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也曾三顾茅庐

曹操也曾三顾茅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500 更新时间:2024/1/13 3:04:10

“三顾茅庐”典故说的是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争夺天下的故事,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然而,最近翻阅一些资料,却意外的发现,“三顾茅庐”并非是刘备的专利,而一代枭雄曹操也曾“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那么,曹操是如何“三顾茅庐”的呢?而诸葛亮又为什么不出山辅佐曹操的呢?这还要从诸葛亮一个名叫诸葛诞叔伯兄弟说起。

原来,诸葛亮有个叔伯兄弟叫诸葛诞,见曹操十分求贤若渴,便也去投靠。曹操和他交谈后认为他才华出众,十分高兴,便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每当行兵布阵总要问问他的见解。诸葛诞见曹操如此重感情,讲义气,便向曹操推荐了自己的叔伯兄长诸葛亮。他形容诸葛亮的本事令曹操十分吃惊。惊讶之余,曹操瞒着诸葛诞,派一个使臣带了许多金银财宝前去拜访请诸葛亮。

不想没过多久,使臣便回来了,告诉曹操说:“诸葛亮上个古怪人,门前外挂着一个大牌子,写着“求知己者进,送珠宝者莫入”。诸葛亮的家人见我带着珠宝,连通报一声都不肯,任凭我唾沫说干,舌头说尖,竟连诸葛亮是个什么模样也没见着,只好赶紧回来复命了。”这时诸葛诞听说后,赶紧对着曹操说:“诸葛亮是个胸怀大志的正人君子,钱财是打动不了他的。丞相若真心要请,不亲临也得亲笔写封信,把丞相的远大志向写出来,让他也了解了解丞相,知道请他出山的目的。”曹操向来最尊敬这种人,在三分喜欢上又加了三分敬佩,于是又写一封书信,让诸葛诞亲自前去。

诸葛诞见到诸葛亮后,便呈上了曹操的书信,说出自己在曹营的所见所闻。诸葛亮看了曹操的书信,觉得曹操和自己的抱负,志向完全相同,多有惊喜,而听了诸葛诞的话后更是由衷的想到曹操那里去效力,当下就要下山。可十分不巧,准备出发的第二天他的父亲晚上突发急症,当晚病逝而去。诸葛亮是个孝子,只好给曹操写了一封书信,诉说家父病逝的实情,并约定只要四十九天孝期满,一定出山。曹操见了书信后,每天都想念尽快见到诸葛亮。无奈日子越是要快就越过得慢,一个多月过去了,曹操有点等不及,就领着诸葛诞和随身将军典韦上路了。

时正值隆冬时节,大雪纷飞,曹操为了早点见到诸葛亮,便日夜赶路,却不幸染了风寒。第一天本来还想着只剩下一百里路而已了,便是想赶路,可怜上马要人扶,更别谈骑马了。第二天、第三天更是糟糕,竟然滴水不沾。曹操感到短时间内是不会好的,于是写了两封信,一封给襄阳刘表,要他派人来接自己去养病;另一封叫诸葛诞给诸葛亮送去,诉说自己的思念和病情。谁知道诸葛诞刚出门准备出发,典韦便乘着曹操在养病把书信夺过去,并火冒三丈地说:打仗是靠真刀真枪去拼的,读书人不过是老鼠进书箱,只会咬文嚼字。但他拿着书信后去找诸葛亮了。当诸葛诞进去告诉曹操时,典韦已经上路了。曹操也晓得典韦的脾气,便让诸葛诞在路上看好典韦,切莫让他胡来。

典韦正在火头上,早把诸葛诞抛得远远的,来到诸葛亮家门后,拿了书信给家人,叫他去叫诸葛亮。不一会,家人说主人请了和尚在念经,七天之内不能见客,等完毕后一定盛情相待,要典韦先去休息。此时典韦更是火上添油,高声叫道:“你家先生哪来那么多规矩?我家主公这次冒风寒来请,还累了得病,他却至今不闻不问,是何道理?等我进去问问他!”诸葛亮的家人见了这样的情形,赶忙关门,典韦却早已伸出双手,只一推,家人早已倒在地上。典韦也不管他们,三两步冲进了屋里,大怒道:“快快去见我家主公,否则我烧了你这草屋!”

