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秘:曹操提倡薄葬背后有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

解秘:曹操提倡薄葬背后有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97 更新时间:2024/1/4 14:43:31

解秘:曹操提倡薄葬背后有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日(公元220年3月15日),一代枭雄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随后不久其世子曹丕代汉建魏,历时400余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盛王朝灭亡,中国进入长达360年的魏晋南北朝纷乱时代。

《三国志・武帝纪》中收录曹操死前所作的《终令》,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史料《元和郡县志》卷20记载,根据曹操的遗嘱,同年二月丁卯日(220年4月11日),曹操的灵柩运抵邺城后,在夏侯尚司马懿的陪奉下,埋葬在他亲自选定的邺城西南的山冈上,当时称作“高陵”。后世以其地处邺城西面,大多称它为“西陵”,它与西门豹祠相距大约15里。这些正史资料也是前年安阳宣布成功发掘高陵墓后,带来史学家、考古学家及舆论媒体一片质疑声的原因之一。

曹操生前留下遗嘱,要求薄葬。所有后事都是严格遵从曹操生前遗愿来操办的,陵墓内除了曹操本人预先准备的四箱送终衣服,以及质朴无华的陶制明器。包括《三国志》、《资治通鉴》在内的比较严肃的正史资料,都明确记载曹操陵墓中并无金玉珠宝、铜铁锡器、豪华殓衣之类的陪葬品。整个陵墓一切因陋就简,也未曾建造纪念性的建筑物。这与其生前尚俭作风一脉相承,但更多的史学家认为曹操要求“薄葬”的根本性原因是:曹操本人是历史上最牛的盗墓者,使的是防盗墓伎俩而已。下面小编就和大家说说这方面的个中缘由与来龙去脉。

曹操首创军中“盗墓办公室”

盗墓,说起来总是见不得人的猥琐之事。但是曹操却居然成了一名盗墓中的王者。曹操盗墓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盗到黄金、白银什么的,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财源。为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运作,他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类似“盗墓办公室”这样的专门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军方盗墓机构。

鲁迅曾经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曹操在军中设立了“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二职。“中郎将”和“校尉”,都是古代的军中职位。在汉代,“中郎将”是皇帝身边的亲信红人,统领皇帝的侍卫,御前将军,相当于今天的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司令,级别高而且职位重要,非一般人能担任。而“校尉”为秦汉时部队中的中级军官,其级别要比“中郎将”低很多。说白了,“中郎将”是指挥官,而“校尉”则是具体办事的头儿。而“发丘”,就是盗墓的意思,“发丘中郎将”自然就是盗墓大队长的意思;“摸金”是指到墓中寻找宝物,“摸金校尉”顾名思义就是带着一伙盗墓者干具体事的盗墓小队长。而“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到二百年后的南北朝时期,还真的成为了官职名,而“发丘”、“摸金”二词如今依然是盗墓业内的行话,这足以说明曹操盗墓行为对后世影响力之大。

而且在盗墓时,曹操是亲临现场指挥取宝的,这也是在历史上的盗墓名人中比较少见,一般都是安排手下人去操办。

曹操指挥盗梁王墓筹措军饷

曹操盗墓非常狠和彻底,“所过隳突,无骸不露”。隳突(音“辉突”)就是破坏的意思,破坏得很彻底,这也是盗墓者的典型行为之一。史载最经典的案例就是曹操组织对梁王墓的盗取。当时董卓拥兵自重,曹操“散家财、合义兵”,筹集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去讨伐董卓。但他穷得只能靠盗墓筹集军饷,他把视线集中到梁王刘武的墓上。

梁王刘武,文帝嫡次子,与馆陶公主、汉景帝同为窦太后所出,是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当时富甲中原,富可敌国,家里面钱多得数不过来,公元前144年10月病逝,葬于永城芒砀山。据说在他死的时候,家有黄金四十多万斤。有关曹操盗梁王墓这一事件在文献《艺文类聚》中有记载:“操别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天子闻之哀泣。”《水经注疏》也有类似记载:“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当时的天子汉献帝听说自己祖先的墓被挖了,但对于一个受制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苦水只能往肚里咽了。

通过盗刘武墓,曹操收集了数万金的宝贝,养活了全军将士三年。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考古工作者对梁王墓群进行保护性发掘,在这个早在三国时代就被盗过的墓群中,仍发掘出了金缕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贵文物2万余件,许多文物价值连城。可以想象,这个巨大的宝藏,对当时缺衣少食的曹操军队来说,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诱惑呀!胸怀天下的曹孟德“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只要全军将士能吃上饭、打胜仗,还真不在乎背骂名。

