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陶渊明简介: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简介:淡泊名利的诗人陶渊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73 更新时间:2024/1/4 12:14:51

东晋末年,出现了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诗人。他以平淡、朴素而又富有情趣的笔墨,多方面地描写田园风光,抒发他在农村的真切感受。以前诗人忽视的田园景物第一次被他描绘得那样美妙动人,情味隽永,因此后人称他为“田园诗人”。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的曾祖父陶侃因军功官至大司马。陶渊明的祖父、父亲虽然作过太守一类的官职,但到了陶渊明的时候,家境早已破败。少年时陶渊明就喜好六经,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田园生活。

陶渊明29岁走上仕途。起初作州祭酒,不能忍耐。没多久,自动辞官归田;州官召他为主簿,他不接受,宁愿躬耕自资;此后,作过如镇军、建威参军一类小官。他还被人举荐去作彭泽县(今江西省湖口县)的县令。有一次,郡里派督邮来彭泽,手下人告诉他: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你应当穿戴齐整,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叹了一口气,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言下之意,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低声下气地向这些鄙俗之人献殷勤。当天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这个彭泽令,他才当了80多天。他从此不再踏入黑暗丑恶的官场。这一年,陶渊明41岁。为这一次永远的辞仕归隐,他写了一篇赋:《归去来辞》,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在文章中,他以无限喜悦的心情,想象了归家后田园躬耕生活的无数乐趣。

回家之后,陶渊明在自己家门前种了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并作《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寥寥百余字,一位贫苦而有操守、不拘礼法而自得其乐的知识分子典型形象便呼之欲出。《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辞》成为千百年来传诵不绝的名作。北宋文豪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最着名的作品,文中设计了一个“桃花园”的理想社会,这是“避秦时乱的农人们开辟出来的一个新世界。它与世隔绝,这里的人”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人人平等地参加劳动,得到收获没有人向他们征税,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全文300字,它所展现的生活场景,令人悠然神往。

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和其序《桃花源记》,是一部引起历代争议、众说纷纭的奇诗奇文。关于它的取材与主题,有人以为写的是实地实事;有人以为是愤世之作,有人以为其中寄寓着作者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这是它拥有经久不衰艺术魅力的根源。但无论如何,它充满了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淡泊生活的热爱。

陶渊明自归居田园后的22年间,虽然生活窘困,但以耕读自娱,诗酒为伴,直至终老。享年63岁。

从陶渊明的诗文和行迹,可以看出,他的弃官归隐不仅绝无半点虚情假意,而且对自己的认识转变过程,都有十分真诚的坦露。无疑,在他身上,我们能看到伟大诗人屈原的影子。相较而言,他比屈原似乎多了一些普通人的情怀。在“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样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屈原式的高洁孤傲,但少了屈原式的绝望。陶渊明之所以是陶渊明,是因为他发现了田园,从而在优美的田园中发现了希望。

陶渊明归隐之后,亲事耕作,不仅体察了劳动的艰辛,而且还获得了不计收获的快乐,这在士大夫“耻涉务农”的时代,确实难能可贵。有其《归园田居》诗为证: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文中写早出晚归的劳动生活和诗人对劳动的真切感受,远非以前的士大夫或诗人文人所能达到。

诗、酒、田园,在陶渊明的生活中融为一体,酒不单可以忘忧避祸,而且可以使人遗落世事,返朴归真,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417年秋冬之际,53岁的陶渊明酒后题咏,写《饮酒》诗20首。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鸟日出而出,日夕而返,完全顺应自然,那么我像飞鸟一样,纵身在大自然中,也不欣然自得吗?

与陶潜同一时代还有两位名人,一是周续入庐山学佛,二是刘遗民隐居医山,他们三人被称做“浔阳三隐”。

陶渊明所处的晋宋之际,诗歌作风已经开始慢慢趋向浮靡,但他平淡醇美、质朴深邃的田园诗,无疑是这一时代中国诗歌的奇迹。也正因此,陶渊明诗的价值并未为当时人所重视,到了唐代,陶诗的光芒为人发现;从此以后,其地位渐次上升。甚至有人将陶渊明与杜甫两人并列为“诗圣”。

标签: 陶渊明

更多文章

  • 第二十三章 南朝“最弱王朝”——陈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朝

    如果要给魏晋南北朝出现过的所有政权搞个评选的话,不管评什么,总会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相信有一项评选,基本是没有异议的评选魏晋南北朝中国最弱的南方政权。几乎每一个熟悉这段历史的人,都会把手里的票投给一个王朝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表面看来,这个结果是很有道

