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石勒的故事:石勒后赵中兴

石勒的故事:石勒后赵中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085 更新时间:2023/12/23 11:07:53

在西晋几十年的动乱历史之中,石勒是位举足轻重的人物。石勒是羯族人,原名叫,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人。长得浓眉大眼,体强身壮,又善骑马射箭,武艺超群。只是没读过书,胆识有余,谋略不足,他曾在洛阳等地当过小贩做过佣工,是羯族人的小头目。

有一年,并州刺史司马腾派人抓羯族人,并将他们卖到山东做苦力,为了射避官府,离开家乡,途经介休时,被郭敬收留。郭敬对他亲如一家令他十分感激。但怕连累主人,住了一段时间离开郭家走了。不料被官军抓住,卖给荏平一个富户。这位富户见外貌不是等闲之辈,就不让他当苦力。他有相马的技术,与牧场的头目汲桑认识,两人一见如故,结拜兄弟。不久,又组织了十多位羯族奴隶,杀富济贫,与官府做对,被称做“十八骑”,名气越来越大。

成都王司马颖当权时,有个部将叫公师藩,他不忘旧主,收罗了几百骑兵,攻打邺城,这支骑兵以汲桑与为首。这时改名为石勒。不久,公师藩率领汲桑、石勒拟与成都王相会,但被兖州刺吏荀希所阻,公师藩近战荀希,被砍身亡,汲桑、石勒只好又逃回牧场暂避。汲桑、石勒在牧场招兵买马,不断扩充实力。不久,汲桑、石勒遭到“乞活军”的攻击,打了败仗,汲桑回牧场,被乞活军捉住杀了;石勒将乌桓部落张伏、利度率领的两千多人说服,一起投奔刘渊。汉主刘渊当即封石勒为辅汉将军。石勒逐渐有了用武之地,接连打了一些胜仗。

石勒敬佩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一天,谋士张宾投奔石勒。石勒非常高兴,因为他自身缺少文化,现在有张宾这样的人才相助,可谓雪中送炭。没过几天,张宾连出妙计,计计得胜,石勒更加认识到读书人的非凡作用。下令在军队里设立“君子营”,让张宾招揽文人墨客,消息传出,许多秀才、文人前来投奔,为石勒以后创业,起到重要作用。

不久,石勒杀了都督六州诸军事王弥,接管了王弥的军队,壮大了力量,又有张宾为首的“君子营”一班人出谋划策,便立志创建更大的基业。石勒下一个目标是攻取建来,便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岸边的葛陂,做渡江的准备。不料,气候突变,阴雨连绵,三个月不晴天,瘟疫流行于军中,天天有官兵病死,军心涣散,石勒召集主要将领商量力法。右长史刁膺率先说不如先归降建业的琅邪王,以后再做打算。刁膺的话音未落,立刻遭到众将官的反对,纷纷要求发兵。张宾见大家的意见都发表完了,这才说话:“眼下投降决不可行,马上出兵也不是好办法。凡事应从长打算,灵活应变。琅邪王颇具声望,不易对付。而河北地域宽广,晋朝力量薄弱,若回师河北,定能取胜,休整之后再下江南不迟。”张宾一番话,说得石勒和众将心服口服。

石勒当即命令大军离开长江岸边,向北进军。一路势不可当,最后进入襄国(今河北省邢台)。石勒将襄国做为大本营,命令减轻老百姓的杂税,鼓励农民耕种,同时操练人马,准备进攻幽州,扩大地盘。石勒尚未行动,坐镇幽州的王浚却请他的亲家鲜卑首领段疾六眷带领5万骑兵前来攻打襄国。

鲜卑族人作战勇猛,致使石勒大军将士伤亡严重,石勒只好下令退进城中只守不攻。鲜卑族大军将襄国城池团团围住,城中粮草已维持不了几天。在这危急关头,石勒决定采纳张宾“突门巧战”和“关门擒虎”二计。

