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背后:被父亲李渊连骗三次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背后:被父亲李渊连骗三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24 更新时间:2023/12/20 9:16:24

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太宗李世民也因为杀害兄弟,囚禁父亲而被千古诟病。然而,军事政变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是李世民父亲李渊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李世民无奈的“困兽之斗”!李世民父亲李渊从头到尾使用政治权术,将几个儿子玩弄于鼓掌之中。李渊先后骗了儿子李世民三次!而所谓的“玄武门之变”只是李世民最后的“鱼死网破”。

第一次:隋朝末年,一开始是李世民鼓动父亲李渊带领李氏家族起兵,李氏家族太原“根据地”的建立也是李世民的功劳。李渊事后信誓旦旦地允诺日后立李世民为太子,可是当李渊带领西北军阀集团建立李家王朝后,反而立了李建成为太子。这是李渊第一次毁约,也是李世民年轻的心灵第一次感受到欺骗(那是李世民只有二十岁左右,就感受到了来自这个世界深深的恶意)。

第二次:后来李世民不断建功立业,加上李世民手下能臣干将众多,在军队中威望逐渐高了起来,更可怕的是李世民手握精锐的作战部队,父亲李渊开始担心他造反(五代十国手足相残比比皆是,不足为奇)。权谋家李渊决定采取扶持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策略,有意打压李世民的势力。而太子李建成因为太子来的不明不白变得更加坐立不安。李建成曾发动多次军事政变,但姜还是老的辣:政变一一被李渊给镇压,因为要制约最有能力的和威望的李世民,李渊认为李建成还有利用价值,不得已不断命令李世民带在外带兵打仗(这其中别有用心,李渊更希望李世民战死或者战败而有理由处置他),遂李渊忍耐着让李建成继续当太子。

可让李渊万万想不到的是,李建成还是控制住自己的野心,又发动了一次政变,当时李渊和李世民、李元吉都外有差事,没有被卷进政变旋涡。李渊看到另一个野心家李建成咄咄逼人的态势恐惧不已,立即下令找来李世民,嘱咐李世民赶回长安做“太子”,而向李世民允诺要将李建成贬为蜀王可笑的是:李世民动身前往长安一走,李渊便立即改变了主意。事情最后仍然是不了了之。

第三次:后来的仁寿宫事变,李渊对太子李建成彻底心灰意冷,但仍然没有杀他。李渊又一次当面许诺立李世民为太子,但,很快又变了卦。就在其命令李世民前往长安城的时候,他赶紧通知李建成火速返回京城长安,令其以太子的身份继续执掌朝政。(得到消息的李世民在路上是怎么想的?内心想必已经是万念俱灰!)

父亲李渊第三次骗了儿子李世民!

李世民一次又一次被骗,使他彻底对父李渊失望。作为一个有才干有威望的人,绝不能容忍自己被玩弄于鼓掌之中。更何况他的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希望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太子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终不肯卑躬屈膝,而李世民也认为是自己才是大唐的真命天子,便逐渐与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猜忌日深,两派势力之间互相倾轧。李建成甚至曾经下毒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彻底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爱自己了!

但机会很快来临,公元六二六年,突厥侵犯大唐的边境,太子李建成遂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李世民收买,成为李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借此控制秦王的兵马,并准备在昆明池设伏兵杀秦王。”,已经到了摊牌的最后时刻,在李世民的众多部下的极力劝说下,李世民终于决定先发制人

公元六二六年七月,李世民在京城长安城玄武门附近射杀设下伏兵,伏杀了皇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

无可奈何的“政治老手”李渊不得已交出军政大权给秦王李世民,李世民被正式立为皇太子,李渊退位称太上皇。

历史的车轮已经过去了。可是世人只记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千秋伟业”,却鲜有人记得李世民的的委屈和伤疤。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懿宗李氵崔:喜欢音乐宴游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懿宗李氵崔(公元833年~公元873年)在位时间:公元859年~公元873年曾用年号:大中、咸通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安葬地:简陵唐宣宗最喜欢第三个儿子夔王李滋,想将他立为太子,但害怕大臣们反对,所以没有立太子。公元859年,唐宣宗临终前,传遗诏给王归长等三人,让他们拥立李滋。宦官王宗实

