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详解三国吴蜀之间的合作与斗争

详解三国吴蜀之间的合作与斗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732 更新时间:2023/12/20 3:57:46

详解三国吴蜀之间的合作与斗争,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双方合作的成果。鲁肃、促使结成联盟,功不可没;指挥全军,更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按理说,分享胜利成果,孙权应拿大份,然而,却偏让出力不多的刘备得了荆州,这是怎么回事呢?

>

>刘备主政荆州之后,又有不少著名人物来归附于他,其中最著名的是庞统。庞统外号凤雏,与卧龙齐名。当时,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时,也曾推荐过庞统,说:“卧龙凤雏,两者得其一,可安天下。”这时两人都归到了刘备那里。可惜徐庶因老母被骗去,他是个孝子,就离开了刘备,只是到曹操那里去后,他从不向曹操贡献才智,默默无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面对刘备的势力日渐增强,孙权不得已承认刘备为荆州牧,并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还同意刘备的请求,将南郡借给他,即所谓的“借荆州”。原意是刘备借取荆州暂以立足,将来向巴蜀发展,就将荆州归还孙权,谁知刘备有借无还,为今后孙刘解散联盟,酿成大战,埋下了伏笔。

>

>其实,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后就后悔了,便采用了周瑜的建议,将妹妹嫁给刘备,让刘备到甘露寺招亲。刘备在长坂坡死了糜夫人,见孙权愿让妹妹嫁他,当然满心欢喜。诸葛亮为了巩固孙刘联盟,也赞成这婚事,但他知道孙权让刘备去东吴必无好事,所以派胆大心细的大将跟他前往,临行时还给他三个锦囊妙计,让赵云依计行事。

>

>到了吴地,赵云拆开第一个锦囊妙计,是让他陪伴刘备去见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并拜会大小二乔的父亲乔玄,让他从中斡旋,结果弄假成真,吴国太十分喜欢刘备,将女儿真的嫁给了他。

>

>周瑜再生一计,让孙权用优厚的生活来腐蚀刘备,使他不想回归荆州,同孙尚香共度老夫少妻的蜜月生活。赵云拆开第二个锦囊妙计,说是荆州发生动乱,要刘备急回,刘备终于以事业为重,要回归荆州。

>

>周瑜再施第三计,派兵追击刘备,正危急时,赵云拆开第三个锦囊妙计,是让孙尚香以王妹身份斥退追兵,果然如愿以偿。这些都是虚构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写出来是为了以正视听,不过孙权嫁妹在正史中也有记载,只是寥寥一句四字而已。据说孙尚香(名字也属虚构),后来回到东吴,听到刘备死讯后投江身亡,成了一个政治牺牲品。

>

>民间的谚语:“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以及成语“锦囊妙计”即由此而来。

>

>孙刘结成了联盟,共同对付曹操,这本是很好的策略。但这个联盟不是永远牢固的,从长远来说,他们都要扩大地盘,称王称霸,必然要产生矛盾,从近处来说,焦点就集中在荆州这块地盘上。

>

>荆州名义上是孙权借给刘备的,但刘备长借不还,而且对东吴政权造成一种威胁。孙权如何能够相容,在几次索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特别是刘备占据了益州,还不肯还荆州,孙权就使用武力来夺取了。他派大将吕蒙率兵三万夺取了刘备占领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打算从益州出兵,命镇守荆州的去夺回三郡。

>

>东吴的鲁肃是个有见识的人,周瑜死后他继任大都督,他看到孙刘两家相争,曹操必然坐收渔利,所以不愿将事态扩大,就诚心诚意地来到关羽的驻地益阳会谈。恰在这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唯恐益州有失,不敢轻举妄动与东吴扩大战争,便同意议和,双方商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这样孙刘的联盟又维持了极为脆弱的局面。

>

>鲁肃死后,由吕蒙接替大都督之职,本来脆弱的孙刘联盟这时便瓦解了。

>

>吕蒙当了都督之后,驻兵于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他认为刘备等人反复无常,不能将他们看做盟友,便上书要求出兵对付关羽。他的上书正对了孙权的心意,应该说,孙权受周瑜和鲁肃的影响是深刻的,尽管内心不满,表面上总是保持着与刘备的联盟关系。为了和关羽交好,曾托人为自己的儿子求娶关羽之女,关羽盛气凌人,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不仅不答应这门亲事,还说:“虎女焉嫁犬子!”俗话说:“好汉不得罪上门客。”虽属儿女婚嫁之事,但关羽的态度实属蛮横之极。这事使孙权大为生气,所以接到吕蒙上书,颇有同感,再加上这时候,曹操派人来游说,孙权便一口答应曹操的要求,表示愿意袭击关羽的后方。

