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的重臣魏征为何会被评为“千古之名臣”

李世民的重臣魏征为何会被评为“千古之名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3/12/25 17:54:55

魏征曾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哥哥李建成的重臣,他曾经多次劝说李建成早早下手杀掉李世民,以免后患,可李建成没有听魏征的。

宣武门事变后,李建成被自己的弟弟李世民杀死,李世民做了皇帝。李世民君临天下之后,有人就向李世民悄悄告状,说魏征曾经替李建成出过好多对李世民不利的主意。

唐太宗李世民于是召见魏征,问他:“你为何挑拨我兄弟之情?”

彼时魏征已经是阶下之囚,然而依旧镇定自若、理直气壮的说:“人各为其主。我之前在太子手下做事,可惜太子当初没有听我的话,要不然,现在坐上皇位的人还不知道是谁呢。”

大家都直冒冷汗,觉得魏征要完了。没想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听了魏征这大逆不道的话之后,非但没有责怪魏征,反而说:“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用再提了。”

后来,唐太宗重用魏征,还主动和魏征结为亲家。魏征生活的很简朴,屋子也很简陋,唐太宗想给他大房子,被他拒绝了。魏征直言上谏,虽经常触怒龙颜,可是后来每当镇定下来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总会认为魏征说的有道理。“贞观之治”之所以国泰民安,魏征功不可没。唐太宗曾把魏征形象的比作自己的镜子,认为可以照出自己的缺点。

魏征死后,唐太宗李世民常常怀念地说,自己没了一面心爱的镜子。唐太宗为魏征罢朝五日,亲自为魏征写了碑文。历史上一段贤君良臣的佳话,就此落下帷幕。

唐太宗对魏征的评价

玄武门之变前,魏征全心全意辅助太子,不止一次提醒太子,让太子小心提防李世民,然而太子并没有放在心上。接下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玄武门事发,李家兄弟相残。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诘问魏征为什么要挑拨他们兄弟关系,其实是想让魏征承认错误祈求宽恕。但是魏征死硬到底,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李世民才发现魏征刚直不阿、忠心耿耿,觉得魏征是个人才,并重用他。魏征感激李世民不杀之恩,开始全心全意辅佐李世民,并且敢于直言。

贞观之治时,李世民评价魏征:“尽心于我,献纳忠谠。”意思是说,魏征忠心耿耿,为了国家献出良策,李世民现在的功绩,有一大半是魏征的功劳,魏征不愧为“千古之名臣”。

后来,李世民又说:“当政者应当像舜禹学习,做一个明君。自从我重用魏征,天下太平,边境安稳,百姓富足,可见魏征是多么忠益的人。”

贞观19年,李世民亲征边疆,损失惨重,死伤上千,李世民非常懊恼并叹息说:“如果魏征在世的话,他就不会让我去打仗,哪里会损失如此惨重?”

后来魏征病逝,李世民悲痛欲绝,失常对身边的人说:“魏征去世,我就少了一面镜子啊。”并留下传世名言:“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这句话在生活中对我们也很有帮助,多听取别人的遇见,对提高自己十分有助。

魏征是个怎样的人

魏征,字玄成,从小便没了爸妈,但好在读书天赋甚高,过目即能不忘。性情闲云野鹤,还曾出家当过道士。

唐高祖时期,李密兵败,无奈之下,魏征跟随着他去向唐朝投降,但都不受重用。在一次战争中魏征被抓了。战败后,魏征回到长安。这次他迎来了人生的机遇,被太子李建成所重用。魏征观察到李建成和李世民间隙越来越大,便有些担忧,多次劝太子要先发制人,先下手为强,可惜李建成并没有采用。

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受到秦王李世民重用。魏征终于有种遇到明主的感觉,于是更加尽心辅佐李世民。

在贞观二年的时候,太宗想纳一名貌美女子为妃嫔,魏征听说那名女子早有婚配,便冒死进谏,促使太宗坚决地收回召令。可见魏征之果敢,之刚正!

