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代宗李豫大事年表,代宗李豫一生概述

代宗李豫大事年表,代宗李豫一生概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4/1/18 0:00:43

代宗李豫

(公元727年~公元779年)

在位时间:公元762年~公元779年

曾用年号: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谥号:不详

庙号:代宗

安葬地:元陵

公元727年,唐肃的长子李豫出生。

公元757年,李豫与郭子仪等大将率军收复长安和洛阳。

公元758年,李豫被立为太子。

公元762,唐肃宗惊惧而死,李豫被宦官李辅国等人拥立为帝,是为唐代宗。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息。

公元763年~公元778年间,唐中央政府与吐蕃连年征战,双方耗费巨大。

公元779年,随着唐代宗李豫的病死,刘晏所进行的改革也走到了尽头。

唐代宗李豫在当皇帝之前,曾是个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在与安禄山等叛军的战斗中,李豫组织敢死队阻挡叛军,多次把叛军挫败。以后,李豫又与率兵援助唐军的回纥叶护王子结拜为兄弟,合兵进击叛军。公元757年,李豫、郭子仪率15万大军进攻长安,后来进入长安后,他令行禁止,秋毫无犯,因此甚得民心。攻克长安后,李豫又率军进攻洛阳,叛军首领安庆绪弃城逃往河北。

公元762年,唐肃宗患病,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率领军队囚禁了张皇后。唐肃宗知道后惊恐而死,李辅国、程元振等乘机杀死张皇后,拥立李豫即位,是为代宗。

唐代宗即位后,安史叛军已经无力与唐朝中央军队抗衡。叛将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史朝义占据洛阳。唐代宗长子李适会同回纥军进攻洛阳,与史朝义在洛阳北郊大战,一举将其击溃,大多数叛将纷纷投降,史朝义逃往河北,最后自杀,安史之乱平息。

安史之乱平息后,唐代宗大喜过望,对安禄山、史思明的旧将、亲族一律不追究责任,各级官吏也都封爵加官,并规定自此以后,刺史三年、县令五年就可升职,普通百姓也相应的减免赋税。自此以后,安史旧将成为唐朝的节度使,形成了新的藩镇。他们在各自的辖区内扩充军队、委派官吏、征收赋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尤其是成德、魏博、幽州三镇成为唐朝中后期最大的割据势力,称为河朔三镇。由于唐代宗对藩镇的姑息和唐中央政府的腐败,中央的权力越来越小。

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吐蕃又来进犯。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政府调集各地军队进行讨伐,防守西北边境的士兵也被调集参加,边镇上的防守因此空虚。强大起来的吐蕃于公元756年乘机进攻,取得陇右、河西两镇。唐代宗即位后,吐蕃对唐的侵犯有增无减。公元763年,吐蕃大举进犯,沿途击溃防守唐兵,逼近长安。唐代宗急忙出逃,随后吐蕃攻入长安城,大肆劫掠,使得繁华的长安城变得满目疮痍。同年,吐蕃又攻人剑南道的松州、维州、云山城、笼城等地,唐政府受到吐蕃的严重威胁。

这时,唐朝内部也出现内奸,与回纥、吐蕃相勾结,使得唐朝政府更是应接不暇。这个内奸是郭于仪手下的大将仆固怀恩,安史之乱时跟随郭予仪、李光弼作战,屡立战功,曾与回纥兵一起击败史朝义。他自恃功高,不满意朝廷对他的待遇,加之朝廷封武臣猜忌,总想收回兵权,这就更使他对朝廷不满。于是他派人和回纥及吐蕃联系,欺骗他们说,郭子仅已经被宦官鱼朝恩杀害,要他们联合反对唐朝。

公元765年,仆固怀恩带着回纥、吐蕃几十万大军进攻长安,途中仆固怀恩暴病而亡。回纥和吐蕃大军继续进攻,一直打到长安北边的泾阳,长安受到威胁。长安城内,唐朝廷上下闻讯吓得不知所措,只有把希望寄托在郭子仪身上。

此时,在泾阳驻守的郭子仪并没有多少兵力,但前来进攻的回纥军中,有不少将领曾跟着郭子仪打过安史叛军,很敬佩郭子仪。郭子仪就决定采取分化敌人的办法,把回纥将领拉拢过来。

