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仪替朝廷杀魏延 本是功劳一件却为何被流放

杨仪替朝廷杀魏延 本是功劳一件却为何被流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63 更新时间:2024/1/9 17:49:21

杨仪替朝廷杀魏延本是功劳一件却为何被流放,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杨仪是三国蜀汉时期刘禅手下的大臣。他替朝廷杀了魏延本是功劳一件,最后却被流放,导致最后自杀的局面。具体还要从他跟魏延之间的故事开始说起。

魏延本是蜀国大将。在刘备执政的年代,他英勇杀敌,屡建奇功,深受刘备重用。但是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他却居功自傲,企图另谋他法。当时诸葛亮病危,以免扰乱军心,所以私下跟杨仪、费t等人商讨后事,并安排实施自己退守的战略。诸葛亮本来是让魏延去断后,如果他不同意,就命令大军自己退。杨仪当时却没有完全按照诸葛亮的命令行事,他先让费t去试探魏延的态度,魏延当然不同意,所以想跟费t合作,部署接下来的具体事宜。费t知道他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所以借口要跟杨仪商量一下,火速跑回大营。当时魏延反映过来肠子都悔青了,着急派人去打探杨仪等人的消息,知道他们要按照孔明先生生前的安排行事,当下怒火中烧,率部下朝南方撤退,在途中不断烧毁顺山建造的阁道。杨仪一行人紧随其后,追上魏延部队就是一顿数落,他感言,丞相尸骨畏寒,他们就开始跟着魏延叛乱。部下听了立马惭愧不已,都四下逃走,魏延被逼无奈,只能带着儿子跟自己身边的亲信伺机逃亡,最后还是被杨仪的手下擒拿,并杀死了。

按道理来说,杨仪这是为蜀国立了一个大功,就凭这一点,他完全可以顶替诸葛亮的位置去担任丞相一职。没想到到了最后,刘禅却赐给他一个中军师的职务,既没有当上丞相,也没有自己的军队。丞相的职位却给了从各方面来讲都不如他的蒋琬。杨仪本来就心胸狭隘,心中容不下一粒沙子,这可倒好,自己生气就算了,他整天摆个臭脸,逢人就说,来表现他的不满。这样一来,身边没几个人敢接近他。费t当时跟他也算是交好,特意去看望他,他却口不择言地说自己要是当时跟魏延一起大伙,哪会有今天这番凄凉的场面。费t一听,这明显是有叛逆的念头啊,于是私下揭发了他,最后杨仪被流放,即使这样,这家伙仍然是不消停,继续上书表达自己的委屈与朝廷的不公,终是被朝廷下令逮捕,最后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事实上,杨仪早就应该有觉悟,既然诸葛亮当时并没有给他任何的职位,而只是让他领军,那么他绝对不是诸葛亮心中的宰相人选。而他在魏延的事件上也绝不只是简单的立了大功,从根本上来讲,魏延的部队最后溃不成军是有他的责任的。当时诸葛亮要求的是让他们派人去传达丞相的遗命,而不是简单的去试探,最后才让魏延有继续作战的念头。

杨仪的犹豫,给了魏延可乘之机,人前面跑了,他后面才仓促地进行追赶,这也违背了诸葛亮当初的本意。虽然诸葛亮在魏延和杨仪两个人之间很明显是倾向杨仪,但是他不把军队的大权给杨仪,也说明了诸葛亮对杨仪也是有诸多顾虑。他们之间首先存在这思想决策上的分歧,诸葛亮认为北伐的长久战略应该是稳扎稳打,逐步攻进,而魏延的思想却是一口气打一场胜仗,所以当时魏国的问题如果让杨仪决断的话,他也会选择走跟魏延一样的路子。更何况,在一路走来,诸葛亮很肯定杨仪的才能,但是他的心胸狭隘。而魏延却不一样,他对待手下很好,只是心高气傲,所以周围的人都让他三分。当然杨仪可并没有对杨仪有丝毫退让。这中间,费t始终保持着和事佬的角色。一旦发现两人眉头不对,立马在中间进行调和。这也是后来费t可以官居宰相的原因之一吧。毕竟人家这也算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呀!