由于魏征的不畏强暴勇敢直谏,使得后来太宗想打猎取乐又怕魏征进谏,便取消打猎的行动,不禁有些让人啼笑皆非。

贞观六年,许多大臣都请求太宗高等泰山,用以封禅。借此向世人展示国家之强盛,但魏征却十分反对这件事。并劝谏唐太宗,说明其中的利弊原理。恰好的是,不久之后,中原的数州发生了洪灾,封禅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从魏征用一次次的冒死进谏中,不难看出他的为人处事。他用刚正的思想,不怕死的精神,为天下谋福利,可见他的大度与无畏。

标签: 重臣

更多文章

  • 整整11年! 曝李世民不让武则天怀孕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虽然事业有成,但是婚姻却十分坎坷。武则天14岁入宫,当了11年的才人,这期间,李世民虽然喜欢她佩服她,但武则天始终没有怀孕,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隐情?李世民作为唐代的皇帝,他足够聪明。武则天貌美,入宫时刚14岁,正是美丽可人娇滴滴的时候,被赐号媚娘。但是武媚娘却并不如她的名字那

  • 贞观之治背后真相:是隋朝遗产养肥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

  • 李世民竟然爱上嫁过5次的48岁“半老徐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半老徐娘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

  • 好女徐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她尽心尽力治理国家数十年。在她执政期间,社会稳定,老百姓的生活稳定殷实,创造了奇迹。武则天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她对国家的业绩远大于私人生活的不俭。徐惠比武则天小3岁,继武则天之后被太宗李世民选入宫中。她为人善良淳朴,在童年、少年时期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武则天的姨娘杨氏

  • 唐朝藩镇与宫廷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藩镇

    唐朝的皇帝第一章皇帝制度和唐朝概说第二章高祖李渊第三章太宗李世民第四章高宗李治第五章中宗李显第六章睿宗李旦第七章玄宗李隆基第八章肃宗李亨第九章代宗李豫第十章德宗李适第十一章顺宗李诵第十二章宪宗李纯第十三章穆宗李恒第十四章敬宗李湛第十五章文宗李昂第十六章武宗李炎第十七章宣宗李忱第十八章懿宗李漼第十九章

  • 趣闻:唐太宗李世民与390名死刑犯的“死亡之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死刑犯

    一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十月的一天,风和日丽,唐太宗李世民带领大臣到民间体察民情。在一个叫徐家庄的地方歇息时,他隐隐约约听见有哭泣声,掀开轿帘一看,不远处的田地里有一位老妇人领着两个小孩正在耕种,其中一个小孩坐在地上大声哭叫。看着这老的老,小的小,李世民有些生气了,这家壮劳力呢?怎么让老人和小孩

  • 唐朝最幸运的公主,性格泼辣却过得比谁都幸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泼辣

    唐朝是封建历史上女性权利最高的时候,仅这一朝产生的女性谋略家比以往乃至后朝的很多朝代都多,女皇帝、公主、女丞相等都是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在女性地位空前提升的唐朝,诞生了许多有谋略、有作为、有野心的公主。她们都以自己鲜明的特色,或褒或贬地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起她们,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唐

  • 唐代永贞革新与南衙北司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之争

    宦官专权骄横,引起皇帝和朝官们的强烈不满,朝官和宦官之间不断发生斗争,史称“南衙北司之争”。其中最为激烈的是发生在顺宗和文宗时期的两次斗争。永贞元年(805年),李诵即位,是为顺宗,他任用王叔文、王伾、韦执谊、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晔、陈谏、凌准、程异等人,进行政治改革,史

  • 李世民称他:“雄武之姿”原本英雄盖世如今为何骂名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骂名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原本英雄盖世,后世却骂名不断,这是中国政治因素和《三国演义》的误导所致。曹操这么一位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评议不断。《三国志》作者陈寿在《武帝纪》末评道

  • 此女嫁了6个帝王,她命中犯桃花,年近50还让李世民恋恋不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忘

    奥黛丽赫本可能是很多男性朋友们心中永远的女神,她优雅大方,哪怕年华早已逝去,依旧迷人。我国古代也有一位堪比奥黛丽赫本的女子,她比我国古代四大美女还要让人神魂颠倒。虽然,对于历史她没有多少功绩,也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的一生,却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女性魅力。她自13岁做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