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59 更新时间:2024/1/18 1:20:08

贞观是唐太宗世民的年号.他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并且发展比较快,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治制度。设置了“三省六部制”,但在贞观时期的三省职权划分则体现了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而且唐太宗经于大臣们讨论历代朝兴衰成败的原因,经常以隋朝灭亡引以为戒,节制对人民的剥削压迫。可见唐太宗的智慧与胸襟。

唐太宗坚持任人唯贤,不会因为血缘、地区,不问出身,甚至不因是政敌而舍弃贤能人才,因此能够从各阶层任用许多人才。唐太宗他求贤若渴,先后5次颁布求贤诏令,增加科举考试,扩大科举考试的范围和人数,以便召集更多的人才。由于唐太宗对人才的重视,贞观年间涌现出了很多的优秀人才。并且地方官吏的任用和考察也相当严格。他鼓励大臣们直谏,是封建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唐太宗对人才的重视和纳谏是贞观之治的重要表现之一。

唐朝初期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节制力役的征发,不争夺农时.对受灾区免除税赋,开仓赈灾。另外还节省各省部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通过"互市"来换取大批牲畜,用于农耕。使之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唐太宗十分重视官吏的清廉,增派以房玄龄为首的十三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吏治;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官员,将其地方官员的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奖惩升降的凭据。使得百官自励廉能,个安本分,一心为公。贞观时期,是历史上贪官污吏最少的时期。唐太宗十分重视法制,他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真正做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执法时铁面无私,但是在量刑时唐太宗又反复考虑,谨慎为之。他说:“人死了不能再活,执法务必宽大简约。”在唐太宗的苦心经营下,贞观年间社会治安情况非常好,犯法的人少了很多,被判处死刑的就更少。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可见达到了当时集权制度的最高标准。

对于依附的各族,不改变其各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任命各族首领管辖本部.还通过"和亲"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因而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

唐太宗是中国最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博大的胸怀治理的贞观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为现代的中华民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的所作所为让后人为之敬仰。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晚年沉迷酒色 死前告诫太子不可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酒色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人称“千古一帝”。他作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应该说李世民是皇帝中的一位难得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从谏如流,已成为了历史上有口皆碑的千古佳话。”然而,李世民也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错误。就像古人所说,但

  • 第一讲 逐鹿:唐朝开国的历史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历史对局的博弈中,进退是谋略,攻守是战局。场场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在历史的博弈与纷争夺斗的角逐中,李渊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而由此兴建的唐朝则发展成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隋唐的名分资源之争如果人们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处于不对等的地位,那么对这种信息资源的占有便不

  • 徐敬业的故事:就地取材,灵活应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应变

    对于突发事件,人们往往来不及做准备,而且外部条件又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只能发挥主动性争取一个比较好地结果。徐敬业面对无情的大火时,他又是怎样做的呢?看过后,你一定会从中得到某些启发。唐朝的开国元勋徐懋功,曾追随李世民灭隋兴唐,屡建奇功。徐敬业是徐懋功的孙子,这孩子相貌丑陋、性格刚强,从小不听师长之言

  • 解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为什么千古明君李世民临终时要杀功臣李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功臣

    唐初名将李勣有很多名字:徐世勣、李世勣、李勣,与李靖并称。他曾加入瓦岗军,后跟着李密降唐。他共经历三个朝代: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李世民临终时留下遗言,几乎要了李勣的命!即使唐朝开国的是李渊,可是根据史书的说法,似乎又宣告唐太宗李世民才是。自古以来,坐上皇位的开国君王,放过功

  • 鉴真和尚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接受邀请唐朝时,日本经常派使臣、留学生、僧人和商人到唐朝访问、学习和通商。因为这些人是政府派遣到唐朝来的,所以被称为“遣唐使”。这一年,日本第9次派“遣唐使”来到了中国,其中有两个年轻的和尚,一个叫荣睿,一个叫普照。他们到中国除了学习佛教,还有一项很重

  • 唐朝最厉害的公主,替父打下江山书中却没有留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江山

    提到中国的历史,很多人最羡慕的身份就是公主了,因为皇子们的夺嫡之争实在太过惨烈,而公主们相对来说就好很多。她们从小就衣食无忧,身份尊贵,在众星捧月中成长,真的是每个女子都羡慕的人生啊。不过关注历史的朋友不难发现,公主们的存在感不太强,能够把名字留在史册上的,都是曾经掀起过风浪的人。比如思想开放的山阴

  • 历史上李白的真实生活:大诗人李白究竟靠什么维持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

    李白很多史学家、李白专家似乎都没有研究过李白是靠什么生存的,他的主要经济来源哪方面呢?只有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李白》里讲述了一些。李白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来的时候,带来三十万金,这个金到底是金子呢还是铜钱呢?不得而知,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个口无遮挡说大话的人,估计是三十万铜钱,金子不可能。不

  • 《缉古算经》简介:全书20道应用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缉古算经》是收入《算经十书》的第十部古算书。唐代数学家王孝通所撰。王孝通生卒年不可考。《新唐书》说他唐初为通直太史丞,算历博士,他曾提出颁行的历法不当定,天文计算中,不应有岁差。武德九年(626),他又同大理寺卿崔善为一起,对傅仁均的《戊寅历》做了许多校正工作。在天文历法工作中,他反对岁差等新的科

  • 野史趣闻:唐太宗李世民给妹夫上了三堂生理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了

    千挑万选来的好妹夫,竟然不懂“夫妻之道”。明说不能,暗喻不通,文治武功的唐太宗怎会碰上这等拧巴事?第一堂课:以鱼水之欢作比隋末唐初,名将辈出。薛万彻就是其中一位忠肝义胆的猛将。薛万彻先被太子建成引为心腹。在玄武门事变中,薛万彻誓死保卫建成,但建成最后失败身亡。李世民见其忠心护主,赦免了他的罪过,还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