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武则天与李世民和李治的真正关系是什么

揭秘武则天与李世民和李治的真正关系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20 更新时间:2024/1/21 3:14:43

武才人虽属皇帝嫔妃序列,但她的主要职责是内宫的“机要秘书”,有证据表明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并未宠幸过武才人。谁是李世民身边最美丽的女人贞观十年(636),李世民贤德的长孙皇后去世。长孙皇后与太宗皇帝是结发夫妻,二人很是恩爱。长孙皇后的去世使李世民失去了一位贤明的内助、良佐和知音,太宗由此很是悲伤。当然,男人失去心爱女人的悲伤总会过去的,李世民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但他在对待美色上也不是一个伪善者,只要是美丽的女人,不管这个美女所处是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

都将会成为他宠幸的对象。

谁是李世民身边最美丽的女人呢?太宗皇帝身边有这样一个女子,她长得是明眸皓齿、国色天香,这女子原本是李世民四弟李元吉的妃子杨氏。“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杀了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逼父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李世民一见这位兄弟媳妇杨氏就被其惊艳的美色所迷倒,竟置舆论口舌不顾将杨氏纳入后宫,立为“婕妤”,倍加宠爱。可见杨氏的美色是无人能敌的,连英明一世的太宗皇帝都难过杨氏的美人关。到了长孙皇后去世后,杨氏的美艳仍然在焕发着摄人心魄的光芒,李世民竟神魂颠倒,准备将这原本是自己弟媳的杨氏立为新皇后。没想这事到了铮臣魏徵那里却不被买账,魏徵认为太宗皇帝这样做太过离谱,有失一个好皇帝的风范,于是毫不留情地进谏道:“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辰嬴自累!”魏徵是历史上有名的刚正不阿、坚持原则的谏臣,李世民曾赞誉魏徵是他的一面镜子。魏徵在反对李世民立杨氏为后这个问题上所用方法还是比较策略和聪明,他举了一个历史掌故来挖苦太宗皇帝。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将女儿怀嬴嫁给了在秦作人质的晋公子圉。

后圉逃归,怀嬴不从。再后来圉的弟弟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秦国,秦穆公很欣赏重耳,认为他有王霸之相,于是将女儿怀嬴更名辰嬴嫁给了重耳,后又连续将四位秦宗室美女嫁给重耳当妾。重耳后来虽然建立了王霸之业,但却曾因娶过哥哥的女人而成为后世的笑柄。魏徵对皇帝说:“陛下你是要与唐、虞舜肩比功德的明君啊,现在怎么能去立弟媳作皇后呢,这岂不将来要落后人笑谈吗?”李世民一听魏徵之说,只好打消了立杨氏为后的想法。太宗皇帝把弟媳杨氏占为己有封为嫔妃就已经很是出格的了,但普通老百姓并不知情,如若要晋为皇后,那可是要母仪天下向全体臣民颁诏公布的呀。太宗在讨好宠妃杨氏和保持自己的英名这两件事情上他还是选择了后者。不过,虽然太宗皇帝听了魏徵的劝谏没有执意去立杨氏为后,但李世民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龙驭归天时也终是后位虚阙,他为了杨氏之故就再也没有动过立皇后之念。由此可见,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最美丽和最受宠爱的女人不是武才人,而是杨婕妤。谁是李世民身边最有才情的女人《新唐书》卷七六列传第一后妃上《徐贤妃》载:“太宗贤妃徐惠,湖州长城人。生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八岁自晓属文。”徐惠自幼聪颖过人,容止也是美丽端庄。幼年的时候其父让她用屈原的《离骚》体作《小山篇》,她略加思索竟脱口而颂——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思。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父亲徐孝德听后大为惊异,于是这美女加才女的徐惠诗就在坊间广为流传。“太宗闻之,召为才人。手未尝废卷,而辞致瞻蔚,文无淹思。”李世民非常喜欢这个小鸟依人般的徐才人,徐才人很快就得到了侍寝圣躬的机会,皇帝在这个才女的青春身体上感到了龙心大悦,就将她父亲升职为水部员外郎,没多久徐惠就由正五品的“才人”跃升为正二品的“充容”。史载:贞观末,李世民数度起兵讨伐四夷和大兴土木修建宫室,百姓劳怨,徐惠还直言上疏极谏,写过一篇《谏太宗息兵役疏》收录在《全唐文》中,李世民认为她言之有理,并“优赐之”。

