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概述

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61 更新时间:2023/12/21 1:39:06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西晋的短暂统一外,一直呈现着分裂的局面,但各分立的政权由于民族的融合,化传统并没有中断,在秦汉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

天文学上,一些天文学家根据实际观测,修正和发展了历代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如岁差,由于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不断发生微小变化,使得冬至点在恒星间的位置逐渐西移,每年的移动值就叫做岁差,东晋时的喜首先提出了岁差的概念,并对岁差进行了探讨,他根据历史记录进行推演计算,提出了每50年向西移动一度的岁差值,经过他的开拓后,后世的天文学家就不断地在修正岁差的数值。再如太阳、五星的运动,北齐的天文学家子信在海岛上利用浑仪对日月五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观测,从而发现太阳和五星运动的不均匀性,虽然他的解释并不正确,但是为后人的思考提供了思路。通过大量的实际观测,一些天文数据逐渐准确,19年7闰的历法进一步精确,祖冲之在大明历中提出了每391年设置144个闰月的看法,使回归年的长度得到了更为精密的结果,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8148日,比现今的推算仅差了46秒。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取得的成就也较大,数学体系的内容逐渐充实,在数学家中,最为着名的是刘徽和祖冲之。刘徽通过“割圆法”对圆周率进行推算,这种发放把极限的概念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刘徽推算了两个圆周率的数值,一个是3.14,另一个是3927/1250(相当于3.1416)这些数据是当时世界上最准确的数据。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在刘徽成果的基础上,把圆周率的计算推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峰,他运用“割圆术”,求出了精确到第七位数的圆周率,即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祖冲之还得出了两个用分数表示的圆周率数值,一个是355/113,一个是22/1,前者称为密率,后者称为约率。除了圆周率之外,祖冲之还创立了球体体积的公式,在研究过程中,他还运用了立体几的一条公理:“等高处截面积相等的两个立体,其体积必相等”。

魏晋南北朝的道教盛行炼丹,道士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了物质变化的各种现象,并对其中的某些规律进行了探讨。炼丹家在《周易参同契约》中说明汞不易粘附其它物质,会形成汞珠到处流动,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有些道士还汞能与铅形成汞铅齐,来固定汞不易控制的性能。从道士留下的一些炼丹方子中,还可以知道,当时已经利用消石(硝酸钾)和醋的混合液来溶解黄金。在炼丹中,道士们还发现了一些化学反应,丹砂(硫化汞)可以炼成金属汞,金属汞与硫黄加热则成了黑色硫化汞,再升华就是红色硫化汞的结晶,在实践中,他们还掌握了铁对铜盐的置换反应。

在魏晋南北朝的史料中,人们还发现了指南车的机械结构,指南车以简单的结构,就能使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关键在于传动机构或联或断的设计,当车辆偏离正南方向时,如向东,车辕的前端向左移动,而后端就向右移动,即将右侧的传动齿轮放落,使车轮的转动能带动木人下大齿轮向右转动,恰好抵消车辆向左转弯的影响,使木人指南的方向不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雄浑意气,桓温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雄浑

    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女婿,他凭借皇帝的倚重,平步青云,在东晋官场上翻云覆雨十几年。后赵政权灭亡的时候,桓温向晋穆帝司马聃(东晋的第五个皇帝)上书,要求带兵北伐。桓温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北伐没有成功,可他对权力的占有欲却越来越强,甚至开始觊觎皇位了。■侠胆英豪,乘龙快婿桓温,字元子

  • 第十九章 北魏末期的中原大动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原

    按照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一个强大封建王朝的衰落和灭亡,都是从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开始的。比如两汉的灭亡,起源于其末期的农民起义;后来北宋的灭亡,也是方腊起义敲响了丧钟(水浒属于小说不算),之后的元朝灭亡,源于轰轰烈烈的元末农民大起义;明朝的灭亡,起于席卷全国的明末农民战争;清王朝的灭亡,同样以太平

  • 顾恺之施舍:清贫之身但却为建康寺捐款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顾恺之

    身无分文的刘邦“贺钱万”曾经赴吕太公宴。历史上这样“不差钱”的人物不少,比如东晋的顾恺之。顾恺之虽没有刘邦有名,但大家恐怕也不会太陌生,历史课本里有他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堪称旷世名作。顾恺之(字长康)在当时就以画闻名。《世说新语》载,谢安对顾恺之画作的评价是,“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顾

  • 晋朝编年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晋朝

    晋王朝:(公元265~420年)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晋武帝司马炎执政时期:公元265年:乙酉,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吴末帝孙皓甘露元年;曹魏政权抚军大将军、晋王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西晋王朝正式建立,司马炎称晋武帝,建元“泰始”公元26

  • 桓温的故事:畏惧历史的谴责,动用强力手段毁史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时期的蔡邕,迫于压力,依附军阀董卓。卓败,表示了一点同情,被王允收下廷尉。这位王司徒,巧施连环计,将十八路诸侯联军也无可奈何的董卓,置于死地时,筹谋计划,是个很有头脑,很懂策略,同时很能忍让的政治家。不知为什么功成名立以后,变得特别的狭隘暴躁,毫无器度。估计他实际上是很爱貂蝉的,将情人作为钓饵奉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治——礼法合流,立法活动频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两晋

    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立法指导思想有很大变化,立法活动频繁。就法律内容而言,这一时期的法律以“礼法合流”为主要特点,确定了一系列反映儒家伦理精神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从而基本完成了我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为中华法系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与最终成熟奠定了基础。三国两晋南北朝

  • 第三节 诗词歌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诗词歌赋

    太康诗人主要有张载、张协、张亢、陆机、陆云、潘岳、潘尼、左思等,史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说。其中陆机、左思成就最高,潘岳次之。陆机,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是东吴名臣陆逊的孙子,父亲陆抗是东吴的大司马,他20岁时,晋武帝灭吴,他退居旧里,闭门勤学,并做

  • 八王之乱,骨肉相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骨肉相残

    晋惠帝司马衷执政后,皇后贾南风兴风作浪,使得朝野上下乌烟瘴气。司马氏皇族见有机可乘,为了争权夺利,开始激烈地内斗。短短的16年间,爆发了数次大规模的战争,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因此此次战乱史称&ld

  • 第一节 晋朝分封遗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晋朝

    西晋成立之初,晋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大封功臣,许多大家族都被封为公侯。短短几年时间,晋武帝共封了57个王,500多个公侯。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贾后之乱和八王之乱,使天下局势混乱。司马氏本身为河内(今河南省)士族,司马懿掌握魏国权力之后又改变、利用了九品官人法,使司马氏本身在官品起家上就得到了好处。如司马

  • 古代将要行刑的人犯,为何让他跪,他便听话的下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让他

    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这里面隐藏的究竟是何玄机?接下来小编来为大家讲述一番,想要得知原由,跟着小编一起来往下一探究竟吧!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无一例外地都会要求被执行死刑的犯人跪下。为什么呢?首先,对于临场监斩官员来说,死刑犯都属于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之徒,让他们跪下是可以算为执行一种认罪仪式,这也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