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淝水之战:战争史上以少胜多最好的实例

淝水之战:战争史上以少胜多最好的实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57 更新时间:2024/1/3 9:55:12

苻坚所统治的大秦在王猛的辅佐之下越来越强大,很快超过了东晋。苻坚的野心也随着他的国势的强盛而日益膨胀,他日思夜想的事就是怎样降服东晋,统一天下。

此时,王猛已去世多年,而大秦也再未得到一位像他这样的奇人。相比之下,东晋虽然兵力不如大秦,但有贤臣谢安当朝。此人颇具文韬武略,处变不惊。在本朝推行宽厚仁爱政策,深得民心。而朝廷君臣关系也甚是融洽,晋室在他的辅治之下,渐呈兴旺的态势。

在这种情形之下,苻坚仍然坚持要打东晋。一天,苻坚又召集群臣,商讨伐晋之事,众大臣依然是多数不赞成。尚书佐仆射权翼说:“晋廷虽弱,但君臣和睦。况且有谢安、恒冲等杰出之人,此时伐晋怕是不妥。”太子右卫率石卫也补充道:“晋廷百姓也拥护朝廷,而且有长江天险可守,恐怕取胜不易。”

苻坚的弟弟苻融也反对伐晋,并且说了好几条理由,但苻坚就是听不进去。而且见大多数人都不赞成他伐晋,便有些生气。朝中有一个叫朱彤的大臣,最善于察颜观色、阿谀奉承。现在看到众大臣都反对出兵,大王生气了,便上前施礼道:“陛下御驾亲征,所到之处,高山低头,河水退路,有征无战。晋朝上下定会或降或逃,陛下定能一战而胜,实现统一大业。”

苻坚一听,正中下怀,不由得心花怒放。说道:“还是朱爱卿说得好,我国现在兵强马壮,岂有不思进取之理?来人,赏朱爱卿布100匹,黄金50两。”说完又下令择日出兵伐晋。众人见状,也无法再劝。

太元八年(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自率军百万,出兵伐晋。东晋朝廷闻听苻坚率兵百万来犯,一时慌作一团,孝武帝急召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有说降的,有说逃的,都拿不出一条好计策。

此时,宰相谢安出班说道:“陛下不必惊慌。苻坚虽然强大,但他所率为不义之师,不义必失道,失道必败。我晋廷君臣和睦,百姓安居乐业,上下团结一心,定能克敌制胜……”一席话,说得众人方安下心来。

秦军大兵压境,晋朝百姓也都人心惶惶。但谢安自受孝武帝之命,负责统兵抗秦之事后,稳如泰山。不是游山玩水,就是欣赏歌舞,并且故意让老百姓知道。百姓们见他如此镇定,也都渐渐平静了下来。京城建康出现的混乱局面很快平息下来。

谢安这才连夜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命龙骧将军胡彬率5000水军守寿阳,让谢石、谢玄带8万精兵北上阻止秦军。其他将领如辅国将军谢琰(谢安之子)、西中郎将桓尹、刘牢之等也都一一受命。众将见主将谢安神态自若,毫无惧色,也都信心大增,领命而去。

胡彬率军赶往寿阳,不料途中便听说寿阳失守。于是迅速率军驻扎到硖石这个军事要冲。而秦军自南下以来,打了几次小胜仗,便以为晋军不堪一击。派人到谢石处去劝降,想不费一兵一卒就使晋军归顺。

可惜的是,他派去的朱序是东晋降将,见了谢石非但不劝降,反而鼓励他抗击秦军,并向谢石透露军事情况。谢石见他态度诚恳,所说又与探马所报基本相符,心里就有了底。派刘牢之率5000精兵深夜去劫洛涧梁成的大营。

梁成本来就觉得晋军不值一提,又得知苻坚派人前去劝降,更加放松警惕。晚上睡得正香,便被人在梦中取走了脑袋。梁成大营一时乱成一团。许多士兵还没穿衣服就死于非命,而晋军愈战愈勇,直将秦军杀得大败,只有梁成的副将王显带着几个亲兵逃走。

