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梅妃】淡如梅花一枝香

【唐朝?梅妃】淡如梅花一枝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50 更新时间:2023/12/10 8:43:03

梅妃姓江名采萍,莆田(今福建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人、父江仲逊,世代为医。因为父母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宝贝女,所以对她疼爱有加,教她读书写字,学做女红。

江采萍聪明过人,9岁时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等诗篇,15岁时即已写得一手好文章,所写的八篇赋文,更在地方上传诵一时,是当时有名的才女,被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并对父亲云:“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

多才多艺的江采萍,不仅长于诗文,还通乐器,善歌舞,而且娇俏美丽,气质不凡,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

适逢玄宗开元盛世,唐朝国家兴盛,四海升平,内有贤相,外有名将,一派昌荣之景。这时,深受玄宗宠爱的惠妃不幸离开了人世。唐玄宗极重夫妻之情,虽有后宫佳丽数千人,却对武惠妃情有独钟。武惠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胜悲痛,日见憔悴。唐玄宗在万分思念下,很想找到另一份寄托。

近侍宦官高力士,看到唐玄宗悲伤的样子,自然忧心忡忡,担心玄宗从此一蹶不振。于是,他力劝玄宗征选天下绝色多情美女,来改变悲伤心境,重新振作起来,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高力士奉旨挑选秀女,亲自出使闽粤,发现了刚刚及笄的江采萍,他疑其为天人,如获至宝。随即把她带进了宫中,侍候玄宗皇帝。

当时江采萍虽是淡妆轻扫,仍难掩如花容颜,她温柔文雅的言语,优美大方的举止,是一杯清香醇郁的茶,霎时就掳获了玄宗皇帝的心,玄宗对她疼爱有加,将当时众多的后宫佳丽视为尘土,专宠江采萍一人。

江采萍淡装雅服,姿态明秀,风韵神采,无可描画,她精通诗文。因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唐玄宗昵称她梅妃,又戏称为“梅精”。唐玄宗曾宠爱她至极,后宫其他妃子都视而不见。江采萍性情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却又出淤泥而不染,不去为红颜之事争风吃醋,并擅长于书文,常以东晋才女谢道韫自比。

只是杨玉环的到来使得清高孤傲的梅妃渐渐失宠。杨贵妃设法贬梅妃入冷宫上阳东宫。梅妃得宠时,各地争相进献梅花。有一次,她听到外面有驿马快跑的声音,讯问侍儿可是送梅花来的?但如今,大家都是忙着给杨贵妃送荔枝,谁还记得曾经专宠一时的梅妃江采萍呢?梅妃江采萍不禁泪流满面,想起了汉代长门宫的故事,陈阿娇千金买一赋,便拿出千金请高力士找人写赋呈给皇上。高力士正在拼命讨好杨贵妃,因此加以推脱。江采萍就自己写了一首《楼东赋》:

玉鉴尘生,凤奁杳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苦寂寞于蕙宫,但疑思乎兰殿。信标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亡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着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可看来这篇赋后,虽然也略微有所触动,但也只是派人悄悄赏了梅妃一斛珍珠,梅妃见了,伤透了心,写下来一篇《谢赐珍珠》,并将诗与珍珠一起送还给唐玄宗。唐玄宗读后怅然不乐,令乐府为诗谱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叛乱,唐玄宗来不及带上失宠的就出逃了。不久,长安城陷,梅妃死于乱兵之手。后来在温泉池畔梅树下发现梅妃尸体,胁下有刀痕,唐玄宗以妃礼改葬。在平定叛乱后,唐玄宗自蜀归长安后,求得梅妃画像,并满怀伤痛亲题七绝一首《题梅妃画真》: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一千多年过去了,家乡的人们仍然怀念她,称为“祖姑皇妃”,并修宫造像以供祭,宫名就叫“浦口宫”。该宫雄伟壮观,八根大石柱支撑着巨大的顶棚斗拱结构,神龛护栏镂空木雕,极为精美,吸引了不少游人前往瞻仰。旧时兴化府衙门口的对联写道:“荔枝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一代明君李世民晚年的荒淫生活 连弟妹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都不

