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羲之岳丈是个儒雅的“草头王” 曾躲过王敦暗算

王羲之岳丈是个儒雅的“草头王” 曾躲过王敦暗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499 更新时间:2023/12/21 21:18:34

一般人都听过“袒腹东床”的故事:一名高官派人到王导家选女婿,其他年轻人都正襟危坐,只有王羲之敞着衣服、露着肚子在东厢房的床上吃东西。这种另类表现由于不做作、真性情,千百年来,后面跟着数不尽的点赞。当时也“秒杀”了来面试的人,高官听说后更是两眼放光,当即拍板就是他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名老岳丈的性情和眼光,你知道他是谁吗?

郗鉴是个儒雅“流民帅”

他叫郗鉴,是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人,出自名门,是扬州刺史郗隆的侄子。但从小家道中落,穷困潦倒。他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读书,即使在田地里挥着锄头,汗如雨下,也忘不了摇头晃脑,吟诵诗文。

“八王之乱”时,他辗转任多个官职,还被匈奴军队活捉过。但他坚决不降,在混乱中成功越狱。

郗鉴回到家乡后,正闹饥荒。他以前乐于助人,是个美名远播的“活雷锋”。朋友们一听说他死里逃生、日子窘迫,带着很多财物,从外地赶过来看望。郗鉴一点不留,都送给周围穷苦的百姓,由于他的接济,许多人才活了下来。乡里推举他为领袖,南下避难,1000多户人家死心塌地跟着他。

司马睿到江南后,任他为兖州(今山东地区等)刺史,出镇邹山(今属山东威海)。三四年他就聚众数万人,都是北方逃难的流民。从此郗鉴就有了一个身份:“流民帅”。东晋朝廷其实讨厌这种人,总觉得他们土匪气太重,没文化,是无法无天的强盗,只能安抚笼络。但郗鉴不同,他本身是士族出身,是个儒雅的“草头王”。

322年,王敦谋反,司马睿焦头烂额,想到了这支力量。纪瞻也极力推荐,说:郗鉴有将相之才,能力不亚于戴渊。

司马睿下诏,让他参加建康保卫战,于是郗鉴率兵南下(还有一种说法是,他挡不住北方的匈奴兵,无奈逃离)。但没想到的是,建康丢得实在太快了。郗鉴才渡过淮河,还没有来得及过长江,就听到京城陷落的消息,只好呆在合肥观望。

王敦掌控朝廷后,知道这个人不可靠,决定灭了他。任他为尚书,调他回建康,郗鉴看穿这个阴谋——孤身去京城,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于是上书称身患重病,不能动了,拒绝就职。

王敦不愿逼得太急,决定慢慢收拾,任他为安北将军,屯兵合肥,接替戴渊的职务。

“吴牛喘月”的由来

明帝司马绍即位后,自然瞄上了这支生力军。为了让郗鉴明白他的心思,发出一个试探性的信号弹,任命他为安西将军、兖州刺史,都督扬州江西诸军事,镇守合肥。这个职位的意思是:淮河大部分的流民部队都交给你指挥了。你能站到我边吗?

这个信号弹太亮了,王敦一看,司马绍在向外求援啊,死了这颗心吧。他想出一毒招:上表郗鉴为尚书令,剥夺他的兵权。

司马绍暗自叹息,只好召郗鉴回建康。郗鉴不敢再违抗圣旨,收拾行装,去建康上任。途中,他要经过姑孰,必然要拜访王敦。于是迎来了他一生中最为凶险的时刻,两人有一次杀机重重的对话。

王敦问他:乐广这个人实际没有什么才能,怎么能比得上满奋呢?

这句话是为了试探郗鉴,问得相当含蓄。先来看看乐广和满奋是什么人。

乐广是大帅哥卫玠的老丈人,典故“杯弓蛇影”与他有关,此前已提过(第87篇)。满奋也有一个典故。

他长得高大魁梧,看上去是个强壮猛男,但他比柔弱的女人还怕冷。遇到刮风下雨,穿得像个圆球,还缩着脖子笼着双手。到了秋天,他家里就开始生炉子烤火;冬天,他基本整天窝在炉火边,进入冬眠状态。

有一次,晋武帝找他谈事情。到了宫中,让他坐在靠窗的位置。过了一会,武帝发现他紧皱双眉,浑身打颤,脸色蜡黄。就问他:你是身体不舒服吗?

满奋指着窗外说:陛下,今天风太大,我被吹得冻僵了。

这个窗户是个透明的玻璃屏,看起来很疏,好像风能吹进来,实际上很严实。晋武帝不禁笑了,说:这是琉璃屏是密封的,外面的风根本吹不进来。

满奋才知道是心理作用,很不好意思,自嘲说:我听说南方一带的牛怕热,看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趴在地上,热得喘起气来。这就是成语“吴牛喘月”的由来,一个意思指天气酷热。李白曾有一首诗:“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另一个意思指人遇到事情过分惧怕,产生错觉,失去了判断的能力。

王敦无奈放过郗鉴

王敦拿这两个人比较是什么意思呢?

当年废太子司马遹迁往许昌,王敦等人冒着巨大的风险去送别,结果被贾皇后派人抓捕,迫于舆论压力又放了出来。具体抓他们的人就是满奋,放他们的人就是乐广。

按理说,乐广是王敦的恩人,但王敦说乐广不如满奋,本身极不厚道。但乐广是站在司马氏这一边的,满奋是站在贾后这一边的。

王敦正准备起兵反司马氏,其实就是问郗鉴:你是站到我这边,还是站到司马氏这一边?

郗鉴当然听出其中的味道,回答很明确:乐广柔中有刚,维护皇权。满奋是失节的人,怎么可能和乐广相比?

