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才人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了12年?

揭秘:才人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了12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789 更新时间:2023/12/20 2:05:54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分,还是个才人。这足以阐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

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倾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终身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讨论国度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她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意义是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啊,我一个妇道人家,怎样能够干预国度大事?因而,无论唐太宗怎样问,她都三缄其口。那么,长孙皇后是不是一个只关怀柴米油盐,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感兴味的人呢?当然不是。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大家都晓得,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在他当秦王的时分,和父亲李渊一同东征西讨,树立了赫赫战功。李渊集团最大的几个对手窦建德王世充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功绩大了,他的野心也就收缩了,不甘心只当秦王,他想当皇太子,进而当皇帝。在野心的差遣下,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父亲唐高祖李渊的矛盾日积月累。在这种宫廷危机的慌张气氛中,长孙氏怎样办呢?她谨小慎微,十分卖力地孝敬李渊,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同时委曲求全地笼络李渊身边的妃嫔,和她们搞好人际关系。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等于在李渊身边安插了许多眼线。这样一来,李渊和其他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于李世民的眼底。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长孙氏在李世民获取敌方情报方面立了大功。

第二,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分,李世民与父亲、兄弟的矛盾曾经白热化,要兵戎相见。李世民亲身上阵,长孙氏则在秦王府鼓舞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杀敌。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玄武门之变一举胜利,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长孙氏也因而成为皇后。

第三,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他唯恐本人做得不好,常常虚怀若谷地跟大臣们说:“我有什么不对的中央,你们一定要提出来,要直言己见。”臣子中魏徵做得最好。魏徵是个有名的谏臣,给李世民提意见是他的职责,而且他说话开门见山,经常让太宗下不来台。有一天在殿廷上,他终于把唐太宗惹恼了。唐太宗回到后宫后怒气难平,越想越气,觉得本人颜面尽失,喃喃自语道:“会当杀此田舍翁!”就是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拾掇掉!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之后,不言不语,娉娉婷婷转身进屋,不一会儿衣着厚重的朝服走出来,对着唐太宗行跪拜之礼。朝服那可是皇后在严重场所穿的大礼服啊。唐太宗吓了一跳,忙问:“皇后为什么要对我行此大礼呢?”长孙皇后说:“妾闻君明则臣直。”往常魏徵勇于直言进谏,阐明您是个十分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特意向您表示恭喜!唐太宗听了龙颜大悦,同时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皇后这是在劝谏本人,做皇帝要有气度,襟怀要像大海一样,包容百川,哪能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杀人呢!

第四,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贤德的人,但是由于太操心,身体又不好,三十六岁就放手人寰了。她不可救药的时分,无论皇帝还是太子都非常焦急。病笃乱投医,太子承乾出主见说:“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想要赦免犯人,再多度一些僧人,为她祈福延寿。可是长孙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表示坚决反对。弥留之际,她对唐太宗说:您千万不要重用外戚,如今我娘家人都曾经当官了,可是您千万不要让他们当位高权重的大官,“慎勿处之权要”。为什么呢?由于自古外戚干政没有好结果,您要真对我好,真对我娘家好,就别给他们干政的时机。她还说,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我活着的时分,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样能让国度糜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真是一个俭朴而又识大体的皇后模范。

那我们就再举一个女人的例子。这个女人和武则天就有可比性了。她也曾深得唐太宗的喜欢。她姓徐名惠,出生于学问分子家庭。徐惠从小号称神童,五个月会说话,四岁熟读《毛诗》、《论语》,八岁就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在武则天进宫前后,徐惠也被征召入宫封为才人。这个阅历不是跟武则天很相像吗?而且起点也一样,都是才人。徐才人进宫之后,知书达理,而且十分关怀国度大事。她看到唐太宗在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度江河日下后,有点志自得满了。她觉得此风不可长,就给太宗上书,说:“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意在劝谏唐太宗骄傲自大,坚持反动本性。

反动的路还很漫长,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希望皇帝能有始有终。在她身上一下子看到了长孙皇后的影子,唐太宗十分观赏。没过多久,徐才人就升为徐婕妤,从五品升到三品了。徐婕妤继续关怀国度大事,很快又变成充容了。充容是九嫔之中的一个名号。嫔是二品,所以徐惠又从三品上升至二品。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逝世,徐充容十分哀伤,她说先帝有厚恩于我,我赌咒要跟随他于公开。于是她有病也不肯吃药,很快也殉情而死了。死后被追赠为徐贤妃。从徐才人到徐婕妤,到徐充容,再到徐贤妃,徐惠从五品不断上到一品。反观当时的武则天呢?她是从武才人,到武才人,最后还是武才人。很明显,徐惠的性格和为人也比武则天更讨唐太宗喜欢。

再看武则天,她契合哪个条件呢?都不契合。

先说第一点,摆正位置,遵守妇道。她不行。从狮子骢事情就能够看出,她爱做出头鸟,他人都不吭声,她跳出来,“妾能治之”,把皇帝和其别人放哪儿去了?这就没有摆正位置。

再说第二点,襟怀天下,善谋大事。武则天日后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但是在这个时分她还是个稚嫩的小姑娘,没有表现出这个特性。

