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82 更新时间:2024/1/15 16:55:29

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提起曹操,无人不晓。说起曹操杀吕伯奢,更是引人愤恨,甚至还因此产生了一则歇后语。但是历史上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一家吗?有没有文献证据为曹操洗冤呢?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千古之谜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一、“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

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极有意味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杀鸡宰猪的设置晚宴,由于家中无好酒,吕伯奢出门沽酒,结果曹操就起了疑心,来到草堂观察动静,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曹操吓出一身冷汗说,“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接着与陈宫一起二话不说拔剑杀了吕家八口人,当看到厨房里绑着一头猪时才知道错怪了好人,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也一起杀掉,并说出了一句奸诈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这个故事给我们印象很深,也凸显了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及形象,通过这个故事及其以后的演绎情节,使曹操这个“乱世之奸雄”予以了定格,也使他阴险恶毒的形象更加脸谱化。

二、“曹操杀吕伯奢”,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但是,根据史实记载,曹操杀吕伯奢其实并不存在。

(一)《魏书》的记载:

太祖(曹操)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意思是说,曹操为了躲避董卓的追杀,与随从路过吕伯奢家,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伙同宾客盗取曹操的马和物品,曹操才下手杀了人。

(二)《世语》的记载:

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三)孙盛《杂记》的记载:

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世语》和《杂记》的记述已经很直白,易于理解,无需注解)

综合以上三种史书的记载可以概括为两种说法:一是曹操在吕家杀人是因为吕伯奢的儿子劫夺了他的马匹和财物,曹操正当防卫并无过错。但此说难以成立,因为,曹操路过吕伯奢家的时候,有很多随从,吕伯奢即使有五个儿子加上宾客,也不敢轻易对曹操一群人动手。二是吕家对曹操待以上宾,好酒好菜相待,曹操却因疑心太重而杀人。此说也难以服众,曹操在亡命之中,吕伯奢又是他父亲的结义兄弟,曹操没有任何理由滥杀无辜。如果是怕吕伯奢“报警”,就没有必要投宿吕家,再说,那个时候又没有“网上追逃”“AAAA级通缉令”,杀人不是更留下踪迹吗。所以,无论哪种说法正确,都绝没有杀吕伯奢一说,因为吕伯奢不在家。

《三国志》根本就没有相关记载,而且,曹操与陈宫投宿吕伯奢家纯粹是子虚乌有,是小说的虚构。曹操杀吕伯奢成了历史上最冤的人(图片来源网络)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三国演义》中曹操杀吕伯奢是采用《世语》和《杂记》的资料改编而成,再加上作者尊刘抑曹思想作祟,便导演了曹操残忍的杀害善良好客的吕伯奢及其一家八口的情节,从而塑造了曹操奸恶的形象。

一部《三国演义》使曹操蒙冤近2000年,曹操真的成了历史上最冤屈的人,他若在天有灵,不知作何感想。

不过曹操似乎早有预料,故作《短歌行》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二、关于曹操的歇后语集锦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不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标签: 歇后语

更多文章

  • 刘玄德的仁义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仁义

    刘玄德的仁义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演义》中的以仁义诚信,感召天下,从一个救了,反而遭董卓白眼的平头百姓,在讨卓的盟军中,只是站在公孙瓒身后当跟班的些微角色,终于成了鼎立的三雄之一,被誉为“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的风云人物。他那时一无地盘,二无兵马,依人篱下,能令世人刮目相看,他

  • 揭秘关羽张飞打仗到底用啥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兵器

    揭秘关羽张飞打仗到底用啥兵器?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不要轻信小说。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和张飞的丈八长矛,他们使的兵器都有诈,可以说是罗贯中等小说家给众人开了一个玩笑。青龙偃月刀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最为著名的兵器,它几乎与关羽融为一体,关于它的传说人们耳熟能详: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

  •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什么选猛将许褚做保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猛将

    解密:魏武帝曹操为什么选猛将许褚做保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老百姓的眼里,三国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无论是士农工商,还是贩夫走卒,都有自己喜爱的三国英雄,比如曹操手下的许褚也是大家喜爱的英雄,尽管他为奸雄曹操服务。曹操为什么选许褚做保镖,这说明许褚很有本领:其一,许褚武艺高强,在三国里,许褚

  • 韩遂:蜚声西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凉

    笔者在“凉州军阀——马腾”中提到盘踞凉州数十年的马腾,本文来说说另外一个在汉末凉州时间更长、影响更大的另外一个地方割据势力——韩遂。在东汉末年割据势力中,韩遂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一方面,他曾经担任过地方政府官员,在凉州具有较高威望;另一方面,他又是汉末集名士与豪强于一身的人物,提出过明确的政治口号,

  • 诸葛亮手无缚鸡之力? 这四点证明, 诸葛亮武功深不可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功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刘备麾下军师,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真实的《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描述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神奇,但是真实的诸葛亮无疑算是一名全才,军师能干的事情他基本上都包揽了。有些人认为诸葛亮再怎么全能,真正上战场,还是得靠猛将去执行他的战略思想,否则仅凭其个人,难以起到作用,事

  • 三国密史: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败竟是这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这事

    三国密史: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败竟是这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这就是“隆中对”。隆中对力主联孙抗曹,但其能够得以施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取得刘表治下的荆州。智如孔明一生也有不少憾事同样的一块土地,什么时候夺取,从谁手上夺取,就战略价值而言

  • 揭秘曹操的真实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面目

    揭秘曹操的真实面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的曹操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都并非那各时代的人,不可能去一睹他的风采,我们能做的只有从历史留下遗迹中,找到一丝丝痕迹,把曹操的真实面目找出来。毫无疑问,曹操平定北方、发展屯田、恢复中原经济这些功绩是无法抹去的,但是也不能对这些过分的夸耀这

  • 姜维取消魏延的稳定部署,最终导致了蜀汉政权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

    姜维取消魏延的稳定部署,最终导致了蜀汉政权灭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蜀汉政权丧失了掌舵人。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之后就直接是姜维接班,其实姜维的资历还差得远,在诸葛亮之后还有蒋琬和费t两个重要人物。在这两个人在时期,蜀汉政权不再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转而开始了休养生息。但是费

  • 汉末黄巾领袖张角为什么要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角

    汉末黄巾领袖张角为什么要起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角起义张角自从得到道士于吉等人所传授的《太平经》,就开始建立宗教,即太平道。由于受到《太平经》的影响,再加上早期的黄老思想,张角便把这类思想改编成了太平道的教义,并广泛向信徒宣传。黄巾起义想必大家都知道,在以前的封建社会时代,人们面对天灾人祸

  • 孙坚为什么拒绝董卓和亲封爵请求?董卓怕孙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坚

    孙坚为什么拒绝董卓和亲封爵请求?董卓怕孙坚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孙坚的官职虽然是豫州刺史,破虏将军,可是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只不过是一个依附于袁术的二流诸侯,真正属于孙坚的不过就是二三十征战南北的兄弟。可就算是这样的孙坚,在董卓的心中,和拥有十万军队的诸侯一般无二。孙坚出道很早,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