王显跑到苻坚大营,告知情况。苻坚闻听梁成5万大军被人家5000军兵杀得全军覆没,盛怒之下,竟将王显也斩了。

刚杀了王显,就有人来报,围攻硖石的军队也被晋军大败。当天夜里,苻坚又听说秦军在淝水(东淝河,从合肥西北到八公山南汇入淮河)吃了败仗,不禁大惊失色。显然,他是有些后悔自己的伐晋之举了,可他现在已是骑虎难下,只有硬着头皮上。

第二天一早,秦军诸将在寿阳城头观察晋军动态。苻坚见淝水对岸晋军大营军旗飘扬,士兵们正在练习拼杀,喊声震天,斗志旺盛,不由得胆怯起来,问身边的苻融:“贤弟,你说这晋军到底有多少人马?”苻融答道:“大概有十几万吧!”

符坚闻听,又向远处的八公山上眺望,只见树林中影影绰绰似埋伏着许多晋兵,更加大惊失色,自语道:“只这一处就有10万兵马,山那边密林中还不知有多少人马呢!唉,这可如何是好?”

苻坚回头看见朱彤,当初是他极力怂恿自己出兵伐晋。苻坚一见他,气就不从一处来,喝道:“你不是说晋军兵微将寡,我率兵出师有征无战吗?现在又怎样解释?”朱彤早吓得躲到一边,哪里还敢吱声。

其实,晋军并没有苻坚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八公山上也没有一兵一卒。苻坚只因连吃败仗,心里恐慌,才把山上的草木都认为是晋兵。这就是成语“草木皆兵”的来历。

秦军连吃败仗,伤亡惨重,只好按兵不动,等待援军。但是他们等待,谢石、谢玄可等不得。他们想,如果秦军一到,敌众我寡,我们岂不是要落败吗?于是谢玄便派人给苻坚送去一封信,信上说,将军率众前来,此时却又龟缩不前,真是让世人笑死。我晋军虽弱,但都勇猛无敌。如果秦军退后一箭之地,腾出一块交战之地,我军立即过河,与秦军交战,败了就俯首称臣。

苻坚看了,立刻有了主意。他想这下谢玄可要死在我手里了。他对苻融说:“我们先答应他,等他带兵过河时,我们杀他个措手不及,把晋军全部歼灭在淝水之中。”苻融虽然觉得这个计策不妥,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就答应了。

太元八年11月的一天早晨,双方展开决战。谢玄一看秦军撤退,便立刻命晋军迅速渡河。胡彬率1万军兵乘船从深水处渡河,刘牢之率骑兵从浅水处渡河。军兵行动迅速而又井然有序。

再说秦军一听苻坚说“撤”,便如潮水般向后退去。他们被晋军打怕了,听主帅让撤,以为是要回国,满心欢喜,比赛似地往回跑。苻坚要想拦住他们,命他们杀回,截击正在渡河的晋军,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此时的晋军已全部渡河追杀上来,又加之朱序夹在秦军中大喊“我们秦军败了,快逃命吧!”秦军见状,没命地逃窜,一时被晋军杀死的,互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苻坚见大势已去,只好骑马顺着小路自己逃命。一路上听到风声和鹤群的叫声,他都胆战心惊,以为是晋军追上来了。这就是成语“风声鹤唳”的最初由来。

这一仗,晋军以少胜多,8万人战胜百万人。不久,苻坚一家被姚苌威逼自杀。可怜苻坚一步走错,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精彩直击】淝水之战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最好的实例。本来拥有强大实力的苻坚在对方的虚张声势之下,惊慌失措,最后以至于“草木皆兵”,大败而归。一方面可见对方造势的成功,在心理上给苻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说明苻坚精神力量的不够强大。

标签: 最好的

更多文章

  • 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做过东晋朝廷的大官,祖父也当过太守。可是,他自己从小就不喜欢官场上的习气,而把主要精力用在读书上。年轻的时候,陶渊明在自己住的房子前边栽了五棵柳树。他经常在柳荫下读书,读到高兴的地方,连饭也忘了吃。遇到使人忧愁的事,他就借酒浇愁。家里穷,没钱买酒,也不要紧,自有好友相送。