后来李世民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进药。曰: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寝,吾志也。”在太宗皇帝死后不久的永徽元年(650),这个才华横溢、容貌美艳的女子就在对李世民的思念中哀伤地死去了,年仅二十四岁,死后被赠为“贤妃”,陪葬昭陵石室。徐惠仅大武媚娘两岁,被李世民召进宫帏封为才人的时间也就在十四、五岁间,但几年下来徐惠却从正五品的“才人”晋升到了正二品的“充容”,可见太宗皇帝的宠爱有加,而武媚娘从进宫直到太宗皇帝驾崩出宫进感业寺为尼时也没有任何职位的升迁,终身为“才人”。从历史文献所载来看,武则天的才华是无法与徐惠比肩的。由此可见,在太宗李世民宫中,最有才情的女子不是武则天,而是徐惠。

武才人在太宗朝没有生产的记录史书明确记载太宗皇帝李世民一生共有35个子女,其中14个王子、21个公主,但没有一个为武才人所生。武才人进宫正值豆蔻年华,太宗皇帝也春秋正盛,双方都有较强的生殖能力,可为什么没有结果呢?太宗皇帝在人生后期也有生子女的记录,武则天后来在感业寺被李治幸御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儿子弘。

武媚娘在太宗身边度过了七年的才人生涯而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来,很大程度上说明李世民根本就没有把她看上眼、没有动过心,只把她作为一位身边的才人女官在对待。李世民身边不仅是美女若云,有令他几乎色令智昏的国色天香之杨婕妤和芳华绝代、才情卓着的徐充容,还有前朝隋炀帝杨广之女杨妃和秀色可餐的阴妃、燕妃、韦妃、王氏,由此可见,武才人的妩媚还不足以让一代英主李世民为之动欲望之情。太子李治不可能去招惹太宗皇帝的宫人太宗李世民在晚年病中时,太子李治仁孝非常,亲奉汤药于塌前,不离左右。李世民见之劳累叫他去休息一会李治都不愿意,他忧思父亲的疾病以至于生出了白发来,竟把李世民感动得老泪纵横地说:“汝能孝爱如此,吾死何恨!”后来李世民在临死的时候对顾命大臣长孙无忌等说道:“朕以后事付公辈。太子仁孝,公辈所知,善辅导之!”其实原来的太子并不是李治,而是李承乾。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也不是李治,而是李泰。李治之所以能当上太子一方面是因为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结党争斗故,另一方面是因为时为晋王的李治性格忠厚、老实。李世民实在是不愿看到他当年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兄屠弟的故事再在他儿子们的身上重演,所以,他在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中选择了性格近乎柔弱的李治来为储君。李治在贞观二十年进太宗内宫照顾父亲病体时年龄不过十七、八岁,这样一种年龄和性格的太子,他会去招惹父亲的嫔妃吗?李世民又是一个精明的君主,他为了江山社稷可以杀掉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为了李唐王朝的继承稳定他不惜废了太子李承乾,幽闭了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李泰。有这样一位英明、严厉的父亲还在世,才十几岁的李治他敢去招惹父亲的嫔妃吗?

太宗皇帝派武才人去照顾太子在禁宫中的生活李治后来在登基当了皇帝后,他从感业寺中接武媚娘入宫封为“昭仪”,后又进封“宸妃”。在永微六年(655)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时,唐高宗李治专门下了一道《立武昭仪为皇后诏》,诏曰:“武氏门着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赞叹。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李治在诏书中用了一个“王政君”的典故,当年汉宣帝就曾选了一个自己的宫人王政君赐给太子作太子妃,。这诏书明确告诉天下,当年他当太子侍奉先皇时,是太宗皇帝将武才人赐给了他,由此证明立武昭仪为皇后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李治的这道《立武昭仪为皇后诏》在后世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欲盖弥彰的障眼法,与掩耳盗铃无异。

但这里还是透露出一个信息来,那就是李治在太宗朝就与当时的武才人有了瓜葛。《资治通鉴》载:“上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那么在当时的境况,到底是太子李治与武才人暗生私情呢,还真是太宗李世民将武才人赐给了他儿子?前面已经分析了李治“忠厚、老实、仁孝”的性格,就算他在当了皇帝后性格都是相当的软弱,况且当时他才十几岁。完全有理由相信是因为李世民为方便太子在禁宫中来照顾他的左右,而在内庭置别院让其居住,那当然就得有太监和宫女来侍候储君,于是太宗皇帝就将他从未幸御过的、且容止美艳、性格坚定、才能卓着的武媚娘派去照顾储君的生活,这就合乎情理,同时也才对得住自己性格仁懦的儿子。太子李治见到了与自己年龄相近的武才人,因为是父亲所赐,他当然可以喜欢这个容貌妩媚的女子。从男女相欢大多以性格互补的原理来看,忠厚、仁懦的李治喜欢上坚定、果敢的武才人是完全符合人生哲学逻辑的。后来他坚决地要立武氏为后的基础也应该在此,那道《立武昭仪为皇后诏》也不能简单地用“欲盖弥彰”来推断。武则天与李世民父子之间的真实关系"/>由于武则天当了皇帝,挑战了封建社会的男权政治思想,颠覆了只有男人才能当皇帝的传统。那些想极力维护“男尊女卑”统治观念的人就大肆在武则天曾经当过太宗皇帝才人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用情色的笔墨极端地放大她同太宗父子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秽乱宫帏”就由此说来,这不过是那些伪善的男人们想在这位伟大的女性身上泼更多的脏水,以宽慰他们那卑微、庸俗和畏琐的胸心罢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黄巢是个怎样的人?吃人魔王黄巢十年吃掉三十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的人

