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是谁把曹操变成了白脸的奸臣?

揭秘:是谁把曹操变成了白脸的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84 更新时间:2024/1/16 5:21:05

揭秘:是谁把曹操变成了白脸的奸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958年前曹操是奸臣,“白脸”的代表人物

人们印象中,曹操是个坏人,这多半要拜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所赐。“拥刘反曹”的整体架构使得这部书把曹操定位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地位。之后的几百年中,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的各种文艺作品(戏曲、评书、小人书等)将曹操这种恶劣形象不断强化。然而,曹操的形象并非一开始就坏了的。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是以魏国为正统的,从篇幅上就可看出:《魏书》一共30卷,《吴书》有20卷,而《蜀书》只有《魏书》的一半,15卷。在描写上,他也对曹操尊敬有加,尊称并没有称帝的曹操为“太祖武皇帝”。而刘备孙权则仅被称为“先主”、“吴主”。陈寿还高度评价曹操为“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讨伐高丽途中,亲自写了一篇《祭魏太祖文》,肯定曹操的能力和功绩:“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对曹操评价的转差,是与国运、政局以及领导人的个性密切相关的。简单说,当国运昌盛,政局稳定,国家由强人主导时,倾向于将曹操评价为“好人”;一旦国运衰败,国家面临分裂,乃至被迫偏安一隅时,曹操“奸臣”的一面便会放大。例如南北朝时期,南朝人裴松之在注解《三国志》时,就选用了一些曹操的负面材料。

刚刚去世的袁阔成先生曾说过365回本的评书《三国演义》,很多人都是听着这部书长大的。到了北宋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正值宋朝鼎盛时期,尊曹之意占据主流,书中也以曹魏纪年。而到了南宋,偏安的境遇与三国时蜀国的遭遇达成了某种契合,“尊刘抑曹”的思想开始风行起来。大学者朱熹就在自己的着作《资治通鉴纲目》中,抛弃了曹魏纪年,代之以蜀汉纪年。

南宋之后的元朝,汉人被蒙古人统治,民间“反曹”情绪更甚。到了罗贯中所处的明朝,“拥刘反曹”已成绝对主流,作为普及读物的《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坏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标签: 奸臣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敢伐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死后

    诸葛亮死于234年,司马懿死于251年,司马懿比诸葛亮多活了17年。令人奇怪的是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在诸葛亮去世后的17年时间内一直没有讨伐蜀国。这肯定不是因为司马懿不敢,而是司马懿太忙了。不是不敢,而是不能。从政治上来说,没有大气候,蜀汉一正立国,名正言顺,站了先机。你也不见曹操伐蜀汉,一个

  • 三国马岱是不是马腾的儿子?马岱是谁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儿子

    三国马岱是不是马腾的儿子?马岱是谁的儿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马岱是不是马腾的儿子?马岱是谁的儿子不是,马岱是马腾的侄子。马岱的父亲没历史记录。马腾有三子:马超、马休、马铁。马岱(中国·地方志《陕西省扶风县乡土志》中有马岱字伯瞻腾之从子蜀汉拜平北将军封陈仓侯谥曰武侯的记载,另外民国时期周

  • 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并不

    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发达之后并不恢复其本姓夏侯的原因曹操为什么不改姓?曹操本姓夏侯,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尝意其富贵之极,何不复姓?后见一书云:当时有以谶纬进者,云古者名官职不言曹,自汉以来始名官尽言曹也,至吏亦言属曹,卒言侍曹,此非天意乎?操遂不复姓

  •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孔融哪里惹怒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要杀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孔融哪里惹怒了曹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在后花园宴请文学名士的时候,本来是邀请了孔融,可是孔融没来,为啥,人家孔融根本看不上曹操。这是为什么,因为孔融对曹操有成见。曹操如今是丞相,位极人臣,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实是挟天子以令将诸侯,就是小皇帝也恭敬他三分。但

  • 揭秘:廖化在关羽落魄是来投为何还被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落魄

    揭秘:廖化在关羽落魄是来投为何还被拒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廖化是蜀汉中后期非常重要的将领,曾经多次领兵作战,封侯拜将,成为蜀汉独当一面的高级将领。可是,在当初关羽落魄的时候,廖化曾经主动来投,可是却被关羽拒绝,这是为什么呢?当关羽和曹操话别的时候,让二位嫂嫂先走,不料却被一伙山贼抢走,关羽

  • 盘点三国发挥不稳定的名将:张四次被蜀将击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不稳定

    盘点三国发挥不稳定的名将:张四次被蜀将击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颜良颜良和文丑是袁绍手下最得力的战将,想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却在汜水关前被董卓部将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当时就气的直呼,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这句话当然不是虚言,能得到袁绍这样的评价,此二人的武功当然

  • 揭秘:三国历史上宁死也不当皇帝的宗亲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宗亲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怎奈暗弱的皇权,早没了当年汉高祖挥刀斩剑的底气,如此英雄集结的景象,自然压不了阵脚。于是衣锦华贵的、逐鸡逗狗的、卖草鞋的、种地的、打铁的、卖盐的,全都摇旗揭竿,拉点兵马趁着这趟乱世的浑水,抢一杯羹,割据一方,胆子大的,更做起了天子梦。无论是恃玺骄纵的袁术、挟帝号令的曹操、还是装模

  • 孙策简介 三国“小霸王”孙策的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小霸王

    孙策简介三国“小霸王”孙策的资料介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东汉末江东割据豪强。孙策是亲孙坚长子,孙坚娶钱塘吴姓女子为妻,生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微寿春县)。孙策十余岁时,已

  • 白帝托孤:李严与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白帝

    白帝托孤:李严与诸葛亮谁才是刘备真正的托孤对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虽然李严身为托孤大臣,但是却必须镇守边疆荒远,对于后主刘禅却无直接影响,从难以接近皇帝而言,李严更空有托孤虚名,并无照顾刘禅实情,严格地说,李严对刘备托孤遗嘱失职。在永安镇守防吴,充其量只有保卫国土,间接卫戌首都,消极地防范外

  • 刘备大败的原因是什么?刘备敕刘禅的遗诏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刘备大败的原因是什么?刘备敕刘禅的遗诏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大败刘备一生也算得上是身经百战了,但是纵观他的一生,会发现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败仗,其中也有不少次称得上是大败。首先要说的是他在徐州的那次大败,当时也是刘备好不容易有了一块地盘,总算是占据了一州之地,当时刘备正和袁术僵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