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貂蝉是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艳女”?

为什么说貂蝉是古代四大美人中的“第一艳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78 更新时间:2023/12/30 16:37:50

艳女貂蝉1、貂蝉其人

关于貂蝉的身份,《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上说的都是侍女,《三国演义》中貂蝉一开始的身份也不是王允的养女,而是歌伎,与侍婢无异,日后董卓、吕布娶她,也是妾室而已。

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了古代贵族官宦或者说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的婚姻问题。

我们都知道,古代是一夫多妻制,通常说三妻四妾,皇帝则说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三千佳丽等等。但古代的婚姻是有规则的,并非是男人就可以为所欲为,尤其是妻室,其地位是相当重要的,通常说的三妻四妾在现实中一般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妻子通常只有一个,即正妻,而其他的都是妾,所以说娶妻纳妾,妻子只能娶一个,妾可以多纳,但是这些妾的身份比之妻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妻子是法律认可的,迎娶时按一定的规则,找媒人,下聘礼,正所谓明媒正娶,要举行拜天地入洞房诸如此类正规的仪式,娶进来后妻室在家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这里的女自然不是说妾,而是妻。妻子在对家中的事务,尤其是闺房内的事有相当的权力,甚至对老公纳妾行房都有权干涉。假如夫妻离婚那也要写“休书”,而妾不同了。一般说纳妾,不说聘礼,只称为“资”,意思就是把你买回来,入房后也是低妻一等,要听从妻室的吩咐,讨好妻室,地位比一般的奴婢也高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是变相的奴隶。一般有说宠姬,还有上文说到的貂蝉的身份侍婢歌伎,就是妾的变种,而且连妾还不如,纯粹是主人的玩物,没有地位可言。如著名的大词人苏轼,就曾经在流落异乡时把自己的妾一一送人,就如同送物品一般,尽管妾王朝云留在了身边一直陪伴自己,但她也就是个妾,不能升为妻,连其墓碑上也没有妻这个字眼出现。

再如春秋时期,有一著名的绝缨宴,就是楚王在宴会时突然灭灯,而自己的宠姬在黑暗中被人抓住手不放,宠姬扯下对方的缨带,并要求楚王查出犯罪分子替其出气,但是楚王却要求众人拿下缨带后点灯,日后那无礼之人立功,楚王还将自己的宠姬送于他,这被传为美谈。也就因为是姬,所以即便再宠爱也是玩物,送人当时被称为美谈,要是换了王后,就绝对不会如此了。

妾的身份是如此低下,和她被纳时的地位有直接关系,一般家境好的女子都不会甘心作妾,而男子尤其是官宦贵族娶妻时更是考虑妻室背景,正所谓政治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妻子在家都有一定的地位,而妾大都没有此类的背景,所以低人一等。只有为丈夫或者说主人生下子嗣后会好一点,但是就算如此,妾的子嗣也要低人一等,如袁绍就被传是妾室所生,所以被袁术看不起,一度指责其不是袁家人,对此袁绍的反应是大怒,可见他对自己的身份也是十分的忌讳。而且就算生下儿子,假如主人不在乎,尤其是子女众多时也是毫无用处,苏东坡在将自己的妾送人时据说其中就有怀孕的。

所以,在年轻貌美的时候博取家中最重要的人也就是丈夫的好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古典小说里常读一女子在嫁后如何如何得宠,如貂蝉一般,那大都不是妻而是妾室,因为妾为得丈夫好感,什么办法都要想,而妻子地位稳定,丈夫对其也要敬爱有加,对于博取丈夫好感的渴望就没这么强烈了,我们都称老婆为黄脸婆,说那些迷恋男人的人为狐狸精,后者往往就是那些妾室,实在是因为老婆没有必要争宠所以不注意打扮,而妾室为了争宠就要处心积虑打扮自己。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董卓迎娶貂蝉为妻,那一切的一切就不合逻辑,人们会觉得貂蝉已为人妻室还要勾三搭四实在是不应该,也会觉得吕布为了夺人妻如此做实在是过分,但是貂蝉的身份为妾,世人就认同了。

也是因为如此,古典小说因为避讳,在着力描写的爱情故事或者演义传说中色艺双全的女子大都是妾妓之类,真正的妻只能从正史中寻找了。

在貂蝉的出生地点与身份已经初步明确的情况下,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来讨论下一步的动向了。貂蝉到底干了什么事情呢?

