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祖逖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祖逖

祖逖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祖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764 更新时间:2024/1/1 20:04:50

第一节闻鸡起舞

两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时代培育了许多杰出人物。祖逖就是这个时期第一个率兵北伐川欠复中原部分故土的着名将领。

祖逖,字士稚,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生于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深水之北)的一个官宦家庭,祖上世代做二千石的官职,是当地的名门大姓。父亲祖武曾担任过晋王掾、上谷太守,但不幸在祖逖幼年的时候去世。祖逖兄弟六人中,兄长祖该、祖纳等都比较有才干。

祖逖生活的时代恰好是两晋之际。他生于西晋建国的第二年。少年时代,他被古代活动于燕、赵一带的慷慨悲歌之土所吸引,深深爱慕他们浑厚、粗扩的秉性。他为人豪爽豁达,喜欢结交朋友,不愿受各种繁琐的封建礼仪的约束。到14岁还对读书作文不感兴趣。兄长们为他的前途担心忧虑,他自己却超然洒脱,一身侠气。他还常常以兄长的名义,拿出家中积存的布帛和粮食,接济那些穷苦的乡邻。因此,受到乡亲们的称赞和敬重。

祖逖的青年时代是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度过的。这时,代表门阀土族利益的司马氏政权更加腐败堕落。皇帝荒淫颓靡,公开卖官鬻爵。有一次,晋武帝司马炎问大臣刘毅,说你看我像汉代的哪个皇帝?刘毅说像桓帝和灵帝。司马炎说,我灭了东吴,统一厂天下,你把我比喻成桓帝、灵帝,不太过分了吗?刘毅说,桓帝、灵帝卖官,钱入国库,而陛下卖官,钱入私囊,如此说来,你连桓帝和灵帝都不如。皇帝荒唐卖官,权贵们更是贪婪豪奢,空虚堕落一此士大大们甚至通宵达旦地裸体酗酒。一边喝酒,一边狂欢乱叫。西晋王朝在荒淫腐败中虚耗着国力。

西晋永熙元年(290年),晋惠帝司马衷即位,这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有一次,晋惠帝在华林国听到了青蛙的叫声,就问左右的大臣,这只鸣叫的青蛙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答。其中,善于应对的人告诉他,在官田里的就是公家的,在私人地里的就是私人的。这么一位白痴皇帝,不可能驾驭那么混乱的局面。于是,在惠帝即位的第一年,由贾皇后专权开始,引发了一场皇室诸王之间长达16年的自相残杀。历史上叫“八王之乱”。战乱使几十万人被杀,上百万人流落街头。北方一些昔日繁华的地区变成一片瓦砾。

就在中央朝廷失去了应有的控制力和威慑力的时候,我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各民族的居住布局发生了变化。汉魏以来居住于北部和西北边境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少数民族纷纷向内地集聚,迁居中原地区。这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新发展,有利于内迁胡族的进步和民族之间的融合、但是,汉人地主歧视少数民族,让他们当佃客、奴隶,还逼着胡人去当兵打仗。因此,引起了少数民族的反抗,爆发了李特张昌、石冰、王如等流民起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刘渊、石勒等又趁机起兵,反抗西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西晋王朝摇摇欲坠。

祖逖生活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月,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爱国豪情的热血男儿,他为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感到忧虑。目睹时局的危难。百姓的痛苦,他萌生了救国救民、济世匡时的志向。他不像过去那样任侠不羁,开始读书,从史籍中探求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寻找定国安邦的出路。他还经常去京师洛阳,实地考察社会现实,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了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称赞他有“赞世才具”。

西晋太康十年(289年),祖逖24岁。这一年,他侨居在阳平,被当地辟察为孝廉。不久,又再次被举荐为秀才。汉晋时,选官用人采用察举、征辟制,所谓察举,是指由朝中要员或地方长官推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征辟是指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孝廉和秀才都是举荐人才的科目。祖逖被举荐后不久,和一个叫刘琨的好朋友一起在司州做主簿,成为主管文书簿籍的官吏。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今河北无极),后来做并州刺史。祖逖和刘琨朝夕相处,两人情投意合,都满怀济世报国的志向,结成莫逆之交。晚上,他们同床睡在一起,常常深更半夜坐起来,忧心忡忡地谈论着国家大事。一天夜里,祖逖听到一阵鸡叫声。他马上起来,蹬醒身边的刘琨,说:“越石,你听听,这半夜的鸡叫声,虽然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了,但是,我们不应该感到厌恶。这不是坏声音,是在提醒和催促我们抓紧时间了一番事业。”于是,他们再也躺不住了,拿下挂在墙壁上的刀剑,走出屋子,借着明亮的月光,你来我挡地舞练着。刀光剑影在万籁俱寂的寒夜中格外明晰。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人们常常借以励志的“闻鸡起舞”的故事。从此以后,无论严寒酷暑,鸡叫第一遍,他们就起床舞剑。两个人还经常互相鼓励说,如果天下大乱,我们都要挺身而出,好好干一番事业。后来,他们分别用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当年的诺言。

