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伐吴,刘备出兵阳平关,曹丕受牵制而大败。这就是制衡的妙处。如果只有两者相斗,弱者必亡。第三者若站在弱者这一边,弱者就能在强者身边取得生存空间。>>一、曹丕伐吴>>蜀国派邓芝入吴国通好,吴王派张温入蜀答礼,两国自此通好。魏王曹丕得到这个消息,大怒道:“吴、蜀连和,必有图中原之意也,不若朕先伐之。”于是大集文武,商议起兵伐吴。>>魏造龙舟十只,长二十余长,可容二千余人,收拾战船三千余只。魏黄初五年秋八月,会聚大小将士,令曹真为前部,张辽、张、文聘、徐晃为大将先行,许褚、吕虔为中军护卫,曹休为后,刘晔、蒋济为参谋官。前后水陆军马三十余万,克日起兵,封司马懿为尚书仆射,留在许昌,凡国政大事,并皆听懿决断。>>魏兵启程,东吴细作报入吴国,孙权大惊,聚集文武商议。顾雍曰:“今主上既与西蜀连和,可修书与诸葛孔明,令起兵出汉中,以分其势;一面谴一大将,屯兵南徐以拒之。”>>孙权从其言,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政都督建业、南徐兵马。盛领命而退,即传令教众官军多置器械,多设旌旗,以为守护江岸之计。>>魏王驾龙舟至广陵,是日夜晚,宿于江中。当夜月黑,军士皆执灯火,照耀天地,恰如白昼。遥望江南,并不见半点火光。丕问左右:“此何故也?”近臣奏曰:“想闻陛下天兵来到,故望风逃窜耳。”丕暗笑。及至天晓,大雾迷漫,对面不见。须臾风起,雾散云收,望见江南一带皆是连城:城楼上抢刀耀日,遍城尽插旌旗号带。顷刻数次人来报:“南徐沿江一带,甚至石头城,一连数百里,城郭舟车,连绵不绝,一夜成就。”原来徐盛束缚芦苇为人,尽穿青衣,执旌旗,立于假城疑楼之上。>>曹丕正惊讶间,忽然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江水溅湿龙袍,大船将覆。曹真慌令文聘撑小舟急来救驾。龙舟上人站立不住。文聘跳上龙舟,负丕下得小舟,奔入河港。忽流星马报道:“赵云引兵出阳平关,径取长安。”丕听得,大惊失色,便教回军。众军各自奔走。背后吴兵大起,丕传旨教尽弃御用之物而走。龙舟渐次入淮,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大震,斜里一彪军杀到:为首大将乃孙韶。魏兵不能抵挡,折其大半,淹死者无数。诸将奋力救出魏王。>>魏军大败而归。>>二、制衡的策略>>曹丕失败,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赵云出兵阳平关取长安,这是孙权的策略。让刘备来个围魏救赵,魏兵不战而退,吴国之围自解。三国的制衡术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所谓制衡,就是利用联合的方式保持原有的平衡的状态,使敌对的两方或多方保持原有的局势,以此达到保全自身的目的。在三国时代,吴蜀的关系很密切,孙权把妹妹嫁给刘备,二者为郎舅之亲,他们之间也多次通好,这绝不是偶然的。曹操一统北方,所占地区广,势力大,吴蜀相对弱小。魏若攻吴,蜀国一旦作壁上观,吴国被灭后,蜀国灭亡之期也就近了。同样,魏攻蜀,吴国也不敢当渔翁。吴蜀可谓是唇亡齿寒。>>所以在《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魏扑往江南,蜀便扑往魏的老巢许都。魏攻蜀,孙权就攻魏的另一侧,总是两处战火同时燃起,同时熄灭。刘备有时相约孙权出兵,有时约马腾,有时约羌兵,均采用借势于第三者对付敌人,使对方不得专一用兵,或使其首尾不顾,或使其心惊胆寒,故魏也不敢轻易用兵,即便用兵也慎之又慎,三国在这种状态下取三国制衡三股力量相互制衡,就能获得一种平衡。弱者就是这样在强者身边获取生存空间的。>>得一种平衡,这就是制衡的策略。>>事实上,在邓艾灭蜀以后,吴国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魏所灭,其原因即在于这种制衡力量的消失。制衡需要三股力量。美国的三权鼎立之政治制度也是这一原理。如果只有两者相斗,弱者必亡。第三者若站在弱者这一边,弱者就能在强者身边取得生存的空间。这就是三国制衡术的原理。>>当初曹操与袁绍相斗,袁绍曾约荆州刘表出兵,荆州与袁绍的冀州不远。但刘表不出兵,来个坐山观虎斗。结果曹操灭了袁绍,不久便取了荆州。>>我们应知道,坐山观虎斗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是合理的,那就是相斗双方势均力敌,而你的实力在他们之上。势均力敌,则二者必然拼尽全力,那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待双方筋疲力尽之时,才是你出来收盘的时候。或将他们一网打尽,或占其一。你的实力在他们二者之上,则二者随便谁夺得最后的胜利,都不至于对你造成致命的威胁。>>所以,作壁上观要看情形。
更多文章
为什么说貂蝉是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艳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人中
艳女貂蝉1、貂蝉其人关于貂蝉的身份,《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上说的都是侍女,《三国演义》中貂蝉一开始的身份也不是王允的养女,而是歌伎,与侍婢无异,日后董卓、吕布娶她,也是妾室而已。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古代贵族官宦或者说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的婚姻问题。我们都知道,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通常说三妻四妾,皇帝
