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巢是个怎样的人?吃人魔王黄巢十年吃掉三十万人!

黄巢是个怎样的人?吃人魔王黄巢十年吃掉三十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767 更新时间:2024/1/15 13:06:46

黄巢起义

几十年来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都把黄巢定性为:唐朝末年为了反抗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带领无法生存的农民进行大起义的革命领袖,是带着耀眼光环的正面形象。事实果真如此吗?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儒生在屡次科举不第之后,发出的杀气腾腾的誓言。若干年后,这个儒生实现了自己这个充满血腥味的誓言,真的做到了“我花开后百花杀”。于是,数百万人在他的屠刀下丧生,数十万人被他和他的部下用舂碾捣磨成肉酱而大快朵颐。这个曾经的儒生与贩私盐的头领,就是被如今的教科书描绘成唐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实际是吃人魔王的黄巢。

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黄巢响应王仙芝,成为唐末那场农民起义的发起人之一,并在王仙芝战死后,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这个从一介书生,到贩私盐头领,再到农民起义的领袖,最后成为食人魔王的人的变化,是一言难尽的。窃以为,暴民往往是因为暴政而产生的,如果能够吃饱穿暖,绝大多数人是不会去当那个把脑袋别在裤腰上的暴民的。但黄巢却是那个绝大多数人的例外。祖上三代以贩私盐为业的黄巢,家境殷实,吃得饱穿得暖。他之所以成为暴民,只是因为他想造反,想成为暴民,就像他当初的誓言一样,“我花开后百花杀”。这或许是他屡次名落孙山之后,对社会不满而产生的极端复仇心理,也或许是他后来不加选择地实施屠杀破坏的主要原因。历史规律证明,没有信仰的农民起义,往往在小有成就之后就走向衰落。秦末的如此;汉末的如此;明末的李自成如此;清末洪秀全也如此,黄巢当然也不能例外了。

起义之初,黄巢和他的义军可谓爱民如子,甚至因此获得“率土大将军”的美称,这种情形一直维持到他攻陷长安。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五日下午,当前锋未受到任何抵抗,顺利进入长安城时,唐金吾大将军张直方,率文武官员数十人至灞上迎接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义军将士皆披发,束以红绫,身穿锦袍,手执兵器,簇拥黄巢而行。而黄巢则乘坐黄金肩舆,威风凛凛地招摇过市。“甲骑如流,辎重塞涂,千里络绎不绝”。对唐末酷政已忍无可忍的长安市民夹道欢迎黄巢和他的起义军,黄巢们也被当时的气氛感动得涕泪纵横。黄巢的副将尚让一再告谕市民说:“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义军将士在街道上每遇到贫民,“往往施与之”,很有几分“黄巢来了不纳粮”的意思。以至民间甚至编出“正月十五挂红灯”,“端午时节插艾草”的故事来褒颂黄巢和他的起义军。

但是,从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巢进入太清宫,并于翌日,在含元殿登上皇帝宝座,建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起,作为分界线,黄巢和他的起义军就此变质了。黄巢几乎全盘接收了唐末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封其妻为皇后,尚让、赵璋等为宰相,郑汉璋为御史中丞,皮日休为翰林学士,孟楷、盖洪等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容使。并下令:唐官三品以上全部停任,四品以下则官复原职。可见,大齐是由农民军文武官员与唐朝官员混合而成的一个政权机构。农民军憎恨官吏,对唐宗室、公卿士族实行严厉的镇压政策,“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唐宰相及左仆射、右仆射、太子少师等藏匿民间,被义军搜出后“皆杀之”,连投降黄巢的左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因匿公卿于夹壁墙中,事发后亦被杀。黄巢这时露出了他“我花开后百花杀”血腥的峥嵘面目。他的起义军,则开始像强盗一样在长安街头杀人越货,抢男霸女。或许他们本来就是明火执仗,肆意妄为的强盗。在黄巢的统治下,老百姓连基本的农耕作业都已无法进行下去,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景象。

随之而来,黄巢的本性也开始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显露出来。有人题诗讥讽黄巢当了皇帝后,开始变得昏庸残暴。黄巢立刻组织人去查其作者,但是没有查出来,于是黄巢索性把长安城中三千多无辜的儒生砍了头;随着唐军的反攻,长安被唐军占领。但没几天又被黄巢夺了回来,对于长安的失而复得,黄巢却大光其火,他将之前的那次失利归罪于普通的长安平民,这个曾经被长安市民夹道欢迎的“率土大将军”,举起屠刀,血洗长安,将城中八万余名男丁杀戮殆尽。当黄巢于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四月再次被赶出长安后,率部出蓝田入商洛山。五月,黄巢派左军中尉孟楷为先锋进攻蔡州(湖北枣阳),唐节度使秦宗权战败后投降齐军,孟楷随即由蔡州移师转攻陈州(今河南淮阳)。