  • 刘毅少年向人讨鹅吃,没给,当上将军后疯狂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当上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句话说的虽然在理,可也要看看欺负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假如这个少年飞黄腾达了,可他要是个心胸宽广的人也就罢了,如果这个飞黄腾达的少年是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那可就没啥好果子吃了。这不,东晋时期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可偏偏这个被欺负的少年却是个心胸狭隘之人

  • 东晋名将朱序的故事:苻坚招降朱序导致淝水之战战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晋

    正当东晋偏安江南之时,西北边疆许多少数民族乘机进入黄河流域。这些少数民族的贵族统治者之间相互混战,至公元4世纪中期,一个由氐族人建立的国家前秦逐渐强大起来了。公元378年,前秦国力非常强盛,逐渐向南推进,攻占东晋的地盘。这年2月,苻坚发出大兵十几万,分几路向东晋的襄阳进发,一路是荆州刺史杨安,率领本

  • 匈奴人称汉帝:西晋王朝维持了52年,终于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朝

    刘聪当李特流民起义发生时,五部大都督刘渊已经在到处招兵买马,积蓄力量,占据了很大的地盘。刘渊的祖上是匈奴人,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汉皇族和匈奴贵族通亲,一些匈奴贵族认为自己是汉皇室刘家的后代,逐渐改姓刘。东汉末年,曹操征服了匈奴,把匈奴分为五大部,每个部设一个部帅,刘渊的父亲刘豹便是其中的一个部帅。刘渊

  • 王猛简介:能力似孔明,作派像济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济公

    王猛王猛是晋朝时期一位奇才怪人,能力似孔明,作派像济公。祖居北海剧县(今山东省寿光县),以后搬到魏都(今河北省临漳)生活。王猛自幼家境贫寒,靠卖簸箕为生。他酷爱读书,有点儿余钱便用来买书,致使学问渊博。但他并不满足,又去华阴山求师学道,拓宽了知识面。当时关中士族嫌他出身低微、瞧不起他,他毫不在乎。有

  • 独孤天下大结局是什么 独孤伽罗杨坚恩爱一生育有十个儿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独孤

    关于古装电视剧《独孤天下》大结局是什么受到不少网友和观众的期待,据了解,该剧由胡冰卿,张丹峰,安以轩,徐正溪,李依晓,应昊茗等领衔主演,自筹备以来就备受大家的关注,那么《独孤天下》大结局是怎样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相信不少网友都会认为《独孤天下》是根据同名网络人气小说改编,关于《独孤天下》大结局是

  • 王元姬的故事——武帝司马炎皇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太后

    王元姬,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生于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北),祖父王朗曾在曹魏时做过司空;作《易作》。父王肃官至中领军,加散骑常侍;曾注《尚书》、《诗》、《仪礼》、《左传》、《教经》、《论语》。王姬幼受他们自熏陶,耳灞目染,耳聪目明,自然不同凡响。王元姬好学不倦,很有悟性,各种经籍只要看这一遍就能

  • 祖逖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祖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让你

    第一节闻鸡起舞两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多事之秋,时代培育了许多杰出人物。祖逖就是这个时期第一个率兵北伐川欠复中原部分故土的着名将领。祖逖,字士稚,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生于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深水之北)的一个官宦家庭,祖上世代做二千石的官职,是当地的名门大姓。父亲祖武曾担任过晋王掾、上谷太守,但不幸

  • 第十章 北魏是这样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是这样

    有一句俗话:“谁吃到最后,谁才能吃到最好。”历史也一样,从五胡十六国到南北朝对峙的中国北方历史,更是一样。看看五胡十六国之后中国北方政局的变迁,着实应了这句话,各个政权的变迁,真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从公元3世纪末北方动乱开始,一直到公元5世纪中期南北朝开始

  • 东晋着名画家顾恺之人物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顾恺之

    顾恺之,字长康,小名为小虎子,晋陵无锡人,东晋时期着名的画家。顾恺之见多识广,才思广博,擅长写诗作赋和书法,尤其擅长绘画,主要精通画人物画和山水画。因为他有对文学和绘画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于是人们称他为画绝、文绝和痴绝。顾恺之塑像画家顾恺之出生在江南的一个士族的家庭,根据史料记载,顾恺之的先祖有多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