历代人物们对吕布的评价:“有勇无谋”占主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有勇无谋
历代人物们对吕布的评价:“有勇无谋”占主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寿:吕布有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范晔:术既叨贪,布亦翻覆。《曹瞒传》:吕布枭勇,且有骏马。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陈宫:吕布壮士,善战无前。高顺:将军躬杀董卓,威
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表
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
蜀国灭亡 为何只有关羽子孙被诛灭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国
蜀国灭亡为何只有关羽子孙被诛灭全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之中蜀汉灭亡最早,当时天下还未统一,因此,司马昭对蜀汉的君臣都比较善待,除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外,其余主要的官僚贵族都有良好的待遇,刘禅更是被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但是唯独关羽的子孙被残忍灭族?这到底是为什么?“关羽斩庞德”这最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建安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应[yīng]玚[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
关羽为何不归降曹操:关羽不归降曹操的十大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
关羽为何不归降曹操:关羽不归降曹操的十大理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读过三国志及其演义的都知道,曹操待关羽很好,用演义的话说,那就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许愿,美女十名,并且官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然而最终关羽还是舍弃曹操而去,究其原因何在。江湖以为,不外乎是以下几条:其一,关羽的人格信仰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言听计从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对孙策纵论天下大势,思想也是前卫的。他说:北方豪杰太多,有所作为不容易,不如到南方去,闯出一片新天地。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张劝孙策到南方发展当时的能人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周、秦、汉的都城在长安、洛阳,英雄豪杰们的思维定势就是:
钟会:咎由自取的末代狂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咎由自取
钟会:咎由自取的末代狂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钟会,似乎命中注定应该是一个非同凡响的人物,不仅家世显赫,是个标准的官二代,而且从小就是个远近驰名的神童,不但得到当朝重臣的赏识,连皇帝听说后都要亲自验证真伪;青年时代又成为一代名士,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是曹魏帝国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二十出头又
张松、法正为什么臭味相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臭味相投
张松、法正为什么臭味相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焉死后,刘璋继位。这个刘璋是个暗弱少决之人,耳根又特别软。公元211年,刘璋听说将派钟繇进攻张鲁,内怀恐惧。早在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之后赤壁之战之前,刘璋派别驾从事(州牧的行政助手)张松出使荆州,向曹操输诚,张松受到曹操的冷遇,心怀愤恨,
三国名将马超与关羽谁厉害?关羽不服马超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
三国名将马超与关羽谁厉害?关羽不服马超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马超和关羽谁厉害关羽和马超都是我国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和刘备是结拜兄弟,所以一直追随在刘备左右,而关羽是在后期穷途末路的时候才归顺于刘备,二人都是刘备的得力助手,同时也都是蜀国最强的大将之一。那么马超和关羽谁厉害呢?马超和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