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朝反击突厥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隋朝反击突厥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928 更新时间:2024/1/2 6:22:39

战争概述: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王朝后,把北方的强大突厥作为了头号打击目标,而突厥也频频侵犯中原。公元582年五月,突厥发兵四十万入侵中原,隋王朝在成功抵挡了突厥的进攻后发起反击突厥战,兵分八路征伐突厥。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强大的突厥政权一分为二,均臣服于隋王朝。

将帅星数:长孙晟杨爽窦荣李充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5.5★★☆

战争类型:间战长孙晟上演了一出隋朝版“潜伏”,也让人们知道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化战争,情报工作都至关重要。

战争深度解析:

公元581年的摄图可汉非常郁闷,并不仅仅因为那个整天在自己耳边哭哭啼啼、报怨自己的老爸被杨坚所杀的老婆千金公主

按理说,自己刚登上汗位,南边的汉人是该把美女财富送来,为草原之王烧烧锅底,庆祝庆祝。

中原的美女看惯了,绫罗绸缎穿多了,珍稀特产吃顺了,还真离不开。

过了好几个月,南边一点动静没有。

摄图发怒了,这个杨坚,胆子也忒大了点。

摄图决定尽发草原精骑南下,收拾杨坚,为自己的老丈人报仇,为自己心爱的老婆出气。

突厥是在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最初起源于叶尼塞河(源于俄罗斯的世界第八大河)上游,后南迁高昌的北山(今新疆博格达山)。突厥人以狼为图腾,曾长期被柔然人征服,柔然人称他们为“锻奴”。突厥人后来迁徙于金山南麓(今阿尔泰山),因金山形似战盔“兜鍪”,俗称突厥。

突厥人崛起于公元六世纪。柔然政权的衰落,使他们找到了翻身做主人的机会。公元552年,突厥人第一任领袖阿史那土门(也称伊利可汗)带领他们推翻了长期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拉屎拉尿的蠕蠕人,自己当家作主。

独立后的突厥很快取代柔然成为了北方蒙古草原上的霸主,最盛时其疆域东至辽海(辽河上游),西濒西海(今咸海),北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南临阿姆河南。

突厥强大起来,而此时的中原正是南北朝末期,北方的两大政权北齐、北周对草原上出现的强大邻居都只能屈膝讨好,通过联姻纳贡来搞好关系。

北周、北齐人的东西拿多了,突厥人也不怎么把这两个邻居放在眼里。他们的第四任首领佗钵可汗就曾狂妄地对大臣们说,大家只管吃只管喝,别怕没钱没粮,我南方的两个儿子(指北周、北齐)争着孝敬我呢!

佗钵可汗有他狂的资本,他哥哥阿史那俟斤(也称木杆可汗)掌权那会儿,北周武帝宇文邕跑到突厥可汉那儿,要求娶木杆的女儿阿史那氏为皇后(注意不是妃子是皇后)。可北周派出的媒婆前脚刚出发,北齐人也打探到消息了,也派媒婆到木杆可汗家求亲,当然也是娶回去当皇后。

北齐人抬抢物价十分称木杆可汉的心,只差没开个拍卖会将女儿拍卖,让北周、北齐人相互竞价。宇文邕和北齐人耗了好几年,聘礼也不知翻了几番,才把这个媳妇娶到手(皇帝娶个媳妇也不容易)。

杨坚敢于在建立隋王朝后就向突厥人说“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第一,北周已灭北齐统一北方,而隋代周,没有经历其他朝代政权更迭所经历的长期战乱,而是一次成功的和平演变(虽然之后也有三方之乱,但影响力有限),北方的经济和军事保持了稳定;第二,南陈日益腐化衰落,已丧失对北方政权的进攻能力。在军事战略上,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杨坚也算了一笔账,先对付南陈,强大的突厥人必然不愿意看到中原统一,肯定会在杨坚后院放火,而先对付突厥人,毫无进取心的陈叔宝必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笔账算明白了,杨坚果断地给突厥人断了“奶”,进行积极的战略防御和准备。

除了即将到来的大战,政治、外交上的暗战也在进行着。曾经数次出使突厥的奉车都尉长孙晟提供的情报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

长孙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人,年少时即以善谈工射闻名,最初任司卫上士,后被杨坚所赏识提拔任用。公元580年,摄图向北周求婚,周宣帝以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许配摄图。长孙晟被派遣为使者,送千金公主至沙钵略可汗处。摄图对于北周派来的使者历来轻视,但长孙晟让他另眼相看。一次在与摄图游猎中,长孙晟向摄图展示了他的绝技,一箭射下天上的两只大雕,摄图佩服得五体投地,让身边的子弟学习其射箭的本事。长孙晟在草原潜伏了近一年,对突厥山川形势及部众强弱、人心向背了如指掌。长孙晟归来后,将突厥的情况详细地告诉了杨坚,并指出突厥部看似强大,但内部也矛盾重重:摄图的叔叔达头可汗(名玷厥)兵力很强,却位于大可汗摄图下,早就不甘心;摄图的弟弟处罗侯,实力虽然弱于摄图,但比较得人心,摄图也疑忌他,心怀不安;另一个兄弟阿波可汗(名大逻便)争位败于摄图,也并不忠于摄图。这些都是突厥政权的软肋。

