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李靖

3、李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156 更新时间:2023/12/10 8:42:49

李靖(571~649),本名李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朝着名的军事家。李靖出身于官僚世家,他的祖父李崇义,北魏时做过殷州刺史,父亲李诠,做过隋朝的赵郡郡守。他的舅舅韩擒虎,是隋朝有名的大将。李靖年轻时,常与舅舅谈论军事,韩擒虎非常赞赏,说李靖“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旧唐书》卷67《李靖传》)

隋炀帝大业末年,李靖为马邑郡丞,李靖察觉太原留守李渊有起兵争天下之心,便自锁去江都告发,到长安,为乱兵所阻,便留在了长安。义宁元年(617)年底,李渊攻克长安城,要杀李靖,李靖大声说:“明公起义兵,是为天下除暴乱,现在不想成就大事,反而要因私恨杀掉壮士吗?”李世民也替他求情,李渊才释放了他。

武德四年(621)九月,以赵郡王李孝恭为荆湘道行军总管,李靖为行军长史,进攻割据在两湖一带的萧铣,唐军从夔州(今重庆巫山县)沿江东下。当时正是秋天,江水暴涨,三峡江路又窄,萧铣认为唐军不会来攻,所以不做迎敌准备。而唐军的将领们也多认为应当等水退了再进兵。李靖却说:“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纵彼知我,仓卒征兵,无以应敌,此必成擒也。”(《旧唐书》卷67《李靖传》)于是唐兵进至夷陵(今湖北宜昌)。萧铣的大将文士弘率数万精兵驻扎在清江,李孝恭、李靖率兵大败之,进围江陵城。这时李靖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把缴获的敌人战船全部弃入长江,任其顺流东下,众将士不解,都说:“好不容易缴获敌人的战船,应当为我所用,为什么又扔给敌人呢?”李靖说:“萧铣之地,南出岭表,东距洞庭。吾悬军深入,若攻城未拔,援军四集,吾表里受敌,进退不获,虽有舟楫,将安用之?今弃舟舰,使塞江而下,援兵见之,必谓江陵已破,未敢轻进,往来觇伺,动淹旬月,吾取之必矣。”(《资治通鉴》卷189,唐高祖武德四年)萧铣援军见到顺江而下的空船,果然不敢再进军。萧铣势穷,被迫投降。李靖采取的这个计策,成为军事史上的典范,被称为“弃舟惑梁兵”。

平定萧铣后,李靖又率兵越过南岭,来到桂州(今广西桂林),派人分道去招抚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首领,当地有影响的大首领如冯盎、李光度等都派子弟前来拜见,李靖一一授以官爵。这样,岭南地区全部归附了唐朝。唐高祖任命李靖为岭南道抚慰大使,检校桂州总管。

平公祏,安江南

杜伏威、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是隋末三大主力起义军之一,地盘最大时“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南接于岭,东至于海”。武德四年(621)杜伏威投降唐朝,来到长安,留辅公祏守江南。武德六年(623),辅公祏又在丹阳(今安徽宣城)反唐,唐廷以李孝恭为行军元帅,李靖为副元帅讨伐辅公祏,李?等七总管都受李孝恭、李靖节制。唐军来到舒州,辅公祏派大将冯惠亮率水军3万驻扎在当涂,陈正通率领步兵和骑兵2万屯驻青林山,又在梁山上连铁锁横断江路,在江边筑却月城,方圆十几里,与冯惠亮结成犄角之势。李孝恭召集诸将商议破敌之策,将领们都说:“冯惠亮、陈正通都手握强兵,不轻易出战,其营垒又很坚固,一时难以攻下。我们不如直取丹阳,丹阳一下,冯惠亮自然投降。”李孝恭觉得有理,准备采用此计,李靖却提出了不同意见,说:“今若攻其城栅,乃是出其不意,灭贼之机,唯在此举。”于是李靖率领黄君汉等将领先攻冯惠亮,苦战破敌,冯惠亮逃走。李靖又率军直逼丹阳,辅公祏东逃到吴郡(今苏州),与冯惠亮、陈正通等一起被擒获。江南地区全部平定。唐廷以李孝恭为东南道行台右仆射,李靖为行台兵部尚书,不久,废行台,以李孝恭为扬州大都督,李靖为大都督府长史。从隋末以来,东南地区也连年战乱,民生凋敝,李靖到任后,安定民心,发展生产,东南逐渐富庶起来。

破突厥,擒可汗

武德八年(625),强大的东突厥不断骚扰唐朝边境,唐廷以李靖为行军总管,统江淮兵1万人北御突厥。贞观三年(629),代州都督张公谨上书,称东突厥衰弱,可乘势取之。十一月,以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统李世?、柴绍、薛万彻等三总管分兵四路出击东突厥。贞观四年(630)正月,李靖率精锐骑兵3000人从马邑潜行至恶阳岭,出敌不意,突厥颉利可汗大惊,对下属说:“唐不倾国而来,靖何敢孤军至此!”于是北遁。恶阳岭之战,李靖采取了击敌不备之计,充分显示了他的大智大勇,是战争史上着名的悬军威敌的战例。李靖因功进封代国公。

