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高祖李渊

2、高祖李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816 更新时间:2024/1/10 14:05:42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566~635),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其后屡迁,到李渊高祖李熙、曾祖李天赐时居赵州昭庆县(今河北隆)。祖父李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拜柱国大将军,与宇文泰独孤信等为着名的八大柱国,北周时追封唐国公。父李昺,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唐国公爵。

李渊七岁袭封唐国公,其母独孤氏为独孤信之女、隋文帝皇后之姐。其妻窦氏,是隋定州总管窦毅之女。

晋阳起兵

隋初李渊为千牛备身,曾先后任谯州(今安徽亳县)、岐州(今陕西凤翔)、陇州(今陕西陇县)刺史。炀帝大业(605~617)初年为荥阳(今属河南)、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为殿内少监,大业九年(613)为卫尉少卿。炀帝第二次征辽,李渊在怀远镇(今辽宁辽中附近)督运粮草军需。杨玄感起兵反隋,李渊镇守弘化郡(今甘肃庆阳)并兼知关右诸军事。大业十一年(615)山西一带农民纷纷起义,李渊被委任为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并被授权补选当地郡县文武官,征发河东兵讨捕“盗贼”。李渊打败了母端儿部、敬盘陀、柴保昌部,收降数万人。大业十二年(616)迁右骁卫将军,年底任太原留守。这时,隋末农民大起义已遍及全国,统治集团内部分崩离析,隋朝统治岌岌可危。隋炀帝更加猜疑臣下,诛杀大臣和名将,以郕国公李浑名应“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将其家32人全部杀死。隋炀帝猜疑李姓,使早就有“大志”的李渊感到自危。好友夏侯瑞劝李渊“早为计”,他指出,天下已乱,能安定天下的是你李渊。李渊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他计划首先打败历山飞部,再与突厥和好,以奠定“经邦济时”的基础。所以到任后击败了历山飞大将甄翟儿部,稳定山西局势。但防御突厥入侵失利,隋炀帝下令抓李渊而杀马邑太守王仁恭。李渊与次子李世民商议,认为隋朝将亡,我们李家受天命,不能一起被害,李渊要李世民兄弟起兵。不久,炀帝却赦免了李渊和王仁恭。但是这反而坚定了李渊起兵反隋的决心,加速了起兵的准备工作。李渊早就让长子在河东潜继英俊,世民在晋阳密招豪友。晋阳令刘文静见李渊有安定天下大志,投靠了李渊。刘文静因与李密联姻被关于狱中,李世民去探视,商议大计。刘文静主张对天下反隋势力“驱驾取之”,也就是根据情况收编、利用反隋武装,达到自己的目的。并建议招集大军,乘虚入关,取长安号令天下,以成帝业。

大业十三年(617)二月刘武周起兵马邑,据汾阳宫,称天子,国号定杨。李渊以讨伐刘武周为名招兵,同时暗暗将在蒲州(今山西永济)的长子建成和四子元吉召至晋阳,准备起事。太原副留守高君雅、王威是隋炀帝派来监视李渊的,他们怀疑李渊,准备对李渊动手。五月,李渊借口高、王私引突厥入寇,杀了他们,正式起兵。

起兵后,李渊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卑辞厚礼与之和好。六月,废隋炀帝,立其孙代王杨侑,攻破西河郡城(今山西汾阳)。李渊称大将军,开府置幕僚: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温大雅为记室,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为左、右统军。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领左三统军;李世民为炖煌公、右领军大都督,领右三统军。李渊还开仓赈民,深获民心。

建立唐朝

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命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主持后方,亲率3万士兵从晋阳向关中进发,打着“尊隋”旗号,宣布立代王为帝。突厥始毕可汗送马千匹。军至贾胡堡(今山西灵石南),隋将宋老生率精兵2万屯霍邑(今属山西),屈突通将骁果数万屯河东,阻击李渊军南下。当时秋雨连绵,道路泥泞,李渊大军前进困难,军粮匮乏。裴寂等主张退回晋阳,建成、世民力主进军。李渊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继续进军。八月雨止天晴,太原军粮运到。李渊率军攻霍邑,以轻骑挑战,宋老生率3万兵从东门、南门迎战。李渊故意稍稍后退,宋老生以为李渊畏惧了,大胆引兵向前,离城一里多而阵。李渊命殷开山率步兵抵挡宋老生,李建成、李世民率军绕向宋老生阵后,分别扼住东门、南门,切断宋老生归路。双方激战之际,李渊命人高呼“已斩宋老生”,宋老生部听后,阵势大乱,纷纷逃回。李渊挥兵冲杀,大获全胜,宋老生亦被杀死,霍邑被攻克。随后李渊军克临汾(今山西临汾南)、绛郡(今山西新绛),直抵龙门(今山西河津)。这时,刘文静从突厥赶到,同来的有突厥大将康鞘利及500突厥士兵,2000匹马。李渊军士气更涨,沿河隋朝守臣纷纷来降。冯翊农民军首领孙华渡河到壶口(今山西吉县西南),李渊封其官厚给赏赐,命回河西接应。李渊命统军王长谐、刘弘基等率兵从梁山渡河。李渊亲率军队围河东,屈突通固城自守。李渊见城坚难攻,采取李世民意见,留兵围河东,自率大军西进,从壶口渡河,歇于朝邑长春宫(在今陕西大荔朝邑镇东北),关中士民纷纷归顺。李渊兵分两路:命李建成、刘文静屯兵永丰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扼守潼关;命李世民率刘弘基、长孙顺德等数万人掠取渭北之地,形成对长安的钳形攻势。李渊在关中的亲属,纷纷响应,其女(柴绍之妻,唐朝建立后封为平阳公主)在户县(今属陕西)别墅招集士众数百人,又命家人马三宝说降附近的何潘仁、李仲文、丘师利、向善思等部,达数千人。李渊堂弟李神通也在户县起兵,有众数千人。李渊的女婿段纶在蓝田起兵,有众万余。其中以平阳公主势力最大,她招集诸部攻下周至(今属陕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始平(今陕西兴平)等地,众至7万人,号称“娘子军”。李世民率军西进,所到之处吏民归之如流,到泾阳(今属陕西)时,有胜兵9万,与“娘子军”会合,声势更大。

