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憎恨负面报道:竟因此破坏新闻自由

李世民憎恨负面报道:竟因此破坏新闻自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124 更新时间:2024/1/18 4:18:41

要说古代没有新闻媒体那是不对的,其实一直就有,到皇帝时代结束才消失,转变为真正的现代媒体。这种新闻媒体和现代新闻媒体一样记录和报道新闻事实,以传播为目的。区别仅在于:它的主要被报道人只有一个,就是当时的皇帝;它的读者不在当世,而在后世。

这种新闻媒体,就是记载皇帝私生活的《起居注》和记载皇帝和大臣之间公事的《实录》。这个媒体的记者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职称,唐朝那会儿叫起居郎和起居舍人。按照规矩,这两个职务的人是不能结交大臣的,好保证其中立性——看看,古时候的人就对新闻的客观中立有这么高的要求了。

N久以前的祖先设立这种制度,是为了制约当皇帝的孤家寡人们,好让他们为了保留一个好名声,不至于做太难看的事情,否则可就遗臭万年了——这一点,现在的术语叫舆论监督。

不过,诸位恐怕能看出个破绽:普天之下莫非,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个媒体的从业人员,是皇帝的家奴啊;这个媒体的管理权,也在皇帝手上。这万一皇帝想审稿、想发宣传要求,谁拦得住?有了这个,还怎么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啊?保证不了真实性,那报道还有什么意义啊?后世看过去,嚯,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皇帝个个都是舜禹?名声想坏都坏不了,这还怎么制约皇帝啊?——这种担心,现在的术语叫新闻预审制度。

N久以前的祖先也是懂得新闻规律的,于是他们做出了规定:皇帝不许看自己的《起居注》和《实录》,也就是取消新闻预审制。看不了,当然也就想不到干涉和修改了。

这个规矩被执行了很多朝代很多年,不知道多少被报道人愤恨自己的负面报道但又无计可施。而且,报道产生影响已经是后世的时候了,他还不能去找编辑记者算账。

到了太平盛世的贞观时期,伟大领袖世民,作为一个前朝实录读者,同时也是被报道人,对于无法阅读到关于自己的报道,无法让报道尽可能地有利于自己,感到心烦意乱、抓耳挠腮。尤其是,由于自己刚刚做了一些难言之隐的事,生怕传到后世读者的耳朵中。舆论监督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李皇帝太爱惜自己的名誉了,他下定决心,不惜做出歪曲报道、违反新闻真实原则的事情。他做了一件破坏新闻自由的大事:

从他这时起,外人修史改为宰相修史。宰相是皇帝秘书,秘书处理的案,自然皇帝有浏览和提出意见的权利。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了皇帝可以事先观看新闻报道,也由此,奠定了新闻预审制的基础。史书上说他看完后要求“削其浮,直书其事”——这一点其实很可疑,经过新闻预审之后的新闻,其中任有利于新闻审查者的记录都是不可信的,谁能保证它是记者编辑原本的记述,还是新闻预审官要求写进去的呢?

由这两本报道册产生的记载唐朝历史的几本书里,关于李世民当皇帝的重要过程“玄武门”之变的报道,有了不少出入——他杀兄弟逼老爹夺取政权的基本事实虽然没有变,但多了不少他不得已才做此事的理由,而前后又有不相符或逻辑上不能解释的地方。这些报道,给后世留下了疑云,这件事的真实情况,成了至今仍在研究的一个谜。

既是读者又是被报道人还是宣传部的李元首对新闻报道的干涉,给后世的新闻管理开了个不好的头儿,从此,很多朝代的历史——特别是关于丑事的历史,都有所修改,好让被报道人显得光荣正确一些。历史,因此出现了很多需要研究的谜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太宗李世民陵墓被盗 尸骨被土豪收藏成玩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土豪

    中国古代的皇帝,李世民是一个排的上名号的千古一帝,除了取得皇位的过程,他堪称是一个明君的模板。公元618年,率领起义反隋的李渊推翻了隋朝,称帝建立唐朝。但他虽是开国之君,却远没有他的二儿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在历史上的名声大。李世民武功文治都很厉害,早年高祖打天下时,他就是南征北战的一把好手,立下