颉利可汗自从定襄大败后,退保铁山,派人到唐廷谢罪,请求投降。贞观四年(630)二月,唐太宗派鸿胪寺卿唐俭前往突厥去抚慰颉利可汗,同时,又以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去迎接颉利。但是颉利可汗内心还在犹豫,他实际上并不愿降唐,想再过几个月,等草青马壮以后,继续北逃,他表面上卑辞投唐,只是缓兵之计。李靖没有被迷惑,向李世?提出了先发制人之计。连夜挥师急进,李世?率军续发。李靖派苏定方率领200精骑作为前锋,当时天降大雾,唐军冒雾而行,离颉利可汗大帐几里地的时候,突厥人才发现,唐军突击,突厥人来不及应战,大败而逃。李靖“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获杂畜数十万,杀隋义成公主,擒其子叠罗施。颉利率万余人欲度碛,李世?军于碛口,颉利至,不得度,其大酋长皆帅众降,世?虏五万余口而还。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资治通鉴》卷193,唐太宗贞观四年)三月,颉利可汗被唐将张宝相擒获。在这次消灭东突厥的战争中,李靖展现了超人的胆略和出色的指挥才能,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已入化境。

为宰相,知止足

李靖不光是着名的军事家,也是一位政治家,他在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到贞观八年(634)一直担任宰相。贞观二年,李靖以刑部尚书兼检校中书令,贞观三年,转兵部尚书兼中书令,贞观四年,迁尚书右仆射,这些官职都是宰相。李靖当宰相,并不因为自己功劳很大而骄慢,反而非常谦虚,“每与时宰参议,恂恂然似不能言。”(《旧唐书》卷67《李靖传》)而且,李靖经常要作为军事统帅领兵出征,所以,李靖为相期间,真正掌权的还是其他几个宰相如房玄龄、魏征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揭秘:史上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僧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玄奘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据历史记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他希望用盛

  • 李世民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发动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之变

    李世民,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一手开创了享誉后世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的皇位却是得来不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并兵谏李渊放权,最终才成就了自己的一代霸业。李渊称帝后,重用佞臣、猜忌功臣、爱好酒色,这些都使得他当皇帝后无法有更大的作为。原隋朝晋阳宫副监裴寂,在晋阳时就与李渊是

  • 一代明君李世民为什么要杀光所有亲兄弟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亲兄弟

    唐太宗的老爸唐高祖李渊偏爱长子李建成,这也可以理解,因为李建成是太子,未来的接班人。李世民是老二,上有兄,下有弟,正好处在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地位。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勋卓着的李世民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二线,想再进一步,反正兄弟俩明争暗斗地掐上了。俗话说“无毒不丈夫”,李世

  • 《别样晚唐史》第五篇 长庆二年春_尾声 读破三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晚唐

    又过了很多很多年,多得我都记不清是哪一年了。荒凉的边城驿站迎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远客。驿卒连忙赔着笑脸,殷勤地上前招呼。请教姓名、官衔后才知道,眼前这个满面尘灰的人是回京待命的前蒙州刺史李湘。据《方舆纪要》说,蒙州一带“屏蔽昭梧,控扼蛮夷,间浔漓江之中”,是真正的蛮烟瘴雨之地。刚刚从蒙州卸任的李湘,无

  • 李密挑拨离间,最终导致兄弟相残,宣武门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挑拨离间

    武德元年十月,李世民打赢了浅水原之战,活捉了秦国皇帝薛仁杲。这是大唐开国后消灭的第一个实力强劲的割据势力,这一战夺取了陇西广阔的土地。李世民为大唐帝国立了这么大的功劳,等待他的是李渊的高升重赏。李世民武德元年十一月,李密奉李渊诏令,前往前线迎接李世民凯旋而归。李密原本是瓦岗军首领,他的部队被王世充击

  • 【唐朝?梅妃】淡如梅花一枝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

    梅妃姓江名采萍,莆田(今福建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人、父江仲逊,世代为医。因为父母三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宝贝女,所以对她疼爱有加,教她读书写字,学做女红。江采萍聪明过人,9岁时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等诗篇,15岁时即已写得一手好文章,所写的八篇赋文,更在地方上传诵一时,是当时有名的才

  • 一代明君李世民晚年的荒淫生活 连弟妹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都不

    李世民是古代公认的好皇帝,但晚年的李世民也是抵不住诱惑,慢慢的变坏了,对性的渴望也慢慢的暴露无遗,就连自己的弟妹都没有放过,怪不得武则天晚年生活会变的糜烂不堪,下面小编带你看。醇酒妇人温柔乡――这些人生庸常的快乐,是历史伟人极少幸免的缺憾。李世民晚年,暴露出了形形色色的动物性,尤其对少女、美色贪得无

  • 李世民为何没有封禅泰山?只因他生了一种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泰山

    贞观六年正月二十,群臣再请封禅。此时相距武士彟提议只是刚过了一个年,可见群臣由武士彟的试探摸准了李世民的脉,知道他想搞。李世民说,你们都觉得封禅挺好,但我以为不然。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康,那么即使我不封禅,又对我的功业有何损失呢。当年秦始皇封禅,汉文帝不封禅,难道说汉文帝就不如秦始皇吗。何况无非祭拜一

  • 曾被此人打的丢盔卸甲,最后俩人成为生死之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丢盔卸甲

    尉迟恭是隋末唐初的一员猛将,以武勇着称,但他最初效力于刘武周麾下,曾与唐朝为敌,多次将唐军击败。隋末唐初可谓是猛将如云,但究竟谁才能击败尉迟恭呢?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尉迟恭虽然勇猛无敌,但却被此人击败,俩人后来还成为生死之交!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事还得从尉迟恭早年的经历说起,根据史料记载,尉迟恭在

  • 唐宪宗是个好皇帝吗?如何评价唐宪宗李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是个

    唐宪宗唐宪宗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李淳,唐顺宗长子,唐代皇帝,805年―820年在位。贞元四年(788年),封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李纯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