所以杨仪失败的根源就在这里,他既容不得别人跟他意见不和,也不听从上级的指示。虽然他的能力和才干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诸葛亮早就预测到,如果宰相由他来担任的话,那么周围跟他意见相悖的人势必是要遭殃的。尤其在面对魏延那件事上,他不但没有考虑到因为自己传达的失误,导致军队的支离破碎,反而居功自傲,到处抱怨自己的处境。这也决定了他最终的结局肯定不会那么乐观。

标签: 本是

更多文章

  • 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是曹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尸骨

    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是曹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墓中的小孩尸骨到底是谁的?专家们发现曹操墓,并进行挖掘,却在墓中发现了两块小孩的遗骨,那么这个小孩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与曹操葬在一起。我们都知道汉末,天下大乱,曹操为筹集军费,设立了摸金校尉一职,用来替他盗墓寻宝。而曹操死后害怕自

  • 解密:汉末军阀董卓身边为何少有“追随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追随者

    解密:汉末军阀董卓身边为何少有“追随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个地地道道的暴发户。早年因累有边功,才做到了河东太守的位置上。想那西凉边陲,冰河铁马,寒江冷月,日子过得肯定不是很舒服。无奈,朝廷有令,不宣诏不得进京,因此董卓只能默默地过着他的土财主生活,坐等事变。直到后

  • 历史上情商最高的人——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的人

    历史上情商最高的人——司马懿,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

  •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斩马谡?马谡究竟做错了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志》在诸葛亮和马谡传记当中都没有详细说明,倒是在《王平传》当中有一点具体描述:“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这段话第一句的意思是,马谡舍弃了大军饮用水的水源,驻扎到了山上。街亭是个什么地方?一般

  • 三国时期庞统法正若不死蜀国轮不到诸葛亮掌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蜀国

    刘备手下可以称得上名字的文臣便只有诸葛亮,庞统,法正三位,诸葛亮在以往的形象中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而庞统也是一般,只是死得较早,没有诸葛亮那么出彩,而法正其人,一般人的印象可能不深,但是在蜀国的历史中,法正也是重臣一名。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也不多说。庞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刘备领了荆州牧

  •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死于非命

    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魏名将张A是不是死于非命?张A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官渡之战时,由于正确的意见不被袁绍采纳,害怕被杀,不得已投降了曹操。袁绍不能用,曹操却像是捡到了一个宝贝,马上重用张A,给了他一个偏将军,封都亭侯。曹操时期,张A在击袁谭、讨陈兰、

  •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说曹操

    为何说曹操是专业的盗墓者和防盗墓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书中称他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门研究、执行盗墓,曹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专业的盗墓者。曹操的底细大家都清楚,在民间传说里,他是一个典型的奸臣形象。曹操最不光彩的地方,其实不在于他的奸,而是其盗墓行为。据说,在他打天下之初

  • 三国中单刀赴会非关羽:关羽篡改了谁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

    三国中单刀赴会非关羽:关羽篡改了谁的角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好江风,将这轻舟催送,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久鏖兵。非是俺藐群雄,一部春秋铭记。义不负心泰山重,忠不顾死何言轻。桃园金兰誓,弟兄山海盟。早把这九尺身躯青龙偃月,付与苍生!一曲《单刀赴会》,唱得是气势豪迈

  •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深谋远虑的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礼贤下士

    刘禅的“另一面”:礼贤下士、深谋远虑的明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禅:(207-271)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禅这个人大家都知道,而且都觉得他是个昏庸无能之辈,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上都把他写成了一个昏庸的亡国之君。后来还有一句话叫: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还有人说刘禅是:亡国之

  • 三国名将西凉锦马超竟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西凉

    西凉锦马超在《三国演义》里面是很出彩的,反陇西、据渭水,打得曹操割须弃袍,扎得许满身枪眼,后来救西川又和张飞挑灯夜战,忠孝人皆敬仰,威名雄于天下,千古名将,超之谓也。不过马超这一辈子也真够惨的,先是老爹和兄弟让曹操下毒手砍掉了,接着反西凉先赢后输,与韩遂决裂,实力大损。才想卷土重来,就在冀城中了杨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