鲜卑军大将段末,勇猛顽强,开战以来,连败石勒几位大将,便骄傲起来。这天又率领兵马来到北城,让十几名大嗓门的兵卒向城楼上喊话,要石勒开城门投降。到了中午,喊话的人已口干舌哑,大队人马也疲惫不堪,下马解甲休息。这时,一声炮响,城门大开,大将孔苌带领一队骑兵杀出城来,直奔鲜卑军中。城门两则突然出现几十个突门,许多石勒兵士从突门钻了出来,跟随孔苌杀入敌阵。鲜卑军队措手不及,刚一交手,便纷纷败退。段末又羞又恼,狂吼一声,让溃退的人马停住,又带领兵士往回冲杀。孔苌见状,调转马头往城里跑,士兵连忙跟着主将往回撤,段末催马急追,冲入城内,这时,城上守军扯起吊桥,关闭城门,段末回头一看,只有少数骑兵跟自己进城,其余大队人马全关在城外了,这才知道上当,慌忙迎战,仅仅几个回合,便被活捉,拥上城楼。

城外的鲜卑大军正要攻城,忽见自己主将段末被绑上城楼,顿时惊慌失措,几乎同时,城门两旁的突门再次打开,孔苌一马当先率众将士冲杀出来。鲜卑军群龙无首,阵脚大乱,纷纷后撤,如山倒之势,无数人摔倒又被他人踏在脚下丧生。石勒的军队趁机在后面追杀,追出二三十里,杀死的人难以计数。

石勒捉住段末以后,没有处死,而是让张宾写信讲和,鲜卑首领段疾六眷大喜,因段末既是主将,又是他弟弟,石勒不杀他,反而要和谈,怎不高兴?见信后立即响应,让人带着厚礼见石勒求和,于是,这两伙兵戎相见的敌人,成为朋友。

石勒在张宾等人的辅佐下,连打胜仗,很是高兴,决心让张宾像当年汉朝张良辅佐刘邦一样,帮助他成就一番大业,张宾欣然应允。石勒大军继续南征北战,捕杀贪官污吏,老百姓非常拥护,许多流民义军都来投奔,石勒都以诚相待。只是对“乞活军”不客气,因石勒曾吃过乞活军的亏,他的结拜兄弟汲桑又被乞活军杀死。这一天,石勒大军捉到一些乞活军,便下令夜里把他们活埋。下完命令以后,石勒心血来潮,要看看人临死之前是什么样。忽然,他在乞活军中看见一个熟人,那人看见石勒,也觉得面熟,两人互相看了一会儿,石勒认出那人,就是当年救助过自己的恩人郭敬,于是问道:“您是郭敬先生吗?”那人点头称是,石勒一下子将郭敬抱在怀中,眼含热泪,说:“恩人,我就是当年您救过的奴隶啊!”郭敬听罢大惊,想不到自己十多年前救过的奴隶,如今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将军。石勒当即设酒款待郭敬,并封他为大将军。又看在他的面上,将乞活军赦免,收编成自己的军队。于是,石勒的名声大震,就连幽州王浚的兵士也有不少投奔石勒的。这些人向石勒讲了王浚的种种暴行,石勒决心攻打幽州,张宾再次策划了智取的计谋。

幽州王浚整天想着当皇帝,不顾百姓死活。他的女婿枣嵩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怨声载道。一天,石勒派王子春、董肇二人给王浚送去厚礼和书信一封。信的内容是愿意归顺他,并拥戴他当皇帝。王浚大喜,双方商定于建兴三年(公元314年)三月,石勒率大军到幽州归顺。

三月三日早晨,石勒率大军赶到幽州的蓟城,顺利进入城中,将王浚府第包围,王浚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中计,慌忙从后门逃走,被早就等在那里的石勒活捉。

石勒班师回到襄国,把恶贯满盈的王浚杀了,并将他的首级示众三天。石勒总结这次进攻幽州的胜利,重赏文武大臣,张宾立了头功,至此,黄河中下游地区八个州,石勒占了七个。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石勒在群臣的强烈请求下,称为皇帝,改元建平,历史上称为后赵,而刘渊称汉王至刘熙被俘时计26年为前赵。石勒在襄国称帝,爱护百姓,珍惜粮食,又下令减轻农民的租税负担,鼓励农桑。尤其是对进言献计者,均耐心听取,君臣关系和睦融洽,成为历代皇帝的楷模。连东方的高句骊和肃慎等国,也都表示归顺称藩,西域各部落也自愿称臣。

石勒自己没读过书,却认识到读书的重要,下令在襄国建立四所学校,培养人才;又下令论才任职,广开招贤之路,不任人唯亲。石勒这些举措,主要来自张宾的影响。张宾这时虽已故去,但君子营还在,继续辅佐石勒,使石勒的事业,如日中天。

