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瑜简介,三国历史上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周瑜简介,三国历史上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278 更新时间:2023/12/21 3:20:34

周瑜简介,三国历史上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微舒城)人。周瑜是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战略家,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周瑜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

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当利,接著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江苏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比并。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因庐江一带,士民素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不久,孙策欲取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桥,周瑜娶小桥。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

接著进攻寻阳,败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时孙权只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他们只注意个人安危去就,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关键时刻,首先出面支持孙权的是张昭、周瑜、吕范程普等人。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同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其他人自然不敢有异议异动。

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兵威日盛,志得意满,以为天下可运于掌。于是,在建安七年(202年),下书责令孙权,让他把儿子送到自己这里来做人质。孙权亦是人英,当然不愿如此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臣下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孙权本意虽不想送人质,但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也有点举棋不定。于是,他只带周瑜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周瑜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人质,他给孙权分析利害说: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之侧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既贤且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宇,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数仆从、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遵行道义,整饬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那么玩兵如玩火,玩火必自焚,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周瑜这番话,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的母亲也认为该这样做,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一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孙权便没给曹操送人质。

周瑜越来越得孙权的信赖,而他也越发竭诚尽智,为孙氏集团的崛起奔波劳碌,不辞辛劳,说得上忠贞不二。《江表传》记载,曹操曾派人去游说,想使周瑜为自己所用,所派的人是九江蒋干。蒋干仪容过人,很有才气,善于辩说,江淮人士,无人能比。这次受命后,他头戴葛巾,身著布衣,装作闲游,去见周瑜。周瑜猜出了他的来意,出来迎接,劈头便问:子翼真是用心良苦,居然远涉江湖,替曹操来做说客!蒋干被周瑜开口便道破机关,颇为尴尬。勉强自解:我和您本是州里乡亲,这次来,不过是来拜访您,顺便看看您的部队罢了。您却说我是说客,岂不过分?周瑜笑道:我虽不及夔与师旷,称不上知音,但闻韶赏乐,足知雅曲。言下之意,你的心理,我是清清楚楚。于是请蒋干进入营帐,摆设酒宴,盛情款待,酒罢,对他说:我有军机密事,您先到外面客馆住下,等事办完,我去请您。三天之后,周瑜又把蒋干请人营中。这次,先领著他遍观军营,检视仓库和军资器仗,然后,仍然置酒高会。席间,周瑜向蒋干展示了自己的侍从、服饰珍宝,并对他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忠臣之义,内结骨肉之亲,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即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周瑜既已表示得十分坚决,蒋干也就无话可说,只好微笑。蒋干回见曹操,对曹操说,周瑜器量端雅,趣致高卓,言词说他不动。天下之士,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邓龙率数千人入柴桑,周瑜率军击之,生俘邓龙。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想进而统一全国,第一个战略目标便是荆州。时刘备中原逐鹿失败,正寄居在荆州刘表那里。孙权也早看中了荆州之地。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讨江夏,周瑜为前部大督都,打败了盘踞在那里的黄祖。

曹操恐孙权占了先手,在同年九月,大举挥师南下。时刘表病死,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力孤,无法与曹操争衡,率众南逃。

曹操顺利占领荆州,收降刘琮的八万人马,拥有大军数十万,实力陡增,骄横益甚。扬言要顺流而下,席卷江东。行前,曹操写信给孙权,信中说:我奉旨南征,刘琮束手就擒。如今我训练了大军八十万,准备与您会猎江东。

在这严重的局势面前,东吴的谋臣将士十分惊恐。孙权召集他们商讨对策,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迎曹。他们说: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只有鲁肃等少数人力主抗曹,然而不足以扭转局势。鲁肃建议孙权把周瑜从外地召回。

标签: 的人

更多文章

  • 三国趣闻:三国时期何人可堪称极品好身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趣闻

    三国趣闻:三国时期何人可堪称极品好身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首先登场的这位人物,名叫刘伶。刘伶这人,“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晋书》)。按照现代的测量标准,这个身高大约一米四左右。这样的小身材,如果生在当代,倒也可以自我解嘲地调侃“小时代”,然后挣个名利双收。可在当时,却是很难。由于身材矮小

