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四节 驻跸山?薛仁贵!

第四节 驻跸山?薛仁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510 更新时间:2023/12/17 2:33:24

贞观十九年(645)六月十一日,唐太宗率军从白岩出发,向安市城挺进。二十日抵达城北,立即发兵攻城。次日,泉盖苏文遣高丽北部绝奴部褥萨高延寿和南部灌奴部褥萨高惠贞统高丽、**之众十五万援救安市,由此历史上着名的驻跸山大战拉开了序幕。

大战开始,唐军面临的形势极为不利。唐军为了保障后勤而人数过少的弊病在此时暴露无遗。在进攻安市城之前,唐军已经攻下了高丽八座城池,这些城均需分兵防守,以防反复。而唐军的总兵力只有六七万陆军、四万水军,水陆军当时也未会合,张亮的水军此时依然在进攻建安城的路上,太宗身边的兵力最多只有五六万,一部分需要维持后勤运输,一部分需要继续包围安市城以防敌内外夹击,这样能够迎战的兵力只剩下三万多人。敌我兵力比达到了五比一的地步,而且又是在境外作战,端的是凶险万分。

面对这样的情形,唐军从太宗到普通的士卒却都十分乐观,太宗当时说:“现在高延寿有三种策略:上策是挥军向前,在安市城附近营造城垒,占据山上险要地形,又能获得城中的粮食补给,然后纵**掠夺我军的牛马物资。我军进攻他们一时打不下来,要回军却又受到大泥沼的阻拦,如此困死我军;中策就是疏散城中的民众,与他们一起逃跑;下策则是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前来与我军硬碰硬地野战。我看他们必然用的是下策,迟早会被我军一举擒获。”而普通士卒“闻高丽至,皆拔刀结旆(如燕尾的飘带),喜形于色”。可见唐军对于自己的野战能力信心十足。

而高丽方面显然被自己占绝对优势的兵员数量所迷惑,不将唐军放在眼里。当然高丽军中不是没有明白人,有叫高正义的对卢官谏言道:“吾闻中国大乱,英雄并起。秦王神武,所向无敌,遂平天下,南面为帝,北夷请服,西戎献款。今者倾国而至,猛将锐卒,悉萃于此,其锋不可当也。今为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骁雄,断其馈运,不过旬日,军粮必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此不战而取胜也。”这个计策恰恰就是太宗皇帝最不希望高丽军实行的计划。但是在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的条件下反而避而不战,而且十五万大军拒险防守,物资的消耗更是惊人,这样想要上下接受这样的计策显然是极其困难的,所以高丽统帅高延寿当时就否决了这个计策,决定主动进攻,一举击破唐军。于是引军直进,开进到离安市城南只有四十里的地方。

唐太宗为诱敌深入,诏令左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突厥千余人挑战。刚一接触,唐军即假作不敌,向后撤退。高丽兵众以为唐军不堪一击,竞相追击,直进至安市城东八里的六山(位于今辽宁海城东南),依山结阵,绵亘四十余里。

唐太宗与长孙无忌等率数百骑登上高岗,观察地形,对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均了如指掌。这时,江夏王李道宗认为高丽倾全国兵力援救安市,都城平壤守备必然空虚,因此请拨给精兵五千,直取平壤。但唐太宗却并没有答应。李道宗的这个建议后来被李靖所肯定,认为假如当时采用这个计策的话,那么这次的伐高丽之举就可竟全功。当然我们就当时的情况分析,李世民不采取这个计策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当时唐军兵力严重不足,士兵唯恐不多,在这个时候再要分出五千人奇袭平壤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虽然太宗一生征战行险之举比比皆是,可是现在太宗皇帝已经贵为天子,这时行险的收获和失败的风险太过不成比例。太宗写了一封信给高延寿说:“我率军队来到高丽是因为强臣弑主,所以来问罪。跟你们打仗并不是我的本意。入境之后因为后勤不济所以拿了你们的几座城池来接济一下我军的粮草,如果你们能够重新恢复臣子应有礼节,那么这些城池都能还给你们。”高延寿看了信之后还以为唐军真的不想打仗,因此更加没有防备。