    李世民是古代公认的好皇帝,但晚年的李世民也是抵不住诱惑,慢慢的变坏了,对性的渴望也慢慢的暴露无遗,就连自己的弟妹都没有放过,怪不得武则天晚年生活会变的糜烂不堪,下面小编带你看。醇酒妇人温柔乡――这些人生庸常的快乐,是历史伟人极少幸免的缺憾。李世民晚年,暴露出了形形色色的动物性,尤其对少女、美色贪得无

  • 李世民为何没有封禅泰山?只因他生了一种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泰山

    贞观六年正月二十,群臣再请封禅。此时相距武士彟提议只是刚过了一个年,可见群臣由武士彟的试探摸准了李世民的脉,知道他想搞。李世民说,你们都觉得封禅挺好,但我以为不然。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那么即使我不封禅,又对我的功业有何损失呢。当年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禅,难道说汉文帝就不如秦始皇吗。何况无非祭拜一

  • 曾被此人打的丢盔卸甲,最后俩人成为生死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丢盔卸甲

    尉迟恭是隋末唐初的一员猛将,以武勇着称,但他最初效力于刘武周麾下,曾与唐朝为敌,多次将唐军击败。隋末唐初可谓是猛将如云,但究竟谁才能击败尉迟恭呢?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尉迟恭虽然勇猛无敌,但却被此人击败,俩人后来还成为生死之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事还得从尉迟恭早年的经历说起,根据史料记载,尉迟恭在

  • 唐宪宗是个好皇帝吗?如何评价唐宪宗李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是个

    唐宪宗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李淳,唐顺宗长子,唐代皇帝,805年―820年在位。贞元四年(788年),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李纯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

  • 一行的故事——最早测量地球大小的密宗高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密宗

    第一节敏而好学再世颜回弘道元年(683)一唐高宗死的这年,武功县令张擅家里生了个男孩。张擅是开国功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只当了个小小县令。县令薪俸微薄,夫人产后体弱,无法哺乳,婴儿整日啼哭。幸有邻居王妈妈善良厚道,主动过来哺乳。说来也奇,小公子竟不怯生,噙着奶头吃饱即沉沉睡去。张擅松了口气儿,觉得儿

  • 两部《琅琊榜》中的”长林军“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历史上真的存在“长林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存在

    前年《琅琊榜》风靡全国,成为“驱魔乱舞”的中国电视剧界中的一股清流。在这部电视剧的最后,为了纪念主角梅长苏,皇帝萧景琰亲自组建了一支名为“长林军”的精锐部队。在即将播出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据说这个剧情都将围绕长林军展开。不过很多人知道的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真的存在一支名为“长林军”的部队。但是历

  • 5、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突厥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突厥人主要活动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是信奉“狼”的游牧民族。公元6世纪前后,突厥人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一带,工于锻作,役属于柔然族。以“金山状如兜鍪,俗呼兜鍪为‘突厥,因以为号。”(《隋书》卷84《突厥传》)西魏时期

  • 12、宪宗李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唐宪宗李纯(778~820),顺宗长子,母庄宪王太后。大历十三年二月生于长安大明宫。宪宗六七岁时,祖父德宗抱他置膝上,问他,你是谁的孩子,在我怀中?宪宗回答说是第三天子。德宗很惊异而又很爱怜他。贞元四年封广陵王,贞元二十一年四月(705)三月,册立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权勾当军国政事

  •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难以忘怀的皇后 文德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德

    文德皇后最让我们熟悉的名字其实是“长孙皇后”,“文德皇后”是她去世后的谥号。17年前我读初中时用的历史课本里,专门用了两页纸记载李世民的皇后有多贤德,说她与李世民一个后宫一个前朝,齐心协力打造了让后世啧啧赞叹的贞观之治,她也是为数不多能上历史课本的皇后,其贤德可见一斑。长孙一族系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

  • 有人说古代皇帝的权利越集中,臣子的权利越小就越是进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权利

    古代大臣上朝,汉唐的时候,坐而论道。宋明的时候,站着说话。清朝的时候,跪着上奏。有人说,这是文明的倒退。这种说法对吗?我认为不对,恰恰相反,这是文明的进步。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要搞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文明?这是一种政治文明。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末,中国是处在王朝社会中。王朝社会有个特点,就是皇权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