她也曾尝试过驯马,并且苦练书法。她发现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就整天临摹王羲之的字,想把这个作为打破口,当皇帝在这方面的一个红颜知己。后来她还真成一代书法大家了。但是无论驯马还是写字,关于皇帝来说,都只是业余喜好,不是正事。皇帝最爱什么呢?最爱江山。他需求一个能帮他坐稳江山的女人,而不是一个能陪他吃喝玩乐的人。所以,武则天的切入点选错了。

再看第三点,温顺敦厚,外柔内刚。武则天更做不到了。武则天是一个动不动就拔刀子的人,是个古装版的野蛮女友。

这三点武则天都不契合,她的性格就必定了她在唐太宗的宫廷里得不到时机。既然曾经得不到什么时机,依照普通人的想法,或许就认命了。可是武则天不是普通人啊,她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当她发如今唐太宗这里得不到时机的时分,她把眼光转向了一个新的目的。谁呢?此人姓李名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就是以后的大唐高宗。

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之间是互相转化的,武则天的刚硬、英勇,爱出风头,不能吸收唐太宗,但恰恰可以吸收唐太宗脆弱的儿子。就是这个年轻的太子,后来给了武则天时机,让她的命运发作了天翻地覆的改动。而她命运的改动,也就此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为之添加了千古评说的绚丽一页。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千古一帝唐太宗对待功臣毫不留情,处决前将其子直接送给2位乳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乳娘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皇帝之一。李世民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更在于唐太宗为唐朝开疆拓土,而那些上阵打仗的将领,自然是唐太宗的最爱。但是,对于企图谋逆的将领,唐太宗也是毫不留情。历朝历代,功高盖主是所有皇帝最忌讳的事情。有些将领

  • 李世民墓:揭秘“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人们或许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我们来看下昭陵六骏指的是那六匹马

  • 僧一行编制《大衍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唐代的天文学也很发达,最着名的天文学家是一行和尚。一行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昌乐)人,生于公元683年。他从小刻苦学习,特别喜欢钻研天文、历法、算术中的疑难问题,对佛教经典也有深入的研究,年轻时就地已成为长安城里有名的学者。他出家后,法名叫一行,之后到各寻师访友。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在一位数学

  • 一代名将李晟:李晟勇猛勤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勇猛

    一代名将李晟去世之后,后人对其评价很高。李晟的神道碑,由裴度撰写文章、柳公权书写,被称为文绝、书绝、事绝的“三绝”碑。明人李梦阳也曾有诗云:“父子英雄古来少,天生李晟为社稷。”而后世的史家则如此称赞他,“桓桓大师,义勇天资。运钟霍乱,力拯颠

  •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高祖李渊得知太子要与庆州的杨文干一起谋反,便命令司农卿宇文颖去庆州召回杨文干。李元吉却叮嘱宇文颖,告诉杨文干实情,不要来仁智宫。杨文干知道实情以后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吧!"他带领人马突然袭击宁州(今陕西宁县),一举成功。李世民率兵来讨伐,叛军士兵吓得一哄而散。

  • 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竟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自古以来美丽就是女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资本。杨夫人看着女儿丰丽的小脸,也不禁开始动起重振家声的念头。她一有这个念头,整个杨氏家族就开始行动了。当时,杨氏一族至少有两三个姑娘都正当着太宗的妃嫔,这些人就开始在宫里宣传起武则天的美貌来。一来二去,当然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唐太宗当时正是后宫寂寞,决定征召她

  • 萧皇后: 一生迷倒六位帝王,50岁仍受李世民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历史上有一奇女子,她虽不能与一代女皇武则天一样叱咤政坛,却也毫不逊色于历代美女佳人。她凭借自己过人的美貌与魅力,被六个皇帝为之疯狂。这个一生都不缺男人的奇女子,就是萧皇后。萧皇后幼时不怎么受待见。她本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因出生于二月,被认为是不吉之兆,所以先后被丢给萧岿的堂弟萧岌和舅父张轲收

  • 唐代最憋屈的皇帝,苦熬25年终于结束太子身份,登基仅三月就成太上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太上皇

    大家都知道,“安史之乱”的暴发,将唐朝历史划归两截,上半部分政治清明、国富民强,下半一部分藩镇割据、生灵涂炭。在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成为唐朝最大的顽疾,各个藩镇与中央朝廷貌合神离,强则附之,虚则弃之。藩镇与朝廷矛盾激化最为严重的时期,则是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不过翻阅《旧唐

  • 后宫佳丽三千都夺不走李世民的心 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这是

    在中国古代的唐朝,大家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和他开创的贞观之治,然而,对于李世民来说,他的成功套用今天的一句话也不失恰当: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就是古代贤后的代表。据记载,长孙皇后自幼妩媚活泼,优雅、大气、可爱,深受唐太宗的喜爱。对于长孙皇后而言,大家最熟悉的故

  • 唐朝将领李君羡简介 李君羡为何会为武则天付出生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将领

    李君羡毛泽东曾经说过:“冤死一个李君羡,还有千千万万个李君羡。”苏轼说过:“唐太宗以谶而杀李君羡,武后以谣言而杀裴炎,世皆以为非也。”那么李君羡究竟是何人呢?李君羡简介李君羡(593年-公元648年8月7日),唐朝将领,洺州武安(今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