当晚,唐太宗作了如下部署:令李世□率步骑一万五千人在西岭布阵,引诱敌军出击;令长孙无忌率牛进达等精兵一万一千人作为奇兵,伏于山北峡谷之中,待发起攻击时,从敌后冲出。自己亲率步骑四千,挟带鼓角,收卷旗帜,登上北山。并下令诸军,以鼓角之声为号,一齐出击。又命有司在朝堂之侧设置受降帐帏,胸有成竹地说:“明日午时,纳降虏于此矣!”是夜,也许老天也不忍明天高丽军所面临的命运,因此降下流星坠入高延寿的营地,可是高延寿依然毫无所觉。

六月二十二日,高延寿发现李世□在对面布阵,遂整顿军士,列阵前来迎战。唐太宗登上北山后,看见峡谷中尘土飞扬,知是长孙无忌率部已进入指定地点,当即命令鼓角齐鸣。于是,唐军诸路兵马鼓噪而进。高延寿不防自己居然被包围,大为惊慌,连忙分兵抵御,但布置好的军阵岂是那么好调整的?在调动的时候便造成了混乱。就在这时风云变幻,河山变色,阴云密布,无数雷电自空中劈下,一员白袍唐将伴随着雷电跃马而出,手持长戟,腰*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高丽军尽披靡却走。李世□以长矛结阵,正面推进,长孙无忌在其后进行突袭,太宗身先士卒,率四千骑兵自北山疾驰而下,突击高丽军的侧翼,三面合围之下高丽军大溃,唐军斩首两万级。

高延寿败退至山上,收集残兵,依山自固。唐太宗率唐军将高丽军余众团团包围。长孙无忌部又拆除了所有桥梁,断其归路。高延寿和高惠贞等在走投无路之际,只得率其部三万六千多人投降。他们自己躬身膝行,进入军门,拜伏请命。唐太宗挑选褥萨以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之军职,迁居内地。除了坑杀**兵三千三百外,其余兵士全部释放,让他们平安回家。这些获释兵士皆举手顿地,欢呼雀跃。唐军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明光铠万领,其他军用器械不计其数。经此大败,高丽举国震惊,后黄城(今辽宁沈阳南)和银城(今辽宁铁岭南)守军全都自拔逃遁,数百里内无复人烟。

大家看到这里,肯定会奇怪,那个有如天神下凡的白袍唐将是谁?那就是在小说演义中大大有名的薛礼薛仁贵。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闻名于世,因此后世大多不称名而直接称字。他是绛州龙门(令山西河津)人,这次征辽,他主动拜访将军张士贵应募出征,至安地,有郎将刘君昂为敌军包围,眼看抵敌不住,薛仁贵单枪匹马前往救援,他跃马径前,手斩敌将,悬其头于马鞍,贼皆慑服,薛仁贵遂知名。这次驻跸山大战薛仁贵自恃骁勇,早就预备好了出风头,于是换了身白袍,与他人衣甲颜色迥异,临战时一马当先冲杀在前。恰逢天阴雷电交加,他一身白袍在黑暗之中更是显眼。如此果然被山上观战的太宗皇帝所注意,战后论功行赏,被赐马两匹、绢四十匹,擢授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仍令北门长上,并赐奴婢十人,由此薛仁贵开始名显于世。

此战唐军并非毫无损失,左武卫将军王君愕于此役不幸阵亡。

此战后太宗改六山为驻跸山,令将作造《破阵图》,命中书侍郎许敬宗为文勒石以纪其功。授高延寿鸿胪卿,高惠真司农卿。

就在太宗进行驻跸之役的时候,唐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所率水军在攻占卑沙城后,继续向东北推进,在抵达建安城(今辽宁盖州青石岭)下时,唐军壁垒尚未加固,兵士大多出外樵采放牧,建安城内高丽守军突然杀出,唐军惊扰。张亮是个庸才,平素胆怯懦弱,见到敌军杀出,他踞坐胡床,直视不言,被吓得呆如木鸡。可是将士见他神色不变,还以为他沉稳勇健,军心稍定。总管张金树等鸣鼓整军,向敌进攻。高丽守军抵挡不住,只得败逃城中,婴城自守,不敢出战。如此战胜,也可以称为战争史上的一个笑谈。

