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伏威——建立农民革命政权

杜伏威——建立农民革命政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11 更新时间:2023/12/18 15:30:19

隋末各路农民起义中,势力最大的有三家,第一是瓦岗翟让李密,第二是河北窦建德,第三就是江淮杜伏威了。杜伏威是齐郡章丘县人,自幼与辅公佑交好,二人为刎颈之交,江淮军就是他俩一同创立的。

与前二者相比,杜伏威的出身最为贫苦,翟让是小吏,李密是世袭蒲山公,窦建德也算是个小土豪,杜伏威不同,他无财无势,是彻底的贫农出身。杜伏威的起义与贫穷直接有关,杜家贫无以为生,他的好朋友辅公佑挺身而出,偷了人家的羊送给杜伏威。杜伏威不是圣人,虽然知道是贼赃,但为了生存,也就笑纳了。后来这事泄露出去,官府追查得很严,当时正是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造反,隋炀帝杨广情急之下,采用恐怖手段镇压,允许地方官对这些盗贼“生杀任情”,偷羊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碰到酷吏,偷一文钱就能杀头,何况是偷羊。二人惧怕之下,干脆就不当良民,扯旗造反了。那是大业九年(613年)十二月,当时杜伏威年仅十六岁。

两人就近参加了一支小起义军,刚加入时只是小卒,但杜伏威十分勇猛,出则居前,入则殿后,很快就取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被推为首领,这是杜伏威势力的开始。江淮一带隋朝的力量比较强大,杜伏威意识到自己的小部队实力太弱,如果不尽快壮大就根本无法生存,于是努力寻找机会去联合和吞并附近的其他起义军。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两个,其一是下邳苗海潮,杜伏威派了辅公佑送信给苗,说力分则弱力合则强,如果你认为能力足够,我就投靠你;如果你认为不如我,就来加入我。苗收信后,帅所部归降杜伏威。另一个例子是海陵赵破阵,赵的实力强过杜,派人到杜处招降,杜假意同意,只带了十几人去赵处投诚并献上礼物,赵一向轻视杜伏威,认为他必然投降,因此毫无防备,结果被杜当场刺杀,辅公佑同时率领大队人马前来接应,赵部群龙无首,当场全部归降。实力大增后,杜伏威自称将军,纵横淮南,江淮杜伏威的名字逐渐传扬出去。

大业十一年(615年)十月,东海李子通率所部万余人来淮南投靠杜伏威。这个李子通也是隋末一家反王,起兵时是依附在长白山(山东境内)左才相手下,后来因为太得人心,被左才相嫉恨,只得离开长白山,这次到淮南其实有些逃难的意味。李子通部的加入使杜伏威实力大增,杜伏威当然高兴,不料李子通也是个胸有大志不肯屈居人下的人,竟然突发兵变,意图吞并杜伏威的地盘。杜伏威措手不及,全军大乱,杜本人在李部追杀下身负重伤,关键时刻,杜伏威的养子兼大将王雄涎背负他藏匿到芦苇丛中,侥幸躲过了追杀。这次兵变,杜伏威的势力受到很大打击,从此与李子通结仇。

所谓祸不单行,趁杜伏威兵败,隋军也前来进攻,杜伏威此时正在养伤,无法指挥,结果全军大败,其部将西门君仪的妻子勇敢而力气大,背着杜伏威夺路而逃,王雄涎领着敢死队拼命断后,杜伏威这才逃得一命。要靠女人背着逃命,其狼狈可想而知,这实在是杜伏威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幕了。唯一值得安慰的是,兵变的罪魁祸首李子通也没好下场,隋军在进攻杜伏威的同时也进攻了李子通,李部也大败,李子通领着残部逃往海陵去了,到底也没能抢走杜伏威的地盘。对杜、李二人来说,这次火拼简直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绝妙注解,尤其李子通更是损人不利己,平白结下了杜伏威这个可怕的大仇家,为以后杜伏威大举进攻李子通埋下了伏笔。

