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初名将刘弘基:李世民的左右手,屡次建功受重用

唐初名将刘弘基:李世民的左右手,屡次建功受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26 更新时间:2024/1/13 15:01:07

刘弘基(582~650),唐初名将。雍州池阳(今陕西泾阳)人。父刘升,隋朝时任河州刺史。弘基少年时落拓不羁,依赖父亲的名声当了一名右勋侍。

李渊镇守太原招兵买马的时候,刘弘基投到李渊门下。他看到李世民气度不凡,于是真心实意地做事,主动接近李世民,因此深受重用。此后刘弘基跟随李世民,攻克西河(今山西汾州),进攻霍邑(今山西霍邑),打败隋朝大将宋老生。刘弘基因功拜为右光禄大夫。

起义军打到河东(今山西蒲州镇)的时候,刘弘基带领1000人先渡过黄河,攻克冯翊(今陕西大荔),被任为渭北道大使。刘弘基以殷开山为副将,向西扩展,占据了扶风(今陕西岐州)一带,兵员增至六万人,于是南下渡过渭水,屯兵于长安老城,对隋都长安形成直接的威胁。由此声威大振。此后,刘弘基的这一支方面军率先挺进隋都,首战告捷。李渊特别高兴,赐马20匹。攻克长安之后,给他记第一功。

李渊建国之初,胸怀一统天下大志的李世民亲自带兵,四出征伐。刘弘基作为李世民的左右手,马不停蹄,身不离鞍,始终追随着李世民。刘弘基被拜为右领都督,封河间郡公。武德元年(618),拜刘弘基为右骁卫大将,并宣布以元老功臣的资格,今后如果犯法免其一次死罪。

当时山西一带仍有较大的对抗势力宋金钢。李渊派刘弘基征讨宋金钢,最终失利。而后又跟随李世民再战宋金刚。这一次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先屯兵于柏壁(今属山西),了解敌人的动向之后,弘基率领2000兵卒从隰州(今山西隰县)到达西河(今山西汾阳一带),截断敌人的退路。其时敌军连日向他挑战,但他坚壁高垒,拒不应战。宋金刚无可奈何,迫于粮草不继,只好引军退去。这时刘弘基却率骑兵出城追击,在介休(今山西中部)城外与李世民的军队相会,一起攻打宋金刚,大破其军。刘弘基得封任国公。此后又跟随李世民在沼州(今河北邯郸市)讨伐刘黑闼,回朝后授予井钺将军。适逢突厥入侵北部边境,刘弘基又率步骑一万人出征抗拒突厥,并且长期屯驻于边疆。

李世民登基之后,对刘弘基特别照顾,但他在李孝常与长孙安业的谋反事件中受到牵连,被撤职除名,一年后又用为易州刺史,恢复爵位。贞观九年(635)改封为夔国公。后以年老为由申请退休,授辅国大将军。李世民出征辽东时,又启用刘弘基,让他担任前军大总管,在驻跸山打击高延寿,终以力战建功,因而太宗李世民屡屡给予慰劳。

永徽元年(650),刘弘基病卒,享年69岁。高宗李治为他举哀,停止三日早朝,赠开府仪司同三司、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号“襄”。

标签: 左右手

更多文章

  • 裴行俭简介:假借围猎智擒贼首,粮车伏兵离间降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裴行俭(619~682),唐代将领。字守约。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父隋朝光禄大夫裴仁基。高宗时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公。谥号“献”。裴行俭精通兵法,善于用兵。一、假借围猎智擒贼首裴行俭少年时因家族名望,于显庆二年(657)封为长安令。后因被人诬陷,贬为西

  • 唐朝私生活最糜烂不堪的四大公主 太平公主安乐公主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公主

    太平公主唐朝生活糜烂不堪,主要原因在于大唐王朝的皇室源自北方突厥,并非中原汉族。正因为出自胡夷,所以无论是家族文化还是婚姻问题上,大唐皇室也继承了胡夷之风。因此,在大唐王朝皇室公主改嫁成为二手公主也就不足奇怪了。据《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不完全统计,唐代至少有二十六位公主改嫁,其中许多公

  • 杨贵妃长相有多惊艳?看了她的复原像后发现,四大美女果然当之无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她的

    杨玉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她这一生可谓是极具传奇色彩。相比较四大美女中的其她三位,杨玉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出镜率很高。这不仅是因为她生活在那个繁华而又神奇的唐朝,更让人惊叹的是她身上所发生过的传说故事。游戏里我们会看到她,电影里也会看到她,文字中那就更不用说了,那她到底有多漂亮呢?杨玉环能够被

  • 此女没任何背景,皇帝却说没资格让她侍寝,五朝皇帝都叫她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

    提到古代后宫,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美女如云,个个花枝招展,的确,能让皇帝纳入后宫的,要么便是家世背景极其强大的贵族女子,要么便是倾国倾城,自身条件出众的绝色美人,然而在唐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位女子,老爹只是个教书匠,但皇帝却自认没资格让她侍寝,五朝皇帝都叫她老师!此女名叫宋若昭,出生于唐敬宗时期清河贝州

  • 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历史:玄武门之变背景、经过以及整个过程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

  • 宋璟:和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相提并论的唐朝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相提并论

    宋碌(663~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人,进士出身。曾在武则天称制时担任监察御史、凤阁舍人,在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711年)和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716年)两次为相。由于他为政清廉、刚正不阿又精于吏治,后人将他和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相提并论,一起被称为“唐代四大名相&rdqu

  • 隋唐时期建筑的特点与着名建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筑

    公元581907年,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又与西域交往频繁,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秦汉以来传统的理性精神中糅入了佛教的和西域的异国风味,以及南北朝以来的浪漫情调,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风格,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其特点是:都城气派宏伟,方整规则;宫殿、坛

  • 唐代中州乡村社会保障 三、自然灾害的救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州

    1.政府赈恤唐代自然灾害发生较为频繁,为有效地开展灾害救助工作,政府建立了自然灾害上报制度。《唐律疏议》卷第13《户婚》“不言及妄言部内旱涝霜虫”:“主司,谓里正以上。里正须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多者奏闻。”唐玄宗注重了解民情,开元二十二年夏,&ld

  • 张巡、许远之身后余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张巡,唐朝着名将领,时任真源令,后加封为河南节度副使等;许远亦唐朝名将,曾中进士,时任睢阳太守。巧合的是,两人的生卒年都是709年至757年(共同就义)俩人的英雄事迹,教科书和史籍广有记载,国人多不应陌生。但在他们殊死抗敌、弹尽粮绝后双双死义后,尽管英名广播,彪炳千秋。但他们身后并非全无异议,也曾有

  • 唐代官员因收500多个干儿子被李世民处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干儿子

    在古代,官员被免职的原因,大多是办事不力或贪赃枉法之类,但最近读史书,却读到了唐代的两名官员被免职的资料,被免职的原因特别奇特,读来很有意思。阮嵩是唐朝贞观年间的桂阳县县令,此人政绩一般,但也还说得过去,也就是说,当个县令还算够格。但后来却遭到了免职的处分,为什么被免职呢?原因竟然是他的妻子是个醋坛