>

>关羽绝非等闲之辈,在后方也作了戒备,防止东吴的突然袭击。而吕蒙却也没有白读书,他设下了一个计谋,假装生病,让孙权发布命令调他回建邺,另调一个年青的文人陆逊去接替他的职位。

>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虽然资历浅,年纪轻,但很有才干,他完全领会孙权委他为都督的用意,一到陆口就写了一封信送给关羽,极尽吹捧之能事,他在信中说:“将军攻樊城,降于禁,斩庞德,威镇华夏,功勋不朽,但曹操老奸臣猾,不会甘心失败,必将增援襄樊,以求一逞,望将军提高警觉,全面考虑方略,不要被曹操奸计所趁。我是个年轻书生,不堪担当重任,幸与将军毗邻,望将军随时赐教,不胜有幸。”

>

>陆逊的信中故作“谦逊”、“无能”状,让关羽注意力放在襄樊正面战场上,放松后方戒备。关羽不知是计,反而认为陆逊害怕他。再说吕蒙本来多病,这次病了,他也不以为疑,果真将后方的将士陆续调往襄樊一线。

>

>陆逊隔岸观火,时刻将关羽的军队调动情况报告孙权,孙权决定亲自率军,以“病”了的吕蒙为前部,开往南郡。这样,原来的孙、刘联盟抗曹变成了曹、孙夹击关羽,形势急转直下。

>

>吕蒙到了浔阳(今东西九江市),把所有的战船都改作商船,选了一批精锐的士兵藏身于船内,船上摇橹的兵士扮作商人样子,一律穿上商人的白衣服,一列列“商船”渡过长江,向北岸进发,这就是“吕蒙白衣过江”。

>

>到了北岸,守防的蜀军士兵当然要盘问,但他们得知是一队商船后,便允许他们停泊岸边,一到晚上,吴军藏在船里的士兵便一齐上岸,占据了蜀军的岗楼。接着吴军又一批批渡过江来,接近了江陵和公安两城。

>

>关羽派在江陵和公安留守的是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傅士仁。他俩都受过关羽的惩处,心怀不满,见吴军突然来到,自知不敌,便先后投降了。吕蒙进城派人慰问蜀军将士,非常优厚,对待自己的将士则十分严格。有一个士兵因下雨,怕铠甲受潮,拿了百姓的一个斗笠遮盖。吕蒙知道了,不顾同乡情份,按军法将他处死。这事对全军震动很大,再也没有发生士兵骚扰百姓的事件。

>

>吴军攻占江陵、公安,关羽在前方并不知情。他派人到江陵去探听消息,使者一到江陵,吕蒙热情招待,关怀备至,还陪着使者到蜀军将士家中去探望。使者见他们都生活得很好,回去以后,便向关羽隐瞒了真情,士兵们问他,他倒说了实情,这就动摇了关羽的军心。不少士兵都不愿与吴军交战,有的甚至逃回江陵与家人团聚去了。

>

>吴军攻战了荆州,吕蒙居功第一。孙权给他封赏,他把赏金退回库府,不久他真的病了,而且病得很重,孙权遍请名医为他诊治,也无力挽回,他终于病重去世,时年四十二岁。

>

>关羽后方被攻之后,曹操积极配合孙权,派大将统兵来增援樊城。孙权攻占荆州,曹操是得到通报的,但孙权要曹操保密,以便扩大偷袭的战果。曹操是懂得如何利用这个情报的。他不仅不予保密,反而让徐晃的援军到达前线之后,用箭缚着纸条射向关羽营中,大肆宣传关羽后方失守的消息,以扰乱蜀军的军心。徐晃又以同样的手法,将箭射向樊城,以鼓舞守城曹军的信心,这样使关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他想事到如今,只有杀败曹军,才能回兵去救荆州,但在城外的徐晃、城内的曹仁两路军队的夹击下,他无法再现水淹七军时的神威,一路败退,好在曹仁并不掩军来追,才得以脱身。

>

>曹仁不追,有他的想法,他认为追击关羽必然要深入荆州腹地,这就会遭到孙权的疑忌,说不定又要与关羽重归于好,一同来打他的。不追关羽,则能使孙权与关羽交战,无论谁胜谁负,对曹军都有利。如果两败俱伤,那曹军就可坐收渔利了。曹操也是这个想法,所以曹军没有追击,从这一点看来,战术的拟定必须服从整个战略思想。曹操的战略思想,就是要破坏孙刘联盟,然后各个击破。

>

>关羽在樊城前线,兵马已经损失不少,折回荆州又与吴军交战,此时他已是强弩之末了,再加上吕蒙使用优待蜀军的策略发生作用,两军相遇,蜀军不战自乱,纷纷离开阵地去与江陵的将士和亲属会面交谈。在这种情况下,关羽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能为力。