标签: 让你

更多文章

  • 第十章 北魏是这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是这样

    有一句俗话:“谁吃到最后,谁才能吃到最好。”历史也一样,从五胡十六国到南北朝对峙的中国北方历史,更是一样。看看五胡十六国之后中国北方政局的变迁,着实应了这句话,各个政权的变迁,真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从公元3世纪末北方动乱开始,一直到公元5世纪中期南北朝开始

  • 东晋着名画家顾恺之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小名为小虎子,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着名的画家。顾恺之见多识广,才思广博,擅长写诗作赋和书法,尤其擅长绘画,主要精通画人物画和山水画。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塑像画家顾恺之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士族的家庭,根据史料记载,顾恺之的先祖有多人在

  • 第六节 武帝之死 晋武帝司马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是怎么

    武帝的病情的确有所好转,只是病情不稳定,一阵清醒,一阵糊涂,时常昏厥。这回,楚隐王司马玮前来探望他的病情,适逢他清醒,便问他是否发出了让司马亮出镇西域的口谕,并将司马亮的事告诉了他。他吃惊不小,摇头道:“这个杨骏,怎么假传朕的口谕,也太无法无天了!”司马玮愤愤地道:&ldqu

  • 曾经统一中国版图的三大王朝,为什么会这么短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王朝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多少朝代湮没于历史的深渊,溅不起半点尘埃。然而却有三个王朝,挣脱于乱世的拘束,最终结束乱世一统华夏,却在几十年时间内迅速灭亡。那么,造成这三个王朝如此短命的原因是什么呢?请跟随笔者记述,还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秦始皇,史书称之为千古一帝。在其有限的生命中,完成了几代人未曾做到的壮举

  • 嵇康儿子嵇绍的故事:嵇绍血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血衣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有一个儿子叫做嵇绍。嵇绍是一个罕见的孝子,他在父亲死后,年纪轻轻便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他无微不至地照料着自己的母亲,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孝行,抚慰母亲丧夫的悲怆。嵇绍不仅在家孝顺,还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人。那时候,成都王起兵叛乱,朝廷岌岌可危。晋

  • 第一节 摧枯拉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摧枯拉朽

    司马炎即位之后,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为了巩固政权,进而完成吞并东吴、统一全国、解除内忧外患的局面。司马炎对内加强集权,强化统治,对外借刀杀人,巧妙安抚,从而一统天下。唐朝着名诗人孟浩然在《与诸子登岘山》诗中,对羊祜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进行了热情赞颂: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

  • 第一节 晋朝时期的门阀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门阀

    太康后期,随着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统治集团奢靡成风,再也无法控制,不单石崇、王恺这样的大臣竞相斗富,就连司马炎自己也改了当初勤俭的习惯,日子越过越荒唐。西晋政权是世家大族的政权,在这一时期,门阀制度进一步确立起来了。所谓门阀,就是阀阅门第。我国古代贵族官僚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叫&

  • 隋文帝杨坚为什么能够篡夺皇位,建立隋朝呢?原来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隋朝

    隋文帝杨坚,建立了大一统王朝隋朝,即便隋朝只存在三十多年便亡了国,但隋朝统一南北朝百年乱世,为盛唐打下基础,这些成就是已经成为定论的,并不会因为隋朝的短命而被否定。隋朝是伟大的,而我们讨论隋朝,就必须从他的建立说起,那么,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是怎么建立的隋朝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隋文帝

  • 晋惠帝司马衷临终追悔不迭不该只装糊涂却没有防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司马

    西晋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一月,千里黄河已经封冻,洛阳宫殿里却有人给晋惠帝司马衷送来了热面饼。也许因为连年饥荒之我吧,司马衷别看是皇帝,可一见热面饼还像个孩子似的,迫不及待地抓过来便吃。吃了两个,才压下强烈的食欲。一只小猫在身旁劈建叫,惠帝随手扔了一块给它。猫贪婪地吃了,可一会儿就医疆建直,呜呼

  • 祖逖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祖逖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名将

    祖逖年轻时,与好友刘琨一同在洛阳当司州主簿。刘琨同祖逖一样性格豪爽,行侠仗义。所以,他们非常要好,情同手足,同吃同住。每次谈到国家兴衰、百姓安危,他们双双陷入惆怅;说到个人抱负志向,他们二人又心情激荡。为了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远大抱负,每天清晨,祖逖听到鸡鸣,便叫醒刘琨,一起舞剑练武。“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