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泌以诚为谏唐德宗不换太子的故事

李泌以诚为谏唐德宗不换太子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548 更新时间:2023/12/18 14:58:08

唐朝的时候有一位奇人李泌,他在任宰相期间,面对好猜忌的的君主采用循循善诱的方法上谏,不但为君主弥补了缺漏,还做到保官安身,实在是不简单。

唐德宗时,因疑太子而打算另立舒王,一时又拿不定主意,便征求丞相李泌的意见。

李泌说:“陛下只有一个儿子,为什么要将他废掉而另立一个儿子呢?”于是德宗便把有人密告大长公主淫乱,并且巫术咒人,太子因此请与萧妃离婚的事告诉了李泌,并且说:“舒王近来已有很大长进,孝敬、友爱、温良、仁义,是不是可堪造就呢?”李泌说:“这是一件大事,希望陛下慎重行事。”德宗又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您说该怎么办呢?”李泌又说:“您想一想,陛下对自己亲生儿子尚且怀疑,又怎么能相信别人的儿子呢?舒王虽然孝敬,但是,从今以后,您可要心中有数,不要指望他对您孝敬了。”德宗一时不明白,诧异地问:“难道你不爱惜你的家族吗?”李泌说:“我正是因为爱惜我的家族,所以才这样说。臣蒙受您的恩宠,就一定要为皇上您考虑,倘若你将来反悔,必定埋怨我说:‘我任用你为宰相,当时竟不力谏,才把事情弄到这个样子,因此,您将来一定要杀我。我老了,残年不足惜,但如果杀了我的儿子,立我的侄子为继承人,我未必能享受到今天的祭祀了。”于是痛哭流涕。

德宗听了李泌的这番话,问道:“大唐贞观、开元年间,全换了太子,为什么没有灭亡呢?”李泌回答道:“自古以来,父子相疑,没有不亡国灭家的。想必皇上您记得当年建宁王是怎么被杀的吧?”德宗说:“建宁王叔确实是冤枉的,只是肃宗太性急了。”李泌说:“从前,承乾(太宗所立的太子)想谋反,事情被发觉了,太宗派他的舅舅长孙无忌与朝廷中的几十个大臣审问他。真相大白后,当时还有人求情说:‘希望陛下不失慈父之爱,让太子留下一条性命。太宗同意了,并废黜了魏王。现在,陛下既然已经知道肃宗性急,也认为建宁王的死是冤枉的,臣感到很庆幸,因为陛下能够明察秋毫,希望陛下能够以此作为前车之鉴,审慎再三,悉心考察,一定会看到太子没有什么阴谋不轨的行为。他如果真的有不法行为,愿陛下按照贞观年间的法律来处置他,废黜太子,立皇孙。那么百代之后,执掌天下的人还是陛下的子孙。况且,太子住在宫中,并未接触过外面的人,也没有干预过外面的事,怎么会有异心呢?那些向您进谗言的人,极为狡诈,又怎么能因为妻子的母亲有罪就受连累呢?幸亏陛下把此事告诉了我,我敢用我的整个家族来为太子担保,太子不会有谋反之心。假使让从前的杨素许敬宗李林甫之流来听从您的旨意的话,那他们就会成为助舒王得到天下而定策的人了。”

德宗说:“听了您的话,我想把这事缓一缓,等到明天再考虑吧。”于是李泌抽回自己的笏板向德宗叩拜,哭着说:“这样的话,我知道陛下的父子将慈孝如初。可是陛下回到后官以后,一定要自己一个人审思,不要把这些意思告诉给身边的侍臣。如果泄漏出去,他们就会就告诉舒王,那么太子就很危险了。”德宗说:“我明白你的意思。”

又过了一天,德宗来到了延英殿,单独召见了李泌,哭着对李泌说:“如果没有你一番真诚的劝说,我今天后悔也来不及了。太子敦厚仁义,确实没有别的企图。”李泌叩头向皇上庆贺,并借此机会请求皇上让他告老还乡。

所谓自古进谏者“顺而导者;徐而导者;正面析言者;曲而匡之者。”无论是要说服国君用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出去做人质,还是太子的废立,外人都是很难发表意见的。如果争辨不力,无法使君王回心转意,如果争辨太过,则可能引起君王的怨愤。但是触龙却能在赵太后盛怒的情况下,劝谏成功。我们姑且不论触龙说赵太后的意义,单是他这种循序渐进的劝谏方式,就足以千古效仿了,而李泌在德宗盛怒之下,恳切委婉,言无不尽,始终以诚心来感动他,尤其是引用了不久以前建宁王被冤杀的例子,作为前车之鉴,做得更是巧妙极了。用皇上所能够明白的道理,反复劝谏开导,终于使德宗回心转意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3、《唐律疏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律

