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闻鸡起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祖逖与刘琨

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闻鸡起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祖逖与刘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03 更新时间:2023/12/18 13:04:58

闻鸡起舞的故事主人公是谁?祖逖[tì]!刘琨

闻鸡起舞故事简介:

东晋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与习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因起舞(剑)。逖琨并有英气,每语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是说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人物简介

祖逖(266~321),字士雅。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有传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汉族。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他好动不爱静,十四五岁了,没读进多少书。几个哥哥为此都很忧虑。但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着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即是指祖逖。

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中国西晋时期名将。汉中山靖王之后,美姿仪,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阳,“人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厕身以帅哥才子闻名的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纪最小,排名最后。为司州主簿时,与祖逖闻鸡起舞,八王之乱又经永嘉之乱,神州陆沉,北方沦陷,只有刘琨坚守在并州,是当时北方仅存的汉人地盘。后因爱慕刘琨发兵帮助的鲜卑首领拓跋猗卢被兄弟杀死,没有兵力与各族争斗,投奔辽北,后因辽北内部争权而死。诗仅存4首,却与左思齐名。

《闻鸡起舞》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篇很有意义的文章《闻鸡起舞》,受益匪浅.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每天鸡啼后就起床练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三字经》说得好:“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如负薪,如挂角.”像祖逖一样后来居上的人真不少.李白是听了老婆婆的话才猛然醒悟,明白到“只要有恒心,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后来不是成了大名鼎鼎的诗仙吗?“三苏”之中的苏洵不也是三十岁才发奋吗?他们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祖逖一样闻鸡起舞的人,他们听到鸡鸣就来到公园晨运.老人们打太极,青年人在耍武术,小孩子在玩耍.他们都是为了锻炼身体,健康成长.在学校里,我们也要像祖逖一样,要“闻铃起跑”、“闻铃起读”.一大早,我们听到铃声,就要起来参加运动,大声读书.在运动场上,一派龙争虎斗的新气象:篮球队员在努力练出“入樽”的本领;赛道上,田径队员想要跑出一双飞毛脚;游泳队员在游池里一拚高低……至于教室里,就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数学组学员苦思冥想,力克奥林匹克难题;舞蹈队咬紧牙关,苦练一字马;管乐队员鼓腮睁眼,为的是要吹一个漂亮的高音……俗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最佳的学习时候,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记几个单词,背一首古诗,练一个基本的动作,长此以往,这不是有很大的收益吗?

“有志不在年高.”我们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国家出一分力,就要有闻鸡起舞的精神.

《闻鸡起舞》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成语故事上面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的名字叫闻鸡起舞.

这个故事讲的是祖逖和刘琨他们两人想为国出力的故事.一天晚上,他们俩睡得很晚,半夜的时候,祖狄听到鸡叫,就马上把刘琨叫醒,对他说:“鸡的声音倒不错嘛,它可以让我们练武.”后来,他们都武艺高强,成了东晋的名将.

我很敬佩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只有像他们那样的练习,才能有更好的结果.俗话说的好,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他们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只要有刻苦的努力的精神,任何不可能做成的事情,也会有可能做成.

标签: 闻鸡起舞

更多文章

  • 痴傻太子不懂男女事,皇妃亲传导致意外怀孕,却乐坏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痴傻

    司马炎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武帝,他的名气可以来源于三部分。第一,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是他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大业。第二,司马炎在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却立马变了个人,后宫妃嫔将近万人,夜夜沉迷美色。第三,就是司马炎有二十多个皇子,最终却把皇位传给了一个傻儿子。今天咱们就来看看

  • 第三节 整顿吏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吏治

    西晋政权冗官冗员现象严重,词徒左长史傅咸曾向司马炎上书说:国家和百姓资财缺乏,是由于设官太多,户口只有汉代的十分之一,而设置的郡县多于汉代。设立的军府有上百个,还有公、侯、伯、子、男这五等诸侯也设置自己的官吏,官禄及经费都出自百姓,这是百姓贫困的原因,应该省并官府,减少百姓劳役。官员们讨论后,形成了

  • 宠爱的宫女被皇后乱棍打死,这位皇帝却不敢声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宫女

    “妻管严”是用来形容怕老婆的男人,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地位。然而就算是身处于这样的地位,也依然有一些皇帝是名副其实的“妻管严”。这其中就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隋文帝。皇帝怕老婆,着实是一件让许多人觉得稀罕的事。隋文帝是非常出色,功绩显赫的一位皇帝,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虽然隋朝的历史很短,但是

  • 门阀政治,王马共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门阀

    当初,刘渊起兵后,中原的形势越来越混乱。西晋琅玡王司马睿采用王导的谋略。请求去镇守建邺(今南京),等待时机重兴晋室。在王导、王敦等人的帮助下,他宽待建邺的地方势力,着力平叛,经营了将近十年,终于在江南站稳了脚跟。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曜占领了长安,西晋覆灭。司马睿随即自立为帝,仍以晋为国号,

  • 王导藏娇的故事——东晋开国第一相王导的历史评价为什么非常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王导

    在中国历史上,东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说东晋特殊,主要是指东晋一朝的政治形态与其他朝代的差异非常明显,也就是通常所谓的“门阀政治”。就政治形态来说,宋朝是分水岭,宋之后是士大夫政治,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而宋朝之前则是贵族政治,皇帝与贵族分享权力,当然自隋开科举,已有向士大夫

  • 第一节 蛰伏河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河内

    司马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而司马懿是司马家族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司马家族在司马懿之后开始崛起,把持了曹魏大权。在三国鼎立这段历史时期,首先要了解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

  • 第四节 洛阳纸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洛阳纸贵

    西晋是群英荟萃的年代。平吴后的太康年间,政治和社会都比较稳定,文人学士争着歌功颂德,作品盛极一时,后人称之为“太康文学”。代表人物有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二潘(潘岳、潘云)、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平吴后的第三年,洛阳的人们争着买纸。原来是一个叫左思的人,写了一

  • 晋愍帝司马邺是不是只有性伴侣实际没有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

    先详细注释一下晋愍帝司马邺的读音,“愍”的读音是“min”,声调为三声,“邺”的读音同“业”,所以有时候也称晋愍帝司马邺为司马业,字为彦旗。根据“晋愍帝”这个称呼,我们可以知道司马邺是西晋时期的人物,而且是某一任皇帝。确实如此,他是西晋的第四代皇帝,是武帝的孙子,吴孝王的儿子。他在位的时间为公元31

  • 王敦兵变,司马绍平叛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兵变

    自从王敦兵变把持政权后,晋元帝司马睿的几个心腹忠臣死的死、逃的逃,司马睿的心情非常压抑,他于公元323年病死,太子司马绍继位为帝,这就是东晋的明帝。司马睿还留下遗嘱,让王导辅助太子执政。明帝比他父亲更有胆略,很勇敢。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有一次,他父亲考他:“你说长安和日相比,哪个更远些?

  • 庾文君——明帝司马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

    庾文君明帝司马绍皇后庚文君原籍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父亲庚琛所以庾文君从小与哥哥庾亮跟着父亲在会稽居住。她长得很美,才情俱佳的女子。司马睿久慕庾亮之名,将他召人建康。司马睿听说庚亮有个妹妹庾文君,便做主替儿子司马绍纳聘为妇。司马绍是司马睿的长子,在司马睿即位之初,于大兴元年(318)就被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