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皇室公主的命运:因何热衷乱伦婚?

唐朝皇室公主的命运:因何热衷乱伦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68 更新时间:2023/12/19 15:45:54

新城公主画像

在封建社会鼎盛期的唐王朝,异辈通婚现象很普遍,尤以皇族内部最为突出。翻看新旧《唐书》,随便就可以捡出不少这样的事例:如唐太宗曾娶大臣徐坚的长姑为妃,而则娶其次姑为妃,父子俩分娶姐妹俩,父子关系变成了连襟关系。还有唐高宗娶太宗之妃武则天为后和唐玄宗娶儿子寿王之妃杨玉环为妃。

在这里,说到贬谪为民的东阳公主的命运,一定要牵扯到新城公主。而说到惨死的新城公主的命运,也一定要牵扯到东阳公主一样。正像说到高履行,就一定要说到长孙家族一样,说到长孙家族,也一定要说到高履行家。两个姊妹的命运,两个家族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为老高家是长孙家的舅族,而长孙家又是当今皇家的舅族。他们都是居功至伟的显赫家族,在朝廷中位高权重,也只有他们才有和皇家联姻的资格。但伴君如伴虎,家族的男性所承担的政治风险也就或多或少左右着她们的命运。

东阳公主虽然是长孙皇后所生,似乎唐太宗并不特别宠爱,在《太宗实录》里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不像她的大姐长乐公主和妹妹晋阳公主,得到太宗的格外关照。但东阳公主性情宽厚,与同样不大受重视的哥哥、小妹妹新城公主姊妹情深。

根据欧阳修所撰的《新唐书·东阳公主传》记载:“东阳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进为大长公主。韦正矩之诛,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坐章怀太子累,夺邑封。以长孙无忌舅族也,故武后恶之。垂拱中,并二子徙置巫州。”

同样的记载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第204里也有:“武周则天顺圣皇后垂拱四年(688)戊子(6月16日),丁亥朔,日有食之。壬寅,作神皇三玺。东阳大长公主削封邑,并二子徙巫州。公主适高履行,太后以高氏长孙无忌之舅族,故恶之。”

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东阳公主完全是“以长孙无忌舅族也”的原因而一贬再贬,而她的“主坐婚家”(即为新城公主做媒),只是受遣的借口而已,她,实质是无辜的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罢了。

长孙无忌的外祖父是高敬德,是北齐皇帝高欢的堂弟高岳的后代,曾为扬州刺史,为隋唐望族,高敬德之子是高士廉,也就是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生有六子:履行、质行、纯行、真行、审行、慎行。其中履行最知名,娶了长孙皇后之次女东阳公主为妻。

这样算来,辈分就有些乱,长孙皇后与高履行是姑表兄妹,那么,高履行就是东阳公主的表叔了,东阳公主显然比丈夫低一辈。

像这种异辈婚姻在当今被斥为乱伦,而在封建社会鼎盛期的唐王朝,异辈通婚现象却很普遍,尤以皇族内部最为突出。翻看新旧《唐书》,随便就可以捡出不少这样的事例:如唐太宗曾娶大臣徐坚的长姑为妃,而唐高宗则娶其次姑为妃,父子俩分娶姐妹俩,父子关系变成了连襟关系。还有唐高宗娶太宗之妃武则天为后和娶儿子寿王之妃杨玉环为妃。前者是儿子娶庶母,后者是公公娶儿媳妇。唐肃宗的外孙女嫁与肃宗曾孙顺宗皇帝,妇比夫高一辈。唐代宗外孙女郭氏嫁与代宗曾孙宪宗皇帝并被立为后,也属于此类情形。性关系如此混乱,所以后世才有“脏唐”之说。

皇家之所以热衷于异辈婚姻,除唐朝皇族传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异辈婚遗风外,还与自身受鲜卑化程度影响深厚的原因有关,而最主要的则是要通过政治联姻,以婚姻的形式寻求政治势力的平衡。

