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党锢之祸,摧折士流

党锢之祸,摧折士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808 更新时间:2024/1/8 1:10:13

党锢之祸,摧折士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历史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士”这一阶层已经壮大起来,他们凭借其文化知识积极参与政治,到处游说。各国诸侯对之多加宾礼,或予以重用。有些士人出将入相,纵横捭阖,诸子百家,变法争鸣。所谓“得士者强,失士者亡”,充分说明了士人在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

>东汉统治者除了积极表彰士节以外,还大力提倡学习儒家经典,给士人开辟广阔的利禄之途,从而扩大忠于王朝的依靠力量。刘秀时已经恢复太学。明帝崇尚儒学,命令皇太子及王公大臣子弟都读经书,连卫士都要读《孝经》。其他如掌朝政多年的和帝邓后、顺帝梁后,也有类似的劝学措施。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太学迅速扩充,太学生多至三万余人,那时攻读儒家经典更成为士人做官发迹的敲门砖。读儒家的书,自然要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到东汉后期,忠、孝、节、义等封建道德更进一步浸透于士人的头脑。

>

>东汉时期,由于太学弟子日益增多,公私讲学之风大开,以及进入太学、郡国学能够得到免除徭役等特权,因而使属于中小地主阶层的士人队伍日益扩大,他们的经济力量和社会政治地位也与日俱增。例如陈和郭泰原来都出身寒素,后来都享有很高的名望,当郭泰从京师洛阳返回故里时,“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辆。”陈老死于家,“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者以百数。”说明到东汉后期,士人阶层已不只是达官贵人的攀附者,而俨然成为一支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政治力量了。

>

>东汉后期宦官的害政祸民,不仅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并且也严重堵塞了士人阶层的仕进之路,因而引起了他们的抗争。

>

>宦官的残暴统治,加深了东汉社会的政治危机,东汉政权犹如坐在一触即发的火山口上。在士人和宦官两个敌对力量中,前一集团除了一般地主阶级出身的士人和太学生以外,还包括许多中央和地方大小官吏。因为这些官吏原来也是士人,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东汉所崇尚的名节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忠和义。那时的忠义行为已不只是忠于皇帝,因为士人求得仕进,并非容易,所以士人对选用自己的官吏,常怀知遇之感,因而有报恩和尽忠的道德上的义务。例如名士荀爽被司空袁逢举为有道,他虽然并未应召,但袁逢死后,荀爽仍为他服丧三年。而州郡长官察举孝廉,也多取年少能够报恩的人。至于僚属与长官的关系,自然更是如此。这样,便增添了士人与官僚在政治上结合的因素。太学生与朝中大官往来,既然是为了求仕,而大官亦愿诸生为他效力,乐于和太学生交结,如外戚窦武把两宫赏赐全部分赐给太学生。当时太学生标榜的士人领袖,最高的是“三君”,即以大官僚窦武、陈蕃刘淑当之。这说明有些官僚已经和士人结合起来了。在东汉尚名节和激浊扬清的风气影响下,太学生、名士和有声望的官吏的言论,常常能够影响和指导各地士人的行动,使他们向往并参加这一结合,形成了广阔的士大夫集团,而与宦官相敌对,于是导致了所谓“党锢之祸”。所谓“党锢”,就是操纵政柄的宦官把对他们进行抗争的士大夫指为党人而剥夺其政治权利。

>

>延熹六年(163年),大臣陈蕃在给桓帝的上疏中,忧心忡忡地指出:“当今之世,有三空之厄: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三空”形象地概括了宦官暴政的严重恶果和政治危机。面对这一危急的形势,以杨秉、陈蕃和李膺为代表的部分正直官吏积极抗争,愤怒揭露宦官集团的罪恶。他们的斗争,得到了广大太学生的拥护和支持。李膺是正直官吏中反宦官的健将,郭泰是太学生的领袖,他们结识后,“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李膺、范滂等经常往来太学,给太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这种议政活动,使拥有三万多名学生的太学,变成了抨击宦官集团的强大舆论阵地。太学生的议政活动和正直官吏翦除宦官的斗争此呼彼应,使作恶多端的宦官集团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

>公元165年,代表士大夫利益的耿直正派官僚陈蕃做了太尉,名士李膺做了司隶校尉。不久,有人向李膺告发宦官张让的兄弟、县令张朔贪污勒索,李膺于是下令查办张朔。张朔听到消息后逃到洛阳,躲进了张让家里。李膺知道后亲自带领公差到张让家搜查,在张家的夹墙里搜出张朔,把他逮捕。张让此时还不想把事情闹大,他立刻托人去求情,可不承想李膺已经雷厉风行地把张朔杀了。张让向汉桓帝哭诉此事,桓帝知李膺的矛头虽然指向宦官,但张朔也确实有罪,也就对此事不闻不问了。而李膺的名气则因此迅速提升,在当时读书人都以受到李膺的接见为荣,时称“登龙门”。可这样一来,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冲突就闹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第二年,有一个叫张成的方士,他和宦官来往密切。从宦官侯览那里,张成得知朝廷马上要颁布大赦令,就纵容儿子杀人,打算事后装神弄鬼,假装作出预测,以让更多的人相信他的神仙方术。李膺得知后马上把张成的儿子逮捕起来,准备法办。第二天,大赦令下来了,李膺知道张成是故意纵子杀人,所以还是把张成的儿子砍了头。张成没料到李膺竟然不顾皇帝的特赦,就找到宦官侯览、张让,求他们替他报仇。三人商量后,向汉桓帝诬告李膺和太学生、名士结成一党,诽谤朝廷,败坏风俗。汉桓帝本就袒护宦官,于是听取了诬告之词,下令逮捕党人,一场宦官针对官僚士大夫的清洗由此开始。除李膺之外,还有杜密、陈和范滂等二百多人,都被以党人的罪名抓捕。