在古代,如果盗帝王陵,是一种忌讳,很容易遭到天下的痛恨,容易把自己搞得身败名裂。曹操是个很有心机的人,他吸取了当年项羽盗秦陵就被其对手刘邦抓把柄并列入十大罪状的经验教训,选择盗诸侯王陵,目标较小,容易掩饰。而刘武生前没能过把皇帝瘾,但死后他把自己的墓穴造得相当豪华,也属于帝王级的,其中随葬品不会少。而且,曹操顺手还把比梁王墓还大、更豪华的梁王老婆、李王后的墓也给挖了,墓里面的随葬品,也会被曹操席卷一空的。

曹操盗梁王墓和李王后墓非常成功,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该墓群是“斩山作廓、穿石为藏”,这些墓的墓道都是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的,可谓是固若金汤,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是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出这些财宝的?没有人能说得清,这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标签: 不可告人

更多文章

  • 刘备接受衣带诏之后为何潜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刘备接受衣带诏之后为何潜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献帝被曹操挟制,为了除掉曹操,秘密发出了衣带诏,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刘备接受衣带诏之后为何潜逃?汉献帝被曹操挟制,为了除掉曹操,秘密发出了衣带诏,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本来以董承为首,已经聚集了六个人,完全可以动手了,可是马

  • 关羽水淹七军吓到曹操:孙权为对付他一再”装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装孙子

    关羽水淹七军吓到曹操:孙权为对付他一再装孙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219年,是建业作为东吴准都城的最后一年,也是孙权报仇雪恨的一年。先来看看对阵双方的形势。关羽战绩惊呆了曹、孙7月,关羽派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他自己率领主力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经过:天降大雨,连绵十多天,汉水

  • 张飞一场战地姻缘让魏蜀吴几大豪门都成了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了

    张飞一场战地姻缘让魏蜀吴几大豪门都成了亲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件事还得从建安四年(199年)说起,这一年曹操杀了吕布,刘备率关羽、张飞等人随曹操来到许县。曹操以汉献帝的名义任命刘备为左将军,相当于大军区司令,任命关羽、张飞为中郎将,相当于师长或旅长,表面上对他们挺客气,“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 “扶不正的阿斗”临终恨快乐没有一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斗

    “扶不正的阿斗”临终恨快乐没有一百年,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西晋泰始七年(公元271年)洛阳城外一个不算豪华的庭院里,有一个六十六岁的老头行将就木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老头竟是蜀汉的皇帝刘禅。他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很庆幸自己能够得享天年,虽是亡国之君,却能够寿终正寝,颇有点自负地说:“人都

  • 曹操一生最危急的时刻:被好友背叛,后方被占据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危急

    曹操一生最危急的时刻:被好友背叛,后方被占据,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叛变东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夏,曹操发动了第二次徐州战役,一路攻城略地至琅邪,东海,所过之处,血流成河,鸡犬不留。郯城的陶谦被曹操的血腥屠杀吓的屁滚尿流,以至打算逃到丹阳去避难。正当曹操准备彻底打垮陶谦,占领徐州的时候,后方

  • 大奸臣董卓为什么会喜欢蔡中郎?其中有何缘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奸臣

    大奸臣董卓为什么会喜欢蔡中郎?其中有何缘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才女——蔡文姬,有一段复杂的个人经历,尤其是突变的家庭氛围,让这位美丽女人,派生出传奇历程。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可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他当过左中郎将,后人又称

  • 曹操为何让人假扮自己见匈奴使者?是长得太丑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让人

    曹操为何让人假扮自己见匈奴使者?是长得太丑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读《三国志》有一件事颇郁闷,就是陈寿不注人物的生卒年月,读起来不知道一个人什么时候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有的根据某一事件可以推断出来人物出生的年月,有的则不能,尤其是出生年月,往往很多都成了疑问。其实也不只是《三国志》如此,自

  • 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桃园

    重读三国之一“祭天地桃园结义”文/墨影剑心通行本增加的开场白毛氏父子在小说的一开始,增加了“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一段开场。事实上,整部三国从结构上的确有很多有意的复现,比如曹魏篡汉和司马氏篡魏,也有很多人物的复现,比如主要人物和他们的第

  • 三国人口锐减急剧锐减:连年战祸致人口百不存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祸

    三国人口锐减急剧锐减:连年战祸致人口百不存一,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演义时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相信不同的人都能总结出不同的内容来。积极的说法是,这是一段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时期,改朝换代的时期,军事思想革新的时期;消极的说法是,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战乱的时期,分裂的

  • 曹操兵败赤壁的真正原因:军队普遍感染了血吸虫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赤壁

    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一千多年来,关于这次战争有过种种记述和评论,虽然多数的意见倾向于火烧赤壁导致曹军失败,但有许多可疑之处。本文重点讨论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的关系,力图使之成为战争与疾病史的有趣篇章,也作为替曹操翻案的一部分。一、对火烧为主因的排除在史料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