这样便不难理解了皇族婚嫁不论辈分的原因了。皇家娶妻如此,皇家嫁女亦如此。例子又是不胜枚举–

除太宗女东阳公主下嫁高履行外,同样的道理,她的妹妹新城公主又下嫁给了长孙诠,而长孙诠是长孙皇后的堂弟,这样新城公主则是嫁给了自己的舅舅;玄宗之女太华公主下嫁给了杨奇,太华公主死后,万春公主又嫁之,而杨奇是玄宗妃杨玉环的堂兄,显然他比太华公主和万春公主姐妹俩高一辈;德宗女郑国穆公主下嫁张茂宗,而顺宗女襄阳公主又下嫁茂宗之弟张克礼,兄弟俩娶了姑侄俩;中宗女安定公主下嫁韦濯,而韦濯是中宗皇后韦氏的从祖弟,是堂甥女嫁给了堂舅舅。

辈分如此混乱不堪,令人眼花缭乱,无法称呼不说,还增加了我们读史的难度,简直就像数学试题一样的艰涩。不过,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到政治婚姻的影子,皇帝与之联姻之家无不都是当时的权贵勋臣。

公主既然是皇帝的女儿,待遇仪仗、言行举止,乃至人生命运,自然都紧紧地与皇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她们没有自己的好恶,支配不了自己的命运,在享受皇家富贵尊严的同时,也分担着皇家的政治风险,有时更不得不成为皇室利益的祭品。

东阳公主如此,新城公主亦如此!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高履行娶东阳公主后即拜为驸马都尉,后历任户部尚书;高宗文徽元年(公元650年)任检校太子詹事、太常卿、卫尉卿,进加金紫光禄大夫,其父高士廉死后,袭爵申国公。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和其父一样,出任益州(今成都)大都督府长史,“亦有善政,大为人吏所称”。高履行外为能吏,内为孝子,声誉天下闻名。史书记载:

贞观初,丁母忧,哀悴逾礼。太宗遣使谕之曰:“孝子之道,毁不灭性。汝宜强食,不得过礼。”

十九年,又遭父艰,居丧复以孝闻,太宗手诏敦喻曰:“古人立孝,毁不灭身。闻卿绝粒,殊乖大体,幸抑摧裂之情,割伤生之累。”

像这样品行才情为当时翘楚的国之栋梁,却在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当政时,因其与长孙无忌的亲戚关系,“太后以高氏长孙无忌之舅族,故恶之”,遭到武后党徒许敬宗的诬陷,受株连被贬,先降为洪州(治今江西南昌)都督,不久又转任永州(今湖南零陵)刺史,风寒交迫,死于任所。虽然如此,高履行的运气却比既是表兄弟又是连襟的长孙诠的命运要好得多,虽被贬官而死,却还不是流放,更没有像长孙诠那样,被人暗算丢命。

历史事件往往具有偶然的因素。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就像起于青萍之末的微风,能掀起巨大的政治风浪。

太宗在世的最后一年(649年)春天,他把14岁的新城公主许配给了的堂弟长孙诠。长孙诠才貌俱佳,新城公主风华绝代,虽然辈分相异,但丝毫也不影响夫妻恩爱。虽然新城公主在她只有一岁时,母亲长孙皇后就永远离开了她。但是,比起其他幼失慈母的公主皇子来,新城公主的儿时还是很幸福的,她毕竟是长孙皇后的嫡出女儿,东阳公主又像慈母般的关爱着她,父亲去世后,她的哥哥李治又继位为帝。因此,新城公主的少女时代也是在呵护、娇惯、无忧无虑中走过来的。

而婚后的新城公主,也像她嫁与长孙家族的大姐那样,生活平静而优裕。虽然唐代公主多有嚣张不法的人物,但是不但继承了长孙皇后的优良品质,也受得两位姐姐温良性格的影响,新城公主成了长孙家族交口称赞的好媳妇。如果生活就像这样持续下去的话,作为皇家女儿的新城公主,人生将是非常完美的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个与她不相干的女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新城公主的人生命运,也彻底颠覆了东阳公主的整个人生。

虽然她们贵为公主,无常的命运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的把她们原本分开而行的道路又紧紧地重叠在一起,使她们成为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一对苦难的姊妹花。

本文摘自《落架的凤凰》,杨府着,东方出版社出版

标签: 皇室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背后:被父亲李渊连骗三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玄武门之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唐太宗李世民也因为杀害兄弟,囚禁父亲而被千古诟病。然而,军事政变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是李世民父亲李渊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李世民无奈的“困兽之斗”!李世民父亲李渊从头到尾使用政治权术,将几个儿子玩弄于鼓掌之中。李渊先后骗了儿子李世民三次!而所谓的“玄武门之变