连续两次死里逃生,杜部伤亡很大,失去了称霸的实力,只好四处打游击,不断吸收流民加入以扩充势力。经过半年的恢复,杜伏威又有了数万人的实力,并控制了江都附近的六合县作为根据地。与此同时,左才相往来淮北,李子通占据海陵,都有数万兵力,江淮一带即以这三家起义军为首。大业十二年(614年)七月,杨广因北方多事,不顾群臣反对,离开长安前往江都巡幸。杜伏威部正好就在江都眼皮底下,为了保障皇帝巡幸的安全,隋派出大将陈陵带八千精锐讨伐杜,陈、杜多次交手,毕竟陈部的训练和器械远强于杜,杜部连连失利。好在陈陵兵力不多,想剿灭杜伏威也不容易,双方打成僵持。

十二月,杨广车驾到达江都,护驾骁果十余万人,声威赫赫。按理隋军应该军心大振,杜伏威难逃灭亡,不料正是杨广的到达给了杜伏威崛起的机会。杨广是皇帝,到了江都自然要考察地方官的政绩,他的考察手段非常简单,专看谁的礼品珍奇,满意的立即升官,不满意的统统没好下场,至于地方官真正的政绩如何,皇帝是没心情去理会的。有这么个皇帝,地方官们自然拼命地刮地三尺,敲诈百姓,所得之金银财宝除了孝敬皇帝,自己的腰包当然也落了实惠。正巧当年是荒年,老百姓本来就已无以为生,再被官府如此压榨,终于造成了一场大饥荒。据记载,老百姓先是吃树皮树叶,后煮土为食,“诸物皆尽,乃自相食。”“自相食”这三个字在中国历史上其实多次出现,但像江都这样原本富庶之地,又是天子脚下,居然也会如此,那实在是少见的。其实当时政府的粮仓里有足够的粮食可以救灾,杨广的父亲杨坚一直很重视国家的粮食储备,就是为了以防万一。如今万一出现了,可皇帝自己正在享受财富和美女,根本不知道城外饿死人,地方官没得到命令,又有谁敢擅自开仓赈济灾民?

既然无法从国家那里得到赈济,老百姓就只有自己动手了,杜伏威趁机吸收了大批手下,势力迅速膨胀。这时杜伏威与陈陵强弱之势已经倒转,于是主动向陈挑战。陈也知道战局不利,因此龟缩不出,任由杜伏威自己去耀武扬威。杜伏威于是派使者给陈送了一套妇女衣裳,并送了陈一个外号叫“陈姥”。是可忍孰不可忍,陈大将军怒火中烧,全军出战。这一仗打得十分激烈,杜伏威亲自上阵,不小心被一员隋将暗箭射中,杜伏威怒吼说“不杀汝,矢不拔!”然后就像夏侯惇一样直冲过去,把那吓呆了的射手斩于马下。这种作战风格简直就是疯狂,结果陈部士气大挫,被打了个全军覆没,“陈姥”单骑逃回江都去了。杜伏威趁势扩大战果,占据了高邮、历阳等重镇,并在历阳自称总管,封辅公佑为长史。

这时的杜伏威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从部队中挑选最精锐的成员组成自己的卫队,称为“上募”,兵力为五千人。杜把上募作为自己的子弟兵,平时非常宠爱,但要求也非常严格,每作战必以“上募”为先锋,战后检查每人身上的伤痕,如伤在背后,即刻处斩,因为那表示其临阵退后。每次战胜,杜伏威都把抢掠到的资财赏给全军,如果手下战死,就以死者的财产甚至妻妾殉葬,因此杜伏威所部皆为杜尽死力,人自为战,所向无敌。杜伏威号令所到之处,江淮间各路小起义军争相归附,郡县纷纷投降,杜伏威的声望和势力不断扩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第三节 突厥人的征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突厥

    确立了草原的霸权之后,突厥人的势力如浪潮般向四面扩张,首先遭殃的就是属于东胡的契丹。在通常的印象中,一提起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士兵,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骑射的轻骑兵形象。其实这种认知有着不小的误区,的确,后世的契丹人以骑兵雄强于中国北方,甚至占有中原,控骑数十万。可是与突厥对阵的契丹用来征战的主力

