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入宫12年为何都没能搞定风流的李世民

武则天入宫12年为何都没能搞定风流的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44 更新时间:2023/12/21 5:09:31

武则天不是后宫中最美丽的女人,是不是最有才情的女人呢?答案,也不是。当时唐太宗的后宫之中,比武则天更有才情的,人也长得漂亮的叫徐惠李世民特别喜欢她。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因此,在她的一生中,既有为人熟知的功过是非,也有鲜为人知的背后秘密。其中的第一个秘密就是,武则天从走进大唐王朝皇宫到唐太宗李世民驾崩,她跟随唐太宗身边做才人整整十二年,为何没有怀孕?

贞观十一年,即公元637年,年仅十四岁的武则天入宫成为唐太宗正五品的才人。当时,武则天是花季少女,青春茂盛,唐太宗一见钟情,非常宠爱,赐名“武媚娘”。当然,武则天此时花样年华,千娇百媚,含苞待放,情窦初开,也渴望大唐天子的宠爱。那么,一个非常宠爱,一个渴望宠爱,为什么武则天整整十二年没有怀孕的记录?其答案就只有一个,整整十二年,唐太宗一直没有发生过性关系,也就是没有过性生活。

这是因为唐太宗和武则天两个人都有生育能力,唐太宗一生儿女成群,生有十四个儿子,二十一个女儿;而武则天在唐太宗驾崩后出家为尼,不久便被唐高宗李治从感业寺中召进皇宫临幸之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儿子李弘。由此可见,当时,武则天虽然身为才人,但是,从没有被唐太宗召幸过一次。那么,如花似玉的武才人为什么就搞不定风流成性的唐太宗呢?

唐朝初年的后宫制度上看,才人在后宫的嫔妃中处于四妃、九嫔和婕妤、美人之后,在宝林、御女、采女之前,属地位中下等的嫔妃。但是,这不等于她不可能不被随时召幸,何况武则天当时一直跟随在唐太宗的身边。这是因为,才人在后宫嫔妃中,还有一项主要职责,就是记录妃嫔们的饮食起居和蚕桑之事,向皇帝报告她们一年中的收获情况。在皇帝与宠爱的女人就寝时,才人有时还要替皇帝更衣,作起居注。甚至还参与皇帝在内廷中接见朝中大臣的公务活动,代皇帝起草手谕。可以说,才人在后宫中拥有皇帝“性伴侣”和“女秘书”的双重身份。

由此也可以看出,才人这个岗位不一定要有天仙般的美貌,但一定要有才;是才女,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史知识和文化水平才能胜任。其他级别的嫔妃只要容貌美丽、性情温柔、贞德贤良就成。唐太宗封武则天为“才人”,想来在很大程度上是欣赏她的才智,而非她的容貌。

李世民一生好色,情欲旺盛。他一生共有三十五个子女,却没有一个是武则天生的。武则天进入后宫正值豆蔻年华,李世民也春秋鼎盛,而且双方都有较强的生育能力,即便是唐太宗在人生后期也有生育子女记录。武则天跟随李世民身边整整十二年,又是贴身“女秘书”,竟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来。这是为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在唐太宗眼里的武媚娘武则天当时在后宫还算不上头牌美女,还不能引起他的“性趣”,只把当作“女秘书”来看。

唐太宗的后宫虽然佳丽如云,美女荟萃,从漂亮和美丽程度上来看,唐太宗眼里最美丽的女人是自己的弟媳妇,就是四弟李元吉的妃子杨氏。唐太宗与这位弟媳妇之间的关系是这样发生的。当时,时为秦王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一对亲兄弟,即大哥、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夺得皇帝大位。于是唐太宗不费吹灰治理便霸占了太子妃、嫂子玳姬和弟媳妇杨氏。

这杨氏本是青楼歌妓出身,容貌美艳,姿色过人,明眸皓齿,十分诱人。唐太宗一见钟情,心乱情迷,李元吉死后,唐太宗遂不顾别人说闲话,吐唾沫,将杨氏纳入自己的后宫,立为婕妤,宠爱无比。杨氏是一个二手女人,一进宫就被封为婕妤,地位在武则天之上,后来,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竟然要立杨氏为新皇后。如果不是敢说话的魏征进谏,杨氏就可以母仪天下了。可见,唐太宗宠爱杨氏比宠爱武则天更胜一筹。

那么,武则天不是后宫中最美丽的女人,是不是最有才情的女人呢?答案,也不是。当时唐太宗的后宫之中,比武则天更有才情的,人也长得漂亮的叫徐惠,李世民特别喜欢她。据《新唐书·徐贤妃》记载,“太宗贤妃徐惠,湖州长城人。生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八岁自晓属文。”唐太宗听说后便召徐惠入宫,立为才人。不久,徐惠晋升为正二品级别的充容,而武则天,到唐太宗驾崩时还是个才人品级的嫔妃。

而徐惠对李世民似乎也是动了真情。唐太宗驾崩后,徐惠“哀慕成疾,不肯进药。曰: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寝,吾志也。”不久,这个才华出众、容貌美艳的女子在哀伤中撒手人寰,年仅二十四岁。徐惠病逝后被封为“贤妃”,陪葬唐太宗于昭陵。而反观当时的武则天,她是从武才人,到武才人,最后还是武才人。很明显,徐惠的性格和为人也比武则天更讨唐太宗喜欢。

由此不难看出,不论是美貌,还是才情,在唐太宗后宫的女人中,武则天既不是顶级的美女,也不是头牌的才女。那么,武则天究竟是什么样的女人呢?据有关史料记载,武则天她是一位性格刚强、果敢的女人,在今天可被称为“女强人”。这从武则天“驯马”一事上,便能看出。当时,马上夺天下唐太宗制服不了西域进贡宝马“师子骢”。这匹马性情暴烈,无人能驭。

武则天却说,“妾能制之,只需三物,一铁鞭、二铁锤、三匕首。铁鞭鞭之不服,则以铁锤击之,再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其喉杀之。”唐太宗听罢,禁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恐怕就是唐太宗不愿意召幸武则天的原因之一吧!

