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密为何参加瓦岗军

李密为何参加瓦岗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889 更新时间:2024/1/9 22:31:34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时,大败而归。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刚刚过去一年,他又发动对高丽的第二次进攻。他还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以备隋军不时之需。

当初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是隋炀帝的亲信,是他帮助炀帝夺取了皇位。但是,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对这个骄横昏庸的隋炀帝早就心怀不满,这次他看到隋炀帝亲自带兵进攻高丽,国内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并开始了他的一系列策划。

火炮模型首先,杨玄感利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轻力壮的民夫、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轻人非常反感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他们对隋炀帝的暴虐早就纷纷唾骂,这次更加恨不得将这个昏庸皇帝大卸八块。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夫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非常的高兴,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以表示赞同。

于是,在大家的支持下,杨玄感把八千民夫编成队伍,发给他们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但是,这些都准备好后,他却发现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于是他打算邀请李密加入到反隋的队伍中来。

李密

李密的祖辈曾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小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而且他相信自己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只要自己加紧努力。

有一天,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为了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杨素在车上招呼说:“这是哪个书生,怎么这么用功啊?”李密回过头来一看,他认出是宰相杨素,于是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说:“小人李密,见过宰相。”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于是,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于是,杨素把李密邀请到了自己的门下与杨玄感一同读书,就这样杨玄感就跟李密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恰巧,这次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说:“要推翻隋炀帝这个昏君,我们怎样起兵才能成功呢?”李密想了想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以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李密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决定使用第三条计策后,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而此时的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路攻打杨玄感。杨玄感率领的民夫不及经过操练的士兵,加上多战劳顿,终于抵挡不住,没办法,只好往西退到长安去。但是,宇文述带兵跟踪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也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被宇文述的士兵追上杀害了。

幸好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便想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之后,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不省人事的时机连夜逃跑了。

最后,李密终于逃脱了隋军的追捕,但是他知道隋炀帝不会放过他,于是他打算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于是,他首先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做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对他也不放在眼里。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险些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带头的叫做翟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上东郡去投奔瓦岗军。自此,李密干起了他另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标签: 瓦岗军

更多文章

  • 第四节 驻跸山?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第四节

    贞观十九年(645)六月十一日,唐太宗率军从白岩出发,向安市城挺进。二十日抵达城北,立即发兵攻城。次日,泉盖苏文遣高丽北部绝奴部褥萨高延寿和南部灌奴部褥萨高惠贞统高丽、**之众十五万援救安市,由此历史上着名的驻跸山大战拉开了序幕。大战开始,唐军面临的形势极为不利。唐军为了保障后勤而人数过少的弊病在此

  • 笼络人才——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在他的青年时代,便以善于笼络人才而着称。晋阳起兵的前后,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等人结为密友,共谋起兵大事。攻取长安,李渊称帝后,李世民又依靠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程知节、尉迟敬德、秦叔宝、段志宏等一大批文武贤才,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又在“玄武门事变”中杀死

  • 为何义成公主也在和四代可汗结婚后,结束了她和亲的使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可汗

    义成公主的名字义成公主是中国隋朝的室女,其名字在是书上并无记载,只知道在开皇十九年即公元599年的时候,和亲突厥的前任公主安义公主去世,所以当朝的统治者隋文帝便将这位室女以义成公主的名义将她嫁给启明可汗。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因为突厥的风俗和中原并不一样,在启明可汗死后,义成公主又嫁给启明可汗

  • 李密的故事:隋末瓦岗军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瓦岗军

    李密名人语录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李密是隋末瓦岗军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能文善武,联合各地农民起义军,为推翻隋王朝统治立下了卓着功勋。【名人历史】李密(582年-618年),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李密的祖辈是北周和隋朝

  • 隋代将领周法尚简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代

    周法尚(556~614),隋代将领。字德迈。汝南安成(今广西保成)人。出身将门。祖父周灵起,南朝梁国直阁将军、庐桂二州刺史;父亲周灵,定州刺史、平北将军。法尚少年时果敢刚毅,气概不凡,好读兵书。年十八,授伏波将军。父亲去世后即管理定州(今河北定县附近),督率其父本部兵将。后因数有战功,升为使持节、贞

  • 独孤一家三后最大的功臣不是般若伽罗而是心狠手辣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心狠手辣

    即将步入大结局了,独孤三姐妹也都快实现了独孤天下的预言。确实不容易,一家三后,为了实现这个预言和梦想,三姐妹也都付出了不少,特别是大姐般若。但是要说让独孤家实现独孤天下梦想的最大功臣却不是般若和伽罗,而是他宇文护。般若就不用说了,她能实现独孤天下,完全是宇文护的成全和帮助。她为了实现独孤天下的梦想,

  • 独孤天下最新剧情,般若难产而死?伽罗展开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而死

    3月12日消息,独孤天下最新剧情,般若难产而死伽罗展开逆袭!《独孤天下》在最近更新的几集中,般若在太师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皇后的高位,封典之上,般若一身华服,眉宇间带着睨视天下的霸气,群臣俯首叩拜,连太师和宇文毓都要于她之下。可是呢这皇后的位置并不好坐,她对权利稳固的渴望,让她变得心机越来越重

  • 贞观之治——大治天下,享誉千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贞观之治

    唐太宗之所以能享誉千载,关键在于他有个非同寻常的成果,即唐朝两大治之一的“贞观之治”。大治天下,是每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要实现这个理想,却又谈何容易。不仅需要君主不是停于空想、停于空谈,而是要有脚踏实地不懈地追求的精神;需要一大批臣子不是安于享乐、安于现状,而

  • 弑父杀兄——篡夺称帝显原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原形

    仁寿二年(602年)八月,独孤后病死。当着隋文帝及太监宫女们的面,杨广哭得死去活来,好像非常伤心。但回到自己的私室,饮食言笑和平常一样。独孤后和隋文帝的感情很好,对他管束得也很严,限制他亲近妃子和宫女。一次,隋文帝见到一个宫女长得很美,就临幸了她。独孤后知道后很生气,趁隋文帝上朝时,把那个宫女杀了。

  • 历史上独孤伽罗是什么样的人,为何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的人

    叙述了三姐妹的成为王的女人的故事的独孤天下不久就要和大家见面了,剧中的两大家族基本上是独孤家族和宇文家族,因此不少人物基本上也都是根据历史原型改编的。女主是独孤伽罗,随着年龄的成长她也是慢慢懂事了起来,不少人都想知道这个独孤伽罗在历史上有没有这一号人物呢?想知道答案的话让小编来告诉你们吧。不少人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