说到这话呀,我们还要从东汉末年那时非常动荡的形势说起。

2、外戚专权

说到东汉末年非常动荡的形势,我们得用简单的几句话说一下东汉的建立。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朝廷中新填了一个机构叫尚书台,总理朝政,尚书台一出现,就把丞相――东汉管叫大司徒――这个职务给架空了。架空以后,就出现了下面种种稀奇古怪的事。

第一个事就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东汉跟以前的朝代不太一样,前四个皇帝中,光武帝是打天下的,明帝也跟着打了一仗,他俩都是中年继位。等到章帝的时候,他没继位几年就死了,结果就连续出现了小皇帝。和、商、安、绍、顺、冲、质、桓、灵、少、献,这些皇帝都是一两岁、两三岁、顶多就是15岁继位。先皇死了,可小皇帝他妈没死啊,她就得替自己的儿子执掌政权、朝纲。这皇帝他妈也不认识谁呀,但三从四德您总知道吧,你年轻轻的刚20多岁,小寡妇往那一坐,跟大臣见面,这不大合适啊,怎么办呢?皇帝他妈不是还有爸爸、哥哥吗?所以朝政就落到了皇帝他妈这边的亲戚手里,这边的亲戚我们给起个词,叫“外戚”。

那么皇帝母亲或者妻子的亲戚,我们管他叫“外戚”,换句话说,由于皇帝小,政权就落到“外戚”手里。我是你姥爷,或者我是你舅舅,我替你当个家做个主算啥,不把小孩当回事,皇上都长大了,还不当回事。他老觉得,你小孩懂什么呀,我替你当家你甭管了,你好好吃喝玩乐去吧。

3、宦官专权

人家是皇上,他接受的教育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兵,莫非王臣”,你是我姥爷怎么着,你也得见我下跪,我是皇帝。他见你要是不跪呢,当然生气了,生气怎么办?找一天把他宰了啊。那可咋宰?把你姥爷、舅舅宰了可不容易!你认识谁啊小皇上。你说他认识谁?他就认识宦官。宦官这个词到了明朝才改成太监,但宦官跟太监还不是一回事,宦官不一定都是太监,可太监一定都是宦官。什么意思呢?听听,您就明白了。宦官,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地位较高的内监就被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皇帝逐渐长大了,他需要排除干扰,自己独立掌权。他只认识宦官,所以跟宦官一嘀咕:哪天把我舅舅叫来,咱们大伙儿给他一问,一捆,一宰,我就执掌政权了。这样就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专权辅佐小皇帝,皇帝大了,20多岁,刚刚执政没两天,又死了,他那儿子才两岁。得,他媳妇儿又找他媳妇儿的哥哥或者是爸爸来掌权,又开始外戚专权了,这小皇上后来又长大了。我就不往下讲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就是这码子事。所以你就看吧,多倒霉。

在东汉整个一朝,外戚专权最严重,就是140多年到160年前后,汉顺帝死了,外戚梁氏专权,其中一个特有名气的人叫梁冀,光他就先后立了四个小皇帝,一个是不到两岁的冲帝刘炳,一个是不到八岁的质帝刘缵(zuǎn),一个是不足15岁的桓帝刘志。你要注意,这个桓帝是15岁继位的,继位后转眼就20郎当岁了,他一看,你够牛的,我非除了梁冀你不可。

于是乎,汉桓帝跟手下五个亲信小宦官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及小黄门左。guàn)、唐衡,就在159年的时候一举拿下了梁冀,并把他给宰了。宰了以后这五个宦官就开始专权,他们同日封侯,人称“五侯”。这五侯其中一个比较倒霉,很早就死了,是单超。那么另外四个人,人人都有一句外号,叫什么呢,“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这四个宦官分别姓左、姓具、姓徐、姓唐,可见其气焰之嚣张。

桓帝死了以后,灵帝继位,此时宦官的气焰就更加嚣张。这个时候汉灵帝手下有张让、赵忠夏恽(yùn)、郭胜孙璋毕岚、栗(lì)嵩、段、高望张恭等十个宦官掌握政权,人称“十常侍”,其中为首的这两位是赵常侍和张常侍,那灵帝跟人家好的,一张嘴介绍说“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他不说张常侍是他爹,赵常侍是他妈,说公和母。“十常侍”在朝廷之上是为所欲为,无恶不作,一时间朝政非常黑暗。他们的行为让一些正直的大臣和灵帝他们家外戚极为反感,其中窦武和陈蕃两个人联名上书弹劾“十常侍”。结果这上书正好就落到“十常侍”手里,“十常侍”就替皇帝写了一封诏书,杀掉了窦武和陈蕃。这一杀不要紧,又引起了李膺杜密的反感,他们再度弹劾“十常侍”,第二年,李膺和杜密再度被杀。这两个人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对李杜,是政治家,人称“党锢之祸”。此后,再没有人敢弹劾这“十常侍”,于是“十常侍”就公然受贿,过着极其腐朽的生活。