  • 孙权为什么不重用凤雏庞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凤雏

    孙权为什么不重用凤雏庞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庞统(179—214年),字士元,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三国时刘备部下著名的谋士、将领。庞统年轻时,为人朴钝,未有识者。但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却十分看重,认为他不同寻常。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鉴识人品的名声,庞统慕名前往拜见。见

  • 三国奇人:他是曹操的偶像也是刘备的恩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也是

    东汉末年是个的乱世,群雄并起,各色人物前后登上历史的舞台,其中有些人物往往被后人忽略,比如今天介绍的这位人物!他虽是文人出身,但在汉末却做起了武将,他还有一名学生名叫刘备,后来在四川做了皇帝,此外曹操也对此人推崇备至,堪称是位忠实“粉丝”。更厉害的是此人的后代子孙,在历朝历代均担任高官,其家族繁盛长

  • 比吕布还反覆的三国叛将贪图殷富遭刘繇铲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殷富

    比吕布还反覆的三国叛将贪图殷富遭刘繇铲除,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提起三国群雄逐鹿时期「生性最反覆叛将」,不少看过了解过《三国演义》的朋友第一个答桉都认为是吕布,他虽为头号勐将,但叛服无常,所以有「三姓家奴」的绰号。其实,在当时乱世中,比吕布还反覆无常的叛将并不少,其中有一位「专以刀桶救命恩人」的

  • 高顺怎么死的?比关羽更牛的猛将竟是如此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猛将

    吕布失败后被绞杀,陈宫被斩首,吕布手下的主要将领张辽、侯成、宋宪、魏续都投降了曹操,随吕布、陈宫一同赴死的只有高顺,他和吕布一样都是被“缢杀”也就是被勒死的,令人叹息。史书里没有高顺单独的传记,甚至不知道他的祖籍在哪里,也不知道他死时的年龄,有关他的事在“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著《汉末英雄记》里有一段

  • 三国魏延为什么造反 魏延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魏延

    三国魏延为什么造反魏延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南阳郡义阳人,以帐下私兵的身份进蜀,有过多次战功,升迁为牙门将军。如此大将,最后怎么会落了一个造反的下场,究竟魏延为什么造反,魏延是怎么死的?魏延简介: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

  • 揭秘:是谁把曹操变成了白脸的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奸臣

    揭秘:是谁把曹操变成了白脸的奸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58年前曹操是奸臣,“白脸”的代表人物人们印象中,曹操是个坏人,这多半要拜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赐。“拥刘反曹”的整体架构使得这部书把曹操定位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地位。之后的几百年中,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各种文艺作品(戏曲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敢伐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死后

    诸葛亮死于234年,司马懿死于251年,司马懿比诸葛亮多活了17年。令人奇怪的是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的17年时间内一直没有讨伐蜀国。这肯定不是因为司马懿不敢,而是司马懿太忙了。不是不敢,而是不能。从政治上来说,没有大气候,蜀汉一正立国,名正言顺,站了先机。你也不见曹操伐蜀汉,一个

  • 三国马岱是不是马腾的儿子?马岱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儿子

    三国马岱是不是马腾的儿子?马岱是谁的儿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马岱是不是马腾的儿子?马岱是谁的儿子不是,马岱是马腾的侄子。马岱的父亲没历史记录。马腾有三子:马超、马休、马铁。马岱(中国·地方志《陕西省扶风县乡土志》中有马岱字伯瞻腾之从子蜀汉拜平北将军封陈仓侯谥曰武侯的记载,另外民国时期周

  • 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并不

    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曹操为什么不改姓?曹操本姓夏侯,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尝意其富贵之极,何不复姓?后见一书云:当时有以谶纬进者,云古者名官职不言曹,自汉以来始名官尽言曹也,至吏亦言属曹,卒言侍曹,此非天意乎?操遂不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