  • 《五经算术》简介:有关数学知识的说明和计算方法的注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算术

    《五经算术》是唐代刊刻《算经十书》时的第九部古算书,也是甄鸾所撰。《五经算术》是对儒家经典:《尚书》《诗经》《周易》《礼记》《论语》《左传》中,有关数学知识的说明和计算方法的注释。如《尚书典》:“以闰月四时成岁”句,用《四分历》法加以解释。《诗经伐檀》:“胡取禾三

  • 陆贽简介:久参机要综理政务,不负天子不负所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机要

    陆贽久参机要综理政务陆贽(zhì,754-805),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是江南望族陆氏的后代。父亲陆侃做过溧(lì)阳县令,母亲韦氏出身于关中士族。陆贽从小天资过人,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儒家忠孝节义观念对他深有影响。他出生的第二年,发生了安史之乱,乱世中百姓流

  •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处置受贿叔叔 驾驭下属有奇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贞观六年(632年),右卫将军陈万福从陕西九成宫去京城长安,一路上大摇大摆,好不威风,途经某处驿站时,还把政府招待所的数石麦麸子拿走了。堂堂一位朝廷命官,吃的是皇粮,享的是厚禄,用度宽裕不愁,怎么还要向区区几石麦麸子伸手?想必是平时索拿卡要惯了,这回也习惯性地顺手牵羊占点便宜。不料这“麦麸门”的消息

  • 小人得志终被诛——鱼朝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小人得志

    鱼朝恩(722~770),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玄宗时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随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肃宗乾元元年(758),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等职,负责监领九个节度使的数十万大军。唐代宦官掌握兵权由此开始。唐军收复洛阳后,鱼朝恩被封为

  • 揭秘历史!武则天女皇明明当的很好,为什么却要将皇位归还于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很好

    说起唐朝时期的历史故事,想必人们就会率先想到武则天。虽说她是一介女子,但要比男子厉害很多,国家被她治理的井井有条!下面我们一同来深究武则天女皇明明当的很好,为什么却要将皇位归还于李家?她能把朝政管理的这么好,也是有原因的,从她出入宫廷之时,就显示出了治国的本事。当时李世民有一头狮子,肥胖任性,没人能

  • 放400死囚归家探亲后回来受刑,结果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死囚

    我国历史上基本都有一个规律就是新皇帝登基、过大寿等等由头都是可以有大赦天下,放过一部分坐牢的人的,但在李世民这里就不一样了,放400死囚归家一年到期后自动回来受刑。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并不轻易为人所理解,甚至因为没有给别人解释好事情而最终引火烧身,但是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目的而施行的,所以

  • 4、幽州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幽州

    幽州镇的治所在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幽州节度使管辖“幽、涿、瀛、莫、檀、蓟、平、营、妫、顺等十州”。约当今河北省中部、北部以及北京市和辽宁省西部的广大地区。幽州镇是河北地区三个叛镇中最强大的一个,其内部残杀、劫夺也最为剧烈。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的时候,治所就设在幽州,在安

  • 大唐秘史:李世民为了长生不老竟吃丹药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唐

    大多数的圣君贤主似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在继位前期勤廉为政、爱民如子,社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到了后期就开始骄傲自满、穷奢极欲起来。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逃脱这个“怪圈”。在“贞观盛世”的成功面前,他自认为在文治、武功及怀远三个方面都超越了古人,于是,骄傲自满的情绪开始滋长,思想与行为也逐渐发生变化。

  • 李世民11年不让武则天怀孕真相:一匹马断送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恩宠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虽然事业有成,但是婚姻却十分坎坷。武则天14岁入宫,当了11年的才人,这期间,李世民虽然喜欢她佩服她,但武则天始终没有怀孕,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隐情?李世民作为唐代的皇帝,他足够聪明。武则天貌美,入宫时刚14岁,正是美丽可人娇滴滴的时候,被赐号媚娘。但是武媚娘却并不如她的名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