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代西魏,宇文称帝

周代西魏,宇文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11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1:31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宇文泰成为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他毒死了孝武帝元修,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文帝。宇文泰与高欢一样,也没有自立为帝。他死后,其侄宇文护迫使魏恭帝退位,并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为帝,即孝闵帝,国号改为周,史称“北周”。

■出身草莽,逐掌大权

宇文泰,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出生于一个下级武将家中。据史书所载,他“少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业,轻财好施”。北魏后期,六镇起义爆发,宁文泰就跟随在鲜于修礼和葛荣帐下。葛荣起义军被铲除后,他又去了晋阳,成了尔朱荣的手下,之后因战功赫赫而做了关西大行台贺拔岳的左丞,并成了贺拔岳的亲信。

532年,高欢改立元修为帝(即孝武帝),自己则成了北魏宰相。可他骄纵妄为,高傲自大,孝武帝对他很不满意。为了抗击高欢,孝武帝想依靠贺拔岳,希望他发兵对抗高欢。可高欢买通了贺拔岳的属下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此人骗贺拔岳进入大营并杀了他。

贺拔岳被杀后,其属下推举宇文泰为将领,立誓为贺拔岳复仇。宇文泰率兵直接去了侯莫陈悦陕西的家乡。侯莫陈悦毫无防备,慌忙迎战,相继丢掉略阳(今甘肃清水北)和上邦城(今甘肃天水),他知道自己已无力回天,只得逃进荒山自杀而亡。此后,宇文泰占领关中,渐渐地稳固了自己的势力,并成为关中一带的领袖。

■独领西魏,励精图治

孝武帝一向和高欢有嫌隙,贺拔岳死后,他见占领关中的宇文泰势力很强大,并经常自表忠心,就想投奔宇文泰。

534年,由于和高欢矛盾日深,孝武帝逃离了洛阳,投靠了宇文泰,并封其为大将军兼任尚书令。从此,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宇文泰占领长安,支持孝武帝;高欢镇守邺城,扶立孝静帝元善见。然而,孝武帝骄纵荒淫,与宇文泰的矛盾越来越深。最终,宇文泰命人毒死了孝武帝,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文帝。

宇文泰个性沉稳,心胸开阔,而且竭尽全力地处理朝政,尽职尽责。他很清楚自己现在执掌的关中地区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所以他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并尽力拉拢关陇的强权势力来帮助自己,这样西魏才有能力抵抗东魏,稳固政权。

良臣苏绰忠于国事,并写出“六条诏书”,建议宇文泰以此改善现状:第一,治心身,即多做善事,注重品行;第二,敦教化,即对待百姓要做到仁慈、包容;第三,尽地利,即要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坚决排斥好逸恶劳之风;第四,择贤良,即选拔官吏时不要以出身门第为限,而要看其才华和品行;第五,恤狱讼,即审判案件时要公正;第六,均徭役,即要关注民生,减轻农民的负担。

按照这些要求,宇文泰开始竭力整饬吏治,改良选官之制,把辅政大臣分成六官,这也是后来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础,可以说影响深远。宇文泰执政期间勤政爱民,很有作为,最早的“府兵制”就是他创建的。在宇文泰和苏绰大刀阔斧的改革下,西魏日益强盛。在这期间,由于东西二魏并存,宇文泰和高欢展开了五次较大的激战。虽然东魏在兵力和实力上占据着绝对优势,高欢自己也是久经沙场的骁将,可这五次激战他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没从西魏得到好处,还极大地损耗了国力,为后来取代东魏的北齐积贫积弱埋下了祸根。556年,宇文泰离世,那时他的几个儿子还很小,因此他的侄子宇文护执掌了大权。

■居心险恶,连弑君王

宇文护在不到三年半的时间内,便玩弄权谋,连弑两帝,使北周政权受到极大的影响,但此后,宇文护也因罪恶昭彰走上死路。继立的宇文邕(武帝)沉着多谋,坚毅果决,他面对宇文护的专横,故作不知,不与其争,暗中却寻找着机会。等宇文护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和监视之后,宇文邕于天和七年(572年)三月十八月,在酒宴之上,乘宇文护不备,亲手将其杀死,并剿灭了宇文护一党,为他的两个哥哥报了仇。

北周权臣宇文护是北周创业者宇文泰的侄子,其父是宇文泰的哥哥宇文颢。宇文护从小便善于矫情饰己,所以深得他祖父宇文肱的喜爱。后来追随他的四叔宇文泰,也是异常孝敬恭顺,从而骗取了宇文泰的信任,将家务都托付他管理,临死前又把儿子宇文觉托付给他。宇文泰死后,宁文觉继父位为太师、太冢宰,袭封安定公,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二月,又被封为周公。宇文护见篡魏时机已到,便逼迫恭帝禅位给宇文觉,次年正月,宇文觉代魏称帝,是为孝闵帝,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宇文护因有“建立之功”,被封为大司马、大冢宰,把持了朝政大权。

这时,孝闵帝宇文觉才15岁,而宇文护则已44岁。他既是皇兄,又兼权臣,自然而然地成了北周政权的决策人。他表面上对孝闵帝竭诚辅佐,实际上却根本看不起这个小皇帝。他专擅朝政,排除异己,先后杀害和排挤了许多功臣元勋。宇文护在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或杀或贬的时候,都是打着维护社稷安宁的旗号。也是在同样的旗号下,他任用了一批心腹和爪牙,自己的儿子也都封爵授官,造成了“百官总己以听于护”,“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周书·宇文护传》)的局面。