正在念经的和尚看了典韦这般模样,不由得躲的躲,逃的逃,而诸葛亮却若无其事,等瞌完了头后才慢慢站起来打量典韦一番,心平气和地说道:“你莫不是濮阳城中救曹操的典韦吗?”这一下可把典韦给镇住了,心想:他没出过门怎么知道我?他吓得“扑通”一声地跪下说:“先生真是活神仙!今日冒犯先生,任凭发落!”诸葛亮是又好气又好笑,就把袖子一甩道:“你给我滚下山去!”诸葛亮本是叫典韦先走,哪知道典韦是个莽夫,一根肠子通肚子,转不了半点弯。听了诸葛亮的话后,连马都不要了,真的从卧龙岗的山顶滚到山下。典韦就这样代表曹操去请诸葛亮出山,后果可想而知。

典韦

直到典韦滚下山后,诸葛诞才赶到隆中。待他一再解释赔礼后,诸葛亮才消了气,不过,诸葛亮还是那句话,父孝在身,四十九天孝期一天也不能少。若要下山助曹,也得等孝期瞒了才行。

曹操得知此事后,才晓得坏了大事,病情又重了三分。养了二十多天的病,才勉强能上马走走。他病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诸葛亮,,打算亲自赔礼道歉,让典韦也去负荆请罪,然后再请诸葛亮出山相助。但是,还没等到他来到隆中,诸葛亮已被刘备“三顾茅庐”给请走了,曹操为此深为后悔不已。曹操因病而没有亲自请到诸葛亮出山,看来是天意使然。但是,人们还是将这件事编成了歇后语:“曹操请诸葛——没诚心”。

其实,诸葛亮没有出山帮助兵强马壮的曹操,而出山辅佐缺乏实力的刘备,表面上看起来是典韦这一介莽夫坏了大事,而实际上却不然,史上有人综合起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曹操架子太大。

曹操破黄巾余孽后,手握重兵,“威名日重”,显得不可一世。在“招贤纳士”时采用了“守株待兔”、“愿者上钩”的办法,足不出户的、被动的等待贤良的“投奔”,即使像程昱郭嘉这样的名士,曹操也很难放下架子亲自去拜访,只是“遣人”去“寻问”、“征聘”,让他们“来见”自己。隐居在南阳的诸葛亮,身上有一股子文人的穷酸,是一个“不可屈致”的儒生,况且“久乐耕锄,懒于应世”,刘备带着“金帛礼物”“亲往求之”、“枉驾见之”,“三顾茅庐”,给足了诸葛亮面子,他还故意“躲避”和“磨蹭”,以考验刘备求贤的诚意,如果让他放弃文人的尊严,反过来去“投奔”曹操,这是让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事。

二是曹操自恃过高。

“治世之能臣”曹操曾经说过:“吾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谋耳。”这说明曹操自我感觉良好,对自己的智慧谋略很自信,也很自负,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谋士们献出的良策大多都“正合”他意。在才学超人的曹操眼里,谋士只不过是他工作上的帮手,智慧上的补充,合自己意的建议能够欣然接受,不合自己意的不予采纳。诸葛亮的自信和自负在很大程度上都要超过曹操,一个“满腹经纶”的谋士在一个“自恃过高”的上司手下做事情,难免畏手畏脚,没有能够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不能大展宏图,弄不好还会招致上司的“嫉妒”,甚至会像杨修一样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是不会这样做的。

三是曹操实为汉贼。

董卓死后,汉献帝恶梦初醒,总算舒了口气,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不想却继续受到李、郭汜的“欺凌”,为了“扫清贼党,以安朝廷”,便下诏令曹操入朝“以辅王室”,不料引狼入室。曹操强行命令汉献帝“驾幸许都”,独揽朝政大权,欺君罔上比董卓、李、郭汜更甚。诸葛亮的祖、父都做过汉朝的官吏,都吃过汉朝的俸禄,“生为汉臣,死为汉鬼”的观念在诸葛亮心里已经根深蒂固,曹操的“汉贼”行径,让一心维护刘汉正统的诸葛亮非常憎恨,更谈不上去辅佐他了。

四是曹操谋士如云。

曹操手下的谋士很多,荀、荀攸是“海内名士”,程昱、郭嘉是“当今贤士”,刘晔是“光武嫡派子孙”,另外满宠吕虔、毛等人都是才华横溢的人才,再加上聪明智慧自恃过高的曹操,所以曹操的谋士班子非常强大,诸葛亮如果去辅佐曹操,不可能会与曹操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鱼水关系”,就不可能受到“重用”,更谈不上“言听计从”了,这样浅显的道理诸葛亮是不会不明白的。