王敦又说:人要顺应时事,怎么能守着常理呢?

郗鉴回:大丈夫洁身北面侍君,怎么可以偷生而变节。

道不同不相为谋,谈话无法继续了,王敦随即把他软禁。钱凤等人劝王敦赶紧杀了他,以绝后患。郗鉴知道命悬一线,神态自若,正常吃饭睡觉。王敦对钱凤说:郗鉴是儒雅之士,有名望地位,不能随便加害他啊!

不久把他释放。郗鉴一回到建康,就和明帝商议平灭王敦的事。

苏峻得到了重用

北方还有一个流民帅得到了明帝的重用,那就是苏峻。

苏峻少年时是个书生,很有才华。北方大乱时,苏峻组织了数千家,在县里修筑堡垒,独霸一方,由书生华丽转身成了武将。不久也逃往南方,司马睿让做淮陵(今属安徽明光市)内史。王敦谋反时,司马睿也下诏命令苏峻讨伐王敦。苏峻搞不清皇室这只股是涨是跌,请人算命,结果是“跌停”,于是按兵不动。

到了明帝时,苏峻任临淮(安徽滁州凤阳县一带)太守,此外还有豫州刺史祖约驻寿春(今安徽寿县)。他们都讨厌王敦,又听到了他患病的消息,认定王家大崩盘开始了,必将“一路飘绿”;明帝是“潜力股”,于是投入全部的资本“抄底买进”。

郗鉴是明里反王敦,而有一个人在王敦的眼皮下做小动作,手段高明让人拍案叫绝。

标签: 王羲之

更多文章

  • 定鼎天下,萧齐建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总有一些惊人的巧合:相传刘裕是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子孙,而后来取代了刘宋政权的萧道成则是刘邦重臣萧何的嫡传后代。萧道成建国之后,鉴于刘宋王朝覆灭的教训,相应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不过,他仅在位四年就去世了。■平叛有功,身为四贵萧道成,字绍伯,乳名斗将,祖籍东海兰陵(今山东枣

  • 开创中国帝王“一夫一妻”制先河的这位皇后到底有什么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什么

    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并西梁、灭南陈、平江南、北击突厥,结束中国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内设三省六部,简化地方官制,修律法,提倡节俭等使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一个新辉煌,史称“开皇之治”。这么伟大的一个帝王、强人,却是个妻管严,其妻独孤伽罗在世时六宫虚设。夫妻俩五儿五女、一母同胞;同居共寝、并辇上朝;朝夕

  • 苏若兰为情巧作“璇玑图”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璇玑

    东晋时代,北方被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占据,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共建立过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在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对峙时期,南方文物鼎盛,人才辈出,名垂青史的忠臣义士、才子佳人犹多;北国则沉陷于互相攻伐,战火连天中,几乎数不出什么着名的人物,除了前秦的宰相王

  • 晋惠帝司马衷简介与中国首位白痴皇帝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

    帝王档案司马衷:公元290年-公元306年在位,字正度,司马炎次子,性似白痴。在位16年,中毒身死,终年48岁,葬地不详,谥号惠帝。中国首位白痴皇帝之谜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一位先天愚痴的皇帝,他就是晋惠帝司马衷。司马炎一世精明,却选择一个白痴做了自己的继承人。司马衷有时候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在位16

  • 第七节 晋朝皇家学者司马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晋朝

    西晋短暂的历史中,司马氏皇族之间的互相残杀非常残酷,兄弟相残、叔侄互杀的事情始终没有断过,读那段历史让人对亲情的淡漠感到不寒而栗。但是司马一族却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学者,这人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堂弟,司马彪。司马彪年轻时好色如命,品行比《水浒》里的高衙内好不了多少。好在尽管当时政治专制,但一些受儒家礼仪教

  • 天王苻坚,治国有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王

    苻健之侄苻坚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足智多谋。357年,苻坚在氐、汉两族豪强的拥护下,将暴虐的堂兄苻生杀死,自任大秦天王。他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前秦国内相对安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前秦势力逐渐强大,于是苻坚集中氐族武装力量,开始了统一黄河流域的征战。382年,前秦统一整个

  • 晋惠帝司马衷与贾南风的政治婚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风

    要讲司马衷的一生,不得不提贾南风。贾南风的表面身份是司马衷的妻子,但实质上更像是司马衷执政的幕后操纵者。惠贾皇后,讳南风,平阳人也,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起初,晋武帝想为傻瓜太子娶另一个功臣卫瓘的女儿为妃子。但是杨皇后平时被贾氏及其党羽包围,受了很多好处,听了很多好话,就想娶贾氏的女儿做妃子。晋

  • 除了光绪帝之外,还有哪些傀儡政权皇帝?结局又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光绪

    皇帝!位居九五之尊,统帅亿万兆民,是古代人类权力的巅峰。身为一名帝王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宗庙被毁,传承断绝。成为一名亡国之君,连保存身家性命都成了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在亡国之时侥幸保住性命的亡国之君大致有以下几种下场。第一种——为绝后患被诛杀。自宋武帝刘渊开启了诛杀禅让后废帝司马德文的先例,后世帝王竞

  • 第十五章 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分裂时代中国历史的统一,往往延续着固定的剧本:北方统一南方。从战国至今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历次的国家统一,仅仅有两次是通过南方统一了北方,一次是明朝朱元璋驱逐元廷,一次恐怕就是辛亥革命后的“南北共和”。但就这仅有的两次,后者还是依靠政治手段实现了“和平统一&rdqu

  • 隋文帝杨坚是怎样逐渐扫除前朝障碍建立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

    在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加上年少的皇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开始准备取而代之。杨坚的行动多少让小皇帝有所察觉,但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没法处罚杨坚,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更难下决心做事。杨坚为了避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