  • 杨玄感是谁?杨素和杨玄感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杨玄感是谁?杨素和杨玄感是什么关系杨素和杨玄感是父子关系。杨玄感是杨素的儿子。杨玄感(?―61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司徒杨素长子,隋末最先起兵反隋炀帝杨广的贵族首领。仕隋官至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杨玄感是隋开国功臣杨素之子,从小书本便读得很好,并且善于骑射,为官正直,很得时人尊敬。大业

  • 平定刘黑闼——兄弟正式反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刘黑闼漳南人,最开始在李密手下,后来归降王世充,最后又投降窦建德。窦建德封他为汉东郡公,窦建德败亡之后,回到故乡务农。窦建德在长安遇害后,其旧将范愿、董康买、高雅贤等人既忱惜建德被杀,又害怕王世充降后,部将不能保全。他们决定找刘黑闼共同起事。几人相约到刘黑闼住处,范愿简单将他们几人想要请刘黑闼出来领

  • 隋唐末年起义领袖刘武周和李渊谁先起兵反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唐

    刘武周是山西人,隋末着名军阀之一。关于他的出生还有一段故事。他的父亲和母亲坐在庭院里休息,忽然看见一个像雄鸡一样形状的东西,它身上的光芒把地面都给照亮了。它唰的一下向庭中的女人飞去,刘武周妈妈赶紧起来抖衣服,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在不久之后,武周妈妈就有了喜讯,十月后生下了刘武周。刘武周的父亲给他找了个

  • 第四节 中国、突厥、波斯与东罗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波斯

    突厥人赶上了一个绝好的机遇壮大了起来,所谓喝水不忘挖井人,对于一手将他们扶植起来的西魏国突厥人不能不有所表示。那么怎么报恩呢?首先就是突厥族的王后制度的改变。突厥王后被称为可贺敦,又称为可敦。她在突厥可汗国中地位崇高,不仅主管内务,地位在可汗诸妻妾之上,而且在政治上有很大的发言权,权力非常大。突厥当

  • 独孤伽罗坚持一夫一妻制,直到她死后皇帝才找了别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找了

    网剧《独孤天下》正在热播,相信有不少人都观看了这部剧。这部和《陆贞传奇》有着不少相似之处的网剧也得到了不少的争议。其中,由胡冰卿饰演的女主角独孤伽罗更是一个关键性人物,这位在历史上就很出名的女子同样也贡献了许多的看点。在《独孤天下》中,独孤伽罗是一位常年跟随父亲征战的妙龄女子,她聪明伶俐同时又活泼善

  • 大隋朝为什么二世而亡?强盛中轰然倾覆的大隋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朝

    历史上着名的暴君隋炀帝杨广在他即位称帝后只用了短短的十余年时间,就使偌大的隋帝国分崩离析,最终导致隋朝像秦朝一样仅两代而亡。1.炀帝无道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

  • 大攘四夷——劳民伤财耗国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劳民伤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兄弟民族长期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在历史发展演变的长河中,各民族之间除了友好往来之外,有时也难免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是民族融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隋炀帝凭借强盛的国势,使处于辽水上游的奚族和隋朝友好相处,向隋称臣;生活在辽河流域的契丹,被北朝

  • 达奚长儒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有什么

    达奚长儒的祖籍是代地,最初属于鲜卑族中诸多部落之一。达奚长儒的祖父达奚俟曾任北魏政权的定州刺史,他的父亲达奚庆曾任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所以,达奚长儒家几代为官,家世十分显赫。所以,达奚长儒在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家庭传统的熏陶,崇尚武略,并且有着过人的胆识。他在十五岁时继承父亲的封爵,成为乐安公。北魏

  • 奸臣逆袭成帝,称帝后半年被杀掉,临死前留下1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奸臣

    如果说到佞臣,坚信大伙儿都不容易有好印像,终究她们身后是这种受贿的作风,大量的人乃至还作出了许多坏事儿,因此无论是放到现当代,还是上溯以往,这些人全是没受待见的人群。只有,尽管很多人都了解走佞臣这路也许结局并不是可以确保极致,可是却自始至终许多人前赴后继。而宇文化及便也是这群人之中的一个,相信熟悉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