当天晚上,郭子仪派他的部将李光瓒偷偷地去见回纥都督药葛罗,说明郭子仪并没有死。药葛罗不相信郭子仪还活着,要请郭子仪亲自来见面。

李光瓒回去后,把情况向郭子仪作了汇报,郭子仪就决定亲自去劝说回纥退兵。将领们提出,派五百个精锐的骑兵跟郭子仪一起去,万一回纥人动起手来,也有人保护。但郭子仪拒绝了。

郭子仪带着几个随从,来到回纥阵前,他们摘下头盔,卸掉铁甲,把枪扔在地上,拉紧马缰,缓缓向回纥营靠近。药葛罗和将领们目不转睛望着来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啊,真是郭令公他老人家!”说着,大伙一起翻身下马,围住郭子仪下拜行礼郭子仪下马走上前去,和气地对药葛罗说:“你们曾经给大唐立过大功,大唐待你们也不薄,但为什么要帮助仆固怀恩闹叛乱呢。我今天来,就是为了劝你们悬崖勒马。”

药葛罗很抱歉地说:“我们听信了仆固怀恩的谎言,认为皇帝和您都已经死去,所以才来侵犯。现在知道您还在,我等怎么会同您打仗呢?”郭子仪又说:“吐蕃和唐朝是亲戚关系,现在也来侵犯我们,实在大不应该,我们决心要讨伐他们。如果你们能帮我们打退吐蕃,对你们也有好处。”药葛罗立即抱拳说:“我们为您效劳,将功补过。”不久,郭子仪与回纥军一起在灵台县之西击败吐蕃,逼迫吐蕃退兵。

郭子仪说服回纥联军攻打吐蕃,方才迫使吐蕃退兵,但宰相元载却说非人力而为,而是菩萨保佑的缘故。唐代宗听信谗言,下令广造佛寺,以得到菩萨更多的保佑。后来吐蕃、回纥再次入侵,唐代宗便让僧人讲《仁王护国经》,敌人抢掠一番后归国,唐代宗认为是众僧讲经有效,退敌有功,对众僧厚加赏赐。而对郭子仪等将领却不闻不问。

此后,吐蕃又多次入侵,唐组织了多次抵御,互有胜负,使得双方都耗费很大。此后,吐蕃走向衰亡,唐王朝也日趋软弱。

唐代宗是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拥立为帝的,自然对李辅国、程元振十分宠信,二人也自恃有功,专横跋扈,对代宗的统治构成了威胁,因此与代宗之间逐渐产生了矛盾。

唐代宗即位后,李辅国更是专权用事,甚至不把代宗放在眼里。代宗自然很不高兴,但李辅国握有兵权,只好表面上以礼相待,尊其为尚父。李辅国、程元振二之间也有矛盾,后来,程元振暗中与唐代宗合谋,将李辅国刺杀。李辅国被杀后,程元振独揽大权,比李辅国更是专横,大臣与各地方节度使也对其恨之入骨。后来吐蕃进攻长安,逃出长安的唐代亲命令各地前来救援,各地也因痛恨程元振而不应诏,就连李光弼也不前往。后来唐代宗在大臣们的弹劾下,不得不将其削夺官爵,放归乡里。后来程元振又想回长安重振雄风,结果被放逐到江陵,直到病死。

走了程元振,唐代宗旁边又来了宦官鱼朝恩。鱼朝恩专权,势倾朝野,十分骄横,甚至连唐代宗也不看在眼里。

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都是宦官,恃宠横行,干预政事,究其原因在于代宗优柔寡断。当宦官势倾朝野,危及代宗的统治时,代宗又利用朝官与宦官的矛盾和斗争,除掉宦官。这种朝官、宦官勾心争宠固位的斗争,构成了唐后期的政治特征。

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政府已是元气大伤。面对危局,唐代宗也任用了一些贤能之士进行改革,企图重振国威。这个贤能之士就是唐朝有名的理财专家刘晏。

刘晏的改革主要集中在恢复漕运,改革盐政等方面,通过刘晏所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使唐代宗时期艰难的政局和拮据的财政有所改善。但他的改革触犯了一些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只是由于唐代宗需要利用他理财,予以支持,使改革得以延续。

公元779年,唐代宗病死,由他支持的刘晏改革也到了尽头。

标签: 年表

更多文章

  • 古代单身的人太多怎么办?李世民想出一奇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的人

    现在不光情人节对单身的人带去伤害,就是双十一也是,如今几乎每一个节日对于单身的人来说都是一次暴击。解决单身这个事,在古代也一直存在。那时发展经济主要靠农业,人口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皇帝都在操心这事。晋朝皇帝就规定,女孩只要到了17岁,就必须嫁人,如果父母不嫁,当地的县官就得给她想办法,为她做媒。南北朝

