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麋芳,字子方,东海朐县人。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的大舅子。父祖辈都经商,奴仆、宾客多达万人,钱财产业有一亿钱那么多。他和兄长麋竺都擅长射箭和骑马。徐州牧陶谦死后,兄弟俩就追随刘备。吕布偷袭下邳,俘虏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就驻扎在广陵海西。麋芳

  • 三顾茅庐的故事真的有在三国时期发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茅庐

    三顾茅庐的故事真的有在三国时期发生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

  • 诸葛亮北伐的经过: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过程

    诸葛亮北伐的经过:诸葛亮五次北伐的过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计228年春天,蜀军准备好北伐。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据魏略记载:魏延建议由其率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进军至长安。镇守长安的魏国安西将军夏侯怯而

  • 东吴虎臣董袭为何被淹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吴

    东吴虎臣董袭为何被淹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策死后,吴夫人担忧孙权年纪太小不能成事,召见张昭等人询问。此时有一人分析局势,从东吴地势到人才一一分析,言语豪壮,众人都壮其言。此人不是张昭,是个武将,打仗猛地很,曾上阵亲自斩杀敌方两名主帅。此人姓董名袭,字元代,会稽馀姚人,身长八尺,志节慷慨,武

  • 姜维是三国第一悲情英雄 他与诸葛亮情同父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父子

    姜维是三国第一悲情英雄他与诸葛亮情同父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姜维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闪亮登场,一开始就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并将计就计击败了老将赵云,可谓先声夺人;姜维战死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九回,一个人占了27回,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后的故事,最精彩的莫过于姜维,姜维一死,

  • 袁绍儿子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袁绍

    袁绍有三子: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他宠爱后妻刘氏,对刘氏所生的袁尚特别偏爱,有意以袁尚为嗣,因此以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沮授劝诫说:“年纪相当应选择贤者为嗣,德行又相当要用占卜来决定,这是自古以来的原则。将军如果不能改变决定,祸乱就要从这件事上发生了。”袁绍则说:“我是准备让几个儿子各据一州,

  • 与孙权妻女偷情的孙辈权臣是谁?孙权知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

    与孙权妻女偷情的孙辈权臣是谁?孙权知情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峻长得十分英俊潇洒,作为皇族近亲,孙权十分信任他。这个家伙虽然长了副正人君子的模样,却是个斯文败类、衣冠禽兽。他在东吴后宫出出入入,借机勾引孙权的侍妾,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只瞒住了孙权一个。赤乌十二年(公元二四九年)正月,孙权之

  • 魏、吴两国石亭之战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两国

    时期,魏、吴两国对江淮地区进行激烈的争夺,都伺机寻歼对方主力。公元228年,吴国鄱阳(今江西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请求曹休派兵接应。曹休中计,率军10万向皖(故治今安徽潜山),与另外两路魏军同时深入吴地。率军进驻皖口(今安徽怀宁皖水入江处),派陆逊、朱桓、全琮各

  • 魏延脑后生反骨乃千古奇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奇冤

    魏延脑后生反骨乃千古奇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才能。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我们由此发现,就在诸葛亮与司马懿在陇西拉锯般交战之际,两人手下同时都有一位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