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342 更新时间:2023/12/29 9:17:48

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东晋朝廷的大官,祖父也当过太守。可是,他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官场上的习气,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上。

年轻的时候,陶渊明在自己住的房子前边栽了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荫下读书,读到高兴的地方,连饭也忘了吃。遇到使人忧愁的事,他就借酒浇愁。家里穷,没钱买酒,也不要紧,自有好友相送。于是,只管痛痛快快地喝,喝醉了,睡一觉,醒来,散散步,围着院子转圈儿。他的院子是什么样的啊?残墙断壁,处处长满了野草,绿油油的一片,草地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微风习习,掀起了他那破旧的衣衫。肚子饿了,看看碗,碗是空的;看看锅,锅里面也是空的。虽然庄院残破,并且经常挨饿,可他的心情是极其愉快的。

陶渊明博览群书,什么诸子百家,什么诗词歌赋,他尽情浏览,百读不厌。所以,他的思想十分开阔,见解也高明,周围人者都很佩服他。

陶渊明还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就是他自己。在章中,他把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写得自由自在。后来人们也都称他“五柳先生”。

乐在田园

陶渊明热爱劳动,热爱乡村。他在南山脚下开垦了十几亩土地,在柴桑村里盖了几间草房,房后栽杨柳,堂前种桃。小狗在巷子里汪叫,大公鸡在桑树上喔喔啼,炊烟袅袅,生活惬意。

陶渊明一天到晚陶醉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他和农民们一样,每天早出晚归,在田间劳动,心甘情愿地过着艰苦而愉快的生活。他在一首诗中写道: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也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但陶渊明生性淡泊,在家境破落,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沉醉于读书作诗。

为了生存,陶渊明也去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官回家了。后来,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公元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41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

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80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大火烧毁,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史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着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文人乃至所有中国人的楷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鹬蚌不争,何来渔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渔翁

    晋惠帝时,张方世代家贫,但以才勇受用于河间王,升迁为振武将军。张方起初在长安的时候,富翁郅辅供给他财产,使他地位日渐高贵,因此张方用郅辅为帐下督军,两人非常亲近。河间王的参军毕坦,有一次被张方侮辱,忿怒之下就对河间王说:“张方屯兵霸上已久,太行山以东的贼寇很多,他也不进兵剿灭,应该防备他

  • 王与司马共天下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和惠帝、怀帝同一辈份,十五岁世袭琅邪王。永兴二年(305),东海王越起兵讨伐河间王霤和张方,命琅邪王司马睿留守下邳,这是琅邪王司马睿走上政治舞台的开始。司马睿本与东海王的参军王导关系密切,这时急需得力帮手,便向东海王要人,让王导担任主管军事的司马。王导字茂弘,琅邪临沂人。临沂王

  • 痴呆至尊——晋惠帝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痴呆

    司马衷司马衷,字正度,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290年继位,306年暴卒,在位17年。司马衷天生智力低下,根本无法胜任一国之君的位置。他在位的17年中,刚刚建立的国家迅速衰落,贾后干政,朝政混乱,各诸侯王并起争权,爆发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不堪国是的晋惠帝在动乱中被当

  • 司马炽——史上最窝囊的皇帝 为求生学狗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是一个时代的主宰,他们掌管着每个朝代的命运。在众多的帝王中,有体弱多病、有骁勇善战、有足智多谋、有荒淫好色,当然还有那些贪生怕死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一位可以称之时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为求生学狗叫。话说司马家的皇帝个个都不怎么样,先是出了个傻皇帝司马衷,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窝囊废材皇帝

  •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为何被人骂作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卖国贼

    蜀国是三国时期政权维持时间最短的一方,也是最先灭亡的一方。史学家们认为蜀国灭亡的原因有四点:刘禅昏庸,黄皓弄权,陈祗乱政,谯周误国。前三点都比较好理解,然而对于第四点“谯周误国”,历来就有很大争议。谯周是三国时期蜀汉着名的大学者,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他在蜀汉担任光禄大夫,是有名无权的官职。

  • 周代西魏,宇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魏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宇文泰成为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他毒死了孝武帝元修,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文帝。宇文泰与高欢一样,也没有自立为帝。他死后,其侄宇文护迫使魏恭帝退位,并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为帝,即孝闵帝,国号改为周,史称“北周”。■出身草莽,逐掌大权宇文泰,祖籍代郡武川(

  • 谢玄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谢玄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谢玄

    谢玄谢玄出身于东晋的名门望族,他的叔父谢安是东晋的贤臣。谢玄成年后博学多悟,有“经国才略”。东晋五朝建立之后氏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侵扰东晋边境。朝廷感到形势严重,迫不得已选求文武良将,以加强北边防务抵御前秦入侵。于是谢玄拜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 东晋好"基友":王导曾把头枕在周顗的腿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晋

    他父亲有段浪漫爱情西晋派六路大军灭吴时,东边的一路军统帅是王浑。消灭了东吴中央军后,突然停在江北,走完了九十九步,只差最后一步。当时有个人急得要命,劝王浑说:赶紧进入建业啊,否则肯定会被王濬抢去头功。王浑不听,后来肠子都悔青了。这个劝说的人就是周浚,周顗的父亲。周浚有段真正邂逅的爱情,估计前世有上万

  • 第五节 天下归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魏灭蜀汉的第二年(公元264年)七月,吴主孙休得急病而死。吴国外右曹魏军队的威胁,内有交趾今两广、越南北部一带的反叛,国人无不期待一个英明之主即位,以振国威。左典军万或曾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当过县令,与孙权之孙、乌程侯孙皓非常要好,他在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面前盛称孙皓之贤明英武,可堪大任,因而在

  • 顾恺之小故事三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募钱有个瓦棺寺刚刚落成,众和尚想请人捐钱,可是数月后,钱款仍不多,颇使和尚们发愁。一天,一位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到庙里,在缘簿上写下捐钱100万。和尚们都很惊讶,以为他空口说大话。年轻人说:“你们在庙里准备好一堵素白的墙壁,我自有募钱的办法。”和尚们半信半疑地照办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