    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纂《永徽律》,共12篇,500条。后又对律文逐条逐句进行诠解和疏释,附在律文下,即疏议。律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称《唐律疏议》(《唐律疏议》之名是元代人起的,唐宋称《律疏》)。《律疏》由皇帝下诏颁布实施,其本身就是法律,为官吏办案所必须遵行。《旧唐书·

  • 擅长玩弄帝王心术的李世民最后被谁啄了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心术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能成事的帝王身边总围着一大批的能臣良将,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身上充满了霸王之气,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虎躯一震天下咸服吗?非也,之所以帝王身边能者云集,是因为他们善用帝王心术,会拉拢各种人才。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靠着在外征战拉拢的各路豪杰,成功的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取了皇位

  • 第一节 对等政策,互相往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对等

    开元时期,唐玄宗秉承太宗时期的对外政策,实行睦邻友好,和各民族对等,并且允许汉藩通婚。同时,唐玄宗还开辟道路,远交外邦,使得唐朝和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广泛地交流,也使得唐朝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加深远。唐玄宗依贞观故事治国,继续执行唐太宗对“中华”与“夷狄&

  • 李世民娶64岁的萧皇后,是为了国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国玺

    看惯了历史上贤惠的、奸诈的、凶狠的,各种各样的皇后,正常一点的皇后倒是不多,比如隋炀帝的老婆,演义里娇艳无双的萧美娘,一生6次下嫁,最后被唐太宗李世民从突厥救回,成为李世民的妻子,死后与隋炀帝合葬。真实的萧皇后是什么样的人呢?萧后婉顺聪慧、知书达礼,又通医术,颇知占侯,深得文帝夫妇欢心和丈夫杨广宠爱

  • 唐代中州乡村借贷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州

    1.政府放贷(1)公廨本钱。官府出举的有公廨本钱。唐代国家规定州县置公廨钱,贷给百姓,收息取利。《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十六年正月,“长安、万年两县,各与本钱一千贯,收利供驿”。三月,“河南、洛阳亦借本钱一千贯,收利充人吏课役”。(2

  • 唐朝佛教的兴盛与三大石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佛教

    在通往西天的路上,有一支师徒五人的队伍,他们在打败了各路终于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了西天极乐世界,这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小说只是文人虚构出来的一个场景,而其中的师傅却还真有其人,他便是我国唐朝着名的高僧玄奘,他为了深入研究佛学,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走了一条艰险的取经之路,为我国佛

  •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渊的退位,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就种下了悬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事变

    玄武门事变,是产生在唐代初期的一次政权更迭事件。这一次政权更迭,并不是旧思想中合情合理的在礼制框架结构下的政权更替,只是执政阶级内部几个皇子中间以便帝位进行的夺嫡之战。并且,除开皇子是这次政变的抗争彼此以外,这次政变中也有另一方参加者,也就是说当时的皇上李渊。在玄武门事变发生的时候,唐朝的皇位并没有

  • 唐太宗李世民因弟媳太美而杀其第?午门事变是为了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午门

    午门事变是家喻户晓的兄弟相残的惨剧,其残忍嗜血令人胆战心惊。李世民最为夺嫡的成功者,他残忍的杀害了兄长及弟弟。李世民如此这般大动干戈除了为了争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是否还有别的吸引他的东西呢?(壹)正当李世民统军在外、南北征战的时候,他的兄弟李建成和元吉却盘踞在京城中花天酒地,声色犬马,过着逍遥奢华的日

  • 太平公主悲剧一生之谜:骄奢淫逸、暴敛财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平

    太平公主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描写了太平公主和武则天母女二人的亲情和斗争,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着实缠绵悱恻。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其实是个悲剧人物,她美貌、聪敏,很有政治智慧,差一点成为“武则天第二”,然而非但没能步她母亲的后尘,反而落得个悬梁自尽的结局。太平公主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

  • 《别样晚唐史》第四篇 长庆元年春_第十一章 鸟散余落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晚唐

    ——长庆贡举舞弊案故事应该从举子杨浑之叩开了宰相段文昌的朱门说起。段文昌算唐代少数几位早年孤寒的宰辅之一。当年流落荆楚,江陵人经常看见他靸着破屐,游荡街头的潦倒身影。有一日骤雨初歇,道路泥泞。街边有一个巨宅,门下一片水洼。半醉的段文昌旁若无人地脱掉了鞋袜,一边在水洼中洗脚,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如果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