假象可骗人一时,但不能持久。渐渐地,孝闵帝宇文觉看出了宇文护居心险恶,便对其揽权不法深为不满,遂产生了要将他剪除的想法。一些久参国政的先朝大臣如司会李植,军司马孙恒等人也对宇文护的专横十分痛恨。他们前往宫中,对孝闵帝说:“宇文护擅杀功臣,威权日甚,很多谋臣宿将都竞相依附,臣料定宇文护必定不甘心臣事陛下,望陛下早作打算!”孝闵帝以为然。于是李植、孙恒又联络了乙弗凤、贺拔提、张光洛等人,共同计划谋杀宇文护。谁知,张光洛是宇文护的心腹,他把计划密告给了宇文护,宇文护抢先一步,将李植、孙恒驱逐到外州任刺史。而后,宇文护入宫去见孝闵帝,假装很伤心地说:“天下至亲,莫如兄弟,兄弟尚且互相猜疑,外人还能相信吗?臣自奉叔父遗命辅佐陛下以来,竭尽股肱之力,只盼陛下能够威加四海,帝业兴盛。臣最担心的是奸邪得志,这样不仅不利于陛下,也会使国家遭到危险,若有不测,臣有何面目见先王于地下呢?臣是陛下的兄长,官居宰相,我还求什么呢?请陛下万勿听信谗言,疏弃骨肉!”

标签: 西魏

更多文章

  • 谢玄简介与评价:简述名将谢玄一生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谢玄

    谢玄谢玄出身于东晋的名门望族,他的叔父谢安是东晋的贤臣。谢玄成年后博学多悟,有“经国才略”。东晋五朝建立之后氏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大起来,开始侵扰东晋边境。朝廷感到形势严重,迫不得已选求文武良将,以加强北边防务抵御前秦入侵。于是谢玄拜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 东晋好"基友":王导曾把头枕在周顗的腿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东晋

    他父亲有段浪漫爱情西晋派六路大军灭吴时,东边的一路军统帅是王浑。消灭了东吴中央军后,突然停在江北,走完了九十九步,只差最后一步。当时有个人急得要命,劝王浑说:赶紧进入建业啊,否则肯定会被王濬抢去头功。王浑不听,后来肠子都悔青了。这个劝说的人就是周浚,周顗的父亲。周浚有段真正邂逅的爱情,估计前世有上万

  • 第五节 天下归一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魏灭蜀汉的第二年(公元264年)七月,吴主孙休得急病而死。吴国外右曹魏军队的威胁,内有交趾今两广、越南北部一带的反叛,国人无不期待一个英明之主即位,以振国威。左典军万或曾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当过县令,与孙权之孙、乌程侯孙皓非常要好,他在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面前盛称孙皓之贤明英武,可堪大任,因而在

  • 顾恺之小故事三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募钱有个瓦棺寺刚刚落成,众和尚想请人捐钱,可是数月后,钱款仍不多,颇使和尚们发愁。一天,一位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到庙里,在缘簿上写下捐钱100万。和尚们都很惊讶,以为他空口说大话。年轻人说:“你们在庙里准备好一堵素白的墙壁,我自有募钱的办法。”和尚们半信半疑地照办了。年

  •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闻鸡起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祖逖与刘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闻鸡起舞

    闻鸡起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祖逖[tì]!刘琨东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

  • 痴傻太子不懂男女事,皇妃亲传导致意外怀孕,却乐坏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痴傻

    司马炎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武帝,他的名气可以来源于三部分。第一,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他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第二,司马炎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却立马变了个人,后宫妃嫔将近万人,夜夜沉迷美色。第三,就是司马炎有二十多个皇子,最终却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傻儿子。今天咱们就来看看

  • 第三节 整顿吏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吏治

    西晋政权冗官冗员现象严重,词徒左长史傅咸曾向司马炎上书说:国家和百姓资财缺乏,是由于设官太多,户口只有汉代的十分之一,而设置的郡县多于汉代。设立的军府有上百个,还有公、侯、伯、子、男这五等诸侯也设置自己的官吏,官禄及经费都出自百姓,这是百姓贫困的原因,应该省并官府,减少百姓劳役。官员们讨论后,形成了

  • 宠爱的宫女被皇后乱棍打死,这位皇帝却不敢声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宫女

    “妻管严”是用来形容怕老婆的男人,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就算是身处于这样的地位,也依然有一些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妻管严”。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隋文帝。皇帝怕老婆,着实是一件让许多人觉得稀罕的事。隋文帝是非常出色,功绩显赫的一位皇帝,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虽然隋朝的历史很短,但是

  • 门阀政治,王马共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门阀

    当初,刘渊起兵后,中原的形势越来越混乱。西晋琅玡王司马睿采用王导的谋略。请求去镇守建邺(今南京),等待时机重兴晋室。在王导、王敦等人的帮助下,他宽待建邺的地方势力,着力平叛,经营了将近十年,终于在江南站稳了脚跟。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占领了长安,西晋覆灭。司马睿随即自立为帝,仍以晋为国号,

  • 王导藏娇的故事——东晋开国第一相王导的历史评价为什么非常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导

    在中国历史上,东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说东晋特殊,主要是指东晋一朝的政治形态与其他朝代的差异非常明显,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门阀政治”。就政治形态来说,宋朝是分水岭,宋之后是士大夫政治,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而宋朝之前则是贵族政治,皇帝与贵族分享权力,当然自隋开科举,已有向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