标签: 第四节

更多文章

  • 笼络人才——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唐太宗在他的青年时代,便以善于笼络人才而着称。晋阳起兵的前后,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等人结为密友,共谋起兵大事。攻取长安,李渊称帝后,李世民又依靠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程知节、尉迟敬德、秦叔宝、段志宏等一大批文武贤才,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又在“玄武门事变”中杀死

  • 为何义成公主也在和四代可汗结婚后,结束了她和亲的使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可汗

    义成公主的名字义成公主是中国隋朝的室女,其名字在是书上并无记载,只知道在开皇十九年即公元599年的时候,和亲突厥的前任公主安义公主去世,所以当朝的统治者隋文帝便将这位室女以义成公主的名义将她嫁给启明可汗。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因为突厥的风俗和中原并不一样,在启明可汗死后,义成公主又嫁给启明可汗

  • 李密的故事:隋末瓦岗军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瓦岗军

    李密名人语录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旧唐书·李密传》李密是隋末瓦岗军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能文善武,联合各地农民起义军,为推翻隋王朝统治立下了卓着功勋。【名人历史】李密(582年-618年),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李密的祖辈是北周和隋朝

  • 隋代将领周法尚简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代

    周法尚(556~614),隋代将领。字德迈。汝南安成(今广西保成)人。出身将门。祖父周灵起,南朝梁国直阁将军、庐桂二州刺史;父亲周灵,定州刺史、平北将军。法尚少年时果敢刚毅,气概不凡,好读兵书。年十八,授伏波将军。父亲去世后即管理定州(今河北定县附近),督率其父本部兵将。后因数有战功,升为使持节、贞

  • 独孤一家三后最大的功臣不是般若伽罗而是心狠手辣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心狠手辣

    即将步入大结局了,独孤三姐妹也都快实现了独孤天下的预言。确实不容易,一家三后,为了实现这个预言和梦想,三姐妹也都付出了不少,特别是大姐般若。但是要说让独孤家实现独孤天下梦想的最大功臣却不是般若和伽罗,而是他宇文护。般若就不用说了,她能实现独孤天下,完全是宇文护的成全和帮助。她为了实现独孤天下的梦想,

  • 独孤天下最新剧情,般若难产而死?伽罗展开逆袭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而死

    3月12日消息,独孤天下最新剧情,般若难产而死伽罗展开逆袭!《独孤天下》在最近更新的几集中,般若在太师的帮助下终于如愿以偿坐上了皇后的高位,封典之上,般若一身华服,眉宇间带着睨视天下的霸气,群臣俯首叩拜,连太师和宇文毓都要于她之下。可是呢这皇后的位置并不好坐,她对权利稳固的渴望,让她变得心机越来越重

  • 贞观之治——大治天下,享誉千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贞观之治

    唐太宗之所以能享誉千载,关键在于他有个非同寻常的成果,即唐朝两大治之一的“贞观之治”。大治天下,是每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要实现这个理想,却又谈何容易。不仅需要君主不是停于空想、停于空谈,而是要有脚踏实地不懈地追求的精神;需要一大批臣子不是安于享乐、安于现状,而

  • 弑父杀兄——篡夺称帝显原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原形

    仁寿二年(602年)八月,独孤后病死。当着隋文帝及太监宫女们的面,杨广哭得死去活来,好像非常伤心。但回到自己的私室,饮食言笑和平常一样。独孤后和隋文帝的感情很好,对他管束得也很严,限制他亲近妃子和宫女。一次,隋文帝见到一个宫女长得很美,就临幸了她。独孤后知道后很生气,趁隋文帝上朝时,把那个宫女杀了。

  • 历史上独孤伽罗是什么样的人,为何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的人

    叙述了三姐妹的成为王的女人的故事的独孤天下不久就要和大家见面了,剧中的两大家族基本上是独孤家族和宇文家族,因此不少人物基本上也都是根据历史原型改编的。女主是独孤伽罗,随着年龄的成长她也是慢慢懂事了起来,不少人都想知道这个独孤伽罗在历史上有没有这一号人物呢?想知道答案的话让小编来告诉你们吧。不少人也是

  • 简述隋唐时期的历史以及文化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

    唐代女性服饰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