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五章 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第十五章 檀道济若在,岂使胡马至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11 更新时间:2023/12/31 6:59:34

分裂时代中国历史的统一,往往延续着固定的剧本:北方统一南方。从战国至今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历次的国家统一,仅仅有两次是通过南方统一了北方,一次是明朝朱元璋驱逐元廷,一次恐怕就是辛亥革命后的“南北共和”。但就这仅有的两次,后者还是依靠政治手段实现了“和平统一”,南方政权纯粹以军事手段横扫北方,一统华夏的事迹,在煌煌史册中,俨然成了“不可复制”的奇迹。

如果仅看南北朝最后的结局,由南到北统一全国的“奇迹”,确实未曾发生,在世人的眼里,南北朝时代的军事格局,大多数时候都是以南弱北强为主。后来北朝陷入分裂,分为东西两部,相互内耗不断的时代里,南方政权也一直处于守势,北朝政权一直处于攻势,北朝的政权,在相互之间战斗的间隙,还时不时南下打劫,这成为南北朝军事格局的一个固定剧本。从南北朝发展的脉络看,南朝政权,曾经不止一次地面临着统一全国的大好机会,甚至许多次只差一点点,就会把这个机会付诸实现。在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政权中,“偏安”、“积弱”的外表下,也不止一次地涌现出将北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的名将们,他们的赫赫战功,打出了一次次统一华夏的大好形势,可惜的是,无一例外地都被南朝政权自己所葬送。

这其中最杰出的名将,就属留下“自毁长城”一语的檀道济

檀道济,生年不详,大约生于东晋晚期,祖籍山东高平,属于北方沦陷时代南逃的难民之后,他成名于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夺权开朝的时代,在宋武帝、宋文帝两代,凭其杰出战功奠定了“南朝第一名将”的地位。终其一生,他都是北魏鲜卑骑兵眼中最难对付的人。

檀道济出生在江苏镇江,和许多名将一样,他也是一个苦孩子,出生没多久就父母双亡,他的上面还有两个兄长和一个姐姐。按理说他应该属于“被呵护”的对象,但檀道济少年老成,很早就挑起了家庭重担。他操持家务,主持家事,精心侍奉兄长和姐姐,这段早期的经历,说明他自幼就是一个敢担责任的人,就像他后来敢于在沙场上站出来,一次次承担责任一样。

以檀道济的家庭出身,在那个按照门第决定身份的时代里,想出头貌似是格外难的。在当时的中国,门阀贵族世袭高位,此时虽然旧有的门阀贵族已经开始瓦解,但是想要在正常情况下得到提拔,最起码也要是个庶族地主,像檀道济这样的家庭身世,和平年代恐怕一辈子都没戏。但檀道济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特别不和平的时代,北方政权时时南下侵扰自不必说,东晋王朝的晚期,作为“正统”的司马家族早已经被架空,寒门出身的军阀外加士族出身的枭雄纷纷窃取了大权,相互之间争斗不断,更兼多年来的统治危机。各地都发生了农民暴动,乱世出英雄,这个年头,让檀道济赶上了。

檀道济的军旅生涯,起于公元404年,他的事业起点,可以说是“赶得巧”。首先他投奔了后来开创刘宋的南朝寒门枭雄刘裕,算是跟对了人,其次他投奔刘裕的时机,正是刘裕人生里最关键的时候,当时东晋权臣桓玄桓温之子)起兵叛乱,凭其强大的军事力量,逼迫东晋安帝“禅让”,自己在建康建立了“楚”政权。此举一下子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此时身为彭城内史的刘裕从江苏镇江起兵,讨伐桓玄,檀道济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投奔了刘裕。当时的局面下,桓玄身为权贵之后,手握重兵,改朝换代已经“木已成舟”,刘裕身为寒门之后,起初只是北府军的一个小军官,无论身份、地位、兵力、看上去远远没有胜算的可能。所以当时即使是刘裕自己的一些部将,也选择了叛离,檀道济兄弟三人的到来,正好是雪中送炭。当时的檀道济,并非镇江一般人物,长期以来他孝顺兄嫂,在当地颇有善名,可称是“道德模范”,对于刘裕来说,他的到来,正好可以帮自己笼络人心,集中力量。于是,刘宋的开国皇帝,与刘宋最杰出的名将,就这样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从此走到了一起。

檀道济初投刘裕的时候,虽然很得刘裕重视,但并不晓得檀道济才华的刘裕,只是把他当做一般人物。他开始引起刘裕重视,是在刘裕讨伐桓玄战争爆发后。当时从镇江到建康之间,桓玄已经布置好了防御,他的兵力本身就比刘裕多,而且他属于“改朝换代”,既定事实已经造成了。所以当时刘裕的大部分部将,都劝说刘裕火速进兵,绕开桓玄的防御,直抵建康城下。那时候的檀道济,只是刘裕身边的“参谋军事”,也就是个普通参谋,他提出了一个完全相反的计划:桓玄属于篡立,他的行为本身就不得人心,他自己也心虚,而各派的势力,这时候正在观望,一旦桓玄得胜,就会立刻倒向桓玄,到时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所以贸然进兵建康,如果有失,就会前功尽弃。一番分析让刘裕折服,随后刘裕采纳了檀道济的建议:表面上招兵买马,摆出大举进攻建康城的架势,其实却徐徐推进,并且派人到各处宣告桓玄的罪状,外加鼓吹自身兵力的雄厚,对桓玄展开心理战。事实果然如檀道济所料,在几次小规模交锋战败后,桓玄自己就慌了阵脚,迫不及待地撤出建康,挟持东晋安帝逃到江陵,一直属于“寒门”的刘裕,就这样兵不血刃地进入了东晋的国都建康。得胜之下,刘裕手下的许多部将都头脑发热,要求乘胜追击,一举占领桓玄的老窝荆州。这个时候又是檀道济,再次提出相反的建议,檀道济认为,此时桓玄虽逃,但实力并未受损,荆州是桓玄的老窝,经营多年势力稳固,不是一时可以攻下的,况且建康新得,人心未定,当下应该做的是稳定阵脚,再图攻势。而且他认为,桓玄绝不会甘心丢失建康,他一定会在实力有所恢复后主动来攻。事实上,这几条全被他说对了。公元404年五月,桓玄集中军队进攻建康,被刘裕打得大败,桓玄本人也在逃亡路上被杀。这场“桓楚之乱”,最终以刘裕的胜利告终。