  • 懿宗李氵崔:喜欢音乐宴游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懿宗李氵崔(公元833年~公元873年)在位时间:公元859年~公元873年曾用年号:大中、咸通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安葬地:简陵唐宣宗最喜欢第三个儿子夔王李滋,想将他立为太子,但害怕大臣们反对,所以没有立太子。公元859年,唐宣宗临终前,传遗诏给王归长等三人,让他们拥立李滋。宦官王宗实

  • 玄武门之变前期的各方力量对比,为什么李建成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相信很多人都有误解,认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胜利是因为他有军权,但是其实并非如此,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的实力甩李世民几条街。第一、政治上;李渊支持李建成,为了李建成处处打压李世民,甚至一度想彻底断送李世民的政治前途。这点上李世民处于绝对弱势。李建成为人宽厚,在太子党和秦王党的斗争中,李元吉曾亲自设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这个皇帝当的到底有多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有多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亲兄弟,再逼迫老爹退位,按理说,应该是个杀伐果断的帝王,谁敢忤逆他,拖出去斩了就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太宗称帝后广纳谏言,既然纳谏,便意味着这个皇帝,当的“窝囊”!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当初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思念渐重,就搭了个台子遥寄相思。魏征跳出来,阴阳怪气问陛

  • “脏唐”太子李建成私通后宫是真是假?如果是真为何无任何正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正史

    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宫廷内经常闹出各种秘闻,比如唐太宗娶了弟妹,唐高宗与庶母(武则天)私通,唐玄宗强纳儿媳(杨贵妃为妃)等等,故有“脏唐”之称。而最早的秘闻就当属唐高祖时期的“李建成私通后宫”。武德九年,唐高祖召秦王李世民密谈。在密谈中,李世民告发李建成、李元吉“私通后宫”。愤怒的唐高祖命令二人转天

  • 唐朝是怎样的?大气豪爽的中土人与浪漫风流的西域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土

    有一次,池田大作与汤因比谈起华夏文明,忽发奇想,问这位英国历史学家:阁下如此倾情古老的神州大地,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中国这五千年漫长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汤因比略略思索了一下,回答说:要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话,也许会选择唐代。“那么,必定是长安了。”中世纪的长安,比现在的

  • 韦后乱政:毒死唐中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是李家的天下,按照封建社会的规矩,只有和皇帝同姓的人才能封王。可是唐中宗复位以后,便立妃子韦氏为皇后,追封皇后的父亲韦玄为贞王。大臣责虚反对说:“异姓不王,古来如此,陛下刚刚复位,就大封后族(皇后的家族),天下会失望的。”唐中宗不理睬。原来,在武则天的4个儿子中,除去李弘

  • 明太祖朱元璋治国不如唐太宗李世民 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核心提示:令人惋惜的是,朱元璋苦心孤诣、惨淡经营了几十年,在历史上却没有出现堪与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唐代初年的“贞观之治”可比的“洪武之治”。所以然者何?残忍忮刻,疑心太重,杀人太多故也。李世民出身世家阀阅,故胸无城府;朱元璋当过乞丐、和尚,故鸡肠狗肚,心胸狭窄。战国时的范蠡说越王勾践只能共患难

  • 白话二十四史之梁太祖本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本纪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名温,是宋州砀县午沟里人。他的父亲朱诚是教授《五经》的私塾教师,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朱全昱、朱存、朱温。父亲死后,他们兄弟三个都很贫穷,无法生活下去,与他们的母亲一起到萧县人刘崇家当佣工为生。朱垒昱没有其他才能,但为人很有长者的风度。朱存、朱温很有力气,尤其是朱温特别凶猛强悍

  • 让李世民统一全国的虎牢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之战

    唐太宗李世民创立的“贞观之治”是唐王朝的第一次太平盛世,唐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样伟大的唐朝,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李世民在唐朝统一全国的重要战斗“虎牢关之战”中有什么作为呢?让我们去看看吧。李世民包围了王世充唐朝武德三年七月,唐高祖李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