唐太宗作为九五至尊的大唐皇帝,他要求女性的只是贤德、温顺、体谅、娇柔,而武则天的美貌与才干自然得不到唐太宗的真正赏识。因此,武则天自然也就很难能搞定唐太宗。然而,当武才人遇到软弱多情的唐太宗第九个儿子李治时,她的命运的轨迹就全改变了。武则天费尽心力十二年搞不定唐太宗,却能游刃有余地一夜之间搞定李治这位后来的唐高宗。也正是她搞定了李治,为她后来成为一代女皇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标签: 没能

更多文章

  • 唐朝人为什么不喜欢和皇室结亲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不喜欢

    陈世美的案子发生在宋代,他为了想得到驸马这位置,冒了生命危险,也果真付出生命代价。但这种事情,在唐代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唐朝人对于担任驸马这件事情,不但不羡慕,大多数还非常排斥。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宣宗皇帝要宰相在当年的新科进士中,选拔一位当驸马,于是便有人向宣宗推荐当年新科进士王徽。但是,王徽听到了

  • 史上做过两任皇帝,曲折传奇的一生终的好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做过

    古代人能当一天皇帝那可是相当满足的了,有一个皇帝却接连当了两次皇帝,这种大起大落的过程是在是太曲折了,我们就来看一看传奇皇帝李旦的一生!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的第八个儿子,也是武后的第四个儿子,在出生后的五个月便被封为殷王。自此开始,李旦先后被封为豫王,冀王,相王等一系列的封号。武则天废黜唐中宗为庐陵王

  • 7、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薛仁贵(614~683),名礼,以字行,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唐朝大将。薛仁贵出身农民,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亲征高丽,张士贵为征辽将领之一,薛仁贵应募到张士贵的队伍中。唐军来到安市城,唐将刘君昂被高丽军围困,形势非常危急,薛仁贵单骑往救,跃马直前,击斩敌将,悬敌头于马鞍,&

  • 李世民是如何看待三国司马懿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期,是一个生存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智者恃谋而立身,勇者恃力而行道”,能够脱颖而出、名垂青史的,非魏国的司马懿莫属。司马懿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三国纷争的历史大概不会那么快就结束,也许还会再演绎数十年;如果没有他,大晋王朝顺应民心的统一大业,也不可能那么

  • 公主竟爱上了和尚?李世民的女儿究竟有多大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上了

    有一种说法叫“烂汉脏唐”,说的就是汉唐两代皇室的私生活比较乱,有不少今天听起来是限制级,需要打码的宫闱故事。今日去汉唐已远,只可于史籍中循迹,窥其端倪。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贞观之治”一直被古今史学家所颂扬,是古代传统成功国家治理的典型样本。但是,太宗皇帝治国平天下是圣君,治家却无方。治家

  • 黄巢的历史事迹、影响与评价——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起义军

    【点击英雄】黄巢(?-884)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荷泽)人。举进士不第,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攻长安建立农民政权,【事迹微缩】唐乾符二年(875),与黄邺、黄揆等兄弟8人率众响应王仙芝起义,流动作战于中原。三年,阻止王仙芝降唐,

  • 唐太宗也很烦他,能他唐太宗骂的狗血淋头,还安然无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太宗

    古往今来,但凡敢于谏言者是很需要一些勇气的。比干谏言,商纣王没听进去,结果搞出了个比干挖心;屈原谏言,楚怀王左耳朵听右耳朵冒,结果屈原憋屈的不行一下子就投了江。为数不多能有个好下场的还真得说是魏征,因为无论魏征怎么吹毛求疵,唐太宗总是从善如流,从来都没给他小鞋穿。皇帝也是人,七情六欲在所难免。时间一

  • 魏博结盟,不战而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不战而胜

    宪宗在位期间大刀阔斧的藩镇收归行动,还是有一定的成就的。在他登基之初的7年时间的成德战事,虽与宪宗的期望有些出入,但毕竟为已经几近日薄西山的大唐王朝挣回了一些面子。也许是天佑福人,抑或是天道酬勤。宪宗元和七年(812)九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病死。依照这几年各个藩镇不需言明的“规矩&rdq

  • 唐高宗李治临终懊很不该立武则天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临终

    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真是多事之秋,皇后武则天在封神·泰山之后,又硬劝唐高宗李治封中岳。李治在赴中岳途中,蓑落到病魔作祟,头痛得厉害,眼前一片昏黑、艿痛病折磨李治二十几年,到这时真的病入膏肓了。侍医秦鸣鹤遭二“须在头部用针,微微出血,可望痊愈。”不知是武则天有

  • 唐朝太过悲壮的一战,连白发老人都上了战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上了

    我们国家历史上有很多着名的战争被世人传颂,可是其中有些战争一样伟大,但是却不被世人熟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场唐朝最悲壮的战争。战争总是要有伤亡的,这一点而言,没有哪一场战争是能够摆脱的宿命了。而要说到最悲壮的战争的话,大家心中都是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拿古代的战争去看。像南宋灭亡的崖山之战,最后无数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