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不放过蔡邕?蔡邕怎么死的?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不放过蔡邕?蔡邕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34 更新时间:2023/12/17 17:13:49

王允除掉董卓后为何不放过蔡邕?蔡邕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王允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除掉了权臣董卓,二是害死了文人蔡邕。董卓手握朝政大权,为人凶狠残暴,除掉他,既是政治斗争,也是为民除害;而蔡邕是一个不问政治的文人,一个众人仰慕的知识分子,王允在除掉董卓后却说什么也不肯放过他。所以,蔡邕的死,既让人扼腕摇头,更让人匪夷所思。

关于蔡邕的死因,三种版本有三种说法。《三国演义》中说董卓被杀后,蔡邕伏其尸而大哭;谢承《后汉书》中说蔡邕闻卓死,有叹息之音;范晔《后汉书》中则说蔡邕及卓被诛,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三种说法虽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蔡邕在不合适的场合,表现出了不该有的神态举动,应该是有史可循的。

老实说,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蔡邕不一定精于政治,但未必不讲政治。董卓被诛,王允掌权,在这种极为敏感的政治气氛下,蔡邕即使感怀董卓对他的知遇之恩,但还不至于伏尸大哭,公然跳出来和王允闹情绪、唱反调;如果仅仅因为下意识的叹息或动色,就把蔡邕视为董卓同党而被关押,被害死,那只能说是王允在故意找茬了。

董卓比蔡邕大一岁,比王允大五岁。在年代相同、年龄相仿的历史条件下,董卓成为大老粗似的野蛮军爷,蔡邕成为才华横溢的文化巨匠,相比之下,王允成长得比较复杂。他既是朝廷重臣,又是文化精英;既主持正义,又心胸狭隘。蔡邕没有死在杀人如麻的董卓刀下,反而死在颇具才华的王允手中,这无疑是文人相轻的又一典型案例。

历史上,凡出类拔萃的文人,大都遭受过同类的嫉恨。如曹操对付衡,钟会对付嵇康,王安石对付苏东坡,这种同类相斥的例子比比皆是。文章不如人家精彩,名气不如人家响亮,就用政治手段将比自己冒尖的文坛对手搞臭、搞死,是几千年来文坛上的政治小人,或政坛上的文化小人所惯用的狠招。高标见嫉,也是包括蔡邕在内的不少文人屡遭迫害的历史顽症。

蔡邕(133—192),字伯喈,陈留圉人,东汉末年一位能够驾驭经史、天文、数学、绘画、书法、音乐等门类的文化全才,一位在文坛上拥有绝对优势、可以居高临下的超级大师。与蔡邕相比,王允既是政客,也是文人。玩政治,他可以用计夺权,堪称一流;搞文学,他还差点火候,尤其是和蔡邕站在一块,那种黯然失色的自卑感,相形见拙的失落感,却不是搞一次政变就能脱胎换骨的。

翻阅王允和蔡邕的简历,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颗拳拳爱国之心,都曾为反对宦官干政做出过努力和牺牲,都曾违心的依附过董卓,按说应该能找到一些共同语言。然而,王允思想偏执,气量狭小,刚棱疾恶,圈子冷清,活得比较累;蔡邕思路开阔,豁达开朗,傲气疏狂,交友甚广,活得比较轻松。正是这种性格上的格格不入,和活跃状态的巨大反差,才造成两位知识分子之间的形同水火。所以,蔡邕栽在王允手里,是迟早的事。

蔡邕自知难逃此劫,乞求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们也纷纷为他求情。但蔡邕越是想名垂青史,人气越是这样煽动朝野,就越发触痛了王允嫉妒蔡邕的那根肺管子。王允虽有王佐之才,但每次与蔡邕辩论交锋,都被搞得理屈词穷,嘴笨舌僵。这种比别人矮半截的屈辱,这种口服心不服的窝火,这种在文坛上始终找不到感觉、爬不到巅峰的郁闷,在他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后,必然有一番歇斯底里的发泄。

