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蜀】都有哪些皇后?刘备与刘禅的皇后是谁?

【三国・蜀】都有哪些皇后?刘备与刘禅的皇后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78 更新时间:2024/1/8 3:23:34

吴氏——昭烈帝皇后>吴氏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吴氏性情温顺,相貌迷人。吴氏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她的父亲刘焉交情很深,中平五年,(198),刘焉带着亲戚等一大批人去益州上任。吴氏同哥吴壹也一起随刘到了益州。>>刘焉曾想纳吴氏为妾。碍于辈份,又是故友的女儿,只好作罢。将吴氏纳为儿子别部司马刘瑁的为妾。不料,刘瑁短命,不幸去逝,吴氏小小年纪,就过起了清苦的寡居生活。>>刘焉在汉兴平元年(194),去逝后,其子刘璋继任益州牧。吴氏的哥哥吴壹被刘璋任命为中将。带兵抵拒刘备人蜀。当吴壹看到刘璋大势已去,率所部投降了刘备,做了刘备的护军讨逆将军。大臣们听说是吴壹有一个寡居多年仍年轻貌美的妹妹,就劝刘备纳为夫人。刘备虽是时代的豪杰,但个人生活十分坎坷,恰好此时身帝无妻,死的死,走的走。眼前这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寡妇确实令人难忘,甚至比年轻姑娘更具有一种女人所特有的魅力。>>刘备想纳吴氏为夫人,但顾虑重重,总认为自己和刘瑁可能是同族,觉得欠妥。大臣们奉劝刘备说:“和晋怀公父子俩均娶的女儿为妻。你和刘瑁的关系有这个近吗?”众臣一致劝刘备。于是最后刘备纳吴氏为夫人。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219),称汉中王。立吴氏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又立她为皇后。刘备于章武三年(223),去逝后,17岁的由丞相辅佐称帝,改元建兴,尊吴氏皇后为皇太后。>>吴氏一生坎坷多波折其晚年幸福,他是一个十分幸运的皇后。于延熙(245)去逝。>张氏——后主刘禅皇后>张氏涿郡人,其父蜀车骑将军与蜀先主刘备乃结义兄弟;亲如手足,情同兄弟,其母夏氏家族均为魏国之将侯。>>张氏自幼受家庭熏染,性格豁达开朗,聪明过人。张氏时常出入皇宫,对后宫生活也略有所知。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称汉中王,其于刘禅被立为太子。刘备的结义兄弟张飞的长女张氏被刘备相中,于是,便与张飞商量,让其女进宫做了刘备的如意儿媳。>>刘备在章武元年(221),正式称帝,刘禅被立为皇太子,张飞的长女张氏自然也就被立为太子妃。刘备在章武三年(223)夏,病逝,刘禅继位,做了皇帝,改元建兴,太子妃张氏被立为皇后。>>后主刘禅自幼喜好玩耍。刘备深知刘禅的品行,所以,在临死前曾嘱咐诸葛亮:“如太子刘禅尚能辅佐,就辅佐他;如果他在不行,你可自立为君。”后主刘禅对诸葛亮十分尊重,把一切政事都交诸葛亮处理,刘禅说“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尽心尽力辅佐刘禅,平定叛乱,国内经济也有所发展。诸葛亮死前又将国事托付给。刘掸听从诸葛亮的遗嘱,任命丞相府长史蒋琬为尚书令兼益州刺史,后来又拜为大将军,接替了诸葛亮的职位。建兴十五年(237),张飞长女张皇后病逝,其妹张氏又被送人宫中。>>刘禅见张氏的相貌比前皇后张氏更为妩媚动人,而且活泼可爱,便十分喜欢。张氏人宫后便被封为贵人。不久,后主刘禅下诏将张贵人立为皇后,并举行隆重的册封大典,左将军向朗持节向张皇后授皇皇玺和绶带。并大赦天下,改元为延为延熙。>>刘禅已无诸葛亮的制约,蒋琬对他更束手无策,刘禅毫无顾忌,贪图享乐的劣根性又显露出来。他经常带领宫办、宦官外出游玩,又令人在内宫设置声乐供其赏玩娱乐,不理朝政,对大臣的奏章不予理会。张皇后见蜀外疆危机四起,曾多次劝说,但刘禅不予理睬,依然我行我素。张皇后对后主刘禅的放荡行为只能,无可奈何而叹之。>>在景耀五年(262),发现魏有伐蜀的趋势,便上书刘禅:建议派重兵防守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和阴平(今甘肃文县)但刘禅对此置之不理,魏军果然第二年伐蜀。魏将突然出兵,从阳平出发,越过剑阁天险,直达江油(今四川江油北),蜀太守不战而降。>>邓艾又发兵涪城,在邓艾优势兵力的猛烈进攻下,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奋勇拼杀,固害兵败被杀,涪城失守。邓艾长驱直入,兵临成都城下,刘禅左思右想,准备投降邓艾。>>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听说父皇欲投降邓艾,十分悲愤,他乞求刘禅说道:“父皇,若真的有办法,也应该父子君王背城一战,同社稷共存亡,同见先帝,怎么可以投降啊?父皇,我们当与他奋战才对。”但刘禅贪生怕死,便率太子、百官缚双手,抬着棺材,投降邓艾。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不耻忍受屈辱,便杀死妻子,自杀身亡。>>刘禅投降魏国后,魏封刘禅为安乐县公,食邑万户,赐绢万匹,奴婢百人。刘禅对此十分满足,早已忘记他是蜀国之君。魏国为了羞辱蜀国君臣,将刘禅手下的夫人赐给魏国无妻子的诸将为妻。而作为亡国之君,受辱敌国的后主刘禅却怡自得,乐来思归。张氏随着刘禅进入魏国后过着寄人篱下、形同办徒的屈辱生活。无知可耻刘禅在六十六岁之年,西晋泰始七年(271)死于洛阳。>>后主刘禅皇后张氏姐妹二人侍奉蜀国君。姐姐死后,妹妹张氏又入宫做了后主刘禅的贵人。不久,又替代了姐姐的位置,做了蜀国的皇后,贪图享乐的后主刘禅轻易断送了蜀国的江山,张氏皇后随后主刘禅在魏国过着屈辱的生活。随着蜀国的覆灭,在悲伤、痛恨之中而身亡。