陈州刺史赵犨是唐朝的着名将领,本人多次参加过围剿黄巢的战斗,是大齐军队的夙敌。赵犨担任陈州刺史后,就对部下说过:“黄巢若不死在长安,必定向东走,陈州是他必经之路,不可不防。”看得出,他刚上任就已预见到黄巢的失败,并进行了相应的部署。孟楷刚入陈州境内,赵犨趁其不备,果断出击,齐军大败,孟楷被俘。赵犨为表示与黄巢绝不妥协的决心,命人将孟楷斩首。孟楷是最早追随黄巢起义的重要将领,素为黄巢宠信。黄巢异常悲愤,立即与秦宗权合军将陈州团团围住,并“掘堑五重,百道攻之”,大有不拿下陈州决不罢休之势。

赵犨刚任刺史之时,就一直不断地修筑城堑,积蓄粮草,缮治兵器,在黄巢到来之前,就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将方圆六十里内的居民迁入城中,同时募集大批勇士,由其弟和儿子分头统领,加固城防。赵犨对陈州保卫战的准备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和到位,因此,黄巢攻打陈州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黄巢见自己带着几十万大军,却连小小的陈州都攻不下来,非常生气,干脆在陈州城下扎起营寨不走了。竟在陈州城下建起一座类似于皇宫的“八仙营”,并设置了百官曹属,“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结果,黄巢围困陈州长达三百多天,却始终没能攻破陈州。而唐廷却不断调动军队,开始了对黄巢的围剿。

黄巢在陈州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来自唐军的进攻,而是没有粮食。他是在唐军的进攻下败出长安的,不可能带有多少粮食。赵犨在他到来之前就采取坚壁清野,也没有给他留下粮食。而他手上有着一支几十万的大军,这支军队人吃马嚼,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可是这里没有粮食,那么,他们吃什么呢?黄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吃人。“贼围陈郡百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饿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见《旧唐书》)“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见《新唐书》)“时民间无积聚,贼掠人为粮,生投于碓,并骨食之,号给粮之处曰‘舂磨寨。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卞、曹、濮、徐、衮等数十州,咸被其毒。”(见《资治通鉴》)

名词解释:舂:把东西放在石臼里去壳或捣碎;臼: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制成,中部凹下;碓:舂米用具,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杠,杠的一端装有一块圆形的石头,用脚连续踏另一端,石头就会连续起落,去掉石臼中糙米的皮。搞清了这些工具,就可以很清楚黄巢是怎么解决部队的粮食问题了。黄巢的军队把人抓来,活生生地放入石臼里,然后像舂米一样,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以此来填饱士兵们的肚子。在围困陈州的三百多个日夜里,黄巢动用了数百个这样的巨型杀人机器,同时开工,流水作业,日夜不停。活生生地把大批无辜乡民,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悉数纳入巨舂,顷刻碾为肉糜。陈州四周的老百姓都被吃光了,为扩大活人供应的来源,又“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数十州,咸被其毒”。

于是,这支曾经被称为“义军”的黄巢军队,成了一群吃人恶魔。据最保守估计,黄巢军队在这段时间至少吃掉了三十万人。这种吃人不吐骨头,以人肉充当军粮的行径,其野蛮凶残程度,确实冠绝古今。黄巢和起义军的恶行,也注定了他的最终失败。在唐军的合围下,黄巢惨败。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六月十五日,众叛亲离的黄巢,被其外甥林言,杀于泰山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黄巢自乾符二年(公元875年)起义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被杀,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据不完全统计,有八百万人(其中大部分为普通老百姓)死在他和他军队的屠刀之下,原来人口稠密的中原大地,又变成赤地千里,荒无人烟了。由此可见,一次暴烈的革命,不但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反而屠杀了人类文明。