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神器不固,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一部史学巨著被他说成谤书,一个文学巨匠被他看作佞臣,王允在发表这番是非颠倒的谬论时,早已杀气腾腾。他害怕有损圣德是假,担心遭受讪议是假,借机公报私怨、一扫恶气才是真。文臣一旦心狠起来,往往比武将更可怕,更冷血。可怜蔡邕惨死狱中。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有篇谈狐的文章。文章大略为:有客问狐仙最怕什么,狐仙回答说:狐!客惶惑不解,问:既是同类,何以畏之?狐仙正色曰:天下唯同类可畏也……凡争产者,必同父之子;凡争宠者,必同夫之妻;凡争权者,必同官之士;凡争利者,必同市之贾。势近则相碍,相碍则相轧耳。故事虽然荒诞,却寓意深刻。可惜,蔡邕出生的太早,没机会看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蔡邕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骏马中的“明星大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骏马

    盘点三国骏马中的“明星大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盘点三国骏马中的“明星大腕”“新三国”热播,有关“三国”的话题也热了起来,我也凑个热闹,这次咱不聊演员,不聊剧情,不聊英雄好汉,单聊一下三国里的骏马。1.吕布、关羽的&ld

  • 一语中的!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真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告诉我们

    一语中的!三国演义告诉我们的60条真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2.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3.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4.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 曹操的特种部队:强弩之末竟打得刘备丢盔弃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丢盔弃甲

    曹操的特种部队:强弩之末竟打得刘备丢盔弃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以前在《三国演义》里看到曹操的“五千铁骑”把刘皇叔追得如丧家之犬时,总一眼带过。翻《三国志》和《魏书》才明白,这支被孔明称为“强弩之末”的部队就是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

  • 曹操之字曹冲简介 历史上的曹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的人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由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冲病重不治而去世,年仅十三岁。与甄氏亡女合葬,追赠骑都尉印绶,黄初二年追赠谥「邓哀候」,追加号为「公」,太和五年,加冲号曰

  • 姜维投靠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姜维是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的人

    姜维投靠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姜维是怎么样的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姜维原来是曹军守天水城的一员大将,诸葛亮打到那里时发现姜维不但能武还会动脑子(诸葛亮吃了一记败仗),便想计策降服了他。在诸葛亮北伐时,姜维和天水太守一起出行抵抗,没想到当时太守闻蜀军到来诸县响应,开始疑神疑鬼,怀疑姜维他们会对自己

  • 论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军事家

    论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论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陈寿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说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意思是说诸葛亮善于管理军队,治军严整,但在运用奇谋妙计上却有所不足他治理百姓的才干,

  • 长寿者胜?荒谬的诸葛亮司马懿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长寿

    长寿者胜?荒谬的诸葛亮司马懿之争在小说《三国演义》的记叙中,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在气死周瑜后,对手就是司马懿了。而且诸葛亮政治与军事才能均完胜司马懿,只是寿数不长,司马懿才笑到了最后。不过这毕竟是小说家言,在历史上,没有“空城计”也没有“

  • 后主刘禅究竟是怎样变“脑残”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后主

    后主刘禅究竟是怎样变“脑残”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很久以来,人们对刘禅投降、蜀国灭亡纷纷表现出了极大的惋惜和愤慨。历史的笔墨,更是将谴责的矛头不约而同的指向了这个昏昧懦弱的“二世皇帝”,以至于民间有了“扶不起的阿斗”的说辞。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边倒”的舆论导向,无非就是“

  • 丁原和吕布什么关系?吕布为何杀丁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布

    丁原和吕布什么关系?吕布为何杀丁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丁原是谁?丁原是东汉末年的历史人物,丁原(?-189年),字建阳,官拜执金吾,领并州刺史。丁原出身贫寒卑微,因会写文章,年少时被任用为官吏。后为南县吏,当有贼寇来犯时,都会身先士卒,冲出追寇。之后任并州刺史、武猛都尉,武猛谓有武而勇猛者。

  • 夏朝忠臣关龙逄是关羽的先祖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

    关氏这个备受敬仰的姓氏,家世源流也光彩荣耀无比。他们的始祖,就是有千古谏臣第一人美称的关龙逄。关氏家族在历史上可谓是群雄并起,不仅有关龙逄,还有一鸣惊人的关羽。关羽是夏朝忠臣关龙逄的后人吗?小编肯定的告诉你是的,因为这个是有历史根据证明的!关氏的始祖关龙逢,熟悉历史的人必然都知道,是夏朝末年的著名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