    黄巢起义几十年来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都把黄巢定性为:唐朝末年为了反抗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带领无法生存的农民进行大起义的革命领袖,是带着耀眼光环的正面形象。事实果真如此吗?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们可以

  • 第三讲 开元盛世:古代中国的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开元

    玄宗可谓独步古今的君主,一生充满离奇色彩,伟大与渺小融于一体,雄健与软弱集于一身,光荣与耻辱凝于一人。他创造出无与伦比的盛世,创造出举世无双的“开元之治”。然而众多社会问题酿成安史之乱,将治世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谥号明皇国家的强盛,不是君主一个人的作为,因为他不是万能的;然

  • 武则天没给李世民生孩子 而为李治生了6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可比汉武帝、秦始皇、康熙、乾隆等这些皇帝要出名多了,也是电视荧屏上的“宠儿”,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堪称传奇,从身份卑微的五品才人一直到权倾朝野的帝王,统治了大唐数十年,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武则天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13年时间里没有生育一儿一女,但是当嫁给了李世民

  • 唐太宗李世民三次震怒为何会成就帝王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佳话

    明朝时坊间流传“唐伯虎三笑点秋香的”才子佳人故事,纯属话本戏说。俺今个儿给大家讲一出唐太宗三次龙颜大怒如何成就帝王佳话的史实。要说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还真是不简单,在他还是李二的时候,真的很二,他敢在他老爸李渊首鼠两端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坐实李家反他亲戚大隋天下的口实,这个冒着巨大的风险的选择是需要敏锐

  • 李世民最爱的女人 长孙皇后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孙

    长孙皇后,生卒于601年—636年,出生于长安,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对贞观之治的出现居功甚伟。她利用自己对李世民的影响力,多次为朝臣、宫人化解危机,平息李世民的怒火。长孙皇后是一位充满智慧、荣宠一生、优雅大气与妩媚活泼并存,且骄傲自负得可爱的贤后。贞观八年(

  • 万万想不到!唐太宗李世民给儿子的信如此肉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肉麻

    提起唐太宗,大家都如雷贯耳。此人少年英雄,年纪轻轻就搞起了革命,帮着他老爹李渊从一百零八路反王中杀将出来。在玄武门心狠手辣,弄死哥哥弟弟。当上皇帝,成为一代名帝,开创大唐盛世。总的来说,这个人的形象就是传说中的高大上。脑洞老师写了两本书《隋唐不演义》《诸王的游戏》都是以他为主角。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汉

  • 唐太宗不爱武媚娘 李世民为何从未碰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不爱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候,还是个才人,且从未生育过李世民的子嗣。这足以说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

  • 揭秘李世民的另一面 爱玩弄权术随意贬斥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权术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位口碑不错的帝王,不但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同时自身的生活也相对比较简朴,其在位多年,皇室的奢侈之风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不过如果因此你就觉得他道德如何高尚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李勣,就是我们口中的徐茂公,他可是半仙一样的人物,极具军事才华,曾作

  • 李世民为何纵容手下大将侯君集“打家劫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打家劫舍

    侯君集是唐朝名将,曾经当过兵部尚书,早年的时候侯君集不学无术,空有强壮的身体,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后加入秦王府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立下战功。唐朝统一后,随着官位越来越高,侯君集开始认真学习。贞观十七年因为涉及太子谋反受到牵连被处死。侯君集早年的时候比较浮夸,明明自己武艺不精却还要夸自己厉害,有些自不

  • 当了两次皇帝,被后人冠以窝囊的名号,而后被妻子女儿害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两次

    在历史上,皇帝这一职业应当是最光鲜亮丽的,成千上万人争破头皮都想变成皇帝,在雄霸九州她们能够启动农民起义去追求皇位,可是要在鼎盛得话只有根据皇上继位这一方法,但是今天我们要谈论的并不是争夺皇位的问题。而是一个皇帝的悲剧。很多人会感到意外,皇帝的生活怎么会有悲剧呢?先不谈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就光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