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01 更新时间:2024/1/9 8:05:11

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三国志》及各种史书上明确记载,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享年54岁,这一点毋庸置疑。究竟什么病魔致使孔明早逝,长久以来民间有各种猜测,甚至有一种说法说诸葛亮是被司马懿气死的。现代医学从临床症状和病理学角度,对诸葛亮死因做出了更科学的分析。诸葛亮究竟死于何因?让我们先回忆一下他的病逝前后,在史书中找一些蛛丝马迹吧!

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逝世前后

首先,我们来看诸葛亮是怎么去世的。《三国志》记载得比较简略。公元234年春季,诸葛亮统军出斜谷,陈兵岐山五丈原,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司马懿率大军屯驻渭水南岸一带和他对峙,与此同时,另一支魏军则在渭河以北严阵以待。面对这种互为犄角的态势,诸葛亮找不到好的进攻机会,于是就地屯田。在相持百余日后,“亮疾病,卒于军”。

关于诸葛亮去世前后的具体情况,在《资治通鉴》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诸葛亮为了激怒拒不出战的司马懿,派人送去女人的衣服羞辱他,司马懿不为所动,反而向来人打听诸葛亮的日常起居等情况。来人说,诸葛丞相睡得晚、起得早、吃得很少,而且凡是二十以上的军棍处罚,都要亲自过问。司马懿叹曰:“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果然不久诸葛亮就病危了。临死时,后主刘禅派人来问他后事,他交代了两任接班人。刘禅再问第三任时,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死后,按照他的生前部署,蜀军从容退军,司马懿追之不及,“死诸葛能走生仲达”的谚语从此流传。事后,司马懿巡查蜀军留下的营垒,由衷赞叹孔明“真天下奇才也”!

除了对手对孔明即将病死的预测外,有的史书甚至还留下孔明去世时天象异常的记录。东晋史书《晋阳秋》记载:“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意思是说,有一颗星显现出红色的光芒,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落下,投落在诸葛亮营地附近,落下来又反弹上去,来回三次,落下来时形状较大,反弹上去时形状较小,最终落于地下,不久诸葛亮便去世了。这段记载生动地描绘了诸葛亮将星陨落时的情景。在今天五丈原诸葛亮庙的落星亭内,放置着一颗传为诸葛亮逝世时从天上陨落的将星落星石。据当地百姓讲,这颗将星当年就落在五丈原南端的诸葛亮中军帐豁落城,豁落城下的“落星湾”“落星坡”“落星乡”等地名,都是根据这块奇异的石头得来的。

如果说,人的死能感天动地的话,诸葛孔明,真正能算一个!

千载谁堪伯仲间:孔明非仲达气死

以上各类史书关于孔明去世的过程互为补遗,都言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倒是另一部史书《魏书》举出了孔明之死的另一个版本。“亮粮尽势穷,忧恚呕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意思是说,诸葛亮与魏国大军相峙百日后,粮草用完,无计可施,又气又恨,乃至吐血不绝,被迫烧营撤军,终于在秦岭谷地的逃亡路上发病身亡。此说认为孔明病死于逃亡路上,而且指出了死因气病所致。谁气死了他?若有所指。《三国志》注解者裴松之认为,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敌国传闻,不足为信,因为《魏书》的作者王沈是魏国大臣,此人曾向司马昭告密而害了魏主曹髦,是个善于见风使舵、极力向司马家族靠拢的人,他编写的这段史料,显然有贬毁诸葛亮、阿谀司马懿之嫌。裴松之进一步质疑孔明呕血之说,“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呕血乎?”以孔明的胸襟韬略,怎么会被司马懿气得呕血?至于王沈说孔明入谷而卒,裴松之认为,是因为蜀人为了避免泄露军情,入秦岭谷地后才发丧的。王沈想当然了。《魏书》所载不实,原五丈原诸葛亮博物馆副馆长姚让利也给出了反证。据《晋书·宣帝纪》记载,蜀军退军后,司马懿来到五丈原营地,“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说明蜀军撤退时,粮草还足够用,怎么会“粮尽势穷”呢?而且,《魏书》成书在前,《晋书》成书在后,《晋书·宣帝纪》又是专门为司马懿立传的,如果《魏书》记载靠谱的话,《晋书》没理由不采用。