李渊命李建成率军向灞上,命李世民率军北屯长安故城。李渊率部西进,将炀帝的离宫园苑全部罢废,放宫女还其亲属。十月到长安,驻于春明门外。李渊统20万大军围攻京城,十一月克长安,迎代王杨侑于东宫,迁居大兴殿。李渊还居长乐宫,与民约法十二条,废除隋朝严苛刑禁。只杀抵抗的隋将隋官二人,余无所问。文武将佐请李渊即皇帝位,李渊不听。十一月壬戌(十五日),李渊迎立13岁的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时在扬州)为太上皇。二天后李渊从长乐宫入住长安。隋恭帝(即杨侑)授李渊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尚书令,进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李渊发布的文书称“令”,在虔化门(大兴殿前东偏)办公。隋恭帝下诏:军国机务,事无大小,文武设官,任无贵贱,宪章赏罚,咸归相府。全部权力归于李渊,隋恭帝只是个傀儡、摆设而已。李渊设丞相官属,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李纲为司录。李建成为唐国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国公,李元吉为齐国公。

标签: 高祖

更多文章

  • 大唐帝国繁盛的音舞书画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唐

    铿锵乐奏起,袅袅的戏子款步走来,轻挪几步,在轻纱薄雾中演绎另外一种人生。浩荡博大的大唐盛世,似乎就沉浸在歌舞升平的极乐世界中,良辰美景的现实,让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可以如唐朝那般,将高雅的诗作和音乐结合得如此完美和契合。以文字表达感情,而加入其中的音乐更是将诗作情感进一步升华和延伸

  • 唐朝时日本派来的“遣唐使”一共有多少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时日

    唐朝时日本派来的“遣唐使”一共有多少批?公元589年,隋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近300年的南北分裂对峙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时,东瀛日本正处在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阶段,新兴的日本封建主希望从中国吸取一套封建制的统治方式,于是有计划地派遣使臣

  • 揭秘:才人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了12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为什么被李世民冷落12年?武则天从13岁进宫当才人,到25岁也就是李世民逝世的时分,还是个才人。这足以阐明,李世民并不重用她。那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倾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终身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

  • 千古一帝唐太宗对待功臣毫不留情,处决前将其子直接送给2位乳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乳娘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大家都知道,那是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皇帝之一。李世民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成为世界上最繁荣富强的国家,更在于唐太宗为唐朝开疆拓土,而那些上阵打仗的将领,自然是唐太宗的最爱。但是,对于企图谋逆的将领,唐太宗也是毫不留情。历朝历代,功高盖主是所有皇帝最忌讳的事情。有些将领

  • 李世民墓:揭秘“昭陵六骏”的前世今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人们或许只知道他在临死之前曾摒却众人,单独把太子李治留下,让李治把自己珍爱的王羲之的兰亭真迹带入自己的墓中,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遗命雕刻6匹骏马来装饰自己的陵墓。我们来看下昭陵六骏指的是那六匹马

  • 僧一行编制《大衍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唐代的天文学也很发达,最着名的天文学家是一行和尚。一行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南昌乐)人,生于公元683年。他从小刻苦学习,特别喜欢钻研天文、历法、算术中的疑难问题,对佛教经典也有深入的研究,年轻时就地已成为长安城里有名的学者。他出家后,法名叫一行,之后到各寻师访友。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在一位数学

  • 一代名将李晟:李晟勇猛勤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勇猛

    一代名将李晟去世之后,后人对其评价很高。李晟的神道碑,由裴度撰写文章、柳公权书写,被称为文绝、书绝、事绝的“三绝”碑。明人李梦阳也曾有诗云:“父子英雄古来少,天生李晟为社稷。”而后世的史家则如此称赞他,“桓桓大师,义勇天资。运钟霍乱,力拯颠

  •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唐武德七年(624年)六月,高祖李渊得知太子要与庆州的杨文干一起谋反,便命令司农卿宇文颖去庆州召回杨文干。李元吉却叮嘱宇文颖,告诉杨文干实情,不要来仁智宫。杨文干知道实情以后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造反吧!"他带领人马突然袭击宁州(今陕西宁县),一举成功。李世民率兵来讨伐,叛军士兵吓得一哄而散。

  • 李世民为何不杀武则天以绝后患?竟因为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自古以来美丽就是女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资本。杨夫人看着女儿丰丽的小脸,也不禁开始动起重振家声的念头。她一有这个念头,整个杨氏家族就开始行动了。当时,杨氏一族至少有两三个姑娘都正当着太宗的妃嫔,这些人就开始在宫里宣传起武则天的美貌来。一来二去,当然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唐太宗当时正是后宫寂寞,决定征召她

  • 萧皇后: 一生迷倒六位帝王,50岁仍受李世民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我国历史上有一奇女子,她虽不能与一代女皇武则天一样叱咤政坛,却也毫不逊色于历代美女佳人。她凭借自己过人的美貌与魅力,被六个皇帝为之疯狂。这个一生都不缺男人的奇女子,就是萧皇后。萧皇后幼时不怎么受待见。她本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女儿,因出生于二月,被认为是不吉之兆,所以先后被丢给萧岿的堂弟萧岌和舅父张轲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