黄巢败亡后,有一细节,供读者思之: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秋七月,唐僖宗在大玄楼举行受俘仪式。武甯节度使献上黄巢首级及其姬妾二三十人。唐僖宗问姬妾女子:“汝曹皆勋贵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一个为首的女子回答:“狂贼凶逆,国家以百万之众,失守宗祧,播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责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上不复问,皆戮之于市。临刑前,执法人员可怜这些女子,让她们喝醉后,再行刑。女子们边哭边喝,结果,都在醉卧中受死,唯独为首的女子不哭亦不醉,从容就死。

标签: 的人

更多文章

  • 第三讲 开元盛世:古代中国的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开元

    玄宗可谓独步古今的君主,一生充满离奇色彩,伟大与渺小融于一体,雄健与软弱集于一身,光荣与耻辱凝于一人。他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盛世,创造出举世无双的“开元之治”。然而众多社会问题酿成安史之乱,将治世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谥号明皇国家的强盛,不是君主一个人的作为,因为他不是万能的;然

  • 武则天没给李世民生孩子 而为李治生了6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可比汉武帝、秦始皇、康熙、乾隆等这些皇帝要出名多了,也是电视荧屏上的“宠儿”,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堪称传奇,从身份卑微的五品才人一直到权倾朝野的帝王,统治了大唐数十年,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武则天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13年时间里没有生育一儿一女,但是当嫁给了李世民

  • 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为何会成就帝王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佳话

    明朝时坊间流传“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才子佳人故事,纯属话本戏说。俺今个儿给大家讲一出唐太宗三次龙颜大怒如何成就帝王佳话的史实。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在他还是李二的时候,真的很二,他敢在他老爸李渊首鼠两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坐实李家反他亲戚大隋天下的口实,这个冒着巨大的风险的选择是需要敏锐

  •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 长孙皇后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孙

    长孙皇后,生卒于601年—636年,出生于长安,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对贞观之治的出现居功甚伟。她利用自己对李世民的影响力,多次为朝臣、宫人化解危机,平息李世民的怒火。长孙皇后是一位充满智慧、荣宠一生、优雅大气与妩媚活泼并存,且骄傲自负得可爱的贤后。贞观八年(

  • 万万想不到!唐太宗李世民给儿子的信如此肉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肉麻

    提起唐太宗,大家都如雷贯耳。此人少年英雄,年纪轻轻就搞起了革命,帮着他老爹李渊从一百零八路反王中杀将出来。在玄武门心狠手辣,弄死哥哥弟弟。当上皇帝,成为一代名帝,开创大唐盛世。总的来说,这个人的形象就是传说中的高大上。脑洞老师写了两本书《隋唐不演义》《诸王的游戏》都是以他为主角。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汉

  • 唐太宗不爱武媚娘 李世民为何从未碰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不爱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且从未生育过李世民的子嗣。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

  • 揭秘李世民的另一面 爱玩弄权术随意贬斥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权术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位口碑不错的帝王,不但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同时自身的生活也相对比较简朴,其在位多年,皇室的奢侈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不过如果因此你就觉得他道德如何高尚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李勣,就是我们口中的徐茂公,他可是半仙一样的人物,极具军事才华,曾作

  • 李世民为何纵容手下大将侯君集“打家劫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打家劫舍

    侯君集是唐朝名将,曾经当过兵部尚书,早年的时候侯君集不学无术,空有强壮的身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后加入秦王府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立下战功。唐朝统一后,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侯君集开始认真学习。贞观十七年因为涉及太子谋反受到牵连被处死。侯君集早年的时候比较浮夸,明明自己武艺不精却还要夸自己厉害,有些自不

  • 当了两次皇帝,被后人冠以窝囊的名号,而后被妻子女儿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两次

    在历史上,皇帝这一职业应当是最光鲜亮丽的,成千上万人争破头皮都想变成皇帝,在雄霸九州她们能够启动农民起义去追求皇位,可是要在鼎盛得话只有根据皇上继位这一方法,但是今天我们要谈论的并不是争夺皇位的问题。而是一个皇帝的悲剧。很多人会感到意外,皇帝的生活怎么会有悲剧呢?先不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就光是皇帝

  • 贞观盛世 李世民下诏贪污450元就判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贞观

    换算古今货币,唐朝李世民时期九品芝麻官的月薪大概为6000块钱,贪污450块钱就判死刑!贪污受贿是犯罪,世代皆如此,这毫无疑问。但是到底贪污受贿多少钱该判死刑呢?这里边的差别可就大了。但谁都知道,规定是规定,关键看执行。执行像弹簧,伸缩尺度强。说白了,这事还是看人下菜碟。比如明朝的大太监刘瑾,贪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