最重要的是,《魏书》所记的诸葛亮逝世地点与其他正史所记相悖,呕血气病之说更没有其他史书的佐证。

可民间长期以来为啥流传着司马懿气死诸葛亮的说法呢?宝鸡三国文化研究者石非给出了回答。他说,主要是长期误导造成的。一是《魏书》误导,但它的影响相对要小;还有就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本来是拔高诸葛亮的,但实际上也抬高了他的对手司马懿,孔明的真正劲敌曹真被写成草包,司马懿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出镜率,读者被潜移默化地影响,误认为:司马懿才是孔明的唯一对手。

而且《三国演义》还有一个误导,就是几次北伐途中,数次昏倒呕血。你看:孔明听赵云死了,昏倒;听张苞死了,吐血;关兴死,昏倒;闻报孙权配合进攻曹魏大败,吐血。身为三军统帅,内心竟如此脆弱如玻璃,面对其一生的对手,被拖垮气病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让我们来看真实的历史吧!历史上,诸葛亮五次北伐,一次防守,和司马懿角逐的只有最后两次,前面四次,他的对手都是魏国统帅曹真,司马懿那时候还是跑龙套的,只是由于曹真病死,司马懿才有了上场领衔的机会。《资治通鉴》记载,两人第一次正面交锋,是司马懿在陇右卤城主动进攻孔明,结果魏军大败,被斩杀三千人。吃一堑长一智,司马懿从此对孔明就采取一个“守”字,以守御敌,拼粮食、拼人口、拼国力、拼东道主之利,这正是司马懿成功的防守策略。聪明的诸葛亮怎能不明白自己的软肋?所以,孔明之败,不是他本人的失败,而是蜀汉国力的失败;仲达之胜,也并非他真正战胜了孔明,而是魏国要远远强大于蜀国。我们今人尚且明白这个道理,身为当局者的孔明岂能不心知肚明?当一个人看透了一切,仍然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时,他的病,绝不是简单地为某个对手所得!

两朝开济老臣心:病灶或早已种下

诸葛亮是积劳成疾,历史文献之中多有提示。

诸葛亮自己在《前出师表》中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后出师表》中说:“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受命,指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从那时起,诸葛亮每晚都没睡过好觉,思虑很多,连吃饭都不知道是啥滋味。为啥?因为自己知道才能有限,而敌人又太强大。但既然受托付,千斤重担还得挑起来。所以急急深入南方不毛之地征伐,两天才吃一顿饭,为的是能为北伐争取时间,自己的身体就顾不上了。

又如《三国志》说诸葛亮“及备殂殁,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陈寿在评诸葛亮时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从上面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劳累,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以忠君扶蜀为先,把自身的健康放在一边。为了一统天下,诸葛亮常常要深谋远虑,运筹帷幄,这是件劳神的事。他还习惯于晚睡早起,一生谨慎小心,军中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这种身心劳累的负担,年轻时还能应付,一旦过了中年,就会很快显出衰老的征象。

民间普遍说,他和秦始皇一样,都是累死的。不过秦始皇每天固定批阅六十斤的竹简,事必躬亲的诸葛亮其实也少不到哪儿去。过劳死,的确是这样!

此情可待成追忆:后人跨时空诊断

诸葛亮的生命终于宝鸡,宝鸡的一些医者对他的死因做出了各种分析:

癌症说宝鸡红旗路中医门诊部医师张东海判断:“现代医学证明,过度劳累、忧郁悲伤,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它使人体免疫功能大为降低,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大开方便之门。诸葛亮有没有从肝硬化恶变为肝癌的可能?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现在不可能对古人实施,所以我这仅仅是一种推理和猜测。”

疟疾说宝鸡市中医医院医师张云忠从病虫感染角度认为,诸葛亮得的可能是疟疾,因为当时气候炎热,蚊蝇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在当时的条件与环境下,诸葛亮被携带疟原虫的蚊子叮咬而感染上疟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可为啥其他人没事呢?张云忠说,孔明后期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太弱了!

