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李世民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

唐太宗李世民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93 更新时间:2023/12/28 23:05:01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乃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量级人物,而其中的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凭借开创了史家赞誉有加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让后人交口称赞的“贤君”。可是这位历史上以“纳言”着称的皇帝,在他五十二岁时却因为轻信妖言,不听劝阻,而吞食丹药,以至身遭暴亡,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自己经营了二十三年的贞观王朝。

虽然身为李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但他凭借卓越的胆识、骄人的战功,成为了这个庞大帝国的实际缔造者。面对父亲的猜疑与兄弟的嫉恨,无奈之下,孤注一掷而发动了喋血宫墙的“玄武门之变”,在解除了兄弟的迫害与威胁之后,又胁迫父亲退位,从而使自己真正掌控了这个渴求已久的政权。

从成为皇帝的那一刻起,他就时刻牢记隋亡的教训,广纳忠言、任用贤能,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从不过分驱使民力。他常言:“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并以此,时时警诫自己,以免重蹈隋亡之覆辙。他在朝野广开言路,贞观朝着名谏诤之臣魏征一生进谏高达二百余次,对吏治的整顿、政府办事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世民对于人才的任用也可称得上是独具一格,对于那些出身贫寒却极富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大加拔擢(譬如马周),让人才尽得其用,最大程度地优化了政府各个部门的结构,为贞观一朝的繁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李世民的民族政策历来也是为后人所称道的,剿抚并用的策略,使得大唐帝国在他的治理下开疆拓土,最终奠定了“天可汗”的神圣威严。在一种开放的姿态之下,造就了“万国来朝”的辉煌盛世。至今,唐文化影响世界至深,即以此为肇始。

身为封建帝王,李世民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帝王同样会犯错误,而且所犯错误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在他统治后期,渐渐地满足于自己所开创的“盛世”,开始厌恶臣下的谏言,进而开始了奢侈的生活,开始为自己建造宫殿,并且也助长了社会风气的腐化。并且迷信天象,因为民间有传闻:“唐三世以后,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而忧心忡忡,四处寻找以翦除威胁,从而使左武卫将军、武连县公李君羡成了无谓的牺牲品。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不屑于秦始皇汉武帝迷恋神仙术、大肆求仙药行为的他,在统治后期也同样陷入了这样一个历史的“怪圈”。

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李世民因为又一次患上“风疾”,而修翠微宫疗养,本来病情已见好转,但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大臣王玄策为其进献了一个天竺的僧人那罗迩娑婆之后,因为轻信他的蛊惑,命其修炼长生不老的“仙药”。在供给他锦衣玉食之后,又大量满足他所要求的各种珍贵“原料”,可是当这个天竺僧人炼好“仙药”之后,吞食以后的李世民不但没有“羽化登仙”,反而一命呜呼,丢弃了他的帝国而撒手西去。这一年是公元649年,距离他登上皇位,仅仅二十三个年头,而此时的他,年仅五十二岁。面对身后锦绣壮美的大唐河山,他却已无力再指点江山、跃马扬鞭了,而陪伴他的,就只有昭陵那嘶鸣长空的六骏了。

标签: 不听

更多文章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对历史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他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并且发展比较快,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实行中央集权、君主专治制度。设置了“三省六部制”,但在贞观时期的三省职权划分则体现了分权原则,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而且唐太宗经常于大臣们讨论历代王朝兴

  • 李世民晚年沉迷酒色 死前告诫太子不可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酒色

    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第二代皇帝,人称“千古一帝”。他作为中国最有作为的皇帝,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国力最强大的大唐帝国。应该说李世民是皇帝中的一位难得的楷模,他重用贤才,广施仁政,从谏如流,已成为了历史上有口皆碑的千古佳话。”然而,李世民也是人,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错误。就像古人所说,但

  • 第一讲 逐鹿:唐朝开国的历史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

    历史对局的博弈中,进退是谋略,攻守是战局。场场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在历史的博弈与纷争夺斗的角逐中,李渊成为了最后的赢家。而由此兴建的唐朝则发展成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个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隋唐的名分资源之争如果人们对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处于不对等的地位,那么对这种信息资源的占有便不

  • 徐敬业的故事:就地取材,灵活应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应变

    对于突发事件,人们往往来不及做准备,而且外部条件又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只能发挥主动性争取一个比较好地结果。徐敬业面对无情的大火时,他又是怎样做的呢?看过后,你一定会从中得到某些启发。唐朝的开国元勋徐懋功,曾追随李世民灭隋兴唐,屡建奇功。徐敬业是徐懋功的孙子,这孩子相貌丑陋、性格刚强,从小不听师长之言

  • 解析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开始清除建成余党,因早闻魏征才名,故专门召见,刚一见面,就质问魏征:“汝离间我兄弟,何也?”没想到魏征是个人物,竟然回答说:“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其实,即使李建成先动手,历史也未必改写。魏征之所以这样说,显然是纵横家的招数,为的是宣扬自己的高明。关键是,他将李建成比作

  • 为什么千古明君李世民临终时要杀功臣李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功臣

    唐初名将李勣有很多名字:徐世勣、李世勣、李勣,与李靖并称。他曾加入瓦岗军,后跟着李密降唐。他共经历三个朝代: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他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李世民临终时留下遗言,几乎要了李勣的命!即使唐朝开国的是李渊,可是根据史书的说法,似乎又宣告唐太宗李世民才是。自古以来,坐上皇位的开国君王,放过功

  • 鉴真和尚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接受邀请唐朝时,日本经常派使臣、留学生、僧人和商人到唐朝访问、学习和通商。因为这些人是政府派遣到唐朝来的,所以被称为“遣唐使”。这一年,日本第9次派“遣唐使”来到了中国,其中有两个年轻的和尚,一个叫荣睿,一个叫普照。他们到中国除了学习佛教,还有一项很重

  • 唐朝最厉害的公主,替父打下江山书中却没有留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江山

    提到中国的历史,很多人最羡慕的身份就是公主了,因为皇子们的夺嫡之争实在太过惨烈,而公主们相对来说就好很多。她们从小就衣食无忧,身份尊贵,在众星捧月中成长,真的是每个女子都羡慕的人生啊。不过关注历史的朋友不难发现,公主们的存在感不太强,能够把名字留在史册上的,都是曾经掀起过风浪的人。比如思想开放的山阴

  • 历史上李白的真实生活:大诗人李白究竟靠什么维持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白

    李白很多史学家、李白专家似乎都没有研究过李白是靠什么生存的,他的主要经济来源哪方面呢?只有康震老师在《百家讲坛》《李白》里讲述了一些。李白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来的时候,带来三十万金,这个金到底是金子呢还是铜钱呢?不得而知,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个口无遮挡说大话的人,估计是三十万铜钱,金子不可能。不

  • 《缉古算经》简介:全书20道应用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缉古算经》是收入《算经十书》的第十部古算书。唐代数学家王孝通所撰。王孝通生卒年不可考。《新唐书》说他唐初为通直太史丞,算历博士,他曾提出颁行的历法不当定,天文计算中,不应有岁差。武德九年(626),他又同大理寺卿崔善为一起,对傅仁均的《戊寅历》做了许多校正工作。在天文历法工作中,他反对岁差等新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