五是曹操不择手段。

徐庶归附刘备后,帮助刘备打了几场胜仗。当曹操得知徐庶之才“十倍于昱”时,为了得到徐庶,便抓住徐庶“为人至孝”的弱点,“使人赚其母至许昌”,然后模仿“徐母笔迹”伪造书信,把徐庶从新野骗到许昌。徐母见徐庶“弃明投暗”,羞愧自杀。徐庶因此“抱恨终天”,发誓不为曹操“设一谋”。徐庶与诸葛亮是“密友”,私人关系非常好,曹操是如何用卑鄙手段赚取徐庶的,诸葛亮自然知晓,况且徐庶已经留在曹操身边,曹操那里诸葛亮说什么也不会去的。>

标签: 茅庐

更多文章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于吉和《太平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太平

    东汉末年,山东地方有个名叫于吉的人,浑身上下生满了疮癞。十余年间,百药难愈,百医难治。无论他走到哪里,人们都露出一种鄙夷厌恶的神情,所以他的身体和心理上均十分痛苦。有一天,他在药市上遇到一位很同情他的名叫帛和卖药翁,于是就向他求救治疗自己恶疾的良方妙药。卖药翁帛和看了他满头满脸不堪入目的的疮癞症,对

  •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让庞统当县令是否有意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县令

    三国历史悬疑:刘备让庞统当县令是否有意为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此人爱才、重才,并且识才。在汉末诸侯中,论起有伯乐之明的诸侯,首推曹操和刘备。于是刘备虽然起身微末,却能够拥有关羽、张飞这样的骁将生死相随不离不弃,能够拥有诸葛亮这样的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当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庞统

  • 揭秘曹操诡诈残忍 使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

    揭秘曹操诡诈残忍使用“特务”手段堪比明朝大明王朝是“间谍组织”最多、间谍最猖獗和社会最漆黑的年代。那么,是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隐秘探听音讯、监督官与民的“间谍准则”吗?其实,这有点儿“看重”朱元璋及大明王朝

  • 谁是用草鞋击败武艺第一的吕布的最强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草鞋

    谁是用草鞋击败武艺第一的吕布的最强高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谁是隐遁在三国中的真正高手?若问您,谁是三国中文武双全的真正高手,可能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在您脑中飞速闪过各类五花八门的答案时,或许很少有人会把他与“文武双全”的高手联系在一起,依我看来,这个人就是刘备。有人笑我愚:在群雄逐鹿

  • 蔡文姬的丈夫是谁 汉末才女蔡文姬的男人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蔡文姬

    蔡文姬的丈夫是谁汉末才女蔡文姬的男人都有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蔡文姬的丈夫是谁?蔡文姬,是苍茫的东汉末年的一个才女,让人倍感亲切。在那个苍茫的时代,命运总是如此的苍凉,她总是高高地站立在那,手拿书卷,目送飞鸿,遥望着北方。白衣飘飘,如凌波的仙子。这样的一个女子,她会有着怎样的丈夫呢?她的丈夫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魏国坐山观虎,错失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国

    第一百二十一章魏国坐山观虎,错失良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21年8月,孙权派遣使者称臣于魏国,并送还荆州被关羽抓住当俘虏的于禁,朝臣皆贺,独刘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

  • 孙权“火烧”张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火烧

    孙权“火烧”张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一次,不听张昭的意见,与他反复辩驳,而张昭的口气越来越严厉和不客气,孙权实在难以忍受,终于手按着刀愤怒地说:如果再这样下去,他可能会杀死张昭。张昭对自己的话没有被采纳十分气愤,便称病不朝。后来公孙渊果然背盟,杀了张弥、许晏。孙权多次向张昭表示歉意,请他出

  • 三国姜维简介 历史上三国姜维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简介

    三国姜维简介历史上三国姜维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重用。诸葛

  • 三国时期的八大正妹排行榜:第一名竟是黄月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正

    三国时期的八大正妹排行榜:第一名竟是黄月英说到了历史上的正妹都有谁,那么中国古代四大正妹一定都赫然上榜,而若说三国的正妹都有谁,则貂蝉一定位列前排。但是,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正妹也是一定要排个高低的,知道三国时期的八大正妹都有谁吗?你一定不知道三国时期的八大正妹貂蝉堪堪位列第三,那么,第

  • 三国中张飞鞭打都邮:都邮为何要对刘备不依不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不依不饶

    三国中张飞鞭打都邮:都邮为何要对刘备不依不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都邮是东汉末年负责考察干部的官员,一般是下派干部。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张飞鞭打都邮,那么都邮为何要找刘备的麻烦呢?且看书上写道:玄德将兵散回乡里,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来安喜县中到任。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