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晋淝水之战:苻坚统治瓦解 中原地区再次分裂

秦晋淝水之战:苻坚统治瓦解 中原地区再次分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18 更新时间:2023/12/31 11:43:45

淝水之战站前形式

378年,罗马军队在阿德里亚堡战役中败于西哥特人,皇帝瓦伦斯战死疆场;此后,罗马帝国再无力量抵抗外族入侵。380年,印度沙摩陀罗笈多之子旃陀罗笈多二世继位,史称“超日王”,在其统治期间,笈多王朝国势达到鼎盛。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震动了整个帝国。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氐族首领苻健在长安建立了前秦王朝。357年,苻健之侄夺取了政权。苻坚即位后,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势力大增。之后,前秦积极向外扩张势力,迅速成为北方势力最强大的王朝。然而苻坚不久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起来,不顾内部矛盾重重,一心想乘势消灭东晋,统一天下。

此时,偏安江南一隅的东晋政权的统治阶级依然过着奢靡的生活,毫无北伐恢复中原的志向。但是,当谢安作了东晋的宰相之后,面对前秦的威胁,采取了一些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政策。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并训练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队伍,为防御、抗击前秦的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378年2月,苻坚派其子苻丕率兵17万进攻襄阳;7月,又派兵七万进攻彭城、淮阴、盱眙以策应襄阳方面的作战。由于襄阳守将朱序没有积极设防,襄阳很快就被秦军攻陷,朱序也投降秦军。379年2月,彭城、淮阴也被秦军占领。秦军两路会合,五月又占领了盱眙,严重威胁到都城建康的安全。东晋朝廷为之震动,急忙加强长江防卫。谢玄从广陵救援三阿,击退了秦军的围攻,迫使其退回盱眙。接着,谢玄又乘胜北进,夺回了盱眙、淮阴,秦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守彭城。

可是,苻坚并没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仍然企图灭亡东晋。383年八月,苻坚不顾大臣们的坚决反对,亲率大军共90余万,号称百万,从长安出发,向东晋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东晋在宰相谢安的坚持下,决定坚决抗击入侵者,在荆州、淮南两个方向进行了积极的防御部署。

十月,秦军前锋苻融部队对重镇寿阳展开了进攻。苻融占领寿阳后,一面派兵围攻硖石,一面派将军梁成率领五万大军控制洛涧,阻止谢石的部队赶来救援。谢石只得率领晋军主力驻扎在距离洛涧25里的地方。此时,苻坚为瓦解晋军,派东晋降将朱序到谢石部中劝降。朱序因为投降前秦非常羞愧,因此,到晋营后,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将秦军的作战计划和军队部署等情况告诉了谢石,并建议谢石趁秦军大部队没有到达,主动发动进攻,以挫秦军的锐气。于是,十一月,谢石派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袭击驻扎在洛涧的梁成部,以清除晋军前进的阻碍。刘军乘夜袭击了梁军大营,大败梁军,并斩杀了梁成。这次战斗,歼灭秦军一万五千余人,并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大大鼓舞了士气,坚定了晋军反击秦军的决心。

谢石听到洛涧胜利的消息后,率领晋军主力赶到淝水东岸,与苻坚列阵对峙。苻坚从寿阳城上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又看到寿阳城北面的八公山上草木左右摇摆,以为全是晋兵,内心非常恐慌,要求秦军严守淝水防线。

为了渡过淝水与秦军决战,谢玄派人到秦营,请求苻融把秦军稍微后撤,让晋军渡过淝水,再一决胜负。苻坚不听将领们的劝阻,企图以优势兵力,趁渡河之时歼灭晋军。于是,就同意谢玄的请求,下令秦军向后撤退。不料,秦军一撤退,便乱了阵势,失去了控制。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呼:“秦军败了!”秦兵信以为真,竞相狂奔。谢玄等趁机率领晋军主力渡过淝水,追击秦军。苻融想阻止秦军后退,被晋军追兵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向淮北逃去,秦军阵势彻底崩溃。晋军乘胜追击,直达青冈。秦军一路狂奔,人马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疯狂逃命的秦军心惊胆颤,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的追兵。晋军收复了寿阳,获得了淝水之战的彻底胜利。