外戚、宦官以及他们的党羽,都公行贿赂,搜刮财货,兼并土地。外戚梁冀被诛,抄没的家财竟达30余亿,抵得上东汉全年租税的一半以上。宦官集团也利用手中的权势公然受贿,尽情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

标签: 人中

更多文章

  • 历代人物们对吕布的评价:“有勇无谋”占主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有勇无谋

    历代人物们对吕布的评价:“有勇无谋”占主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寿:吕布有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范晔:术既叨贪,布亦翻覆。《曹瞒传》:吕布枭勇,且有骏马。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陈宫:吕布壮士,善战无前。高顺:将军躬杀董卓,威

  • 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表

    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

  • 蜀国灭亡 为何只有关羽子孙被诛灭全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蜀国

    蜀国灭亡为何只有关羽子孙被诛灭全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三国之中蜀汉灭亡最早,当时天下还未统一,因此,司马昭对蜀汉的君臣都比较善待,除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战死外,其余主要的官僚贵族都有良好的待遇,刘禅更是被封为安乐公,乐不思蜀,但是唯独关羽的子孙被残忍灭族?这到底是为什么?“关羽斩庞德”这最

  •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建安

    “建安七子”之一应玚,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应[yīng]玚[yáng](177-217),字德琏,东汉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父名应珣,官至司空掾(掾为古属官之通称)。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

  • 关羽为何不归降曹操:关羽不归降曹操的十大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羽

    关羽为何不归降曹操:关羽不归降曹操的十大理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读过三国志及其演义的都知道,曹操待关羽很好,用演义的话说,那就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封官许愿,美女十名,并且官拜偏将军,封汉寿亭侯,然而最终关羽还是舍弃曹操而去,究其原因何在。江湖以为,不外乎是以下几条:其一,关羽的人格信仰

  •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言听计从

    孙权定都秣陵是张一锤定音:对其言听计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张对孙策纵论天下大势,思想也是前卫的。他说:北方豪杰太多,有所作为不容易,不如到南方去,闯出一片新天地。我将与我的好友一起去支持您。张劝孙策到南方发展当时的能人基本都集中在北方。周、秦、汉的都城在长安、洛阳,英雄豪杰们的思维定势就是:

  • 钟会:咎由自取的末代狂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咎由自取

    钟会:咎由自取的末代狂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钟会,似乎命中注定应该是一个非同凡响的人物,不仅家世显赫,是个标准的官二代,而且从小就是个远近驰名的神童,不但得到当朝重臣的赏识,连皇帝听说后都要亲自验证真伪;青年时代又成为一代名士,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是曹魏帝国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二十出头又

  • 张松、法正为什么臭味相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臭味相投

    张松、法正为什么臭味相投?,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焉死后,刘璋继位。这个刘璋是个暗弱少决之人,耳根又特别软。公元211年,刘璋听说将派钟繇进攻张鲁,内怀恐惧。早在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之后赤壁之战之前,刘璋派别驾从事(州牧的行政助手)张松出使荆州,向曹操输诚,张松受到曹操的冷遇,心怀愤恨,

  • 三国名将马超与关羽谁厉害?关羽不服马超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关羽

    三国名将马超与关羽谁厉害?关羽不服马超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马超和关羽谁厉害关羽和马超都是我国三国时期蜀国的大将。关羽和刘备是结拜兄弟,所以一直追随在刘备左右,而关羽是在后期穷途末路的时候才归顺于刘备,二人都是刘备的得力助手,同时也都是蜀国最强的大将之一。那么马超和关羽谁厉害呢?马超和关羽

  • 孙权都送上美女了,为什么还是没套住色狼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送上

    东汉末年,东吴孙权想取回刘备有借无还的荆州,于是,大都督周瑜提出最佳方案,就是假招亲扣人质。诸葛亮识破了东吴的美人计,便安排赵云陪同前往,首先拜会了周瑜的岳父乔国老。乔国老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见刘备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就真的将女儿孙尚香嫁给了刘备。但是,如愿以偿的刘备还是没有将荆州还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