桓玄败亡之后,晋安帝复位,但是东晋的大权,已经掌握在刘裕手中了,这场刘裕和桓玄之间的争斗,对刘裕本人,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都有着深远意义。刘裕代表的是魏晋门阀衰落之后新崛起的寒门阶层,而桓玄代表的,却是旧的门阀阶层,新旧阶层的碰撞,最后以桓玄的失败告终,这其实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门阀衰落的丧钟。而对刘裕本人而言,作为北府军的重要军将,此时他已经走到了他的前任刘牢之等人从未到达的位置,从过去边缘化的军阀,成为如今掌握国家大权的权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檀道济也不例外,因他在整个过程里的功劳,他被刘裕封为南阳太守,这也是他第一次得到领兵的权力。结果他出手不凡,不但能分析更能打,一举扫荡了当地的桓玄残部,俘虏了桓玄的儿子桓震,将桓玄一派势力斩草除根,彻底断了刘裕的心病,因此更进一步,被封为五等侯。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隋文帝杨坚是怎样逐渐扫除前朝障碍建立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

    在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加上年少的皇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开始准备取而代之。杨坚的行动多少让小皇帝有所察觉,但没有真凭实据,他也没法处罚杨坚,何况他还是自己的岳父大人,更难下决心做事。杨坚为了避免皇帝

  • 石勒逆天:唯一做过奴隶的皇帝,杀数十万汉人并分食其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人

    摘自《历史上那些枭雄们》作者:卢哲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老百姓的饭桌上,经常能见到“黄瓜”这种蔬菜。很多人就奇怪了,咱们吃的这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叫“黄瓜”呢?传说,黄瓜的命名,和后赵皇帝石勒有关。关于黄瓜的传说黄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

  • 魏晋南北朝的佛教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佛教

    东汉时期,佛教的传播范围并不很广,从东汉末年开始,随着社会动荡程度的加剧,宗教作为人们精神的庇护所,为广大民众带来了一丝生存的希望和寄托,在统治阶层的有意识提倡下,佛教获得了迅速成长的机遇,而关中、洛阳地区的一些贵族,为了避免战乱,纷纷南下,也将佛教带到南方。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发展与最高统治者的支

  • 清谈之风的背后: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清谈最盛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晋朝

    所谓清谈,就是指不结合实际情况,就理论而理论,不讲实际,只谈玄理,天南海北,崇尚空谈。清谈一说,根源于清谈之风。该风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史称“正始之音”。而清谈之根,又源于玄学。玄学一派,始于何晏等人。《颜氏家训·勉学篇》载:“何晏、王弼,祖述玄

  • 三国曹芳简介,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皇帝

    三国曹芳简介,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魏明帝曹毖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曹芳于235年被封为齐王,239年曹辈∈藕蠹塘⑽帝。254年,司马师将曹芳废为齐王,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改封曹芳

  • 揭秘刘备的儿子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斗

    揭秘刘备的儿子刘禅:并非“扶不起的阿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提起刘备的儿子刘禅,人们首先就会想到“扶不起的阿斗”。然而,阿斗真的是扶不起吗?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且得善终,他难道就没有贤能之处吗?其实不然。刘禅初继位之初,诸葛亮才能远远在他之上,他甘愿退居一旁,把军国

  • 赵云与马超相比谁厉害?赵云与吕布比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布

    赵云与马超相比谁厉害?赵云与吕布比谁更厉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自小就听人讲: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二赵指的就是赵云,在《云别传》中有以下记载: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赵云是一个绝对忠诚可靠、稳重能干的大将,非但如此还有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刘

  • 曹髦与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有什么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有什么关系

    曹髦与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他们有什么关系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是曹髦的曾祖父,曹髦是曹操的后人曹操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2],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以汉天子的

  • 揭秘:风流成性篡国贼曹操玩弄女人的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国贼

    在曹操一生的关键词中,是没有爱情这个词的。因为作为三国乱世的一代枭雄,曹操是一个爱江山胜过爱美人的人。因此,他对待女人态度就只能用一个关键词来解释,那就是“玩弄”,而纵观曹操的一生,不难看出,他十分喜欢玩弄女俘虏,对那些如花似玉、倾国倾城的美丽女俘更是垂涎三尺。那么,曹操为什么对美丽女俘情有独钟?这

  • 诸葛亮死后对曹钡挠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死后

    诸葛亮死后对曹钡挠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逝世,终年五十四岁。诸葛亮的死影响颇大:第一,他死后刘禅失去了约束,开始重新宦官,蜀汉朝政日益废弛;第二,他死后司马懿没有了劲敌;第三,他死以后魏延杨仪相斗,两败俱伤诸葛亮的死虽然影响了很多人很多事,但这些都不是受到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