标签: 后赵

更多文章

  • 第十八章 阴山战神斛律金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阴山

    南北朝时代,不但是一个战乱时代,更是一个文化繁荣时代,尤其是与草原民族有关的民歌,在这场民族大融合中,广泛地在中原汉地传唱开来,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直到今天依然广泛流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敕勒川》。这首反映草原民族生活的歌曲,多年以来也有许多问题争论不清,比如它的作者是谁,比如它具体创作

  • 第二节 重用马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第二节

    当初,晋的幽、并2州都同鲜卑接壤,东是务桓,西是力微,于是多有边患。卫瓘秘密使用计谋进行离间,结果务桓投降,力微忧卒。晋武帝为嘉奖卫瓘之功,封其弟为亭候。卫璀,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人。其父为魏国尚书。卫璀10岁丧父,至孝过人,以明识清允知名于人,袭父爵阌乡侯,20岁左右任尚书郎。权臣专

  • 枋头之战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战

    枋头之战公元369年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了人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打到距前燕都城仅几十里的枋头,桓温屯兵枋头,遭遇前燕殊死抵抗,又因粮道断绝,不得已而归,归国途中先是被前燕慕容垂和慕容德设伏打败,又被赶来支援前燕的前秦将领苟池、邓羌劫了

  • 晋代四大志人小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晋代

    一《汉武故事》撰人不详,由葛洪(283343)写定。今存一卷,内记武帝生于猗兰殿至崩葬茂陵一生中的杂事,下及成帝时事。其中亦有神仙怪异之言,可以说是志人而兼志怪的小说。文章简雅,水平甚高。此书一向不题撰人,到《崇文总目》忽然题作班固撰,又有说作者是王俭的;清末大学者孙诒让《札迻》(卷十一)据《西京杂

  • 秦晋淝水之战:苻坚统治瓦解 中原地区再次分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原地区

    淝水之战站前形式378年,罗马军队在阿德里亚堡战役中败于西哥特人,皇帝瓦伦斯战死疆场;此后,罗马帝国再无力量抵抗外族入侵。380年,印度沙摩陀罗笈多之子旃陀罗笈多二世继位,史称“超日王”,在其统治期间,笈多王朝国势达到鼎盛。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震动了整个帝国。东晋永

  • 第五节 初露锋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初露锋芒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司马懿还与曹真、曹休、陈群四人被曹丕任命为顾命大臣。这一年,司马懿47岁。在曹丕看来,曹真和曹休是宗室,而司马懿和陈群是亲信,二对二,力量平衡。但是,他没考虑到人的寿命和各自的能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平衡将最终被打破。就在这一年(公元226年)8月,孙吴因曹丕驾崩而趁机兴

  • 邓攸的故事——弃儿保侄话邓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总有一种好走极端的审美观或曰价值判断,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且好极而言之,绝而对之,甚至荒而诞之。这种思维方式谬种流传,从古到今,绵延不绝。说人坏,往往不把他说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就不过瘾。说人好,或倡导忠孝节义,则舌吐莲花、笔走龙蛇,不惜一切地美化之,神化之,甚至魔化之。总之不把人

  • 第五节 外戚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外戚

    再说武帝,他终因终日眠花餐柳,于是体力终于不支,倒卧龙床,一病不起。他每天都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舌头也有些硬,双目不断地冒金花。这种症状已非一日,只是没这么严重罢了。每当服用了那令他兴奋的药丸,这种症状便逐渐消失,药力尽后,症状就加重。因此,他不得不加大服用量,由每天服用一丸,增至早一丸晚一丸。

  • 东晋名将刘琨简史:逢迎权贵趁乱建功,自负任气遭乱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晋

    刘琨(270~317),东晋名将。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琨趁乱建功,位至人臣之极。但他不能把握自己,左依右附,最终在乱中惨死。一、逢迎权贵趁乱建功刘琨年轻时俊逸清朗,以雄健豪迈着名。26岁时,任司隶从事。当时,征虏将军石崇在河南金谷洞建造了一座别墅,称为&ldqu

  • 王法慧——孝武帝司马曜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

    王法慧,生于359年,太原晋阳人。王氏父亲王蕴性嗜酒,豁达,女儿法慧颇像其父,也嗜酒,粗率。其弟王恭文质彬彬,善于言辩。宁康三年(375),孝武变准备观纳聘皇后,令公卿物色。此时王恭正去拜见仆射谢安,深为谢安看重。谢安认为王蕴教子有方,宫中派人去考察王法慧,见果然是位容貌端淑的女子,回来后也向孝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