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才多艺的唐明皇李隆基

多才多艺的唐明皇李隆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213 更新时间:2023/12/22 22:38:05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皇帝也是如此,中国的皇帝,文治武功业绩突出的,大多个人修养差。而才学出众、技艺超群的,却又多半政绩不佳。前者如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明祖清宗之类,只会弯弓射大雕,与之谈论诗词歌赋,无异于对牛弹琴;后者如南唐后主李煜,北宋宋徽宗,书画俱佳,通晓音律,成为艺术家、书法家实在当之无愧。只可惜政绩上不敢恭维,都是亡国之君。综观中国历史,既有辉煌政绩,又有才能技艺的双料皇帝只有一位唐玄宗能算得上,虽然他也未能善始善终,但总算差强人意。

唐明皇是位多才多艺之君。史书上说他“性英武,善骑射。通音律、历象之学”,“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

李隆基的艺术细胞似乎与生俱来,他自幼酷爱音乐。6岁能歌舞,显露出音乐资质,在武则天执政初的一次宫廷舞会上,年仅六岁的李隆基就曾登台演出,男扮女妆,表演了一曲古代舞剧《长命西河女》,博得满堂喝彩。少年时在府中自蓄散乐一部以自娱。唐玄宗在登基之前,常常将自己爱好音乐活动作为政治斗争的策略工具。在唐中宗后期,面对“后武则天时期”韦武势力乱政的严峻形势,李隆基决心铲除异姓势力,彻底恢复李唐政权。如其在担任潞州别驾期间,有意识地利用当时贵族士大夫普遍好乐的社会风尚以及自己在音乐方面的特长,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广泛结交能人志士,提高政治实力,麻癖政敌。诛杀太平公主后,由其总揽朝政,即位之初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非常重视音乐的礼教功能。

继位之后,李隆基进一步扩充了皇家乐署管理机构。除了太常寺设立鼓吹署与大乐署之外,又增加了梨园、教坊,使之与鼓吹署与大乐署并存。特别是在东西京两都各设左右二教坊,由宫廷直接管理,从而大大提高了俗乐的地位。《大唐六典》卷十四记载,唐玄宗开元后期大乐署的人员管理编制超过了前代,其中有“令1人,丞1人,府3人,史6人,乐正8人,典事8人,掌固6人,文舞二舞郎140人。”合计有管理人员19人,乐工人140人。鼓吹署编制“令1人,丞1人,府3人,史6人,乐正4人,典事4人,掌固4人。”共计管理官吏19名。

与此同时,又设“梨园”,选乐工三百及宫女数百学习音乐歌曲,亲自教习“梨园”弟子,号为“皇帝梨园弟子。”其一位于长安光化门北禁苑中,备有大型广场,兼可拔河、打球;其二位于蓬莱宫侧宜春院,分设男女二部。《资治通鉴》的记载:“旧制,雅俗之乐,皆隶太常。上精晓音律,以太常礼乐之司,不应典倡优杂伎;乃更置左右教坊以教俗乐,命右骁卫将军范及为之使。又选乐工数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谓之‘皇帝梨园弟子。又教宫女使习之。又选伎女,置宜春院,给赐其家。”“梨园”中,李隆基以九五之尊作皇家戏班的班主,闲暇之余,他经常到梨园去指挥乐人的排练,因为他音乐造诣极高,“音响齐发,有一声误,玄宗必觉而正之。”对子弟演练不时加以教正,乐此不疲,因此,戏曲界奉其为祖师爷。

由于他的爱好和提倡,“唐之盛时,凡乐人、音声人、太常杂户口子弟隶太常及鼓吹署……总号音声人,至数万人。”

唐玄宗还对唐代音乐制度做了多次重大改革,最着名的是调整了原来的九部乐,“改十部乐”为“坐部伎”、“立部伎”及雅乐部。“若常享宴会,先一日具坐,立部乐名封上,请所奏御注而下。及会,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次奏碟马,次奏散乐而毕矣”(《新唐书·礼乐》)。立部伎的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多达一百数十人,甚至上千人。坐部伎则人数较少三到十几人。

李隆基精通多种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无一不晓。最擅长的是羯鼓和玉笛。羯鼓也是他非常偏爱的。鼓南北朝时传入的,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已经极为流行。演奏羯鼓等于是指挥乐队,那时的李隆基对羯鼓的演奏有十分高超的技术他的宰相宋璟说他演奏时“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也就是说唐玄宗的头像山峰一样纹丝不动,而鼓槌似雨点般地击向鼓面。

他还是不同凡响的音乐创作人,擅长谱曲,在8世纪上半叶,就世界音乐范围而言,李隆基堪称是一位少有的作曲大师。有很多作曲天才的李隆基,史书中有很多的记载:“上洞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若制作诸曲,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取适短长,应指散声,皆中点拍。至于清浊变转,律吕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虽古之夔、旷,不能过也。”创作的数量也非常可观,《羯鼓录》甚至把92首竭鼓曲的创作权,全归他所有,“玄宗又制新曲四十余,又新制乐谱。”

其代表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春光好》与《秋风高》等百余首乐曲。闻名遐尔的《霓裳羽衣曲》,由36段组成,分散序(6段)、中序(18段)和入破(12段)三部分。传说它是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的创作,它的内容描写了唐玄宗响往神仙而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舞者“不着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俨然是一副道家仙女的打扮。其舞姿也是“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抑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烟蛾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这样看来其意境与月宫的神话是差不多的。