>

>被捕的党人在监狱里被宦官施以残酷的折磨。他们的头颈、手、脚都戴上了沉重的刑具,然后一个挨一个地被蒙住头拷打。一年多后,颍川人贾彪,到洛阳替党人申冤。汉桓帝皇后窦氏的父亲槐里侯窦武为城门校尉,他名列三君,同情东汉士兵士人,于次年(167年)上书求情。同时,负责审理此案的宦官王甫等人也为党人的言辞所感动,取消了对他们的酷刑。而李膺在狱中也采取以攻为守的办法,他故意招出了好些结交士人的宦官子弟,说他们也是党人。宦官们害怕受到牵连,没有办法,同时也觉得再进一步让形势恶化下去会无法控制,于是劝说汉桓帝说到了大赦天下的时候了。于是同年六月庚申日,改元永康,大赦天下,把两百多名党人全部释放了。但这些党人都被遣归故里,禁锢终身,不准入朝为官。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事件。李膺等人获释之后,声望更高了。

标签: 之祸

更多文章

  • 不用君子用小人――曹操的用人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之道

    不用君子用小人――曹操的用人之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说起历朝历代的特务机构,大家都会想起明朝的锦衣卫及东西内厂。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秘密刺探组织到朱棣的发扬光大,纵观276年的明朝统治史也是特务组织的最猖獗、社会最黑暗的发展史。然而,读过《三国志》的人,不难发现,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已经建立

  • 揭秘:历史上日本女王竟曾借助曹魏力量巩固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日本

    导读:在我国古代史籍中日本被称为倭国,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倭国距离东汉乐浪郡一万二千里,在韩国东南,是个岛屿之国。在东汉时期倭国有大小诸侯国百余个,大小诸侯均称王,最大的倭王居住在雅马台国。古代的倭国人个子矮小,喜欢黥面文身,文身以左右、大小来区别身份的高低贵贱。女人披发,衣着简单,用一块布

  • 蜀汉大将魏延究竟有没有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蜀汉

    蜀汉大将魏延究竟有没有叛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魏延是蜀汉国刘禅时期少有的大将,无论是资历、军衔、爵位还是能力,都是诸葛亮、李严这两个托孤大臣之后其他的人难以相比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蜀汉国正需要军事将领的时候,随着诸葛亮的死去而被杀。而他死后,其家被灭三族,这无疑是一种谋逆叛乱的罪

  • 曹操麾下战将如云,谁是“带头大哥”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将

    曹操麾下战将如云,谁是“带头大哥”呢?论资历和地位,应是“独眼将”夏侯。夏侯字元让,沛国谯县人,为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在曹营诸将中,他出道最早。“太祖初起,常为裨将,从征伐。(《三国志・魏书九・诸夏侯曹传》,未标注者同)”裨将者,副将也。曹操与袁绍等起兵讨伐董卓,“太祖兵少,乃与夏侯等谐扬州募兵”(

  • 自古红颜多薄命:大小二乔难逃宿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薄命

    自古红颜多薄命:大小二乔难逃宿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建安四年,孙策从袁绍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皖城东郊有位乔公,有两位号称国色天香的女儿,聪慧过人,远近闻名。乔公看到这两位将军少年了得,战功赫赫,便把自己的这对姊妹花嫁给二人。从二乔方面来说,一对姐妹花,同时嫁给

  • 屏风后的蔡夫人_闲话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屏风

    屏风后的蔡夫人_闲话三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夫人左右一切,对丈夫,可能是好事,也可能并非好事。尤其丈夫拥有权力,或者拥有很大的权力,夫人起到好的作用,也许并不显着,但一旦起不好作用的话,则必然要酿成悲剧。在家庭范围内,怕老婆,顶多名声不雅。但朝廷可不是家庭,后妃要插手朝政,影响所及,后果严重

  • 诸葛亮老婆黄氏为何被后人说成丑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丑女

    诸葛亮老婆黄氏为何被后人说成丑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诸葛亮的妻子黄氏是丑女,这一观点流传已久,估计论名气,黄氏可以排名中国古代十大丑女之列。为何人们会认为黄氏相貌丑陋呢?还是由于罗贯中的贡献:“武侯之子诸葛瞻,字思远。其母黄氏,即黄承彦之女也。母貌甚陋,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韬略

  • 揭秘一代枭雄曹操手下战斗力爆棚的“死亡骑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枭雄

    揭秘一代枭雄曹操手下战斗力爆棚的“死亡骑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曹操在位是并没有自封为帝,但是却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

  • 解密曹魏名臣荀之死:居然跟杨修有莫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之死

    解密曹魏名臣荀之死:居然跟杨修有莫大关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话说曹操赤壁兵败后,意志消沉,茶饭不思。他给汉献帝告了个病假,从此,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当然,曹操也没闲着,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开始潜心撰写他的《孟德新书》。据主簿杨修讲,他拜读过其中的一些章节,很精彩,这确实是一本凝聚了曹丞相一

  •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最成功的忍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忍者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最成功的忍者,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忍是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道家说,忍耐是远离灾祸的法宝。而集儒家的深邃和道家的机敏于一身的曾国藩则认为:面对命运,忍耐似乎是走向成功的惟一法门。东汉末年的三国:曹魏、蜀汉、孙吴,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