>

>他只得带着败将残兵来到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当即被吕蒙的军队包围得水泄不通。麦城是一个小城,他清点人数,只剩下五六百人,他本想守城待援,但刘备远在益州,远水解不了近渴,离麦城较近的上庸,蜀将刘封孟达因兵力薄弱又不敢来救,眼看粮草将尽,关羽决定突出重围。

>

>刚出战,吕蒙早已派兵埋伏,关羽由于势孤力单,顿时被吴军杀败,正逃跑时,他的坐骑又被吴军的长钩套索绊倒,他与义子关平一起被捕。吕蒙劝关羽投降,他至死不肯,守城的侍从副将周仓见主将被捕,也跳下城墙,自尽身亡。

>

>孙权得知吕蒙活捉了关羽,又恨又怕,下令就地将关羽杀了。孙权杀了关羽,知道刘备必会来复仇,便设了移祸之计,派人将关羽首级献给曹操,同时要曹操兑现当初答应的条件,还劝曹操自立为帝。

>

>曹操识破了孙权的计谋,他对左右说:“孙权这种做法是要将我放在火上炙烤呀!”他采取了两面不得罪人的办法,一方面封孙权为南昌侯,总领江东之地;一方面又命人雕了个木头身体,将关羽的头身接上,并亲自祭奠加以厚葬。让刘备知道,杀害关羽的是孙权,优待关羽的是曹操,这样就能彻底破坏刘备与孙权的关系。

标签: 详解

更多文章

  • 王允、董卓、吕布,这三人,谁才是貂蝉的最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才是

    有一天,貂蝉的午夜幽怨被王允无意中听到,王允非常生气,不仅把貂蝉骂作贱人,还怀疑貂蝉与别人有私情。貂禅听后非常吃惊,连忙跪在地上极力申辩。在听到王允欲用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时,机灵的貂蝉马上意识到摆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不仅可以摆脱王允,还可以追求幸福、实现人生理想的绝好机会,于是连忙说:妾许大人

  • 曹操及其继任者们是如何奖励小人物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继任者

    曹操及其继任者们是如何奖励小人物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蜀吴三国魏最强盛,曹操自称“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攻城掠地势如破竹,文有程昱、荀攸、郭嘉,武有张辽、曹仁、徐晃,这些一等一的文臣武将为曹操兼并各地建立了不朽功勋,其中功勋卓著者被加官进爵、封侯赏地,其家庭子女均享得了荣誉。可是还有一些“

  • 诸葛亮的武侯之名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是怎么

    诸葛亮的武侯之名是怎么来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天生奇才“武侯”一词,通常指诸葛亮。刘禅继位后,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武乡在今汉中市的武乡镇),领益州牧。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也常称诸葛亮为武侯。诸葛亮的武侯之名是怎

  • 三国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竟只是一个嫁接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国史

    三国史上曹操刺杀董卓竟只是一个嫁接的传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导读:《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弄权,司徒王允召集一班老臣在那里哭泣,忽然曹操抚掌大笑说:“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王允问他不思报国为何反笑?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

  • 三国时期制衡策略的成熟运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成熟

    曹丕伐吴,刘备出兵阳平关,曹丕受牵制而大败。这就是制衡的妙处。如果只有两者相斗,弱者必亡。第三者若站在弱者这一边,弱者就能在强者身边取得生存空间。一、曹丕伐吴蜀国派邓芝入吴国通好,吴王派张温入蜀答礼,两国自此通好。魏王曹丕得到这个消息,大怒道:“吴、蜀连和,必有图中原之意也,不若朕先伐之。”于是大集

  • 为什么说貂蝉是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艳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人中

    艳女貂蝉1、貂蝉其人关于貂蝉的身份,《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上说的都是侍女,《三国演义》中貂蝉一开始的身份也不是王允的养女,而是歌伎,与侍婢无异,日后董卓、吕布娶她,也是妾室而已。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古代贵族官宦或者说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的婚姻问题。我们都知道,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通常说三妻四妾,皇帝

  • 历代人物们对吕布的评价:“有勇无谋”占主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有勇无谋

    历代人物们对吕布的评价:“有勇无谋”占主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寿:吕布有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范晔:术既叨贪,布亦翻覆。《曹瞒传》:吕布枭勇,且有骏马。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陈宫:吕布壮士,善战无前。高顺:将军躬杀董卓,威

  • 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表

    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

  • 蜀国灭亡 为何只有关羽子孙被诛灭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国

    蜀国灭亡为何只有关羽子孙被诛灭全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之中蜀汉灭亡最早,当时天下还未统一,因此,司马昭对蜀汉的君臣都比较善待,除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外,其余主要的官僚贵族都有良好的待遇,刘禅更是被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但是唯独关羽的子孙被残忍灭族?这到底是为什么?“关羽斩庞德”这最

  •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建安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应[yīng]玚[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