他对艺曲的迷恋,招致礼部侍郎张廷珪等大臣的劝谏:“上春秋鼎盛,宜崇经术,迩端士,尚朴素,深以悦郑声,好游猎为戒。”劝谕皇帝远离声色犬马的上疏,显然并不奏效,“上虽不能用,欲开言路,咸嘉赏之。”但在天宝年间以后,唐玄宗在长期升平殷富的盛世中逐渐发生变化,而自以为天下无可复忧,深居禁中,怠问政事,专以声色为娱,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多才多艺的李隆基,亦十分喜爱书法,玄宗书法与太宗齐名。其书法丰厚腴美,给人行行淳厚之感。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黄山谷称:“玄宗书斑斑犹有祖父之风”。《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石台孝经》,楷书有《赐正道勅》,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

标签: 多才多艺

更多文章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为何不喜欢美艳无双的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不喜欢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后宫的才人武媚娘,最后竟然会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还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听闻年轻武氏女有才貌,于是招其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后称其为“武媚娘”,可见武则天的容貌应该是极佳的。可惜好景不长,武则天并不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在宫中

  • 唐宪宗:整肃诸侯,奋力一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侯

    掐指算起来,暂且不提唐宪宗晚年如何宠幸奸人,但他在位期间在藩镇割据这方面还是作出了很多成绩。反过来说,这唐宪宗一生,跟藩镇的交往就占去了他的大半生。关于他这些年对于藩镇的行动,其实说起说起来还有颇有成就的。从他祖父便开始的削藩计划,到他唐宪宗一代便大功告成,不管是拣吃前辈的功劳,还是他自己的辛苦努力

  • 李世民钦定的继承人在登基后就这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继承人

    李世民钦定的大唐储君就是那个一直默默无闻的晋王李治。大唐历史中,李治是个不得不提及的帝王,有人觉得他软弱,有人觉得他无能,但很多人不会去想李治这一位帝王所处的时代和处境。李治的时代,上承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下接女皇武则天的贞观遗风。而李治在这两位帝王的荣耀之下,简直不值一提。李治的功绩可以说是,

  • 唐朝灭亡后,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什么过了50之后才实现了局部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过了

    安史之乱暴发后,大唐王朝刚开始由兴盛迈向衰落,但还是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据历史资料记述,唐代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唐哀帝,当政只是3年,年仅17岁的唐哀帝就惨遭杀害。这位唐哀帝可是一个傀儡皇帝,真正掌握唐朝实权的则是梁王朱温,不久之后,朱温篡唐自立,唐朝自此正式灭亡,他随即成立了梁朝。历时近290年,历经

  • 论迷信的危害:因为一句话,怒冲皇宫跟皇帝吃饭,这饭简直是用命吃饭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句话

    看到“造反”两字,我们的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大抵都是比较悲壮的。自古以来造反也好、起义也罢,理由或者大义凛然或者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但我们都知道造反的必备条件是什么:思路清晰的领袖、前期的精密筹备和精湛的兵力支持。但是你们一定没见过,什么是最即兴的造反。李湛像事情发生在唐朝末年唐敬宗时期,在首都长安有一

  • 细数一下李世民这个皇帝当的多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窝囊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亲兄弟,再逼迫老爹退位,按理说,应该是个杀伐果断的帝王,谁敢忤逆他,拖出去斩了就是。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太宗称帝后广纳谏言,既然纳谏,便意味着这个皇帝,当的“窝囊”!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当初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思念渐重,就搭了个台子遥寄相思。魏征跳出来,阴阳怪气问陛

  • 李世民为得《兰亭序》竟做了如此不厚道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之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皇帝中少有的全能型人物,上马能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下马能安邦定国,兴国利民。更难能可贵之处是他还练得一手好字,书法造诣可与唐朝的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比肩,所以他头上的三顶帽子——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个个都不是虚的。不过,金无足赤,一生勤政爱民的李世民也干过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其

  • 李世民最宠爱的胖儿子李泰为何没当成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旧唐书》曾记载李世民有多宠爱这个儿子:“又以泰腰腹洪大,驱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其宠异如此。”这是心疼胖儿子行动不便,特准他采用交通工具来朝所。大型历史女皇传奇剧《武媚娘传奇》正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热播,演员任山在剧中饰演魏王李泰。此次饰演的李泰除了隋唐时期的风雅,更多了一份风流;除了皇室

  • 【唐朝·岑参】战士文人,气壮山河的英雄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气壮山河

    岑参(cénshēn)(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着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突出的边塞三诗是岑参的“两

  • 唐太宗李世民爱徐贤妃真的胜过武媚娘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武媚娘传奇》随着剧情推进,当初和武媚娘一同进宫情同手足的“傻白纯”姐妹徐慧已经完全“黑化”,为争宠在背后不断陷害武媚娘,很多观众看到徐慧就恨得牙痒痒,但其实你知道吗,历史上的李世民,其实更爱的是徐慧的原型。网友徐婕妤才是李世民的“菜”?因嫉妒武媚娘受李世民宠爱,徐慧暗暗了断与媚娘的姐妹情,正式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