根据长孙晟的情报,杨坚立即派太仆元晖出伊吾(今新疆哈密),结好玷厥。又任长孙晟为车骑将军,带上厚礼联络处罗侯及其他被突厥统治的各部落民族,四处分解和孤立摄图。

就在隋王朝展开政治外交的时候,摄图很快就施展了自己的报复行动。开皇二年(582年)五月,摄图与北齐旧将高宝宁联合,亲率四十万大军南下,西到兰州、临洮,东至幽州,多处向隋王朝发起进攻。对此,隋王朝作好了充分准备,六月,隋军在马邑(治善阳,今山西朔州)、武威一带击败突厥人。但摄图本人亲率的十万突厥部取得了突破,连续击败了柱国冯昱驻守的乙弗泊,和兰州总管叱李长叉驻守的临洮,又分兵自木硖、石门两道南下,逼近长安,一时间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皆被突厥人所攻击,所过之处人畜不留,遍地狼烟。

正在战事最吃紧的时候,大隋王朝之前经营的外交攻势和情报战显现了作用,玷厥关键时刻引兵离去。长孙晟又在突厥人后方散布流言,说铁勒部在后方举事造反,这些消息都传到了摄图的耳朵里。

摄图权衡利弊,还是决定退兵,隋王朝抵挡住了突厥人疯狂的进攻。

开皇三年(583年)二月,突厥人卷土重来。摄图命大逻便率部沿弱水(在今甘肃酒泉、张掖境内)南进,夺取陇右,摄图亲率主力出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进攻河套,企图一东一西形成两面夹击。

杨坚针尖对麦芒,决定发动大规模的反击战。杨坚以卫王杨爽为行军元帅,兵分八路迎击突厥,主要兵力集中打击摄图大军。

公元583年四月二十日,卫王杨爽在白马与摄图遭遇,部将李充率五千骑出奇不意对突厥实施了袭击,大败突厥部,摄图本人身负重伤。

与此同时,夏州总管豆卢绩率兵出夏州,河间王杨弘率兵出灵州,大败突厥。幽州总管阴寿出卢龙塞,进击盘踞在和龙地区与突厥勾结的高玉宁部,高部逃往漠北后被部下所杀,隋军收复了和龙地区。

而对大逻便部,杨坚根据长孙晟的情报,知道大逻便与摄图矛盾很深,继续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由泰州总管窦荣率三万军迎战,长孙晟也随部前往。窦荣部在取得军事上的优势后,长孙晟又出马了,策反了大逻便,与其签订了停火协议。大逻便遣使前往长安,表示归顺隋朝。

摄图得知大逻便归顺隋朝后,非常愤怒,率领用来对付隋朝大军的部队回头追击大逻便部,袭击大逻便牙庭所在地,杀大逻便的母亲。大逻便率余部投靠了玷厥,借兵十万,与摄图一决高下。

从此突厥部陷入内战,强大的突厥政权一分为二东西突厥。

隋王朝的反击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开皇十四年(584年),玷厥率部正式宣布归顺隋王朝,此时的摄图再也不是那个能雄霸草原的草原之王了。看到自己日益孤立,中原隋王朝的日益强势,他不得不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额,被迫在同年秋向隋王朝求和称藩。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长孙晟:

隋王朝能够取得反击突厥的胜利,长孙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了突厥人情报的长孙晟为杨坚提供了正确的政治、外交策略,从内部瓦解了敌人。

之后,长孙晟负责处理突厥事务,与突厥人打了二十余年交道,凭借其出众的谋略致力于分化、瓦解、平衡突厥各部势力,以保隋北境安宁。

长孙晟以武艺超群着称于大草原,突厥人说“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但长孙晟一生并未指挥打过大仗,他一生进行的,都是没有刀光剑影的暗战。

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时年五十八。没有了长孙晟的草原重新对隋王朝具备了威胁。大业十一年八月,隋炀帝出塞北巡,在雁门被突厥始毕可汗(民可汗之子,名为咄吉)所围,隋炀帝不禁感叹道:长孙晟还能活着,那该有多好。

长孙晟各有一个很出名的女儿和儿子:女儿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儿子则是大唐开国丞相长孙无忌。

战争猜想:

杨坚在建立隋朝伊始,就敢于同强大的突厥政权翻脸,并明智地制定了先北后南的战略,通过军事和政治打击,分裂了突厥帝国,其政治眼光和胆魄都值得称道。

若不是杨坚立国之初的大手笔,隋末中原大乱,突厥人会放过这个发财的机会吗?一个东突厥就能逼迫李世民签下渭水之盟,换成是没有分裂的突厥政权,又会如何?