淝水之战后不久,苻坚的统治就瓦解了。中原地区在短暂的统一之后又陷入了分裂的局面。

标签: 中原地区

更多文章

  • 第五节 初露锋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初露锋芒

    公元226年曹丕驾崩,司马懿还与曹真、曹休、陈群四人被曹丕任命为顾命大臣。这一年,司马懿47岁。在曹丕看来,曹真和曹休是宗室,而司马懿和陈群是亲信,二对二,力量平衡。但是,他没考虑到人的寿命和各自的能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平衡将最终被打破。就在这一年(公元226年)8月,孙吴因曹丕驾崩而趁机兴

  • 邓攸的故事——弃儿保侄话邓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总有一种好走极端的审美观或曰价值判断,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且好极而言之,绝而对之,甚至荒而诞之。这种思维方式谬种流传,从古到今,绵延不绝。说人坏,往往不把他说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就不过瘾。说人好,或倡导忠孝节义,则舌吐莲花、笔走龙蛇,不惜一切地美化之,神化之,甚至魔化之。总之不把人

  • 第五节 外戚专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外戚

    再说武帝,他终因终日眠花餐柳,于是体力终于不支,倒卧龙床,一病不起。他每天都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舌头也有些硬,双目不断地冒金花。这种症状已非一日,只是没这么严重罢了。每当服用了那令他兴奋的药丸,这种症状便逐渐消失,药力尽后,症状就加重。因此,他不得不加大服用量,由每天服用一丸,增至早一丸晚一丸。

  • 东晋名将刘琨简史:逢迎权贵趁乱建功,自负任气遭乱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东晋

    刘琨(270~317),东晋名将。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琨趁乱建功,位至人臣之极。但他不能把握自己,左依右附,最终在乱中惨死。一、逢迎权贵趁乱建功刘琨年轻时俊逸清朗,以雄健豪迈着名。26岁时,任司隶从事。当时,征虏将军石崇在河南金谷洞建造了一座别墅,称为&ldqu

  • 王法慧——孝武帝司马曜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

    王法慧,生于359年,太原晋阳人。王氏父亲王蕴性嗜酒,豁达,女儿法慧颇像其父,也嗜酒,粗率。其弟王恭文质彬彬,善于言辩。宁康三年(375),孝武变准备观纳聘皇后,令公卿物色。此时王恭正去拜见仆射谢安,深为谢安看重。谢安认为王蕴教子有方,宫中派人去考察王法慧,见果然是位容貌端淑的女子,回来后也向孝武帝

  • 秦晋淝水之战为什么会发生?过程与结果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晋

    如果有人由于某种原因,表现得极度的怀疑、惊慌和害怕,人们往往用“草木皆兵”来加以形容。“草木皆兵”这句成语,是从秦晋淝水之战的故事里产生出来的。那么,淝水之战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它的过程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呢?太极殿会议公元316年,西晋王朝灭亡。第二年,西

  • 东晋着名将领桓温是为何忧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晋

    桓温是东晋着名将领,谯国龙亢人(今安徽怀远)。在他15岁时,父亲桓彝,在苏峻之乱中,被韩晃杀害。当他18岁时,曾参与杀他父亲的江播死了,于是他怀揣利刃大闹灵堂,杀了江播儿子江彪等6人。公元347年,桓温任安西将军,奉命率领人马,进军成都讨伐成汉国主李势。两军刚交兵时,形势对晋军极为不利,桓温部下参军

  • 王祥:靠作秀成名的晋朝“一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晋朝

    若按照现代的价值观去衡量,世家大族出身的王祥坚守纲常礼法绝对是到了近乎变态的程度。尽管他没有参与过司马氏祖孙三代篡权的任何一次活动,但却以其被称为“德行”的两次作秀赢得了西晋皇室的青睐,占据了晋朝第一重臣高位历史就是这么诡谲!公元264年,司马昭进位晋王,同为魏国大臣的王祥与

  • 悍后贾南风:丑人多作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风

    永平元年(291)三月里的一天,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好天气,晋都洛阳金墉城里却一片凄惨景象。戒备森严的卫士封锁了城门,城中一个宽大的院落,权且被当作刑场。院子当中,绑着一个白发女人,已经不省人事,瘫软在地。一个中年妇女,呼天喊地,一会儿跪在行刑官面前,苦苦哀告开恩,一会儿双臂伸向四周的卫士,嘶喊

  • 第五节 王济射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辛弃疾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八百里”不是路程,而是一条牛。此牛一口气能跑几百里地,通体光亮的黑毛,两只角和蹄子更是漆黑锃亮,叫做八百里胶。胶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猛兽,以虎豹为食。“八百里分麾下炙”,的意思是说男儿豪迈,把八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