  • 玄武门之变前期的各方力量对比,为什么李建成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相信很多人都有误解,认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胜利是因为他有军权,但是其实并非如此,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的实力甩李世民几条街。第一、政治上;李渊支持李建成,为了李建成处处打压李世民,甚至一度想彻底断送李世民的政治前途。这点上李世民处于绝对弱势。李建成为人宽厚,在太子党和秦王党的斗争中,李元吉曾亲自设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这个皇帝当的到底有多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有多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亲兄弟,再逼迫老爹退位,按理说,应该是个杀伐果断的帝王,谁敢忤逆他,拖出去斩了就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太宗称帝后广纳谏言,既然纳谏,便意味着这个皇帝,当的“窝囊”!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当初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思念渐重,就搭了个台子遥寄相思。魏征跳出来,阴阳怪气问陛

  • “脏唐”太子李建成私通后宫是真是假?如果是真为何无任何正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正史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宫廷内经常闹出各种秘闻,比如唐太宗娶了弟妹,唐高宗与庶母(武则天)私通,唐玄宗强纳儿媳(杨贵妃为妃)等等,故有“脏唐”之称。而最早的秘闻就当属唐高祖时期的“李建成私通后宫”。武德九年,唐高祖召秦王李世民密谈。在密谈中,李世民告发李建成、李元吉“私通后宫”。愤怒的唐高祖命令二人转天

  • 唐朝是怎样的?大气豪爽的中土人与浪漫风流的西域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土

    有一次,池田大作与汤因比谈起华夏文明,忽发奇想,问这位英国历史学家:阁下如此倾情古老的神州大地,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汤因比略略思索了一下,回答说: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也许会选择唐代。“那么,必定是长安了。”中世纪的长安,比现在的

  • 韦后乱政:毒死唐中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是李家的天下,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只有和皇帝同姓的人才能封王。可是唐中宗复位以后,便立妃子韦氏为皇后,追封皇后的父亲韦玄为贞王。大臣责虚反对说:“异姓不王,古来如此,陛下刚刚复位,就大封后族(皇后的家族),天下会失望的。”唐中宗不理睬。原来,在武则天的4个儿子中,除去李弘

  • 明太祖朱元璋治国不如唐太宗李世民 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核心提示: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了几十年,在历史上却没有出现堪与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唐代初年的“贞观之治”可比的“洪武之治”。所以然者何?残忍忮刻,疑心太重,杀人太多故也。李世民出身世家阀阅,故胸无城府;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故鸡肠狗肚,心胸狭窄。战国时的范蠡说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

  • 白话二十四史之梁太祖本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本纪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名温,是宋州砀县午沟里人。他的父亲朱诚是教授《五经》的私塾教师,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朱全昱、朱存、朱温。父亲死后,他们兄弟三个都很贫穷,无法生活下去,与他们的母亲一起到萧县人刘崇家当佣工为生。朱垒昱没有其他才能,但为人很有长者的风度。朱存、朱温很有力气,尤其是朱温特别凶猛强悍

  • 让李世民统一全国的虎牢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战

    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贞观之治”是唐王朝的第一次太平盛世,唐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样伟大的唐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李世民在唐朝统一全国的重要战斗“虎牢关之战”中有什么作为呢?让我们去看看吧。李世民包围了王世充唐朝武德三年七月,唐高祖李渊的

  • 历史揭秘:李世民如何用眼泪避免了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可谓是为铁腕君王,一生杀伐决断,杀兄逼父,这样的皇帝是如何用眼泪避免一场大祸的呢?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一代帝王李世民的眼泪更不会轻易流下来,且不说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李世民爱兵如子也被广为颂扬。可如果战况危急,涉及到亲情、将士,以及未来的命运,李世民会如何抉择呢,他的眼泪又会为谁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