失眠引起的脏器衰竭说今年88岁的凤翔老中医张志斌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不论诸葛亮患的是何种疾病,都不是害死他的致命元凶,真正的凶手应该是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失眠。失眠能要人的命?他进一步解释,严重失眠可引起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和免疫系统抗病能力下降,并进一步导致种种疾病发生。严重失眠还会引起血中胆固醇含量增高,使得机体脏器患病几率增加。诸葛亮的失眠症状比较严重,在两军对垒和苦战不下的情况下,其承受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三个月的严重失眠足可以摧毁诸葛亮的意志,一旦被病毒和细菌感染,便会迅速导致病情恶化,最终逝世于五丈原。

此情可待成追忆,此“憾”绵绵无绝期,围绕诸葛亮去世的跨时空诊断,还将延续下去……

标签: 是怎么

更多文章

  • 三国战将关羽和张辽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将

    三国战将关羽和张辽谁厉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羽和张辽谁厉害关羽和张辽谁厉害?关羽和张辽都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将,张辽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首,关羽也不相上下,是刘备的五虎上将之一,非要比较关羽和张辽谁更厉害,也是让人伤透了脑筋。关羽画像张辽最大的功绩是对军法运用的出神入化,在解白马之围后,走入

  • 诸葛亮给刘备出的五个馊主意:直接导致蜀汉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汉

    诸葛亮给刘备出的五个馊主意:直接导致蜀汉衰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家族在东吴从显赫一时到族灭全过程刘备拿下了东川,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功业升到了他平生的顶峰。第一次北伐就大获全胜,跟孙权的两次北伐一比,就知道刘备集团的强大。孙权斗曹操,损兵折将,吃亏的总是孙权,刘备打曹操,没费太大力气,

  • 三国二十四名将――魏延人物生平 镇守汉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中

    三国二十四名将――魏延人物生平镇守汉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崭露头角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作战,刘备军北上抵抗张鲁,驻驻葭萌。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与刘璋决裂,起兵攻打刘璋,派遣与卓膺、黄忠一起占据涪城,当时刘备军兵不满万,孤军

  •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有俩为何没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下

    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有俩为何没得天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

  • 三国蜀汉政权最先灭亡的十大原因!蜀国灭亡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汉

    三国蜀汉政权最先灭亡的十大原因!蜀国灭亡时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备历尽沧桑艰难创立的蜀汉政权是在公元263年灭亡的,而东吴政权是在公元280年灭亡的。其实从历史资料和文献上来看,蜀汉政权相对东吴政权来说,地理条件更加闭塞险要和易守难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善于治国也是历史上大家所公认的,

  • 三国死的最窝囊的猛将,曾醉酒误事,结果也死于醉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猛将

    三国死的最窝囊的猛将,曾醉酒误事,结果也死于醉酒!三国猛将如云,谋士如海,而死法也是千奇百怪,最多的死法就是死于战争,而作为一个将领,死在战场上,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也是一个武将的最终归宿,但是三国最著名的的组合刘关张中,张飞死的最窝囊。张飞号称万人敌,在长坂坡一战,威震华夏,在刘备开疆扩土中,立下

  • 揭秘: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后,为什么反致双方关系恶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嫁给

    揭秘: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后,为什么反致双方关系恶化?,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三国鼎立时,东吴孙权遣吕蒙诸将袭取荆州,关羽父子兵败被杀,蜀汉遭到重创。这是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转折。史学家对此问题作深入研究者不多,也有人认为关羽没有认真执行诸葛亮的联孙拒曹战略,把主要责任都推到关羽身上。我也曾有过

  • 魏国文学家丁仪简介 丁仪最后为何没能成为曹操的女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魏国

    魏国文学家丁仪简介丁仪最后为何没能成为曹操的女婿?丁仪人物生平简介丁仪字正礼,曾经和曹操的长女清河公主有过婚约,但是曹丕却以丁仪有眼病为理由,向曹操提出把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楙,结果最后导致丁仪不能娶公主为妻。后来被曹操聘任为西曹椽。丁仪兄弟与曹植交好,拥护曹植为曹操的太子。曹丕成为太子之后丁仪转任右刺

  • 三国时鲁肃“有钱任性”:让名将周瑜为之折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之

    三国时鲁肃“有钱任性”:让名将周瑜为之折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有钱就是任性在去年开始流行,崭新的一句潮流语,背后透露的却是一种古已有之的心态:对财富自由的渴望,这是有钱;在财富自由的基础上,让自己的生活意志在一定范围内不那么受局限,这是任性。这种心态并不新鲜,也可以理解,然而,如何尽量从正能

  • 这个人看不起刘备 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人看

    这个人看不起刘备连诸葛亮都自叹不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刘备投刘表进驻荆州之时,他就留心访贤,为今后的事业准备人才。这时人才已大多名花有主:中原名士及高级文武人才归曹魏所有,江南及荆襄人才为孙权所得,在曹孙看来此时已没剩什么可用的人了。刘备就像今天的企业家,刚进市场,两手空空。虽然还没有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