  • 鹬蚌不争,何来渔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渔翁

    晋惠帝时,张方世代家贫,但以才勇受用于河间王,升迁为振武将军。张方起初在长安的时候,富翁郅辅供给他财产,使他地位日渐高贵,因此张方用郅辅为帐下督军,两人非常亲近。河间王的参军毕坦,有一次被张方侮辱,忿怒之下就对河间王说:“张方屯兵霸上已久,太行山以东的贼寇很多,他也不进兵剿灭,应该防备他

  • 王与司马共天下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和惠帝、怀帝同一辈份,十五岁世袭琅邪王。永兴二年(305),东海王越起兵讨伐河间王霤和张方,命琅邪王司马睿留守下邳,这是琅邪王司马睿走上政治舞台的开始。司马睿本与东海王的参军王导关系密切,这时急需得力帮手,便向东海王要人,让王导担任主管军事的司马。王导字茂弘,琅邪临沂人。临沂王

  • 痴呆至尊——晋惠帝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痴呆

    司马衷司马衷,字正度,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二个儿子,290年继位,306年暴卒,在位17年。司马衷天生智力低下,根本无法胜任一国之君的位置。他在位的17年中,刚刚建立的国家迅速衰落,贾后干政,朝政混乱,各诸侯王并起争权,爆发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不堪国是的晋惠帝在动乱中被当

  • 司马炽——史上最窝囊的皇帝 为求生学狗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司马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是一个时代的主宰,他们掌管着每个朝代的命运。在众多的帝王中,有体弱多病、有骁勇善战、有足智多谋、有荒淫好色,当然还有那些贪生怕死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一位可以称之时史上最窝囊的皇帝,为求生学狗叫。话说司马家的皇帝个个都不怎么样,先是出了个傻皇帝司马衷,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窝囊废材皇帝

  • 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谯周为何被人骂作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卖国贼

    蜀国是三国时期政权维持时间最短的一方,也是最先灭亡的一方。史学家们认为蜀国灭亡的原因有四点:刘禅昏庸,黄皓弄权,陈祗乱政,谯周误国。前三点都比较好理解,然而对于第四点“谯周误国”,历来就有很大争议。谯周是三国时期蜀汉着名的大学者,还是《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老师。他在蜀汉担任光禄大夫,是有名无权的官职。

  • 周代西魏,宇文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魏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宇文泰成为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他毒死了孝武帝元修,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文帝。宇文泰与高欢一样,也没有自立为帝。他死后,其侄宇文护迫使魏恭帝退位,并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为帝,即孝闵帝,国号改为周,史称“北周”。■出身草莽,逐掌大权宇文泰,祖籍代郡武川(

  • 谢玄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谢玄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谢玄

    谢玄谢玄出身于东晋的名门望族,他的叔父谢安是东晋的贤臣。谢玄成年后博学多悟,有“经国才略”。东晋五朝建立之后氏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侵扰东晋边境。朝廷感到形势严重,迫不得已选求文武良将,以加强北边防务抵御前秦入侵。于是谢玄拜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 东晋好"基友":王导曾把头枕在周顗的腿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晋

    他父亲有段浪漫爱情西晋派六路大军灭吴时,东边的一路军统帅是王浑。消灭了东吴中央军后,突然停在江北,走完了九十九步,只差最后一步。当时有个人急得要命,劝王浑说:赶紧进入建业啊,否则肯定会被王濬抢去头功。王浑不听,后来肠子都悔青了。这个劝说的人就是周浚,周顗的父亲。周浚有段真正邂逅的爱情,估计前世有上万

  • 第五节 天下归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魏灭蜀汉的第二年(公元264年)七月,吴主孙休得急病而死。吴国外右曹魏军队的威胁,内有交趾今两广、越南北部一带的反叛,国人无不期待一个英明之主即位,以振国威。左典军万或曾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当过县令,与孙权之孙、乌程侯孙皓非常要好,他在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面前盛称孙皓之贤明英武,可堪大任,因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