标签: 皇后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夫人的貌、才、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夫人

    诸葛亮夫人的貌、才、德文/蒋星煜古代有过母系社会,但从有较详细的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即是男权社会的历史,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都大力提倡女权,到现在为止,恐怕很难说哪一个国家已经实现了男女两性的绝对平等。中国的“二十四史”,对待历史人物也是重男轻女的,在《诸葛亮传》中,找

  • 忠勇双全的陈到,是被蜀国隐藏的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忠勇

    忠勇双全的陈到,是被蜀国隐藏的大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蜀汉末期的一个镜像。武侯就这样败北了,带着隆中对的遗憾和北伐的失利离开了三国。可是蜀中真的没有大将吗?果真如此。荆州、益州、汉中又如何能入刘备手中?当阳之战,刘备向荆州南部逃亡之际,是陈到拼死相护而安全撤退。益州

  • 三国志曹操传一代枭雄曹操生前两大谜团难倒国人上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两大

    三国志曹操传一代枭雄曹操生前两大谜团难倒国人上千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旧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曹操是毛泽东笔下的风骚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一代枭雄。他身世卑微却志向远大,依附着过人的权术和聪明,在东汉末年的董卓之乱中脱颖而出。董卓身后,曹操接管荀、程昱所议,于建安元

  • 张A投降曹操背后的历史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隐情

    张A投降曹操背后的历史隐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A为曹操“张乐于张徐”五员大将之一,五子各有所长,而A尤以巧变著称。张A起自袁绍属下历任校尉、宁国中郎将,于官渡之战降于曹操。官渡火烧乌巢的瞬间,《三国志・张A传》对袁绍方的谋划有详细记载:“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太祖自将急击之。A说绍曰:

  • 司马懿擅权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之谜

    司马懿擅权之谜,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弃而选择曹丕,究竟是对还是错?有人认为曹魏最终失败缘于曹操把接班人选错了,如果当初选择曹植情况就不一样,曹植假如当了皇帝就没有司马懿、陈群这些人什么事了,司马氏夺权的一幕肯定不会出现。这样说似乎有一些道理,如果曹植当上皇帝,司马懿不仅掌握不了大权,而且会被曹

  • 惊闻:曹操之死与华佗之死竟存在这样的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佗

    惊闻:曹操之死与华佗之死竟存在这样的联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精兵法,善诗歌,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的曹操,在历史上面一直都是一个争议人物,但是其影响力绝不容忽视。一生多疑的曹操,让后代的研究学者完全无法找到相关的资料,其中包括曹操之死和华佗之死。之所以将曹操与华佗联系在一起,其主要是因为曹操

  • 揭秘:为何说曹昂才是曹操心中最满意的继承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才是

    揭秘:为何说曹昂才是曹操心中最满意的继承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昂,字子,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长子,母亲为刘氏,但因刘氏早亡,从小由正室丁氏抚养长大。为人聪明,性情又好,深受曹操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后随太祖南征,为张绣所害。膝下无子。曹昂作为曹操最喜爱的孩子之一,从小就显示与众不同

  • 揭秘:三国那些受诸葛亮严惩的官员为何还要感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官员

    揭秘:三国那些受诸葛亮严惩的官员为何还要感恩,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诸葛亮治蜀可谓刑法严苛执法严谨,把蜀汉治理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深受人民爱戴,凡被他严惩过的官员无一不心服口服,甚至感恩戴德,试举三例加以佐证:一、斩马谡而恤其家眷斩马谡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马谡算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也恩同父

  • 诸葛亮的战略与大战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大战略

    诸葛亮的战略与大战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的战略与大战略赤壁之战的前一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他那时只有二十六岁,要比刘备小二十岁。诸葛亮对刘备的贡献是尽人皆知,在此不必细述。陈寿把诸葛亮列于和管仲、萧何平等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得体,因为他们都是良相而非良将。刘备在

  • 解密曹操立太子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始末

    解密曹操立太子始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为立太子的事拿不定主意。大儿子曹昂,二儿子曹铄,一个战死,一个早夭,三子曹丕勤奋听话,各方面还不错,按长幼顺序当然应立曹丕为太子,但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太子,曹操举棋不定。一日,曹操屏退左右独留下贾诩,曹操先是长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