标签: 隋朝

更多文章

  • 隋朝都有哪些状元?隋朝状元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

    隋朝都有哪些状元?隋朝状元大全。隋朝是一个短命的朝代,所以出的状元比较少,只有三位:【杨纂】杨纂,陕西人。《旧唐书》有传记“杨纂,大业中,进士举,授朔方郡司法书佐。”《新唐书》中也有“杨纂,大业时,第进士”之记载。【房玄龄】房玄龄,山东人。《旧唐书》中

  • 此人是隋末反王之一性格凶残 死后被百姓鞭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人是

    隋朝末年,天下群雄揭竿而起,反抗隋朝统治,按传统说法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可见当时的局势有多乱,现在要介绍的这位人物,是隋朝末年十八路反王之一,但他性格凶狠残忍,每次攻城掠地均大肆屠城,最要命的是他居然拿人肉当作自己和手下们的食物,是臭名远扬的“吃人魔王”,这位反王就是南阳王朱粲(càn)

  • 杀戮功臣——竭诚尽节终被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功臣

    高熲,字昭玄,渤海郡蓚县(今河北景县)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协助隋文帝杨坚登上皇位,一统天下,并在辅佐隋朝两代皇帝的20多年里,制定律法、改革税制、出兵伐陈、抗击突厥,是隋朝“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得以形成的大功臣。但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宰相,最后却被暴虐的隋炀帝以

  • 隋末农民起义:起义军大小不下百余支,义众达数百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起义军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滥用民力,大兴土木,穷兵黩武,用暴力迫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严重摧毁了生产力,社会生产被破坏,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大业五年(609),长白山(今山东章丘东北)有“狂寇”数万。六年,北方的雁门(今山西代县)和东都洛阳,先后发生暴动。虽不久都被镇压,但却是全国性农民

  • 赵绰何许人也?赵绰秉公执法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秉公执法

    赵绰性格耿直刚毅,而且宽厚仁慈。杨坚建立隋朝以后,赵绰被授予大理丞的官职。不久,因为他处理案件公平允正,通过考核,转为大理正,后来又为刑部侍郎。刑部是专门负责法律方面事情的部门。赵绰在自己的职位上也作出了很多的贡献。隋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盗贼屡禁不止,于是隋文帝打算加重惩罚的法律。赵绰知道这件事后

  • 为什么说张须陀是隋军的第一勇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张须陀大业九年,张须陀年已四十九岁,他早年没有任何名声,在历史上属于大器晚成的人物。这一年,山东爆发了无数起义,王薄、孟让、郭方预、张金称、郝孝德、格谦、孙宣雅各部多者十余万,少者也有数万人,山东各地守军屡战屡败,但只有张须陀例外。张须陀当时任齐郡郡丞,他骁勇善战,又善得军心,他的副将是年仅十四岁的

  • 杨汪有什么才能与政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有什么

    杨汪的家族原本是弘农华阴人,后随其曾祖父迁徙到了河东。杨汪年少时凶悍粗野,好与人斗,但是等他长大后却变得勤勉好学。他精研《左氏传》,通晓《三礼》,所以在他做北周冀王侍读时受到了冀王的重用。后来,他又跟从沈重学习《礼记》,跟从刘臻学习《汉书》,二人称赞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他的美名在当时也广为流传,

  • 隋朝大将贺若弼传 贺若弼用兵真假难分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隋朝

    贺若弼贺若弼传贺若弼,字辅伯,公元544年出生于河南洛阳。我们来看一看贺若弼传。贺若弼的父亲名叫贺敦,以勇武刚烈而出名,当时在北周为金州总管,遭受了宇文护的嫉妒被陷害。临行刑前,叫贺若弼到跟前,对他说:“我一生都想要平定江南,但是无奈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你要将这个愿望当成你自己的志向。还

  • 太宗一镜——犯颜直谏独魏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犯颜直谏

    贞观年间,唐太宗任贤纳谏,臣下们直言纳谏,其事例不胜枚举。其中,最敢于犯颜直谏,对唐太宗制定政策、治理国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魏徵。魏徵字玄城,巨鹿曲城人,“少孤贫,落拓有大志,不事生业,出家为道士,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隋末参加李密所领导的瓦岗军,又

  • 隋朝的创建,实际早已埋下灭亡的种子?贵族集团早已名存实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名存实亡

    公年581年,杨坚夺得政党宣布创建隋朝。这都是完毕自晋朝至今,将近300多年的错乱时期。故此我国迈入了比较平静友谊的大一统,但是隋朝的创建也只不过是国祚仅38年。隋朝末年大概全国性类似暴发了130次的农民起义,那么隋朝的创建,是否就早已种下了灭绝的种子?创建隋朝的这些关陇贵族是不是应是隋朝灭绝的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