  • 李世民德才兼备,为什么没有被立为太子,李渊是怎样解释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德才兼备

    隋朝末年,李渊父子起兵,仅仅一年的时间就灭隋建唐,其中李世民功不可没。就李建成和李世民相比较,李世民确实是太子的不二人选。再加上起兵之初,李渊曾口头许诺李世民,如果能当上皇帝,定立他为太子。然而李渊登上皇位之后,对立李世民为太子之事只字不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李世民也是李渊的儿子,而且就能力而言,他

  • 黄巢起义:土崩瓦解的唐王朝已名存实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黄巢起义

    唐朝后期,统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繁重,农民四处逃亡,社会动荡不安。从肃宗开始,唐朝实行食盐专卖制度,严禁私盐贩卖,盐价猛涨。许多百姓买不起盐,许多人从事食盐走私活动,因此私盐贩子越来越多。他们组织武装,反抗官府的追捕,和逃亡的农民联合起来,成为反唐的重要力量。唐僖宗初年,河南、山东一带连年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真的霸占过隋炀帝的女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隋朝开皇二年,也就是公元582年。13岁的杨广,迎娶12岁的萧妃。萧妃是割据政权萧岿的四女儿,因为生辰八字不好,被抛弃到宫外寄养。说起来,这位美丽的萧四小姐,也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先在民间吃糠咽菜,嫁给野心勃勃的杨广之后,又一起在公众面前低声下气地“装孙子”。好容易熬到杨广当了皇帝,新君便迫不及待地跟

  • 李世民虎牢关之战:几千名骑兵击溃12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之战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二十八日,窦建德倾巢而出,从板渚出牛口列成战阵,北靠黄河,西临汜水,南连鹊山。十几万大军确实声势浩大,连绵十几公里,擂鼓前进,喊杀声震天。这种场面十分骇人,让唐军诸将都十分惊慌。李世民带几名骑兵登上高丘观察敌阵,并对将领们说:“敌人从山东起兵,还没有碰见过强大的对手,如

  • 探秘:唐太宗李世民的另一面竟然是个爱哭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是个

    李世民是一代英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感性。在史书里,他动不动就哭,心疼他的同时有种莫名其妙的萌感。不知道那些紧随其后的史官们是如何记下这些瞬间的。杜如晦去世,李世民悲恸不已,三天都没办法正常上朝。这三天想必都蒙在被窝里,眼泪染湿被单。后来有天他送了条黄银带给房玄龄,送的时候又哭了,说以前我可以送给你

  • 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3年都没怀孕?有个致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有个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男性是占据绝对比例的,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女皇也只有武则天一个。在这位女皇帝的身上有着太多的传奇故事,她不但侍奉过太宗,而且还伺候过他的儿子。除此之外,更厉害的是她能够从一个小小的才人慢慢地成为了大唐皇朝的执政者,掌握朝政几十年。但是,有一件事让后来查阅历史的人非常在意,那就是

  • 李世民登基后竟然这样对待他的老爸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他的

    打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起,李世民安插好亲信,掌握了军政,坐稳了江山,惦记起被冷落软禁了多时的老爸。“自是,上以军国无事,每日视膳于西宫。”(《旧唐书》)这时候,李世民闲暇无事时,几乎天天要来探视一回父亲,并且亲自照看老爸的饮食。李渊最初让位时,被安顿在大兴宫(太极宫)居住,贞观三年(公元629

  • 薛讷简介:唐代将领,薛仁贵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子

    薛讷(651~720),唐代将领。绛州万泉(今山西新绛)人。父薛仁贵,唐初名将。薛讷最初任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令。突厥人侵犯边境,武则天想到薛讷出身将门,任他为安东道经略率兵出征。临行前,薛讷入朝拜见武则天,说:“我从一个小职位上出任统兵首领,恐怕众将不服,如能授以大权,必定能平定边境战

  • 深度解密唐太宗李世民死亡之谜 帝王多同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之谜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英明神武,但却在52岁的时候就去世,不得不让人惋惜。那么他是怎么死的呢?答案竟是服食丹药。李世民生前一直反对丹药,他甚至曾经讥笑过秦皇汉武的求仙活动,但最后自己居然也是死在方士的药石上,这着实让人奇怪。贞观年间,因为皇子争位,李世民废掉了太子承乾和罢黜了魏王泰。这对他的打击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